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回忆录

这帖子本来是教练为了给低年级学生分享经验而让我写的学习经历,由于我退役了,故我打算把此帖改为一篇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文章。

前言

于 WC/CTS 2021 后写下本文。
本文将简单提及在我的 OI 生涯中所经历的事情,遇见的人,旨在对 OI 生涯做简单的梳理、总结,以共勉。

开端

初识 OI

我最早接触程序设计,是在预初。某节课上,老师问谁对编程社团有兴趣,我举了手。接着,我们十几人去参加了一个全是数学智力题的选拔,而我则凭借着不错的数学思维,顺利进入了社团。

初一过后,经过第一轮的筛选,我成功地被老师推荐去中福会少年宫学习更深的算法知识。上课的节奏并不快,直到初二,我才理解时间复杂度、常数等概念,才刚会写倍增LCA,线段树。

NOIP 2015 普及组,我凭借着最基本的代码能力,通过了 T1 和 T2,拿下了 T3 的 40 分。可是 T4 写了一个 O(n^2) 的 DP,却死活没有调出来。我获得了 240 的总分,拿到二等第一名。NOIP 2016 提高组 D1,T2 0分。T3 凭借着数学直觉推了一个错误的 DP,没能通过样例一,却在官方数据下获得了 80 分。

凭借着这 80 分,我进入了冬令营的名单,还获得了 THUWC 的资格。就这样,我误打误撞地走入了某个子节点,而这棵节点下的子树,却是无限的未知。

WC2017

那是我第一次住在学校的宿舍,还是和素未谋面的高中生住在一起。食堂里涌动的人群,上课时一知半解的知识,像是早晨醒来睁开眼睛时的第一抹阳光,使我感到无限的新鲜。可是我并没有听懂集训队交流的内容,我并不知道室友所说的“后缀自动机”,“FFT” 是什么,只是记住了那些高大上的、夹带着英文的名词。

在短短几天,我尝试着去混入“竞赛生”这一群体之中,和他们共同往返于教室、食堂、宿舍之间,讨论着我从未搞懂的高级算法,也在宿舍的床上听到了很多 OI 届响当当的大名。对他们的第一印象是:“强”,“神”,第二印象则是:“有趣”。

但我的实力却远逊于群体中的其它人。考试当天,我 T1 写错了,获得了 0 分,T2 只拿到了最基本的 21 分,而 T3 搞了半场却只有 8 分。同宿舍的 zwh T3 竟然拿了 20 多分,而 lsq, wrz 他们都至少有我的两倍。

也是直到这时,我对于 OI 的认识不再停留在“兴趣班”、“趣味编程”上面了,而把它看作一门硬核的竞赛,一门正统的学科。而我的父母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OI是具有升学作用的,第一次搞清楚 NOIP \(\rightarrow\) WC \(\rightarrow\) 省选 \(\rightarrow\) CTSC/APIO \(\rightarrow\) NOI 的竞赛流程。

WC 2017 后 ~ NOIP 2017

在 WC 的宿舍里面,我第一次听到 BZOJ 和 UOJ 这两个 OJ。为准备省选,我制定了 BZOJ 刷到 150 题的目标。可是才刷了没几题,就刷不动了。有时对着题解写代码,却怎么也无法通过。到省选的时候,BZOJ 才勉强做到了 100 题,大部分还是看了题解的。

省选,对我是当头一棒。我几乎每道题都打的暴力,暴力分拿了一半不到。我两天都没有上 100 分,总分没上 150。上海队长 lsq 考了 400 多分,和我的 NOIP 成绩差不多高。

APIO 2017,又是当头一棒。我的总分只有 11 + 0 + 0。那场 T1 和 T2 都是以交互题的形式评测的。而我 T1 只写了最简单的暴力,T2 不会调试,硬攻了整场 T3,却死活没有拿到分。比我高一个年级的 vincent163,不仅进了省队,还拿到了 APIO 的金牌。

