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页

Django的View(视图)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maple-shaw/articles/9285269.html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为了将代码放在某处,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views.py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下面是一个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的视图:
复制代码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复制代码

让我们来逐行解释下上面的代码:

  • 首先,我们从 django.http模块导入了HttpResponse类,以及Python的datetime库。

  • 接着,我们定义了current_datetime函数。它就是视图函数。每个视图函数都使用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并且通常称之为request

    注意,视图函数的名称并不重要;不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式来命名,以便让Django识别它。我们将其命名为current_datetime,是因为这个名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它实现的功能。

  • 这个视图会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其中包含生成的响应。每个视图函数都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Django使用请求和响应对象来通过系统传递状态。

当浏览器向服务端请求一个页面时,Django创建一个HttpRequest对象,该对象包含关于请求的元数据。然后,Django加载相应的视图,将这个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每个视图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CBV和FBV

CBV  :class based views       FBV :function based views

我们之前写过的都是基于函数的view,就叫FBV。还可以把view写成基于类的。

就拿我们之前写过的添加班级为例:

FBV版:

复制代码
# FBV版添加班级
def add_class(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复制代码

CBV版:

复制代码
# CBV版添加班级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AddClass(View):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def post(self, reque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复制代码

注意:

使用CBV时,urls.py中也做对应的修改:

# urls.py中
url(r'^add_class/$', views.AddClass.as_view()),

将函数改为类(FBV->CBV)案例,即定义CBV的写法:

新增出版社函数分get请求和post请求,各自返回不同的内容,逻辑代码如下

# 新增出版社
def add_publisher(request):
    error = ''
    # 对请求方式进行判断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处理POST请求
        # 获取到出版社的名称
        publisher_name = request.POST.get('publisher_name')
        # 判断出版社名称是否有重复的
        if models.Publisher.objects.filter(name=publisher_name):
            error = '出版社名称已存在'
        # 判断输入的值是否为空
        if not publisher_name:
            error = '不能输入为空'
        if not error:
            # 使用ORM将数据插入到数据库中
            obj = models.Publisher.objects.create(name=publisher_name)
            # 跳转到展示出版社的页面
            return redirect('/publisher_list/')
    # 返回一个包含form表单的页面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publisher.html', {'error': error})
新增出版社函数

1)我们要将函数改成类,这个类不能直接只是我们自己写,因为需要很多功能,自己写的然后需要继承Django的View类。
2)定义的类中写get和post等方法,需要接收参数request。方法中是各自请求做的操作以及返回的一个响应
3)当请求到来时根据请求方法会执行对应的方法,然后返回响应的内容

4)这样执行的好处是把各个请求的代码分开了,是逻辑更清楚

5)如果还有其他的请求,那么继续写对应请求的方法。

6)使用CBV:将之前对应的函数写成对应的类,并且模块.类.as_views() 执行,这样就实现了CBV写法,get请求就走get方法

如果没有加as_views(),那么报错:

没有执行报错:

如此才是正确的

url(r'^add_publisher/', views.AddPblisher.as_view()),
 

as_view的流程

为什么浏览器get请求,views里面就找到get请求;为什么浏览器post请求,类中就执行post的方法?
当执行到as_view()的时候点击进去看一下这个方法
class View(object):
    """
    Intentionally simple parent class for all views. Only implements
    dispatch-by-method and simple sanity checking.
    """

    http_method_names = ['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 'head', 'options', 'trace']

    def __init__(self, **kwargs):
        """
        Constructor. Called in the URLconf; can contain helpful extra
        keyword arguments, and other things.
        """
        # Go through keyword arguments, and either save their values to our
        # instance, or raise an error.
        for key, value in six.iteritems(kwargs):
            setattr(self, key, value)

    @classonlymethod
    def as_view(cls, **initkwargs):
        """
        Main entry point for a request-response process.
        """
        for key in initkwargs:
            if key in cls.http_method_names:
                raise TypeError("You tried to pass in the %s method name as a "
                                "keyword argument to %s(). Don't do that."
                                % (key, cls.__name__))
            if not hasattr(cls, key):
                raise TypeError("%s() received an invalid keyword %r. as_view "
                                "only accepts arguments that are already "
                                "attributes of the class." % (cls.__name__, key))

        def view(request, *args, **kwargs):
            self = cls(**initkwargs)
            if hasattr(self, 'get') and not hasattr(self, 'head'):
                self.head = self.get
            self.request = request
            self.args = args
            self.kwargs = kwargs
            return 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view.view_class = cls
        view.view_initkwargs = initkwargs

