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阅读笔记2
2017-11-13 11:47 Robortxin 阅读(92)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构建之法》阅读笔记2
之前在老师要求下阅读了《构建之法》在第五章的团队和流程中,团队有共同的特点:团队有一致的集体目标,团队要一起完成目标。一个团队的成员不一定要同时工作,团队成员有各自的分工,互相依赖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开发、运营、维护软件的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做法、习惯和思想。软件工程把这些相关的技术和过程统一到一个体系中,叫“软件开发流程”,软件开发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软件开发、运营和维护的效率,以及提升用户满意度、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完成一个复杂的软件项目,团队的各种成员要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情。
1、团队的模式:
一窝蜂模式:最无章法,效率最低,是比较娱乐的方式。
主治医师模式、明星模式:两种方法类似,都是偏向以一个人为主,其他人为辅的开发模式,当然后者更甚。这就有些偏于个人的利益了,而非团队的利益最大化了。(软件工程就应该是团队活动,偏于团队)
社区模式:这一类,在网上多见,不只是软件工程项目,其他偏向民间网络社区的活动,多以这种方式运行。是一种兴趣的聚集地。
业余剧团模式:学生实践项目或培训项目中多见。
秘密团队:秘密状态开发,内部有极大的自由。
特工团队:专门处理棘手且紧迫性的问题。
交响乐团模式、爵士乐模式:两种模式有点对立了。前者功能齐全,众多大型软件公司就采用的这种方式,后者灵活富有创意。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
功能团队模式:有点像业余剧团模式,有着不同能力的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共同实现功能。小组内交流频繁,效率高。
官僚模式:带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过于形式。
其中有讲到写了再改模式,我就觉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只用一次”、“看过了就扔”,要用的时候,再去看看整体架构,改改内容。
下面的瀑布模型,就像UML那样复杂。大体流程能够理解,就是感觉过于遵循这个流程,似乎有些死板。后期的瀑布模型的变形,为的就是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流程的运用,规范工程的运作,至少能免除上面那种 写了再改模式,对于提高效率,灵活改进程序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自己的那种 写了再改模式,还是不必提倡了,考虑久远些,是对自己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