这两场考试一下子把我从 NOIP 2016 的惊喜里拉回来了,让我知道我现在的水平是 NOIP 一等水平,但是离进省队还差了不少。好在我因 NOIP 2016 而熟悉上海 OI 界的各大人物,上海 OI 界也因 NOIP 2016 而熟悉了我。我也从 lsq 和 wrz 等人了解到了全国 OI 界的那些高手们是怎么训练的。BZOJ、UOJ、Codeforces、Atcoder 等常见 OJ,以及学军中学、雅礼中学等传统强校的名字都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面。

这些我所知道的信息不知不觉中,给我指引了一个训练的大致的方向。大佬们在刷哪个 OJ,在打哪个比赛,我就跟着去试试看。最近流行哪些科技,我就把相关的集训队论文下载下来。吴老师发的模拟赛,我渐渐能够打满所有的暴力分。 NOI 2017 网络同步赛,我的分数在现场也够得着铜牌了。 NOIP 2017 之前的那个暑假,我家长从吴老师那里听到江苏常州高级中学举办了联赛集训的消息,就去那里集训了几天,打了几场十分有挑战性的模拟赛。

NOIP 2017,我 D1 因为 T3 的常数原因,拿了 270 分。D2 被 T2 卡了很久,以至于 T3 只写了最简单的 30 分暴力。总分 480,在上海排第三,不过在全国高手里面不算很高。

当我现在回想起我的整个 OI 生涯时,惊奇地发现,使我在初三之前就了解 OI 的全貌,使我此刻写下这篇回忆录的原因,竟然是 NOIP 2016 骗到的那 80 分,就不禁感叹于捉摸不透的命运,也不免感到一丝侥幸了。

初露锋芒

WC & THUWC 2018

WC 2018 之前,我上了诚享、正睿的线上课程,练习了吴老师每个周末所发的模拟赛。同时,我也兼顾着文化课的学习。之后的 THUWC 2018,由于多次提交 + Pretest 制度掩盖了我代码能力的缺陷,充足的部分分又对我这样的选手比较友好,我有幸获得了省队一本约。

WC考完的那个下午,我从教练那里了解到了他的试验性的计划:送上海初三的比较优秀的选手去浙江的学校参加集训。而我因为 THUWC 的优秀发挥,和新竹园的 zbww 一起获得了这次机会。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我是诧异的。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停课准备竞赛的政策和事例,也从来没有想过这样去做,甚至还担心参加二模的问题。但是怀着最朴素的热枕,我欣然接受了这次意料之外的机会。

外出集训

集训期间,上午会打一场难度不小的模拟赛,下午进行评测、讲题,然后自主刷题。晚上有时会有学生,往往包含前集训队选手组织的讨论。

记得第一天,那边的教练跟我说:他们在集体学习金策的《字符串算法》,前置知识是后缀数组和后缀自动机。当时几次自学后缀自动机,都失败了。可是在那边,我向 zbww 和学校里面的人请教了一个下午,就突然理解了后缀自动机里面转移边和 right 集合的涵义。顺着这样的节奏,我学习了很多NOIP之上的较高级的知识点,比如多项式求逆、取模、求ln和exp。

考试的题目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很多场次都很难过掉 T2,T3,而且 T1 也并不送分。而我当时为了凑出 100, 150 的分数,只能向着 AC T1 和 拿满后面两题的部分分的方向努力。这对我而言,主要的训练效果是能够更为熟练地打出暴力分,减少挂分的几率。几十到上百场模拟赛打下来,我的瓶颈从”挂的分太多” 转化为了 “写的分太少”。对于 T2,T3 靠后的子任务,要么想不到,要么写不出来。

在下午或者晚上的交流环节,我每天都会和本校的其他同学讨论 Codeforces Div1 C-F 这类难度的题。我逐渐发现我的技能树点在了需要推式子的数学题上面。而从他们那里,我听到了很多在算法书上没有描述过的技巧,比如网格图上网络流建图的种种方法,还有 WC2021 所考的把一般序列转为 01 序列的套路。