        # take name and docstring from class
        update_wrapper(view, cls, updated=())

        # and possible attributes set by decorators
        # like csrf_exempt from dispatch
        update_wrapper(view, cls.dispatch, assigned=())
        return view
as_view方法源码

cls指的是当前的类,就是我们在views模块中定义的类,url中执行了as_view(),由下图可知它的返回值是view,也就是views.AddPblisher.as_view()执行就是定义了一个view方法并返回的就是这个view方法。

这就是相当于从上到下执行,然后到了这里就执行view函数

下面再看view函数做的

 

cls()将自己写的类AddPblisher实例化一个对象,并赋予self。然后这个子函数view中就能以self代替AddPblisher的对象做操作。
view函数中将request赋值给实例变量self.request,这样就能在CBV方式的类中get或其它方法里使用self.request,从而操作请求对象。而在FBV方式中直接使用request。

    

class View(object):
    """
    Intentionally simple parent class for all views. Only implements
    dispatch-by-method and simple sanity checking.
    """

    http_method_names = ['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 'head', 'options', 'trace']

    def __init__(self, **kwargs):
        """
        Constructor. Called in the URLconf; can contain helpful extra
        keyword arguments, and other things.
        """
        # Go through keyword arguments, and either save their values to our
        # instance, or raise an error.
        for key, value in six.iteritems(kwargs):
            setattr(self, key, value)

    @classonlymethod
    def as_view(cls, **initkwargs):  #cls指的是当前的类,就是我们在views模块中定义的类
        """
        Main entry point for a request-response process.
        """
        for key in initkwargs:
            if key in cls.http_method_names:
                raise TypeError("You tried to pass in the %s method name as a "
                                "keyword argument to %s(). Don't do that."
                                % (key, cls.__name__))
            if not hasattr(cls, key):
                raise TypeError("%s() received an invalid keyword %r. as_view "
                                "only accepts arguments that are already "
                                "attributes of the class." % (cls.__name__, key))

        def view(request, *args, **kwargs): 
            self = cls(**initkwargs) # cls()将自己写的类AddPblisher实例化一个对象,并赋予self。然后在类AddPblisher中就能以self代替AddPblisher的对象做操作。
            if hasattr(self, 'get') and not hasattr(self, 'head'):
                self.head = self.get
            self.request = request  #在这里request和self.request是一样的,这样做是为了在自己创建的类中能用self.的方法
            self.args = args
            self.kwargs = kwargs
            return 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view返回的是dispatch方法的返回值。
        view.view_class = cls 
        view.view_initkwargs = initkwargs

        # take name and docstring from class
        update_wrapper(view, cls, updated=())

        # and possible attributes set by decorators
        # like csrf_exempt from dispatch
        update_wrapper(view, cls.dispatch, assigned=())
        return view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Try to dispatch to the right method; if a method doesn't exist,
        # defer to the error handler. Also defer to the error handler if the
        # request method isn't on the approved list.  #http_method_names = ['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 'head', 'options', 'trace']
        if request.method.lower() in self.http_method_names:  #如果请求方式变小写后在上面的列表中,那么让handler通过反射获取到你的请求方法,否则让它
            handler = getattr(self, request.method.lower(),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等于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else:
            handler =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否则handler等于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方法
        return handler(request, *args, **kwargs)  #返回handler的执行结果给as_view中的view,有人调用as_view方法是,那么返回的就是view的返回值,view方法的返回值是
                #当url中执行了as_view方法时,返回的是view这个实现闭包并封装了数据的函数地址,url中相当于写的是view这个函数,那么url路由之后会执行view这个函数。
                view执行的返回值就是dispatch执行的返回值。dispatch执行的返回值就是handler函数的返回值。[1]如果浏览器的请求方式在我的方式列表中(一般是8个)存在,那么handler就是self对象本身和请求方式通过反射获取到小写的请求方式的方法。[2]如果不是那么让它等于另一个方法。[3]如果handler是【1】,那么get方法首先从我写的类中找,我们在类中写了get请求方法,那么handler执行的返回值就是我们get的返回内容。也就是我们在自己创建的类中写了对应请求的方法,那么就会执行我们写的对应请求的方法。[4]如果handler是【2】,那么返回的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是不被允许访问的方法执行返回结果。即打印405错误码并返回执行不被允许的的返回方法。
    def http_method_not_allowed(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logger.warning(
            'Method Not Allowed (%s): %s', request.method, request.path,
            extra={'status_code': 405, 'request': request}
        )
        return http.HttpResponseNotAllowed(self._allowed_methods())
View Code

