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析问题
独立思考只是一个起点,本身是中性的。
- 学会独立思考。
- 光有思考不行,很可能独立思考出来的是错的,要有知识和方法分辨事实,学会基于事实思考。
- 还是不够,基于事实思考只是局部性思考,要学会使用对事物分类和排序,分类和排序是有序化的基础。
- 分类和排序带来了使用逻辑的基础,使用充分必要分析的基础。
- 系统化,如果只是一个个碎片,那么不成系统,系统就要求把碎片串起来,画出大地图,并找到问题的位置。
- 可操作性的步骤,可操作的步骤才能解决问题,可操作性要考虑约束条件。
分治和泛化
要解决一个问题,有两种方式。
分治
- 把大问题分解成更具体的子问题
- 把子问题都解决掉
- 大问题被解决
泛化
- 把具体的问题泛化成一个更通用的问题
- 针对泛化后的通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 再把通用解决方案适配到具体的问题
原理和落地
- 思考领域问题背后的问题
- 查阅背后问题的原理
- 通过原理梳理出核心处理环节和方案
- 明确核心处理环节和方案是一个大地图
- 根据现实条件约束,理论上的环节和方案在实际中能做的有哪些,不能做的有哪些
- 执行现实条件约束下可操作的部分,落地
- 根据落地的版本为基础,朝着理论上的目标迭代
对比和索引
- 查阅现成的解决方案
- 列出现成解决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 从现成解决方案找到模式
- 以该模式为基础,开始迭代
- 在遇到具体的子问题时,需要随时去查阅前人工作,就像做科研需要建立在对前人工作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
- 建立这些子问题的动态索引,按需查阅,阅读,对比
- 在解决中,去构建知识体系,解决方案体系
- 因此,对比中会记录大量的链接,以及对链接的短评
缓和和过程
- 遇到一件棘手的问题,不要立刻激化矛盾
- 先缓和问题的矛盾点,为问题的解决争取时间
- 在缓和出的时间段内,寻找临时解,局部解,甚至山寨解
- 通过对缓和的过程的质量的改进,反复去推动让事物朝着目标问题的解决而收敛
- 重视过程,好的过程往往带来不一样的问题解决
目标和倒推
- 对于问题,让目标符合SMART原则
- 从目标问题开始倒推问题解决的条件
- 将条件转化为子问题
- 从时间,资源上逐次倒推问题解决的路径
- 根据倒推路径设置里程碑时间
- 严格执行计划
答案和步骤
- 有个人问要买一个东西,不知道怎么选择
- 告诉他/她,怎么做的方式,不要直接说答案
- 收集哪些数据
- 分类排序
- 确定自己的需求
- 匹配并他/她自己选择
协商和协议
- 现代人要从小学会理解和签订协议
- 例如父母去外面,小孩想留在家里多呆一个月
- 让小孩征求所有人的同意,每个人和他约定同意的条件
- 写下所有约定条件,形成一个协议
- 小孩和相关人签字,协议生效
- 定期检查行为和协议的差距
微小的组织
- 环境中的人,如果和你一定有关系,那就存在组织的需求
- 一个微小的环境,可能涉及2-5人,这几个人之间算一个非正式组织
- 如果这个小的非正式组织的一些事没人有效组织,他们做烂的事可能最终会影响到你
- 那么你有责任和必要去做一些非正式的组织工作
- 推动相关人员不同层度的协同工作,为非正式组织的共同目标改进
排序和分组
- 对自己的知乎,朋友圈,微博,博客关注的人经常排序和分组
- 因为他们发的、关注的、内容都会进入你的视野
- 不排序、分组实际上让他们选择的内容不分好坏的进入你的阅读列表
- 质量上好坏都是占用了你的阅读时间
- 所以经常的排序和分组是有必要的
选择困难症?
Q:
有很多时候选择A/B/C/D/E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大家还是会纠结于细节想要鱼与熊掌兼得,难!怎么办?
A:
- 我提议一个选择A,谁反对谁选择,没人反对那就选A得了。
- 限时选择,AT M1,M2,M3,限时5分钟做出选择,没人选择就默认选择A。
- 一开始,也许选择不是最优的,但是,你会发现次数多了之后,你自然会增长选择的策略/能力。
控制沟通!
- 多人协作的时候,如果有群,一定要保持在一个群里处理好所有事情,不要私聊不要私聊。
- 【不要拉小群】,【不要拉小群】,【不要拉小群】。
- 专工专职,不要让一个人处理过多的事情。
- M*N沟通会带来的巨大坏处!
- 成年人的【自我】意识还是太强了,很多时候会坏事,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