这几个月对我的意义是:从一个“原生态”的选手蜕变为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选手。我的训练方式由根据自己喜好零散地做题转变为了系统地刷题,也适应了传统的强校 OI 训练的模式。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刷了200-300道BZOJ的题目,Codeforces的Rating从1500-1700 涨到了 2300-2400。

NOI 2018

NOI 2018 让我拿到了我的第一块金牌,也使我成为上海唯一的 A 类金牌选手。 Day 1 的时候,我由于做过类似的题目,很快过掉了 T1。T2 推出了一些关键的结论,得到了一个 44 分算法,却卡在了不那么关键的一步上面了。而 T3,我靠着集训前几天所学的后缀自动机写了 68 分,却因为至今未知的原因,只获得了 32 分。Day 2 我又靠着打暴力的能力打出了 T2 的 160-200 行暴力, 写了 100 + 30 + 20,又莫名奇妙地多拿了 T3 的 10 分。正是这 10 分,让我卡进了金牌线。

值得一提的是,我与很多之前见过或者听过的人见了面。这些我所熟知的选手都和我一同参加了这次比赛。他们大多与我在之后的比赛中再次见了面,然而只有两个与我一直在赛场相见,直到 WC/CTS 2021。

可是我也看到同省的高二学长找吉如一要签名时留恋、不舍的眼神,也理解一位非常刻苦却没有拿到铜牌的选手的心情。这一切无时不刻不在提醒我:这不是欢乐的派对,而是终将散去的筵席。竞赛残酷的一面,渐渐展现在我眼前。

历练

高一上学期

实话实说,这个学期我并没有全副精力地学习 OI,甚至 50% 都没有。 NOIP2018 之前,我因为进入了数学省队,基本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数学竞赛上了。 至于 NOIP 2018 之后,我也反复在数学,信息,文化课三种模式之间频繁地切换。

因为寒假参加数学集训,我就没有参加 WC 2019。但是在寒假期间,我继续打之前几个月没有碰的 CF,刷 BZOJ 的题,CF Rating 涨上了红名,手感也回升了许多。

但是期末考试的成功,使我免去了一些担忧,也使我对自己安排时间、调节状态的能力有了些许的自信。接下来的学期,才是我高一训练的重点。

高一下学期 ~ CTS/APIO 2019 前

在 3 月份之前,我把时间平摊在学习数学和做 BZOJ 题上面了。而从 3 月以后,我认为 UOJ,LOJ 以及 CF 的题目对于思维水平的提升可能更大一些,因此选择了把主刷的 OJ 由 BZOJ 转为了 UOJ/LOJ/CF,保持每天2-3道 NOI 难度题的做题量。此外,我开始关注一些国外风格的比赛,尤其是 JOI。

这么十几场模拟赛打下来,我欣喜地发现我可以适当地在比赛中给自己更多想题的时间,而压缩自己写题的时间。尤其是在 IOI 赛制里面,我有时可以做到两个半小时的纯思考时间。这样调整策略的好处是:在我适合的题目中,可以冲高分。就算是我不适合的,也可以在半场内拿到一个不低的名次。

出题也是我训练的一部分,其实从 WC 2018 之前,我就给 LOJ 的比赛供过题了。之后的集训期间,我又给 LOJ Round 出了一道难度不低的计数题。高一入学时,我和 zbww 在食堂里互相交换各自出出来的题目,都觉得对方出的题不简单。我出题的方法往往是从某个熟悉的模型或者生活场景中出发,经过随机的改编和调整变为问题。然后自己把问题做一遍,直到我自己把它想了出来,并且还认为它适合作赛题了为止。由于有联测的需要,我得保证大概每周一道题的稳定产出率。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CTS/APIO 2019