#当url中执行了as_view方法时,返回的是view这个实现闭包并封装了数据的函数地址,url中相当于写的是view这个函数,那么url路由之后会执行view这个函数。
view执行的返回值就是dispatch执行的返回值。dispatch执行的返回值就是handler函数的返回值。[1]如果浏览器的请求方式在我的方式列表中(一般是8个)存在,那么handler就是self对象本身和请求方式通过反射获取到小写的请求方式的方法。[2]如果不是那么让它等于另一个方法。[3]如果handler是【1】,那么get方法首先从我写的类中找,我们在类中写了get请求方法,那么handler执行的返回值就是我们get的返回内容。也就是我们在自己创建的类中写了对应请求的方法,那么就会执行我们写的对应请求的方法。[4]如果handler是【2】,那么返回的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是不被允许访问的方法执行返回结果。即打印405错误码并返回执行不被允许的的返回方法。

如果get不到也是执行不被允许的方法

base.py
class View(object):
    http_method_names = ['get', 'post', 'put', 'patch', 'delete', 'head', 'options', 'trace']
     @classonlymethod
    def as_view(cls, **initkwargs):
            def view(request, *args, **kwargs):
            self = cls(**initkwargs)
            if hasattr(self, 'get') and not hasattr(self, 'head'):
                self.head = self.get
            self.request = request
            self.args = args
            self.kwargs = kwargs
            return 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view.view_class = cls
        .................
        return view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if request.method.lower() in self.http_method_names:
            handler = getattr(self, request.method.lower(),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else:
            handler = self.http_method_not_allowed
        return handler(request, *args, **kwargs)
     def http_method_not_allowed(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logger.warning(
            'Method Not Allowed (%s): %s', request.method, request.path,
            extra={'status_code': 405, 'request': request}
        )
        return http.HttpResponseNotAllowed(self._allowed_methods())
        
        
另一个文件:response.py
class HttpResponseNotAllowed(HttpResponse):
    status_code = 405

    def __init__(self, permitted_methods, *args, **kwargs):
        super(HttpResponseNotAllowed, self).__init__(*args, **kwargs)
        self['Allow'] = ', '.join(permitted_methods)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cls)s [%(methods)s] status_code=%(status_code)d%(content_type)s>' % {
            'cls': self.__class__.__name__,
            'status_code': self.status_code,
            'content_type': self._content_type_for_repr,
            'methods': self['Allow'],
        }
源码提取
我将源码中的这个类变量在我写的子类中重写。那么源码首先在我这个列表中找,因为post等请求在子类列表中找不到,那么它执行不被允许的方法,返回的是405错误码

如下,我要在子中重写源码中的dispatch()方法。因为dispatch执行的结果就是返回的页面的内容,2处找这个方法先在1处寻找,找到后给浏览器返回ok,那么此时无论什么请求都是返回的ok,不符合我们的需要

我们重写dispatch这个方法,那么就相当于是需要给这个方法添加功能。函数中装饰器可以给另外的函数添加功能,那么重写方法时我们可以super执行父类中的方法并接收返回值,在执行父类中方法的前后做些其它的操作给它添加功能。

 

如果将super前后换成时间,那么就能计算dispatch执行时间

 

给视图加装饰器

使用装饰器装饰FBV

FBV本身就是一个函数,所以和给普通的函数加装饰器无差:

复制代码
def wrapper(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ret = func(*args, **kwargs)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used:", end_time-start_time)
        return ret
    return inner


# FBV版添加班级
@wrapper
def add_class(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复制代码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类中的方法与独立函数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直接将函数装饰器应用于类中的方法 ,我们需要先将其转换为方法装饰器。

