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纷争与矛盾转移
学校里一家我很喜欢的店家被工商局查了,据说给出的理由是店铺使用虚拟位置。尽管价格相对学校内另一家店比较高,但这不算太贵,毕竟把我家乡的味道跨越几千里带到这里不容易,还要跨越地域差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所以我是很情愿多花这么一点的钱在它正宗的味道上的。不过还是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家和另一家店合用一个店铺,都主要做外卖,之前被安利后找到店家还是费了一番功夫。一想到这么好的店家是因为这么一点事儿被关停,心中很是愤愤不平。
说实在的,这家店是我在学校里吃饭中为数不多的味道正宗,价格公道,并且截至目前没有出现过卫生问题的屈指可数的一家还在开的店。似乎前两个问题在大多数学校里都还算正常,至少我问我在其它学校的朋友,也大多都向我肯定了这一点。为什么我要加粗第三点呢?这与今天我们论证的主题相关——食堂卫生问题在我校根深蒂固。
虽然我一直认为,食品安全作为店家出售食品的起码准则,应该不会有哪个店家会为了money而违它。然而,在进入学校成为了几次“喷射战士”以后,我发现我还是太年轻了。商家们也太黑了!我悲愤地想。不过,从侧面看来广东果然是发财之地,这些菜成本才几块钱,就能卖到几十块钱,怪不得那么多人来广东。我好像一瞬间明白了那么多人来广东的原因。然而在和一些店家了解以后,我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首先是房价,几万一平方米在市区居然是常见的事情,这对于来自十八线的我来说简直高的离谱。不过我们学校周围的房价还好,但是由于学校不让校外外卖进校,在校外做餐馆的人与我们基本无缘。我便问了下某个商家,虽然他没有告诉我具体数值,但是他明确告诉我,他们新店入驻是四倍于常驻商家的,而常驻商家据传每年的场地费是按百万为单位计数的。而这个价格,能坚持搞下来如果不赚的盆满钵满怎么可能立得住脚呢?于是这进一步造成了一个我们学校吃货迷惑现象:一个店铺吃着吃着就倒闭了,很多是一年就关闭了,好吃的店铺很多吃着吃着就消失了。
对此,我做了一个假想:一个店铺(假设它家饭很好吃,好不好吃其实没关系,但因为这次出事的店家的饭好吃,我暂时这么假设)想要入驻我们学校挣钱,于是他去搞启动资金,各方贷款,借钱筹钱,最终筹到了几百万。他把场地费交了,又开始装修,这又花了小几万。店铺就这样被成功开起来了。商铺有了,客户去哪里找呢,学校校园那么大,怎么样让在校师生快速知道他这个店并来到这里消费呢?他需要打造品牌影响力。根据我吃了这么长时间的饭,我发现店家们都认为利用人传人现象就是个高效的方法(后面会发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么搞呢?
常见的“赔钱买吆喝”通常从优惠开始。随着活动的展开,在校师生中一部分眼见的人会发现,欸,这家店物美价廉,冲爆他!于是就成功吸引到了第一波流量,大家慢慢都知道了这个店铺食物很便宜,(可能还很好吃),于是店铺的成交单数开始变多。优惠维持了一段时间,商家的钱包不仅没有变胖,反而即将撑不下去了。通常这个时候商家就会放弃优惠,老老实实做生意,并开始谋划回本策略。
回本的办法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开源”,增加客流量,增加销量;另一种是“节流”,也就是降低成本。前面说过,店家已经通过给出优惠这个办法增加了客源,这个方法实际上很烧钱,如果再搞下去效果可能不会好到哪去,但钱绝对花得很快。于是就只剩下了一种办法——降低生产成本及用人成本以达到“节流”的效果。
很明显,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就是使用劣质材料或是延长材料的使用时间。这解释了另外两个现象,一是很多我们吃的很多新店在刚刚成立的时候吃了都没啥问题,而长期运营下,曾经的安全食品也变成了喷射战士缔造者。二是隔夜饭和菜叶上的霉斑在很多平价饭店的大量出现。
关于用人成本的降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使用自己人。但是客单量一大,自己人往往忙不过来,而客单量小的时候,又不需要其他人帮忙。于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解决措施出现了——雇佣大学生。这被美其名曰勤工俭学。这样可以按小时算工钱,对于店家可以说非常划算,而且学生人数也非常多,不怕没有穷孩子来。而且大学生大都很自觉,不会担心工作不认真的情况,即使工作不认真,换掉即可。这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说实在的,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万万没想到会和我曾经做过的勤工俭学扯上关系,我那时候还以为这是件不错的差事嘞(没见过世面,没见过钱对于当代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悲催的事情)。
就这样,一个成熟的系统形成了。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商家的运行机制。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学生老师难道全都是傻瓜吗?他们难道不知道商家动的手脚吗?显然,大家不傻,这些蹩脚的把戏迟早会被发现。于是,大家便开始自发的不去那些让他们成为喷射战士的店家,并把这些“情报”以人传人的现象传遍了学校,而这反噬了店家(还记得店家是怎么宣传的吗,多么滑稽)。他们已经无力再用money来保证食品质量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店家在学期还没结束,就匆匆离去的原因。而有的店家还在坚持,哪怕还是亏钱,他们也不愿意用所谓“节流”的方法去伤害同学老师们。然而一直呆在学校,亏钱伤不起啊。这也造就了那些“良心商家”干了一年就出走的行为。也就形成了“为什么我吃一家倒闭一家”的魔幻现象。
尽管大家一直在以自身或者拉帮结派的合力“排雷”,但收效甚微,我想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学生老师吃不到不错的饭,店家貌似也在不断亏钱,那么到底是谁在赚钱呢?
显然,是以下三类人在赚钱:
1.学校。他们把店铺租给商家并以此赚取场地费,可以说是赚的盆满钵满了。虽然这么做损失了学生和商户的利益,但学校的学生数量始终让学校食堂看上去像是一块肥肉一样诱惑投资者。学校本身的性质又让它虽然伤害的学生一茬又一茬,可是学生还是一茬又一茬的涌进来,并对此毫不知情。
2.老商家。他们占据了学校最早的红利,又在学校出租制度下得以被保护。于是他们也赚的不少,时间把一沓沓钱送入这些老商家的口袋里。
3.外卖平台。他们就跟吸血鬼一样,两边吸血,众所周知,不提也罢。
分析到这一步,总算理清楚了。之前向我抱怨的商家被投诉的原因就是他的店铺被投诉了。而看他隐晦的口气,我虽然并不能确定举报他家的是谁但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是因为有一个非良心店家利用降低成本等方法想成为老店家敛财,而因为它是第一年经营,如果能一家独大就好了。而之前这个店家就是属于良心店家,碍着他敛财的道路了。于是借工商局的手想除掉良心店家。而这个时候找到了机会自然不肯放过。这样一切就清楚了。
学校挣钱与学生花钱的矛盾被转移到了商户之间的内卷了。我想这个不健康的市场确实需要人管管了。而这一切都需要最大获利者——学校的出面,而这,就不是我们一个人两个人所能解决的了。只能说,希望中国赶紧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这畸形的市场扭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