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在消化道内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吸收快而且完全。一般在胃中吸收20%,其余80%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胃内有无食物、胃臂的功能状况、饮料含酒精的多少以及饮酒习惯均可影响酒精的吸收。空腹饮酒时,15分钟吸收50%左右,半小时吸收60%-90%,2-3小时吸收100%。酒精还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在有酒精的空气中工作,有可能因吸入酒精而中毒。酒对人体的作用与其浓度和吸收速度成正比,即浓度越高,吸收速度越快,作用也越明显。
进入人体内的酒,约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因此,饮酒者都是“一身酒气”,也可用呼吸测酒器检测出来。其余90%经由肝脏代谢。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脱氢后转化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但乙醇的氧化,并不受血液中酒精浓度高低的影响,也不按机体的需要进行,它只按其固定的规律进行,即肝脏以每小时10毫升的速度将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为止。
酒精的吸收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肝脏中先与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
如果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酒,初始酒精会像轻度镇静剂一样,使人兴奋、减轻抑郁程度,这是因为酒精压抑了某些大脑中枢的活动,这些中枢在平时对极兴奋行为起抑制作用。这个阶段不会维持很久,接下来,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恍惚、直到不省人事,严重时甚至会因心脏被麻醉或呼吸中枢失去功能而造成窒息死亡。 7pT
因为各种饮用酒里都含乙醇,乙醇在体内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Ws1q
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SH-
乙醇 乙醛 +IMf;c
2CH3CHO + O22CH3COOH uO
乙醛 乙酸
上面两个反应中“酶”起了决定性的催化作用,人体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在特殊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人体内含有各种蛋白酶的量因人而异。 有的人体内含各种酶比较多,有人较少。含酶多的人虽饮了较多的酒,但能顺利地完成上述化学变化,而这些酶含量比较少的人,酒后不能顺利完成上述变化,甚至失去催化作用过多的乙醇和乙醛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一系列反应,也就是酒精中毒。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内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后,也行若无事。在一般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两种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现实中,人的酒量通过锻炼可获得一定提高,但提高一般不会很大,因为人的酶系统是有遗传因素的,上述两种酶的数量,比例成定局,因此,“酒量”也会遗传。
乙醛是酒精中毒的罪魁,它刺激人体肥大细胞,使人面红耳赤、头晕头痛、 伤及肝脏、心脑血管及脑神经系统乙醛的毒性是乙醇的10倍。乙醛的致命 剂量是5克;一般每100毫升优质白酒中的乙醛的含量超过20毫克。
每一个人酒量大小的差异在于其体内酶的差异。一但您的酶不足以分解乙醛, 将会使乙醛聚集,些时会出现我们常见的面红耳赤、头晕头痛、脸色发青等醉 酒症状。当乙醛达到一定的量将会危及生命。
长期醉酒: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严重者会出现胃出血。
长期醉酒:会降低肝脏的解毒功能,导致酒精中毒性肝炎(即酒精肝)。
长期醉酒:男性易导致性功能减退甚至阳萎;女性易导致月经失调性欲低下。
长期醉酒:导到心脑血管的损伤、脑萎缩、智力及记忆力下降。
1.酒精对人体有那些伤害?
答:当人体摄入酒精后, 酒精会随血液进入肝脏并大部分分解为“乙醛”。“乙醛”是极其有害的酒精代谢产物,它是酒精对人体器官及其功能损害的直接原因,“乙醛”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肝脏细胞的损伤及对大脑神经的刺激。因此不加保护而长期酗酒会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最后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及脑神经的损伤。
2.为什么喝酒后有的人“面红耳赤”?
答:酒精会加快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展,直接表现为脸部充血即“面红耳赤”。有些人饮酒后酒精代谢为“乙醛”的过程很慢,因此喝酒后的主要特征“面红耳赤”,这是酒精的直接作用而乙醛的作用较迟体现,故这部分人酒量相对较大。
3.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后会“脸色发青”?
答:酒精的代谢物“乙醛”则会使毛细血管痉挛—-“脸色发青”。有的人喝酒后则很快使酒精代谢为“乙醛”,而“乙醛”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的代谢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因此这部分人喝酒后很快表现为“乙醛”的中毒症状—-“脸色发青”。
4.为什么酒后会“头重脚轻”?
答:酒精的代谢物“乙醛”通过血脑屏障刺激小脑,使负责人体平衡的小脑“共济失调”,从而出现酒后的蹒跚步态。
5.为什么酒后会“口齿不清”(俗称“舌头打结”、“大舌头”)?
答:这是由于酒精的代谢物“乙醛”对脑神经之一的舌咽神经的麻痹而导致的。
6.为什么酒后会“恶心呕吐”?
答:这是由于酒精的代谢物“乙醛”导致的胃肠平滑肌痉挛以及“乙醛”进入大脑对呕吐中枢的刺激引起的。
7.为什么酒后会“呼出怪味”?
答:喝酒后呼出的气体除了酒精外主要是“乙醛”的刺鼻味。
8.什么是“宿醉状态”?
答:这是大量饮酒的次日出现的一组不适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口渴、嘴干、发抖、晕眩、疲劳、四肢酸痛或无力以及肌肉痉挛,还经常伴随有认知与视觉空间感的下降,严重者会持续数日。
饮酒吃些糖、醋、菜
饮酒时,多吃些糖醋烹饪的菜肴,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如糖醋鱼、糖醋排骨、糖醋莲藕及其他糖醋凉拌菜等。因为饮酒对肝脏不利,而糖对肝脏及血液循环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酸性食物与酒中的乙醇产生“酯化反应”,生成“醋酸乙醇”,能减轻乙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作用,又有一定的解酒效果。
饮酒微醉时,可多吃些生梨、桔子、白萝卜或喝些蜂蜜水。而醉意较浓者,可取白糖5克,加入30毫升食用醋中,搅溶白糖,一次饮服,即可缓解酒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