Django中提供了method_decorator装饰器用于将函数装饰器转换为方法装饰器。

复制代码
# CBV版添加班级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class AddClass(View):

    @method_decorator(wrapper)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add_class.html")

    def post(self, request):
        class_name = request.POST.get("class_name")
        models.Classes.objects.create(name=class_name)
        return redirect("/class_list/")
复制代码
# 使用CBV时要注意,请求过来后会先执行dispatch()这个方法,如果需要批量对具体的请求处理方法,如get,post等做一些操作的时候,这里我们可以手动改写dispatch方法,这个dispatch方法就和在FBV上加装饰器的效果一样。

class Login(View):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print('before')
        obj = super(Login,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print('after')
        return obj
 
    def get(self,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login.html')
 
    def post(self,request):
        print(request.POST.get('user'))
        return HttpResponse('Login.post')
关于CBV扩展阅读

我们在视图函数中给类中方法加装饰器,先导入某个类。然后直接在get等方法前面@方式装饰器(装饰器函数名)。如果想要所有请求加上装饰器,那么重写dispatch方法并执行父的方法,然后给dispatch方法添加这个装饰器。 

还可以加多个,指定方法名字:

在类中方法添加装饰器,可以直接

@装饰器名

def  方法名字(self):

 

使用和不使用method_decorator的区别如下,主要是不使用时参数第一个是自己写的类对象,传到装饰器的第一个参数是方法中的self,第二个才是 我的request对象;使用时那么装饰器中第一个参数就是request

因此装饰器中要使用request对象,那么需要判断第几个形参是它: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


当get访问一个网页的时候,GET和POST返回的都是这里类型的,

当get请求后面有拼接的内容的时候,

get就有值了

当访问是这个路径的时候,打印一下request.path_info   返回用户访问路径,不包括ip和端口

 打印body,因为get没有请全体,是没有内容的bytes类型。请求行,请求头,请求体

post请求中打印请求体:print('request.body'),数据会进行url编码,原始的数据编码了的

 

 

request对象

当一个页面被请求时,Django就会创建一个包含本次请求原信息的HttpRequest对象。
Django会将这个对象自动传递给响应的视图函数,一般视图函数约定俗成地使用 request 参数承接这个对象。

官方文档

 

请求相关的常用值

  • path_info     返回用户访问url,不包括域名
  • method        请求中使用的HTTP方法的字符串表示,全大写表示。
  • GET              包含所有HTTP  GE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 POST           包含所有HTTP POS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 body            请求体,byte类型 request.POST的数据就是从body里面提取到的

属性

所有的属性应该被认为是只读的,除非另有说明。

0.HttpRequest.scheme
表示请求方案的字符串(通常为http或https),即浏览器请求协议http https

print(request,type(request))   # <WSGIRequest: GET '/test/'> <class 'django.core.handlers.wsgi.WSGIRequest'>

 

属性:
  django将请求报文中的请求行、头部信息、内容主体封装成 HttpRequest 类中的属性。
   除了特殊说明的之外,其他均为只读的。


0.HttpRequest.scheme
   表示请求方案的字符串(通常为http或https)

1.HttpRequest.body

  一个字符串,代表请求报文的主体。在处理非 HTTP 形式的报文时非常有用,例如:二进制图片、XML,Json等。

  但是,如果要处理表单数据的时候,推荐还是使用 HttpRequest.POST 。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 python 的类文件方法去操作它,详情参考 HttpRequest.read() 。

 

2.HttpRequest.path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的路径组件(不含域名)。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



3.HttpRequest.method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使用的HTTP 方法。必须使用大写。

  例如:"GET""POST"

 

4.HttpRequest.encoding

  一个字符串,表示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方式(如果为 None 则表示使用 DEFAULT_CHARSET 的设置,默认为 'utf-8')。
   这个属性是可写的,你可以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
   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例如从 GET 或 POST 中读取数据)将使用新的 encoding 值。
   如果你知道表单数据的编码不是 DEFAULT_CHARSET ,则使用它。

 

5.HttpRequest.GET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 HTTP GET 的所有参数。详情请参考 QueryDict 对象。

 

6.HttpRequest.POST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如果请求中包含表单数据,则将这些数据封装成 QueryDict 对象。