就像中考高考前的一模一样,对我的“一轮训练”的检验便是 CTS/APIO 2019 了。

CTS 2019 D1 的时候,我不幸患上了感冒,嗓子有点哑了。这使得 D1 的时候我并没有发挥好,硬攻 T2 却卡在了最后一步上面了, T1 和 T3 也没有拿到符合我能力的分数。中午我吃饭时问了认识的几个同学,发现很多都比我高 70-100 分,感到有些失落(当然这是很不明智的举动)。

所幸我回到宾馆想起 NOI 2018 的经历,就觉得没啥了。 D2 的时候,我被分到了一个大的考场,考场还提供饮水机和纸杯,这把身体带来的影响降低了很多。我记得我喝了水之后去上厕所,走会来的时候把 T3 之前几个小时的思考否定掉了,想出了正解。

靠着 D2T3,我翻到了 rk14。这是我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名次,也是我在 OIerdb 上的最高名次。

接下来的 APIO 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可能是身体的原因,也可能是题目风格的原因,我 T2 并没有想到简单做法,而是用细节很多的、思维含量较低的朴素做法勉强通过了。这使我也没有很好的精力去攻 T1 或者 T3 了,而是打满全部的部分分,随后离场。不过我靠着这些部分分,还是混到了金牌最后一名,也是大众分的位置。

CTS/APIO 2019 后 ~ NOI 2019 前

一考完 CTS/APIO,我就重新回到了之前去的那个学校集训了。集训地点从一个很宽敞的教室改成了狭窄的教室,人数也从几十人骤减到了十人不到。每个人自带的笔记本电脑整齐地排布在桌面上,而充电线则是混乱地缠绕在了一起。电脑旁,用完的和崭新的稿纸混杂在一起。

可杂乱的桌子上总有几块突兀的空白。两位没有申请到 C 类的选手带走他曾留下的痕迹,桌子上又多了两块空白。

机房里偶尔会听到他们的名字,例如说他们曾经做出过哪些题,教过我们哪些算法,VP 过哪些 CF div 1 和 gym,ZJOI 2019 差点就过了某道题之类的。

参加训练的人变了,唯一不变的只是训练模式。每天的节奏仍然是上午一套模拟赛,下午讲题与讨论。然而上午的模拟赛难度逐渐加大了,尤其是这个学校所出的联测,难度甚至超过 ZJOI 2018。作为补充,我在这期间从这个学校的选手中听闻了 Comet OJ 这个 OJ,就在这上面打了两场的比赛,分别获得了 rk 3 和 rk 2。我也在 NOI 前 10 天去参加正睿的集训营,平均名次也排在了 rk 10 附近。

在做题之外,出题也成了我训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去 CTS 的火车上,zbww 就和我讲述他在做题的时候积累的idea,邀我共同去解决问题。有些题被我们做出来后加强了,有些题被我们两个给出了不同做法,有些题却被我们认定为不可做。从北京前往杭州的火车上,我们也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讨论。很多我们火车上讨论的 idea 被造成了题。每次轮到我们出联测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机房外面讨论一个下午,提供和筛选我们想出的 idea,仔细地斟酌部分分设计和题目难度排布的问题。

NOI 2019

可惜从 CTS 开始的短暂辉煌没有持续到 NOI 2019。NOI 2019 的 D2,我并没有发挥出之前模拟赛的平均水平。幸运的是,我靠着 D1T3 的少量优势弥补了 D2 发挥的不足,最后凭借着 rk47 的成绩进入集训队。

那场比赛发生了很多戏剧性的故事。D2 前一天的晚上,室友梦见他 D2 某道题 MLE 了,结果 D2 果然有个卡空间的题目。我梦见我在考场上推形式的二维 DP,结果真的有二维 DP,可惜只值 30 分。我在报道那天对着 NOI 参赛名单数有多少个我认识的人比我强,数出来 46 个人,结果我就是 47 名。可是,在我前面的 46 人和我的预期不尽相同,有很多我预想不到的黑马进了集训队。

