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第一可怕之事(2) . 分类: 项目管理 2014-06-25 18:54 257人阅读 评论(0) 收藏
在考虑如何解决执行力问题之前,很有必要考察一下执行力为什么会败坏。
现实中很本质的东西往往会被繁杂的细节所掩盖,因此我们来抽象出一个虚拟的公司,来看看执行力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假设有一个小公司刚刚建立,其中高层2人,中层3人,一般员工30人。
我们假设在公司营业的第一天,执行力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如果执行力最终出了问题,变成说了不做的状态,那么要么主要是高层问题,要么主要是中层问题,要么主要是一般员工问题。
每个角色均摊责任这种事过于巧合,不太可能存在。
假设一般员工应该负主要责任,那么假设成立的前提就是:招募的员工大部分是“***民”并且能够进行比较一致的行动来败坏公司制度以及中层的安排。
缺乏这两点,一般员工就无法达成在公司范围内败坏执行力这样的效果。
但上述两个假设似乎都离题万里,轻度脑残的人都无法认可这样的前提。
因此反过来讲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也许体现在一般员工的行为之中,但一般员工却绝对不会是执行力问题的主要形成动力。
接下来再来考察中层的问题。
假设中层应该负主要责任。
这时候假设成立的前提就更丰富一些了。
比如:
- 邀功心切时,做点假的东西彰显“政绩”。
(天生愿意喊口号,不愿意踏实做事和上述类似)
高层决定中层的命运,中层需要在高层面前有所表现天经地义。
而如何去表现恰好可以区分两类中层。
一类比较老实,不喜欢张扬。就像东西还行,但不做广告的。这时候被认知程度可能会低于其实际价值。
一类比较浮夸,喜欢关注表面的事情。这就好像,东西不咋地,但可以用广告吹嘘,吹到一定程度,短期内也会被认为是名牌一样。这时候认知程度可能会远高于实际价值。
无疑的,从功利角度看很多人会选择第二种,因为投入产出比会很好。
但这会对执行力造成比较大的伤害,什么事都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老老实实做呢。
上行下效也还算情理之中。
- 被要求指标过高时,迫于无奈,做点形式化的工作。
有时候中层会接到一些不可能更改的指标,与此同时这些指标又无法真的达成。
比如:必须量化每个人的Bug率,生产率等偏差不能大于5%,要用蒙特卡洛模拟来进行预测等等。
这时候个性特别的中层可能会愤怒,可能会离职,但大部分人会选择将就。
选择将就的就会发明写办法来蒙事,比如伪造数据,比如把不可能的东西压给自己的团队等。
这类事情一开始就会在执行力上面撕开一个大口子。
我可以这个上蒙事,那个也可以蒙,毫不稀奇。
- 纯粹的工作失误。
中层纯粹的工作失误也会导致局部执行力出问题,比如只做计划,但不做后期跟踪,这天生就会培养做事不靠谱的风气。
但这种影响往往是有限度的。除非一个中层在不同部门间不停的转岗,否则这并不会导致全局性问题。
上述三点原因中,前两点说到底还是和高层有关系。高层的知人之明,高层做事方法,其影响必然是全局性的。
这很合情理。一个流氓可以坏事做尽,但他很难为中国的腐败问题负责。
接下来,比如说高层发生了人事变更,那么后来者则要面对前任所遗留的这种已经渗透到公司骨子里基因。
清除一种基因则往往比建立它还要费劲。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执行力问题的成因往往要追溯到公司最初形成时的高层,但中层也并非什么都无法做。
中层所能做的事才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