  POST 请求可以带有空的 POST 字典 —— 如果通过 HTTP POST 方法发送一个表单,但是表单中没有任何的数据,QueryDict 对象依然会被创建。
   因此,不应该使用 if request.POST  来检查使用的是否是POST 方法;应该使用 if request.method == "POST" 

  另外:如果使用 POST 上传文件的话,文件信息将包含在 FILES 属性中。

 7.HttpRequest.COOKIES

  一个标准的Python 字典,包含所有的cookie。键和值都为字符串。

 

8.HttpRequest.FILES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信息。
   FILES 中的每个键为<input type="file" name="" /> 中的name,值则为对应的数据。

  注意,FILES 只有在请求的方法为POST 且提交的<form> 带有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的情况下才会
   包含数据。否则,FILES 将为一个空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

 

9.HttpRequest.META

   一个标准的Python 字典,包含所有的HTTP 首部。具体的头部信息取决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下面是一些示例:

    CONTENT_LENGTH —— 请求的正文的长度(是一个字符串)。
    CONTENT_TYPE —— 请求的正文的MIME 类型。
    HTTP_ACCEPT —— 响应可接收的Content-Type。
    HTTP_ACCEPT_ENCODING —— 响应可接收的编码。
    HTTP_ACCEPT_LANGUAGE —— 响应可接收的语言。
    HTTP_HOST —— 客服端发送的HTTP Host 头部。
    HTTP_REFERER —— Referring 页面。
    HTTP_USER_AGENT —— 客户端的user-agent 字符串。
    QUERY_STRING —— 单个字符串形式的查询字符串(未解析过的形式)。
    REMOTE_ADDR —— 客户端的IP 地址。
    REMOTE_HOST —— 客户端的主机名。
    REMOTE_USER —— 服务器认证后的用户。
    REQUEST_METHOD —— 一个字符串,例如"GET""POST"。
    SERVER_NAME —— 服务器的主机名。
    SERVER_PORT —— 服务器的端口(是一个字符串)。
   从上面可以看到,除 CONTENT_LENGTH 和 CONTENT_TYPE 之外,请求中的任何 HTTP 首部转换为 META 的键时,
    都会将所有字母大写并将连接符替换为下划线最后加上 HTTP_  前缀。
    所以,一个叫做 X-Bender 的头部将转换成 META 中的 HTTP_X_BENDER 键。

 
10.HttpRequest.user

  一个 AUTH_USER_MODEL 类型的对象,表示当前登录的用户。

  如果用户当前没有登录,user 将设置为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 的一个实例。你可以通过 is_authenticated() 区分它们。

    例如:

    if request.user.is_authenticated():
        # Do something for logged-in users.
    else:
        # Do something for anonymous users.
     

       user 只有当Django 启用 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中间件时才可用。

     -------------------------------------------------------------------------------------

    匿名用户
    class models.AnonymousUser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 类实现了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接口,但具有下面几个不同点:

    id 永远为None。
    username 永远为空字符串。
    get_username() 永远返回空字符串。
    is_staff 和 is_superuser 永远为False。
    is_active 永远为 False。
    groups 和 user_permissions 永远为空。
    is_anonymous() 返回True 而不是False。
    is_authenticated() 返回False 而不是True。
    set_password()、check_password()、save() 和delete() 引发 NotImplementedError。
    New in Django 1.8:
    新增 AnonymousUser.get_username() 以更好地模拟 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11.HttpRequest.session