本来不属于强省的上海出乎意料地进了三个集训队。有一位是在省选被卡1/3,通过买 C 类进的。在名单里面我还注意到了曾在比赛的酒店里认识的一位深圳高二选手。他 NOIP 考了 400 分,这对广东这个强省来说几乎就意味着退役,意味着 OI 生涯的结束。可我们都不曾想到,他以最后一名的成绩进了广东省队,还以 rk10 的成绩进入了集训队。在正睿集训营上,有一位从高一开始接触 OI 的选手,十二省联考 D1 只考了 115 分,却在 D2 中取得 rk1,翻进省队。这次他 D1 也没有发挥好,距离国集线差了 40 分,但重新上演了 D2 翻盘的结局,用 D2 的 226 分翻进了集训队。不过,有一位在正睿集训上实力不俗的女选手,本来老师认为她可以冲国集,却没有在这次比赛中发挥好,拿了银牌。

高二上学期

高二上学期,我所面临的第一个小打击就是数学高联的失利。一试疏于训练的我算错了三道填空题,二试的第三题卡在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地方,导致丢掉了我本来擅长的第四题。

这样的阴霾持续了两周,才逐渐消散。我恢复了以前的做题的节奏,以刷今年的集训队作业题为主,在时间比较空的时候就会刷 CSP 联测题和往年集训队的作业题。CSP 2019 之后,我大概能够做到每天三道集训队作业题的训练强度,周末只要没有数学课,就会选择打 CF 或者 ATC 的比赛。北大集训之前,我凭借着这样的节奏,做了 80~90 道集训队作业题。北大集训之后,我 Codeforces rating 也很快上升到了 2800之上。

北大集训的时候,D1 本来应该是我的优势场,可作为全场为数不多通过 T2 的人,却因为时间原因在最后时刻都没有调出 T1 的错误,这使我直接丢掉了 100 分。当时我不清楚这丢掉的 100 分算是代码水平导致的,还是运气导致的。但是在其他认识我的选手的鼓励下,我开始往好的方面想:至少我的算法能力有 200 多分了,不是吗?说不定下面几场遇到了码量比较小的题目,我就能发挥优势了。

D2,我没有任何的失误,通过了三道不太难的题。面临最难的一天 D3,我也保持了正常的节奏,卡进了前 15 名。D4 的时候,我因 T2 的失误没有冲到更高的名次,又靠着最后一分钟的冷静抉择托住了底。D1 的差运气与 D4 的好运气相抵消了,D2 与 D3 共同的优势又与 D4T2 的失误相抵消了,众多的偶然性基本上相互抵消。因此,总体上这也是我打过的所有比赛中中等偏上的一次发挥。

高二下学期 ~ 省选前

WC 的取消和疫情的扩散大概是我的第二个小打击了。足球运动员开大脚的时候如果没有踢到球,他可能就骨折了,而我的境况大抵也是如此。WC 的取消,使我丧失了一次本来可以证明自己实力提升的机会,疫情的扩散,让候选队选拔的消息遥遥无期。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水平定位,我的临场发挥也直线下降了。我 CF Rating 掉出了 2800,又迅速掉到了 2500,在 GM 与 IGM 之间徘徊。一开始的 WC 联测,平均名次在 rk3 ~ rk5 左右。自从 WC 取消过后,我的 FST 次数就增多了,名次也下降到 rk12 左右。

但我也从各处了解到,很多人所承受的压力大概是我的十倍到上百倍。退役的高三选手不得不割舍过去,命运未定的高二选手不得不赌上未来。随着强基计划的推行,很多高校的一本约都被废了,取而代之的是未知的优惠条件。校测与高考的占比使选手对进入心仪大学的把握大幅度减少。比赛的时间是未知的,自身的水平是未知的,竞赛的政策也是未知的。对自身命运的恐惧和担忧,是疫情带给很多选手的最沉重的打击。与这相比,我的打击其实不算啥。

