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全栈开发之MySQL(三)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事务,索引
一:视图
1:什么是视图?
视图是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查询的SQL语句,具有简单、安全、逻辑数据独立性的作用及视点集中简化操作定制数据安全性的优点。
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询所引用的表,
并且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非真实存在),其本质是【根据SQL语句获取动态的数据集,并为其命名】,用户使用时只需使用【名称】即可获取结果集,并可以将其当作表来使用。
视图是一个虚拟的表即并非真实存在的,是根据SQL语句获取动态的数据集,我们使用的时候只需要使用名称就可以了。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在平常中有可能会去查很多数据,每一次查都得重新写这些命令这样是很麻烦的,所以在navicate中允许一个名字叫
视图(view)的存在,把我们所需要查的东西包装到一个名字里面,在下次我们查的时候我们直接调用这个名字就可以,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视图具体有哪些用法?
2. 视图的用法
2.1 临时表搜索
select * from (select nid,name from tb6666 where nid>2) as A where .name > "sasa"
2.2 创建视图
--格式:CREATE VIEW 视图名称 AS SQL语句
CREATE VIEW v1 AS
SELET nid,
name
FROM
AS
WHERE
nid > 4
2.3 删除视图
--格式:DROP VIEW 视图名称
DROP VIEW v1
2.4 修改视图
-- 格式:ALTER VIEW 视图名称 AS SQL语句 ALTER VIEW v1 AS SELET A.nid, B. NAME FROM A LEFT JOIN B ON A.id = B.nid LEFT JOIN C ON A.id = C.nid WHERE A.id > 2 AND C.nid < 5
2.5 使用视图
使用视图时,将其当作表进行操作即可,由于视图是虚拟表,所以无法使用其对真实表进行创建、更新和删除操作,仅能做查询用。
select * from v1
二:触发器
1. 触发器的定义:
触发器(trigger)是个特殊的存储过程,它的执行不是由程序调用,也不是手工启动,而是由个事件来触发,
比如当对一个表进行操作(insert,delete,update)时就会激活它执行。触发器可以从 DBA_TRIGGERS ,USER_TRIGGERS 数据字典中查到。
SQL3的触发器是一个能由系统自动执行对数据库修改的语句。
对某个表进行{}增/删/改}操作的前后如果希望触发某个特定的行为时,可以使用触发器,触发器用于定制用户对表的行进行(增/删/改)前后的行为
2. 触发器的基本使用操作
2.1 创建基本语法
# 插入前 CREATE TRIGGER tri_before_insert_tb1 BEFORE INSERT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 END # 插入后 CREATE TRIGGER tri_after_insert_tb1 AFTER INSERT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 END # 删除前 CREATE TRIGGER tri_before_delete_tb1 BEFORE DELETE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 END # 删除后 CREATE TRIGGER tri_after_delete_tb1 AFTER DELETE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 END # 更新前 CREATE TRIGGER tri_before_update_tb1 BEFORE UPDATE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 END # 更新后 CREATE TRIGGER tri_after_update_tb1 AFTER UPDATE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 END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_before_insert_tb1 BEFORE INSERT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IF NEW. NAME == 'alex' THEN INSERT INTO tb2 (NAME) VALUES ('aa') END END// delimiter ;
1 delimiter // 2 CREATE TRIGGER tri_after_insert_tb1 AFTER INSERT ON tb1 FOR EACH ROW 3 BEGIN 4 IF NEW. num = 666 THEN 5 INSERT INTO tb2 (NAME) 6 VALUES 7 ('666'), 8 ('666') ; 9 ELSEIF NEW. num = 555 THEN 10 INSERT INTO tb2 (NAME) 11 VALUES 12 ('555'), 13 ('555') ; 14 END IF; 15 END// 16 delimiter ;
Attention please :
NEW表示即将插入的数据行,OLD表示即将删除的数据行。
2.2 删除触发器
drop trigger tri_after_insert_tb1;
2.3 使用触发器
这里要注意一点,触发器无法由用户直接调用,是有表中进行的增删改操作引起的
insert into tb1(num) values(666)
drop tb1(name) values(666)
set
@i
=
0
;
call p1(@i);
select @i;
三:函数
3.1 MySQL中提供了很多内置函数,下面是一些例子:
CHAR_LENGTH(str) 返回值为字符串str 的长度,长度的单位为字符。一个多字节字符算作一个单字符。 对于一个包含五个二字节字符集, LENGTH()返回值为 10, 而CHAR_LENGTH()的返回值为5。 CONCAT(str1,str2,...) 字符串拼接 如有任何一个参数为NULL ,则返回值为 NULL。 CONCAT_WS(separator,str1,str2,...) 字符串拼接(自定义连接符) CONCAT_WS()不会忽略任何空字符串。 (然而会忽略所有的 NULL)。 CONV(N,from_base,to_base) 进制转换 例如: SELECT CONV('a',16,2); 表示将 a 由16进制转换为2进制字符串表示 FORMAT(X,D) 将数字X 的格式写为'#,###,###.##',以四舍五入的方式保留小数点后 D 位, 并将结果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若 D 为 0, 则返回结果不带有小数点,或不含小数部分。 例如: SELECT FORMAT(12332.1,4); 结果为: '12,332.1000' INSERT(str,pos,len,newstr) 在str的指定位置插入字符串 pos:要替换位置其实位置 len:替换的长度 newstr:新字符串 特别的: 如果pos超过原字符串长度,则返回原字符串 如果len超过原字符串长度,则由新字符串完全替换 INSTR(str,substr) 返回字符串 str 中子字符串的第一个出现位置。 LEFT(str,len) 返回字符串str 从开始的len位置的子序列字符。 