   一个既可读又可写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表示当前的会话。只有当Django 启用会话的支持时才可用。
    完整的细节参见会话的文档。
request属性相关
{
    'ALLUSERSPROFILE': 'C:\\ProgramData',
    'APPDATA':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
    'COMMONPROGRAMFILES': 'C:\\Program Files (x86)\\Common Files',
    'COMMONPROGRAMFILES(X86)': 'C:\\Program Files (x86)\\Common Files',
    'COMMONPROGRAMW6432':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
    'COMPUTERNAME': 'PC-20190328RVNA',
    'COMSPEC': 'C:\\Windows\\system32\\cmd.exe',
    'DJANGO_SETTINGS_MODULE': 'bookmanager.settings',
    'FP_NO_HOST_CHECK': 'NO',
    'HOMEDRIVE': 'C:',
    'HOMEPATH': '\\Users\\Administrator',
    'LOCALAPPDATA':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
    'LOGONSERVER': '\\\\PC-20190328RVNA',
    'NUMBER_OF_PROCESSORS': '4',
    'OS': 'Windows_NT',
    'PATH': 'C:\\Windows\\system32;C:\\Windows;C:\\Windows\\System32\\Wbem;C:\\Windows\\System32\\WindowsPowerShell\\v1.0\\;C:\\软件安装\\Git\\cmd;C:\\mysql\\mysql-5.6.44-winx64\\bin;C:\\python3\\Scripts\\;C:\\python3\\',
    'PATHEXT': '.COM;.EXE;.BAT;.CMD;.VBS;.VBE;.JS;.JSE;.WSF;.WSH;.MSC',
    'PROCESSOR_ARCHITECTURE': 'x86',
    'PROCESSOR_ARCHITEW6432': 'AMD64',
    'PROCESSOR_IDENTIFIER': 'Intel64 Family 6 Model 58 Stepping 9, GenuineIntel',
    'PROCESSOR_LEVEL': '6',
    'PROCESSOR_REVISION': '3a09',
    'PROGRAMDATA': 'C:\\ProgramData',
    'PROGRAMFILES': 'C:\\Program Files (x86)',
    'PROGRAMFILES(X86)': 'C:\\Program Files (x86)',
    'PROGRAMW6432': 'C:\\Program Files',
    'PSMODULEPATH': 'C:\\Windows\\system32\\WindowsPowerShell\\v1.0\\Modules\\',
    'PUBLIC': 'C:\\Users\\Public',
    'PYCHARM_HOSTED': '1',
    'PYCHARM_MATPLOTLIB_PORT': '50724',
    'PYTHONIOENCODING': 'UTF-8',
    'PYTHONPATH': 'C:\\mcw\\bookmanager;C:\\软件安装\\PyCharm 2018.3.5\\helpers\\pycharm_matplotlib_backend',
    'PYTHONUNBUFFERED': '1',
    'SESSIONNAME': 'Console',
    'SYSTEMDRIVE': 'C:',
    'SYSTEMROOT': 'C:\\Windows',
    'TEMP':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
    'TMP':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
    'USERDOMAIN': 'PC-20190328RVNA',
    'USERNAME': 'Administrator',
    'USERPROFILE': 'C:\\Users\\Administrator',
    'WINDIR': 'C:\\Windows',
    'WINDOWS_TRACING_FLAGS': '3',
    'WINDOWS_TRACING_LOGFILE': 'C:\\BVTBin\\Tests\\installpackage\\csilogfile.log',
    'RUN_MAIN': 'true',
    'SERVER_NAME': 'PC-20190328RVNA',
    'GATEWAY_INTERFACE': 'CGI/1.1',
    'SERVER_PORT': '8000',
    'REMOTE_HOST': '',
    'CONTENT_LENGTH': '',
    'SCRIPT_NAME': '',
    'SERVER_PROTOCOL': 'HTTP/1.1',
    'SERVER_SOFTWARE': 'WSGIServer/0.2',
    'REQUEST_METHOD': 'GET',
    'PATH_INFO': '/test/',
    'QUERY_STRING': '',
    'REMOTE_ADDR': '127.0.0.1',
    'CONTENT_TYPE': 'text/plain',
    'HTTP_HOST': '127.0.0.1:8000',
    'HTTP_CONNECTION': 'keep-alive',
    'HTTP_CACHE_CONTROL': 'max-age=0',
    'HTTP_UPGRADE_INSECURE_REQUESTS': '1',
    'HTTP_USER_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74.0.3729.169 Safari/537.36',
    'HTTP_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q=0.9,image/webp,image/apng,*/*;q=0.8,application/signed-exchange;v=b3',
    'HTTP_ACCEPT_ENCODING': 'gzip, deflate, br',
    'HTTP_ACCEPT_LANGUAGE': 'zh-CN,zh;q=0.9',
    'HTTP_COOKIE': 'csrftoken=e17Wb68amZdumsRa67LXuTzmdEjaA2lYLj0OkmjiiR2SKPRXBHoYcB3c929v8csg',
    'wsgi.input': < _io.BufferedReader name = 776 > ,
    'wsgi.errors': < _io.TextIOWrapper name = '<stderr>'
    mode = 'w'
    encoding = 'UTF-8' > ,
    'wsgi.version': (1, 0),
    'wsgi.run_once': False,
    'wsgi.url_scheme': 'http',
    'wsgi.multithread': True,
    'wsgi.multiprocess': False,
    'wsgi.file_wrapper': < class 'wsgiref.util.FileWrapper' > ,
    'CSRF_COOKIE': 'e17Wb68amZdumsRa67LXuTzmdEjaA2lYLj0OkmjiiR2SKPRXBHoYcB3c929v8csg'
}
HttpRequest.META

