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之无条件爱
The truth is this: love is not determined by the one being loved but rather by the one choosing to love. (一个关于爱的)事实的真相是:与其说,爱是由那个被爱着的人所定义,不如说爱是由选择去爱的那个人所定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爱和关系是两件事。我爱着一个人,但我可能并不和ta处于一段关系中。那么,问题就在三个方面,一什么是爱,二什么是关系,三两者存在什么必然联系。
爱🈶️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
1无条件的爱
1.1 不索取
当我们无条件地爱着一个人,我们只在乎对方是否幸福快乐,并不在意是否能从这份爱里得到什么(Pool, 2012)。但这并不阻止我们从无条件的爱里获得幸福,相反,是这种“不索取”让我们更能在爱里感受到幸福。
1.2 爱ta本来的样子
在古希腊人对爱的描述中,“Agape Love”最接近我们对无条件的爱的定义——无论何种情境或无论对方是否可能让自己失望的情况下,我们都愿意选择去爱。无条件的爱,就是当我们爱一个人,我们爱的是这个人的本来样子(本质) (Davenport, 2013),或者说,我们的爱只因为Ta是Ta。为人父母可能对这一点感受尤为深刻。
1.3 对差异的包容
爱一个人本来的样子,也意味着我们愿意包容对方不同于我们(embrace differences)的人格特质,看待世界的态度,甚至只是普通的习惯爱好。因为正是有了这些不同,Ta才成为了我们所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人。无条件的爱让我们认识到成长环境、生命经历以及行为秉性对个人造成的影响,进而接纳彼此的不同。——也是这个意义上,无条件的爱让我们变得更成熟。咨询关系中无条件积极关注与接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条件的爱的体现(虽然咨询关系绝不是无条件的关系)。
1.4 本质更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感觉
心理学家John 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 (unconditional love)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当它来临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内心里曾经坚硬冰封的地方,都变得柔软。但我们认为,比起感受(feelings),无条件的爱更多时候是一种行为(behavior),是我们把脆弱的自己、全部的自己交给一份未知的感情的一种选择,是一种不在意结果地为一个人付出的信念 (Pool, 2012)。因此我们说,无条件的爱是可以被习得和强化的。
2有条件的爱
2.1 盲目的爱 (Blind Love)
上述这种“接纳”并不等同于盲目认同,并不是让我们回避现实,无视对方的正面或负面的特点不顾一切盲目的爱。无条件的爱中的“接纳”是正视对方的本质(essence) 和理解对方的过程,你清楚地看见对方,而不是用自我欺骗维持爱。而这就很像是咨询关系中,咨询师对于来访者不评判的认识和理解。
那些和伤害自己的人在一起,无底线忍受的人不是出于无条件地爱,他们只是盲目地爱。
2.2 (病态)依赖共生的爱 (Co-dependent Love)
病态依赖共生的爱(Davenport, 2013):一方因为另一方的付出而感到满足,而付出方也因为自己能够取悦他人 (people pleaser) 而感到快乐。
关系又良性共生关系和病态共生关系
人格心理学家Jeremy Nicholson认为,不同于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双方的合作。爱可以是一个人的事,但关系一定不会是一个人的事。他认为,关系的产生与发展总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条件的关系。因为在关系中,双方(也可能是多方)都不可避免地要带入各自的想法,理由和抉择。
良性共生关系
健康的关系,需要双方都认识到自己在关系中的条件,并在不断的沟通和承诺中逐步对对方的条件有清晰的认知。这件事说起来似乎有些残忍——真实的东西往往乍一看显得残忍,却实际上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我们。你和你的好朋友,是为什么能够形成和维持好友的关系?你和你的爱人?你和你的父母?
清楚的认识到条件的存在,能够帮我们认识到各自的边界和不可突破的极限 (limits),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知道可以期待对方做哪些、不应该要求对方做哪些。这样就能够把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保持在不让双方不适的范畴内。
同时,一段健康的关系需要平衡付出与收获。在关系中一昧地付出与妥协只会让关系成为一边倒的控制(one-sided domination)和操纵 (Nicholson 2011; wikiHow, 2016)。
病态共生关系
病态的关系,关系中双方因为各自需求,无形中达成某种契约。
病态关系中因为利益之上建立的关系,在未知的恐惧欲的趋势下,一方总会无限的容忍对方,迁就对方,因为只有利益,没有过多感情,也就缺乏彼此之间的包容,和退让。双方都想在这段关系中占据主导权,让对方以自我的意识为转移。冲突由此而生,一方总会退让,而另一方在占据上风之后总会乘胜追击。另一方一再退让,结局总在一方得胜之后而终结。
情侣中的病态关系,总会在因为一点小事,因为一些小的缺点而发生冲突。
夫妻中的病态关系,总会因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没有包容和共同承担,有点是抱怨。
结局:一种为继续一直承受着相互伤害却不自知的依赖共生,不仅会困扰2个人,甚至还会波及第三方。第二种结局为,人皆走出依赖共生关系的阴影。但是,由于心理机制影响,将会与另一方人形成一种新的关系,这种新的关系是自我防御的潜意识,为 假性亲密关系。
两者的联系
心理学家Welwood认为,无条件的爱是一段感情能够长久的关键。因为,我们为彼此的幸福不求索取的付出,以及无条件接纳和爱彼此本来的样子,能让双方都感受到亲密的连结和幸福。但它不是时时刻刻的,而是有些时刻的。
同时,健康的关系是一段长久的感情的基础。因为,在健康的关系中,我们了解自身和他人的“条件”,从而能够平衡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使得关系得以长期持续。
因为一篇知乎讨论勾起我的好奇心,本着严谨的思维研究习惯整理了上面的内容,我的心情很沉重,从心里学角度看待爱情竟然需要和关系挂钩,感觉很残忍,我突然也明白了,我可以无条件的爱一个人,我认为无条件爱一个人总会感动ta,然而,我错了,我们之间却从来没有建立关系,连建立关系的可能都没有,终不会有结果,似乎一下全都明白了。这也许就是爱情吧。
posted on 2017-07-17 11:17 LittlePony 阅读(1126)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