平时做题的时候,我经常会想一道题想错了方向,然后看了题解之后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按照题解的方向想就能成功,按我的方向想就不能。我尝试着去找之前做过的题目,来总结归纳,但并没有很成功。联想到那些因为各种小失误而影响命运的 OIer 们,我不免思索:影响考试得分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如果是来源于长期训练的积累,为什么有这么多公认有实力的 OIer 遗憾退役?如果是来源于临场发挥的偶然性,该如何衡量我们刷题、训练的意义呢?该如何对待我们不会做的题目和考砸的比赛呢?在长辈那里听到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似乎失效了,我的其它各种观念也被现实冲击。

好在我还有出题这项任务,我很早就立下了要出出来让自己和选手满意的好题的目标,就不至于深陷这样的怀疑与迷茫当中。NOI 2019 过后,我和 zbww 两个因为时间安排的不同,很难在学校见面。火车上,食堂座位旁的热烈讨论也成了过去式。出题,成了我俩线上讨论的全部内容,成了我俩沟通交流的唯一纽带。我们出出来了生成函数计算过程长达两页的《匹配树》,我们共同为《斗地王》的奇妙解法赞叹不已。我们从一道回文串的计数题挖掘弦图的应用,也用《图上的游戏》获得了“神仙”和“毒瘤”两种评价。

尽管出题占用了做题的时间,全原创的出题方式难以承受高频次的需求,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我们收到了外校选手对我们比赛质量的高度评价,他们都认为这些 idea 很巧妙。而我想起我们出的题,回顾我们的最终做法和想到这个做法的全过程,也带了几分欣赏艺术品的感觉了。

我没有回到疫情之前的 OI 水平,他也没有回到高一入学时的身体状态。在众多的遗憾和不如意中,出题,成了我们的唯一慰藉。为我的 OI 生涯寻找一个新的意义,原先的那些沮丧和不悦也就风轻云淡了。

省选后 ~ NOI 2020

省选之后,我的 CF Rating 回到了 2600 的水平,ACM 多校联测也拿过了 rk4,仅用 10 场比赛就让我的 ATC 账号上了红名。为了使我的状态回升,我又刷了一些 2019 集训队作业的题,以及 LOJ 上的一些好题。

NOI 2020 的表现并没有让别人惊艳,但别人的表现着实让我惊艳了。zbww 终究摆脱了身体带来的影响,发挥出了他的应有水平。ix35 重演我 CTS 2019 的发挥,靠着 NOI D2T2 一题直接翻到了 E 类第一名。

最终,结合北大集训的表现,我的成绩在集训队排名为 rk18。当时,我心想两场 NOI 的排名都不是很高,而且相比于前面的人,我所花费的时间和刻意训练的程度都不够。看到很多传统强校都有成熟的、完备的训练体系,我感觉这样的成绩应该是我的上限了,我所拥有的资源、我所在的环境和我付出的时间很难让我再上一步了。就连我妈妈也跟我说我的 OI 生涯画上句号了。可几个月过后的北大集训彻底打破了这一认知。

终章

北大集训 2020

北大集训 2020 算是我有史以来最好的发挥了。 D1 和 D2,我都充分了利用了短短的 4 个小时,积累了一定的优势。 D3 后,我的排名大概在 rk10 ~ rk12 左右。而 D4 我稳稳地过了 T1 和 T2,在 T3 上发挥出我数学的长项,获得了单场 rk2,总排名 rk7 的成绩。

之前那两位没有申请到 C 类的选手都进到了北大,成为了这次的出题人。NOI 2019 上靠二试翻盘的那位选手,与那场比赛的一位发挥失常没有进到集训队的女选手一样地担任了出题工作。

偶然性——选择 OI 的偶然性,训练环境的偶然性,比赛成绩的偶然性或许会影响到他们的高中生活,但并不足以把他们埋没。到了大学,关于 OI 的过去被清零,大学的生活会重新开始。

曾担忧过自身命运的选手在 NOI 2020 上收获了不同的结局。有的来到了这里,与我在比赛见面,有的并没有。没有来到这里的选手,或许等到我去大学出题了之后就会见到吧。相信 NOI 2020 这场比赛的偶然性也不会对之后的生活有大到难以承受的影响。