上传文件示例

def upload(request):
    """
    保存上传文件前,数据需要存放在某个位置。默认当上传文件小于2.5M时,django会将上传文件的全部内容读进内存。从内存读取一次,写磁盘一次。
    但当上传文件很大时,django会把上传文件写到临时文件中,然后存放到系统临时文件夹中。
    :param request: 
    :return: 
    """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从请求的FILES中获取上传文件的文件名,file为页面上type=files类型input的name属性值
        filename = request.FILES["file"].name
        # 在项目目录下新建一个文件
        with open(filename, "wb") as f:
            # 从上传的文件对象中一点一点读
            for chunk in request.FILES["file"].chunks():
                # 写入本地文件
                f.write(chunk)
        return HttpResponse("上传OK")
上传文件示例代码

1)post表单中写一个类型是file的input标签,起个name,给个button。

浏览器上传一张图片,查看文件是否获取到,结果为空

 需要修改传输数据类型:

默认用的是下面这个:post请求中打印请求体:print('request.body'),数据会进行url编码,指的就是这个编码

然后上传文件:文件在request的FILES属性中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信息。
   FILES 中的每个键为<input type="file" name="" /> 中的name,值则为对应的数据。

  注意,FILES 只有在请求的方法为POST 且提交的<form> 带有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的情况下才会
   包含数据。否则,FILES 将为一个空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
get获取到这个文件对象。默认位置在项目根目录,获取到f1的值,值.name是文件名

全路径:如果有拼接的内容也会获取到。不包含IP端口,但是包含参数

 

 

 

方法

1.HttpRequest.get_host()

  根据从HTTP_X_FORWARDED_HOST(如果打开 USE_X_FORWARDED_HOST,默认为False)和 HTTP_HOST 头部信息返回请求的原始主机。
   如果这两个头部没有提供相应的值,则使用SERVER_NAME 和SERVER_PORT,在PEP 3333 中有详细描述。

  USE_X_FORWARDED_HOST:一个布尔值,用于指定是否优先使用 X-Forwarded-Host 首部,仅在代理设置了该首部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

  例如:"127.0.0.1:8000"

  注意:当主机位于多个代理后面时,get_host() 方法将会失败。除非使用中间件重写代理的首部。

 

2.HttpRequest.get_full_path()

  返回 path,如果可以将加上查询字符串。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print=true"

 

3.HttpRequest.get_signed_cookie(key, default=RAISE_ERROR, salt='', max_age=None)

  返回签名过的Cookie 对应的值,如果签名不再合法则返回django.core.signing.BadSignature。

  如果提供 default 参数,将不会引发异常并返回 default 的值。

  可选参数salt 可以用来对安全密钥强力攻击提供额外的保护。max_age 参数用于检查Cookie 对应的时间戳以确保Cookie 的时间不会超过max_age 秒。

        复制代码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Tony'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salt='name-salt')
        'Tony' # 假设在设置cookie的时候使用的是相同的salt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on-existing-cookie')
        ...
        KeyError: 'non-existing-cookie'    # 没有相应的键时触发异常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on-existing-cookie', False)
        False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cookie-that-was-tampered-with')
        ...
        BadSignature: ...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max_age=60)
        ...
        SignatureExpired: Signature age 1677.3839159 > 60 seconds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False, max_age=60)
        False
        复制代码
         


4.HttpRequest.is_secure()

  如果请求时是安全的,则返回True;即请求通是过 HTTPS 发起的。

 

5.HttpRequest.is_ajax()

  如果请求是通过XMLHttpRequest 发起的,则返回True,方法是检查 HTTP_X_REQUESTED_WITH 相应的首部是否是字符串'XMLHttpRequest'。

