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高速数字设计》读书笔记

6.4节“末端端接器的交流偏置”
摘要:这一节讨论了末端端接的两种实现方式,电容端接和电阻分压端接,如下图所示: A中所示的电容端接,比B中电阻分压端接的方式节省了静态功耗。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要让电容端接节省静态功耗的特点发挥好,驱动电路的高电平HI状态和低电平LO状态持续的时间长度尽量一致。 否则如6.4.1的计算,偏离HI和LO平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9-21 15:05 再见,列宁 阅读(290) 评论(0) 推荐(0)

5.3节“开槽地平面的串扰”
摘要:这一节对参考平面不连续的情况进行讨论。 简单来说,就是原有的最小回流路径被打破,地平面完整时地平面上的回流路径如红色虚线所示。 由于信号走线层距离参考地平面的距离很短(几个mil),原有的最小回流路径和信号走线构成的面积很小(走线长度L*地参考层距离H,即L*H)。 开槽之后这个路径被延伸,导致回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9-14 17:16 再见,列宁 阅读(451) 评论(0) 推荐(0)

3.11节“观察亚稳态”
摘要:所谓亚稳态,是指异步数字电路中会碰到的时序问题。 亚稳态会延缓触发器(寄存器)的输出波形(上升沿下降沿的转换时间变长),间接增加器件内部的传播延时(delay),进而破坏原有的电路时序。 同步数字电路的设计关键点是建立和保持时间(Tsu和Thold)。 这两个参数是由数字电路的特性决定的(时钟沿触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8 11:32 再见,列宁 阅读(249) 评论(0) 推荐(0)

3.5.1节“自制的21:1探头”
摘要:本节提到优化端接电阻(1KΩ)寄生电容的方法。 1)使用较小封装的电阻,则寄生电容由于电阻尺寸减小而减小。 2)同轴线缆对单板的采样端并联电容到地。 对于方法2),应该是如下图所示的电路,其中C1是端接电阻的寄生电容,与端接电阻R形成电抗。 C2是单独添加的采样端对地电容,(C2-传输阻抗50Ω)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24 14:42 再见,列宁 阅读(209) 评论(0) 推荐(0)

1.4节“关于3dB和RMS频率的解释”
摘要:章节中的“带宽”有两种含义: 1、对于信号本身来说,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在频域中的有效能量分量分布情况; 2、示波器等测量设备本身能够“准确”测量并且“不引起”观测信号形变的频率范围。 例如,频率为50MHz的方波和频率为50MHz的正弦波,所包含的频域信息差别巨大。 在同样的100MHz带宽示波器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4 15:40 再见,列宁 阅读(1288)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