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os请求、拦截器

一、请求方式

1、get请求

 //get请求
// 发送 POST 请求
axios({
  method: 'get',
  url: '/user/12345',
  
});

2、post请求

// 发送 POST 请求
axios({
  method: 'post',
  url: '/user/12345',
  data: {
    firstName: 'Fred',
    lastName: 'Flintstone'
  }
});

3、request

axios.request({
    method:'',
    url:'',
    ...
})
二、请求拦截器
场景:在每次发送请求时,携带用户token方便后台做用户相关操作
在每次发送请求前,都会进入请求拦截器,我们可以在此处统一绑定上想要发送的参数,则每个请求都会自动携带token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
    //config是axios配置对象
    //每次发送请求前都会进入此拦截器处理函数,可以在此处统一携带上token,每次请求都会自
    config.headers.common['token'] = localStorage.getItem(“token”);
    return config
},err => {
    //请求出错的处理函数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三、响应拦截器
场景:服务器所有接口都会返回一个错误码,比如10001,请求参数错误。 10002,用户未授权等等,我们需要在收到响应后对错误码进行相关提示。
在每次收到响应时,都会先进入响应拦截器,在分发给各个请求函数,我们可以在此处统一先处理错误码,在进入各自的响应细节函数处理res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function(res){
//收到响应后,可以先统一处理错误码
switch (res.data.code) {
       case 10001:   alert(‘非法操作’);
router.push({path: '/});
       case 10002:  alert(‘权限不足’);
       ......
    }
    return res;
},function(err){
    //响应出错进入的函数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以上就是axios拦截器的使用教程及场景.不管任何项目,只要使用的是axios发送请求,则都可以使用拦截器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冗余代码,降低二次开发及维护难度.
posted @ 2020-03-19 15:40  麦子同学  阅读(351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