LOWER(str) 变小写 UPPER(str) 变大写 LTRIM(str) 返回字符串 str ,其引导空格字符被删除。 RTRIM(str) 返回字符串 str ,结尾空格字符被删去。 SUBSTRING(str,pos,len) 获取字符串子序列 LOCATE(substr,str,pos) 获取子序列索引位置 REPEAT(str,count) 返回一个由重复的字符串str 组成的字符串,字符串str的数目等于count 。 若 count <= 0,则返回一个空字符串。 若str 或 count 为 NULL,则返回 NULL 。 REPLACE(str,from_str,to_str) 返回字符串str 以及所有被字符串to_str替代的字符串from_str 。 REVERSE(str) 返回字符串 str ,顺序和字符顺序相反。 RIGHT(str,len) 从字符串str 开始,返回从后边开始len个字符组成的子序列 SPACE(N) 返回一个由N空格组成的字符串。 SUBSTRING(str,pos) , SUBSTRING(str FROM pos) SUBSTRING(str,pos,len) , SUBSTRING(str FROM pos FOR len) 不带有len 参数的格式从字符串str返回一个子字符串,起始于位置 pos。带有len参数的格式从字符串str返回一个长度同len字符相同的子字符串,起始于位置 pos。 使用 FROM的格式为标准 SQL 语法。也可能对pos使用一个负值。假若这样,则子字符串的位置起始于字符串结尾的pos 字符,而不是字符串的开头位置。在以下格式的函数中可以对pos 使用一个负值。 mysql> SELECT SUBSTRING('Quadratically',5); -> 'ratically' mysql> SELECT SUBSTRING('foobarbar' FROM 4); -> 'barbar' mysql> SELECT SUBSTRING('Quadratically',5,6); -> 'ratica' mysql> SELECT SUBSTRING('Sakila', -3); -> 'ila' mysql> SELECT SUBSTRING('Sakila', -5, 3); -> 'aki' mysql> SELECT SUBSTRING('Sakila' FROM -4 FOR 2); -> 'ki' TRIM([{BOTH | LEADING | TRAILING} [remstr] FROM] str) TRIM(remstr FROM] str) 返回字符串 str , 其中所有remstr 前缀和/或后缀都已被删除。若分类符BOTH、LEADIN或TRAILING中没有一个是给定的,则假设为BOTH 。 remstr 为可选项,在未指定情况下,可删除空格。 mysql> SELECT TRIM(' bar '); -> 'bar' mysql> SELECT TRIM(LEADING 'x' FROM 'xxxbarxxx'); -> 'barxxx' mysql> SELECT TRIM(BOTH 'x' FROM 'xxxbarxxx'); -> 'bar' mysql> SELECT TRIM(TRAILING 'xyz' FROM 'barxxyz'); -> 'barx'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f1( i1 int, i2 int) returns int BEGIN declare num int; set num = i1 + i2; return(num); END \\ delimiter ;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个知识点,就是delimiter,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在我们得MySQL中,我们得执行语句只要遇到分号;就会结束命令,所以
在这里我们得操作命令中有的后面的有分号但是他并不是在这里就结束,因此呢,delimiter,
MySQL中delimit命令。 这个命令与存储过程没什么关系。 其实就是告诉mysql解释器,该段命令是否已经结束了,mysql是否可以执行了。 即改变输入结束符。 默认情况下,delimiter是分号“;”。 在命令行客户端中,如果有一行命令以分号结束, 那么回车后,mysql将会执行该命令。 但有时候,不希望MySQL这么做。因为可能输入较多的语句,且语句中包含有分号。 默认情况下,不可能等到用户把这些语句全部输入完之后,再执行整段语句。因为mysql一遇到分号,它就要自动执行。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使用delimiter,把delimiter后面换成其它符号,如//或$$。 此时,delimiter作用就是对整个小段语句做一个简单的封装。 此命令多用在定义子程序,触发程序等mysql自己内嵌小程序中。
就是这个作用
3.2 删除函数
drop function func_name;
3.3 执行函数
# 获取返回值 declare @i VARCHAR(32); select UPPER('alex') into @i; SELECT @i; # 在查询中使用 select f1(11,nid) ,name from tb2;
四:事务
定义:事务,一般是指要做的或所做的事情。在计算机术语中是指访问并可能更新数据库中各种数据项的一个程序执行单元(unit)。
事务用于将某些操作的多个SQL作为原子性操作,一旦有某一个出现错误,即可回滚到原来的状态,从而保证数据库数据完整性。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1( OUT p_return_code tinyint ) BEGIN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exception BEGIN -- ERROR set p_return_code = 1; rollback; END;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warning BEGIN -- WARNING set p_return_code = 2; rollback; END; START TRANSACTION; DELETE from tb1; insert into tb2(name)values('seven'); COMMIT; -- SUCCESS set p_return_code = 0; END\\ delimiter ; 支持事务的存储过程
五:索引
1.索引的定义
索引,使用索引可快速访问数据库表中的特定信息。索引是对数据库表中一列或多列的值进行排序的一种结构。 在关系数据库中,
索引是一种与表有关的数据库结构,它可以使对应于表的SQL语句执行得更快。索引的作用相当于图书的目录,可以根据目录中的页码快速
找到所需的内容。
索引,是数据库中专门用于帮助用户快速查询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类似于字典中的目录,查找字典内容时可以根据目录查找到数据的存放位置,然后直接获取即可。
2. 索引的分类
在MySQL中,常见的索引有
1 普通索引 2 唯一索引 3 主键索引 4 组合索引
3. 索引的操作
3.1 普通索引
普通索引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加速查找
create table tb1( n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2) not null, email varchar(64) not null, extra text, index ix_name (name) )
create index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column_name) 列名
drop index_name on table_name;
