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际

  今天晚上加班回来,打开电脑就看到了大量的关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报道。

  没想到自己竟然没有因此而有任何的惊喜、诧异或是喜悦。

  不禁觉得自己变得有些麻木了。

  于是,便莫名的伤感起来......

  还记得自己看过的第一本小说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那是初中时候的事了,那时自己暑假闲暇在家,整整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才看完了这部120万字的巨作。读完后那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我想自己这辈子大抵都不会忘记了。许是那时年幼,许是第一次接触到小说,那之后的许多日子里,自己都是浑浑噩噩的,脑子里满满的全是一幕幕的书中的人物和情节。甚至到现在,书中的很多情节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得不承认,我从《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获益匪浅,热爱上文学大抵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甚至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她在某种程度上对少年时期的我性格上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之后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我都用来看小说了,从陈忠实的《白鹿原》到贾平凹的《废都》,从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如饥似渴般,我一部接着一部的都读了下来。那时的自己真的对文学有种狂热的喜爱,只要一天不看小说就觉得心里痒痒的,不是个滋味。也是那个时候,自己总是想方设法的从每周的生活费里省出一部分钱来买书,我那满满的一书架的书绝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买下的。

  初三的时候,许是年少轻狂,用了半个月时间写了近2万余字的小说,可惜只写了3、4章的时候就废弃了,其实本想着要写个百万字的巨作的。还记得当时自己还没有电脑,70多页的那种白色的打了通行暗格的备课本写了一多半。可惜的是,后来那个本子弄丢了,找不到了,遗憾了好一阵子。

  高中时,许是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关系吧,看课外书的激情没有初中时那么强烈了,倒是对历史比较敢兴趣,把《史记》和《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来回回翻了好多遍。那时候语文考试,我的作文得分都比较高,都是托了她们的福。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随手拈来一些人物典故放在里面,确实是可以增色不少的。

  大学时,可以很轻松的接触到更多种类的课外书了,也有很充足的时间时,却不知怎么的没了当年那种宁可饿着肚子也要省钱买书来看书的热情。于是,我只好勉强的归因于初中时的精神生活太匮乏了。

  现在,我们的精神生活确实丰富了不少,但不知怎的我却感觉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却变得越来越荒芜了,我想这和文学的熏陶有很大的关系,是因为我和文学走的越来越远了。

  中国的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多少还是有些兴奋的,这毕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诺贝尔奖。

  做此文以记之,以贺之,亦自勉之。希望自己还可以找回当初那种对文学的热情与喜爱,守住心中那份纯真的感动!

posted @ 2012-10-12 00:24  依旧淡然  阅读(82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