WC/CTS 2021

CTS 2021 算是我的最后一场比赛了。我在 D1T2,D1T3,D2T1,D2T2 这四题都取得了并列最高分,可在剩下两道题上,我都被甩开了大概 70 分的差距。有趣的是,这两场的差距差不多与北大集训 D4T2、D4T3 的优势抵消了,我回到了 rk11 的名次。

无论这 rk11 到底是来自题目的偶然性还是训练水平的必然性,我都坦然接受了。

我还想说的是,和我同宿舍的 Itst,就是总分 rk5 的那位选手,CTS 2019 金牌的他并没有进到湖南的省队。他高二的CSP D1T2本来写错了一个关键的地方,可能挂成 0 分,却因为数据水,拿了 60 分,这给了他进入省队的一点希望。结果他不仅凭借着省选的优秀发挥进了省队,还一步步冲到了答辩的位置。他在答辩前一天跟我说他想写一篇长度一万字朝上的回忆录,也使得我写下了这篇文章。

另外,我还准备了候选队答辩的自我介绍,不过没有用到。但既然写了,就不如把最终版本放上来,给大家一些参考。

Hello, everyone. It's great honor to stand here and give us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myself. I'm Zuo Jun Chi, a Senior three student from No.2 High Schoo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 began my programming career in Grade 7. In a short time, I got immersed in algorithms and data structures. I squeezed out all of my spare time to do exercises on several Online judges, including Codeforces and BZOJ. With my diligence, I won three gold medals in NOI series.

But my career turned out to be not easy. I constantly lost Codeforces rating during the outbreak of epidemic. I felt so upset that my performance got even worse. Not until my coach and parents told me 'Don't attribute your failure to your lack of ability.' did my confidence recover. Fortunately, I overcame the challenge by changing my training way.

Apart from OI, I also participated in Mathematical Olympics, which requires logical thinking. So I learnt to think of all the counterexamples of an algorithm before implementing it, and express my idea to others clearly. Besides, Combinator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mputer science.

What's more, I have set many interesting OI problems, some of which are highly remarked. Instead of learning individually, I am eager to share my idea with my fellows and provide them with help as possible as I can.

My dream is more than entering China team, but to become a researcher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What I gained from OI is the communicating skill and perseverance, which is far beyond scores and rankings.

If I finally achieve the chance to participate IOI2021, I'll try my best to polish myself. Otherwise, I'll remain motivated to further my dream.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给自己和学弟学妹

在量子力学问世之前,牛顿力学使得我们相信:已知一个系统当前的位置、速度、动量、受力、能量等信息,总可以推演出下一刻的状态。但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彻底打破了人们的认知,它告诉我们:宏观上的规律在微观上表现出了偶然性,是一系列偶然性造就了所谓的必然性。

而我们也是一样的。我们因偶然选择了 OI,我们因偶然走到了这一步。但走到这一步之后,无常便成了常态。我们的比赛成绩不再像文化课那么的稳定,而单次比赛的发挥与比赛之前的努力似乎没有关系。解题方法的选择也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总结出的常见模型难以穷尽千变万化的题目。当偶然性足以影响到我们的下一步时,调节心态便成了难题。

但长期的经验使我们相信偶然性掩藏着必然性,接受偶然性和挖掘必然性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我们需要在考试之前总结之前训练的所有题目。我们在自认为 D1 考砸之后,最好不与别人交流而是忘掉,调整心态准备 D2 的翻盘。一次比赛的偶然失利也不足以把我们打倒,而是使我们总结得失,去面对下一次的比赛。在第一年失败过后,我们相信还有下一年。就算两年都没有如愿,逆袭考上理想大学,在大学中表现优异的例子比比皆是。最终我们所收获的,是环境、资源、天赋、努力的必然结果。

到退役之后,甚至大学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的 OI 生涯,其实就是在学着和命运这个爱恶作剧的朋友相处。

posted @ 2020-06-12 22:44  unzcjouhi  阅读(4208)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