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0春-W班-福州大学>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作业要求>
这个作业的目标 <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作业正文 ....
其他参考文献 ...

一、回望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软件工程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达成:完整的项目经历、JavaEE框架编程、软件项目管理、技术文档编写
不足:数据结构与算法
原因:本次软件工程实践重点强调了团队项目、结队编程,没有涉及到太多对算法的要求。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总体还是很满意的。

2、你在第一次作业的个人简历中制定的:这门课程结束后,你预期你将增长的能力、技术、技能;和你针对你的目标绘制的学习路线图。对比当前你的所学所得,你达到了当时的预期值吗?
这个好像完全没有。因为当时自己的方向是人工智能,后来慢慢意识到JAVA研发可能更适合我以后的发展。虽然没有满足当时的预期,但是满足了我现在的预期。自己的JAVA开发水平也算是初入门槛了。

3、请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

  • 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3200行左右
  • 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作业 时间(h)
准备篇-技术路线 14
个人热身-疫情文件读取 17
结队作业第一次-原型设计 13
结队作业第二次-疫情可视化实现 20
个人作业-软件评测 8
团队作业-团队展示 7
团队作业-Github实战 5
团队作业-详细设计 22
团队作业-alpha冲刺 40
团队作业-beta冲刺 21
  • 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作业:个人热身-疫情文件读取
    原因:这是一次啥也不会的旅行,刚开始接触github、退回去熟悉Java编程、刚开始了解单元测试。总之,这次作业让我明白了自己就是项目小白。可能还是截止时间前几个小时交的,这个作业做的都tu了。
  • 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累计时间:167h
    平均每周:9.3h(这样看起来不多,但是很多都是闲一阵、忙一阵)
  •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IDEA、WebStorm、Xmind、GitHub Desktop、Notepad++、Axure RP9
  •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博客园、git、正则表达式、npm、Echarts、几种SDK、eolinker、领歌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linux命令、SpringBoot框架、json、node.js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单元测试、WBS、NABCD
  • 工程能力的提升;
    Java框架编程
  •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软件项目管理、团队沟通
  • 其他方面的提升;
    技术文档编写、抗压能力、学习能力

二、团队总结

1、你在团队中担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该角色的任务?现在你觉得你适合该角色吗?
角色:组员(主要负责后端个人主页模块和时间轴模块)
是否完成角色任务:是
适合该角色吗:适合

2、如果你是组员,你觉得你的组长分工安排是否合理?你对组长的选举有什么建议?
安排是否合理:比较合理,就是前后端的人数配置略显粗糙。
组长选举建议:组员自荐+组员投票

3、你这学期经历过换组吗?你对换组有哪些看法?谈谈你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经历过换组吗:没有
对换组的看法:换组是为了模拟以后做项目可能遇到的问题,可能对换组的人和任务交接的人影响较大,对团队的影响完全可控。
过程中的感受:换组之后,原来组员的一部分任务落在了我头上。因为自己也不是要换的人,却要承担一部分自己完全陌生的任务-服务器相关工作,所以刚开始就觉得挺无辜的,就是躺枪的感觉。后面,慢慢克服困难,学到了新技能,也为团队做了自己小小的贡献,就觉得很棒、真香。

4、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之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构建之法》上团队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创造阶段
团队经历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
到达了“创造”阶段吗:没有,团队人员都比较内向一点,这使我们有较短的磨合期,但也为团队进入“创造”阶段造成了阻碍。

三、人月神话

1、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以下要求你们的团队达到了哪几个?请在随笔中用数据证明上述内容或侧重选择之一。
(1)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必须公开发布,有实际的用户,一定的用户量和持续使用量:3 天后能保持10 - 100个用户,而不是做没有用户使用的软件。)
我们项目是开发一个年轻人分享生活、记录生活的网页APP,并且已经部署在了服务器。项目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隐私性的社交平台,当今的社交平台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世界,人们在公共空间越来越大的同时,也愈加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我们的用户调查报告中有49人参与,大多数对项目较为满意。

(2)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有项目规划/需求/设计/实现/发布/维护,有定时的进度发布;而不是:通过临时熬夜,胡乱拼凑,大牛一人代劳,延迟交付等方式糊弄)
我们的项目有完整的项目记录和项目规划。整体团队项目部署在了领歌上面,团队成员可以在上面添加、修改任务。每个人完成的工作、团队项目完成进度都在上面有清楚的展示。例如:alpha冲刺细分为了43个小任务,beta冲刺细分为了31个小任务。

(3)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而不是找不到源代码,代码无文档,代码不能编译,没有task/bug 等项目的发展资料。
源代码和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文档都上传到了Github平台上。
源代码链接:https://github.com/PearInJurassic/Daily-6-1
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文档:https://github.com/PearInJurassic/Daily-6-1/tree/master/%E9%9C%80%E6%B1%82/pdf
团队issue:https://github.com/PearInJurassic/Daily-6-1/issues
领歌(团队任务):https://www.leangoo.com/kanban/project/go/133516#/board
项目网址:http://47.107.77.163:8088/daily6+1/
eolinker(接口管理和测试):https://daily61.w.eolinker.com/#/home/ams/project/inside/overview?projectHashKey=YD3NTfq53b0555ce7ec38e63277abcc20c5d340e617f679&spaceKey=daily61

2、写下属于你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文字部分字数要求在100字以上,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如图文结合、视频)..
参照:结队作业总结
刚开始确实无从下手,选个开发技术都犹豫半天。难呐,都不熟。思来想去,还是用J2EE吧,起码刚学的,还记得。确定开发技术后,就开始补J2EE的知识了。说实话,我离老师教的进度都差不少。后面学了一天多,才跟上老师的进度,可以做项目。中间编码的过程确实不堪回首。干啥啥不行,百度第一名。学J2EE理论知识,学JS忘掉的知识,学ECharts画图,找china.js等资源。这可能是我学习新知识最勤奋的一次了,以往都是将就着用自己的旧知识。慢慢的,我居然变得快乐了。不会的东西很多,所以学到的东西也很多,然后就觉得自己还行,起码能学会,哈哈。尤其是通过队友的协作,处理了一个困扰我半天的bug的时候,真的是很舒畅。总的来说就是:遇到不会的不要怂、不要怕,一旦自己坚持学下来,收获一定是巨大的。

四、建议

  • 对下一届同学的建议
    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门课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尽量坚持下来,你会收获很多。
  • 对于开学初的自己的建议
    珍惜时间
  • 对于大一的自己的建议
    不知道干什么,就好好学算法与数据结构。
  •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的建议
    有些作业中的小点感觉没有特别大的意义,特别是文字类的,容易流于形式。可以在每次作业后加个作业反馈之类的,比如:哪一点最有意义?哪一点感觉没啥意思?
  • 对于助教工作的建议
    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系统介绍该课程每次作业可能用到的技术或软件,让大家对以后作业需要用的工具或技术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 对于自己今后的建议
    慎重选择自己未来的路

五、个人技术总结

[JavaEE路径] https://www.cnblogs.com/massizhi/p/12687775.html
概述:在使用JavaEE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路径的问题。相对地址、绝对地址、硬盘地址、URL、URI这些名词对我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这篇博文就是对JavaEE中的地址的总结。

posted @ 2020-06-15 17:22  massizhi  阅读(210)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