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周边
众包
新闻
博问
闪存
赞助商
Chat2DB
所有博客
当前博客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Badwood-涂鸦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订阅
管理
中医-推拿补泻
按摩手法
补泻作用的2个要素:手法、穴位
手法要素:
时间较短的重刺激为泻(抑制脏器生理功能);时间较长的轻刺激为补(活跃脏器生理功能)
快为泻,慢为补
儿大、 体弱、证虚者宜少,为补
轻为补,重为泻
顺经脉走行方向为补;逆经脉走向为泻
向心为补;离心为泻(一般而言,肾经、胃经反之)
小儿腹部向左揉、摩为补;向右揉摩为泻
平补平泻:在穴位上来回推,或左右各推揉半数
posted @
2016-01-09 09:24
badwood
阅读(
488
) 评论(
0
)
编辑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
返回顶部
公告
Badwood'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