1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Attention please:对于创建索引时如果是BLOB 和 TEXT 类型,必须指定length。
3.2 唯一索引
唯一索引有两个功能:加速查询 和 唯一约束(可含null),比普通索引会强一点
create table in1( n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2) not null, email varchar(64) not null, extra text, unique ix_name (name) )
create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名)
drop uniqu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3.3 主键索引
主键有两个功能:加速查询 和 唯一约束(不可含null)
create table in1( n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2) not null, email varchar(64) not null, extra text, index ix_name (name) ) OR create table in1( n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32) not null, email varchar(64) not null, extra text, primary key(ni1), index ix_name (name) )
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 (列名);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int ,drop primary key;
3.4 组合索引
组合索引是将n个列组合成一个索引
其应用场景为:频繁的同时使用n列来进行查询,如:where n1 = 'alex' and n2 = 666。
create table in3( n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2) not null, email varchar(64) not null, extra text )
create index ix_name_email on tb1(name,email);
如上创建组合索引之后,查询:
- name and email -- 使用索引
- name -- 使用索引
- email -- 不使用索引
- 简单通俗的来说就是靠左原则这是个人理解,有更好的意见还请大家补充,
注意 对于同时搜索很多条件时,组合索引的效果要好于多个单一索引的合并
3.5 其他的补充
3.51 条件语句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_if ()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if i = 1 THEN 这里的then其实就相当于冒号: SELECT 1; ELSEIF i = 2 THEN SELECT 2; ELSE SELECT 7; END IF; END\\ delimiter ;
3.52 循环语句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_while () BEGIN DECLARE num INT ; SET num = 0 ; WHILE num < 10 DO 这里的do的作用其实和冒号:是一样的 SELECT num ; SET num = num + 1 ; END WHILE ; END\\ delimiter ;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_repeat () BEGIN DECLARE i INT ; SET i = 0 ; repeat select i; set i = i + 1; until i >= 5 end repeat; END\\ delimiter ;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roc_loop ()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loop_label: loop select i; set i=i+1; if i>=5 then leave loop_label; end if; end loop; END\\ delimiter ;
3.53 动态执行SQL语句
delimiter \\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proc_sql \\ CREATE PROCEDURE proc_sql () BEGIN declare p1 int; set p1 = 11; set @p1 = p1; PREPARE prod FROM 'select * from tb2 where nid > ?'; EXECUTE prod USING @p1; DEALLOCATE prepare prod; END\\ delimiter ;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_after_insert_tb1 AFTER INSERT ON tb1 FOR EACH ROW BEGIN IF NEW. num = 666 THEN INSERT INTO tb2 (NAME) VALUES ('666'), ('666') ; ELSEIF NEW. num = 555 THEN INSERT INTO tb2 (NAME) VALUES ('555'), ('555') ; END IF; END// delimiter ;
六: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一个SQL语句集合,当主动去调用存储过程时,其中内部的SQL语句会按照逻辑执行。
1.创建存储过程
-- 创建存储过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1() BEGIN select * from t1; END// delimiter ; -- 执行存储过程 call p1()
对于存储过程,可以接收参数,其参数有三类:
- in 仅用于传入参数用
- out 仅用于返回值用
- inout 既可以传入又可以当作返回值
2.删除存储过程
drop procedure proc_name;
3.执行存储过程
-- 无参数 call proc_name() -- 有参数,全in call proc_name(1,2) -- 有参数,有in,out,inout set @t1=0; set @t2=3; call proc_name(1,2,@t1,@t2)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pymysql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127.0.0.1', port=3306, user='root', passwd='123', db='t1') cursor = conn.cursor(cursor=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 执行存储过程 cursor.callproc('p1', args=(1, 22, 3, 4)) # 获取执行完存储的参数 cursor.execute("select @_p1_0,@_p1_1,@_p1_2,@_p1_3") result = cursor.fetchall() conn.commit() cursor.close() conn.close() print(res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