数据结构-堆
二叉堆
二叉堆是完全二元树或者是近似完全二元树,按照数据的排列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最大堆和最小堆。
最大堆
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大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
最小堆
父结点的键值总是小于或等于任何一个子节点的键值。
1添加
假设在最大堆[90,80,70,60,40,30,20,10,50]种添加85,需要执行的步骤如下:
如上图所示,当向最大堆中添加数据时:先将数据加入到最大堆的最后,然后尽可能把这个元素往上挪,直到挪不动为止!
将85添加到[90,80,70,60,40,30,20,10,50]中后,
最大堆变成了[90,85,70,60,80,30,20,10,50,40]。
2. 删除
假设从最大堆[90,85,70,60,80,30,20,10,50,40]中删除90,需要执行的步骤如下:
如上图所示,当从最大堆中删除数据时:先删除该数据,然后用最大堆中最后一个的元素插入这个空位;接着,把这个“空位”尽量往上挪,直到剩余的数据变成一个最大堆。
从[90,85,70,60,80,30,20,10,50,40]删除90之后,最大堆变成了[85,80,70,60,40,30,20,10,50]。
左倾堆
和二叉堆一样,都是优先队列的实现方式。当优先队列中涉及到“对两个优先队列进行合并”的问题时,二叉堆的效率就无法令人满意了,而本文介绍的左倾堆,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节点属性:
左子树,右子树,键值,零距离
键值:用来比较节点的大小,从而对节点进行排序
零距离:从一个节点到一个“最近的不满节点”的路径长度。不满节点是指该节点的左右孩子至少有一个为null。叶子节点的NPL为0,NULL节点的NPL为-1。
左倾堆的性质:
节点的键值小于或等于它的左右子节点的键值
节点的左孩子的NPL >= 右孩子的NPL
节点的NPL = 它的右孩子的NPL+1
左倾堆的合并
1) 如果一个空左倾堆与一个非空左倾堆合并,返回非空左倾堆
2) 如果两个左倾堆都非空,那么比较两个根节点,取较小堆的根节点为新的根节点。将较小堆的根节点的右孩子和“较大堆”进行合并。
3) 如果新堆的右孩子的NPL >= 左孩子的NPL,则交换左右孩子。
4) 设置新堆的根节点的NPL = 右子堆NPL +1
演示用例:
第1步:将"较小堆(根为10)的右孩子"和"较大堆(根为11)"进行合并。
合并的结果,相当于将"较大堆"设置"较小堆"的右孩子,如下图所示:
第2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根11的右子树"和"根为12的树"进行合并,得到的结果如下:
第3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根12的右子树"和"根为13的树"进行合并,得到的结果如下:
第4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根13的右子树"和"根为16的树"进行合并,得到的结果如下:
第5步:将上一步得到的"根16的右子树"和"根为23的树"进行合并,得到的结果如下:
至此,已经成功的将两棵树合并成为一棵树了。接下来,对新生成的树进行调节。
第6步:上一步得到的"树16的右孩子的NPL > 左孩子的NPL",因此交换左右孩子。得到的结果如下:
第7步:上一步得到的"树12的右孩子的NPL > 左孩子的NPL",因此交换左右孩子。得到的结果如下:
第8步:上一步得到的"树10的右孩子的NPL > 左孩子的NPL",因此交换左右孩子。得到的结果如下:
至此,合并完毕。上面就是合并得到的左倾堆!
斜堆
斜堆(Skew heap)也叫自适应堆(self-adjusting heap),它是左倾堆的一个变种。和左倾堆一样,它通常也用于实现优先队列;作为一种自适应的左倾堆,它的合并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lg n)。
斜堆与左倾堆的差别是:
(01) 斜堆的节点没有"零距离"这个属性,而左倾堆则有。
(02) 斜堆的合并操作和左倾堆的合并操作算法不同。
斜堆的合并操作
(01) 如果一个空斜堆与一个非空斜堆合并,返回非空斜堆。
(02) 如果两个斜堆都非空,那么比较两个根节点,取较小堆的根节点为新的根节点。将"较小堆的根节点的右孩子"和"较大堆"进行合并。
(03) 合并后,交换新堆根节点的左孩子和右孩子。
第(03)步是斜堆和左倾堆的合并操作差别的关键所在,如果是左倾堆,则合并后要比较左右孩子的零距离大小,若右孩子的零距离 > 左孩子的零距离,则交换左右孩子;最后,在设置根的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