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作业1-Yin pc

我是先看完阅读清单中给出的其他材料再来阅读邹欣老师的讲义的,在阅读过程中,有不少疑问,现在此列举。

1.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

给老师挑错,额…..这个好像略困难,以下几点,大部分是我作为一个见习PM(团队项目)的一己之见,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1.1 错字

博文Advanced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m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讲瀑布模型中有一句:“最终产品知道最后才出现”,其中“知道”实为“直到”….很小的问题。

1.2 关于瀑布模型的讨论

邹老师在博文中提及“瀑布模型”的局限性时,写道

各步骤之间是分离的,(但是软件的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不能这样严格分离出来。)

回溯修改很困难甚至不可能,  (但是软件生产的过程需要时时回溯)

最终产品直到最后才出现,(但是软件的客户, 甚至软件工程师本人都需要尽早知道产品的原型, 试用)

这三条中,前两条还很好理解,但最后一条,我不明白:难道存在一种软件过程,其“最终产品”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么还有继续开发的必要么?可能我对这里的“最终产品”的理解有问题,但博文中并未给出其准确的定义。

同时,至于“但是软件的客户, 甚至软件工程师本人都需要尽早知道产品的原型, 试用”,我认为瀑布模型也提供了产品原型的实现方法,Winston在他的论文中提到了Simulation,我把它理解为prototype:

With the simulation he(PM) can at least perform experimental tests of some key hypotheses and scope down what remains for human judgment.

同时,“瀑布模型”中的“Preliminary Program Design”环节提供了完备的过程来分析、测试和使用初期的模型,同时为用户提供了PSR(Preliminary Software Review)。

       

如果上述讨论成立,那么,接下来,博文中所举的“加车灯”的例子就也有问题了。

接下来,博文中提到“瀑布模型”的试用范围:

如果产品的定义非常稳定, 但是产品的正确性非常重要, 需要每一步的验证.

产品模块之间的接口, 输入和输出很好用形式化的方法定义和验证。

使用的技术非常成熟, 团队成员都很熟悉这些技术

负责各个步骤的子团队分属不同的机构, 或不同的地理位置, 不可能做到频繁的交流。

换言之,博文认为“瀑布模型”适合于开发比较成熟的项目,但是,“瀑布模型”提供的Simulation的方法正是为了开发从未涉及过的项目的

If the computer program in question is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first time, arrange matters so that the version finally delivered to the customer for operational deployment is actually the second version insofar….

1.3   关于Agile的讨论

在博文“敏捷的酒后问答”,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4/27/2031118.html,中,有一副图表(What is Agile):

对于图表中列举的Methodologies,通过对比Martin Fowler的<the new methodology>的两个版本(英文原版,新版,中文翻译,03年4月版),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对于图表中的FDD,只出现在旧版本<the new methodology>中,新版本已没有提及,同时,图表中没有新版本中所列举的CDT(Context Driven Testing)、Crystal Method和Lean Development,我不清楚是否新版本中所列举的方法才是典型、最常用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张图也应该与时俱进下~

2. 自己不懂的地方

2.1 关于白话MSF方法论

这篇博文很有意思,通过对话形式讲解Microsoft Solution Framework。我之前也曾想过像微软这样的大企业使用什么软件过程来进行开发,看来微软使用的方法也是基于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和敏捷方法的。

但是这篇文章重点是在讲解MSF的基本原则与模型,理论内容居多,看完后还是一头雾水:到底该如何用它指导软件开发?这个问题,也许需要亲自试用VSTS完成团队项目才能得到解答。

posted @ 2012-10-31 11:41  MagicCode1023  阅读(2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