  大部分现代的 JavaScript 库都会发送这个头部。如果你编写自己的 XMLHttpRequest 调用(在浏览器端),你必须手工设置这个值来让 is_ajax() 可以工作。

  如果一个响应需要根据请求是否是通过AJAX 发起的,并且你正在使用某种形式的缓存例如Django 的 cache middleware, 
   你应该使用 vary_on_headers('HTTP_X_REQUESTED_WITH') 装饰你的视图以让响应能够正确地缓存。
请求相关方法

 

注意:键值对的值是多个的时候,比如checkbox类型的input标签,select标签,需要用:

request.POST.getlist("hobby")

Response对象

与由Django自动创建的HttpRequest对象相比,HttpResponse对象是我们的职责范围了。我们写的每个视图都需要实例化,填充和返回一个HttpResponse。

如果没有返回报错,需要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HttpResponse类位于django.http模块中。

 

render参数,有request 模板 上下文就是我们传的变量(字典)
下面render_to_string方法会拿到模板和变量做字符串替换。返回的content就是渲染之后的html字符串。这个content内容又给了HttpResponse对象。也就是说render里面返回的还是HttpResponse对象,只是里面调用其它的方法把这个模板渲染好了。这里是Django的模板引擎,也可以换成jinja2的。

 

再看看redirect,拿到的是两个类:,返回的而是其中一个类的对象

下面这个是永久跳转的类,

永久跳转的类继承的重定向基本的类,又是继承的HttpResponse这个类:location就是我们在开发这个工具中看到的重定向中的那个属性。所以重定向也是继承的HttpResponse。

 

它也是继承的这个对象:

 

 

使用

传递字符串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Response("Here's the text of the Web page.")
response = HttpResponse("Text only, please.", content_type="text/plain")

设置或删除响应头信息

response = HttpResponse()
response['Content-Type'] = 'text/html; charset=UTF-8'
del response['Content-Type']

属性

HttpResponse.content:响应内容

HttpResponse.charset:响应内容的编码

HttpResponse.status_code:响应的状态码


JsonResponse对象

JsonResponse是HttpResponse的子类,专门用来生成JSON编码的响应。

复制代码
from django.http import JsonResponse

response = JsonResponse({'foo': 'bar'})
print(response.content)

b'{"foo": "bar"}'
复制代码

默认只能传递字典类型,如果要传递非字典类型需要设置一下safe关键字参数。

response = JsonResponse([1, 2, 3], safe=False)

定义一个字典返回给浏览器

显示的是name和age连到一块的:将字典迭代拿的里面的key

但是我想要的是完整的字典,那么我就要自己做json序列化了:

显示的是完整的字典内容

 

那么还可以使用另一个类做返回内容传递字典数据,直接将字典放到JsonResponse对象中

效果如下:跟自己做的json序列化比起来,小了点细了点。并且告诉浏览器当前发送数据内容的类型。如果是在使用ajax,那么它遇到这个内容它自己会做反序列化。前端发送一个请求,回来之后它看到这个类型自己会将这个数据反序列化,变成前端使用的对象,然后点的方法取里面的内容。

如果是自己做序列化的话那么响应头的内容类型如下。发送的是普通文本,它不会给你做任 何变化,你想用的话就需要自己做反序列化

我们也可以自己序列化发送,但是需要修改这个内容类型的属性,这样也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用字典重新赋值的方式修改它的属性值

 

HttpResponse默认返回的是text/html    charset utf-8     JsonResponse默认返回的是 application/json 。

下面可以找一下它的默认的:

 

 

这个settings点不进去,它是全局配置文件里的:由下可以看到HttpResponse返回的是默认类型

由下可以看出没有传默认参数那么使用的是text/html,

那么把内容类型传递一个参数修改成别的也可以改变它的类型:

由下可以看到JsonResponse默认的就是 application/json 。JsonReponse会给你做序列化,并且响应头给你设置成application/json,有了这个之后,前端拿到数据就自动反序列化

 那么其它类型的比如列表传输呢?报错: In order to allow non-dict objects to be serialized set the safe parameter to False.

那么根据提示设置safe为False前端就拿到数据了。这是因为JsonResponse默认只支持序列化字典类型的。如果是非字典类型的那么就要加上safe=False

Django shortcut functions

官方文档

render()

结合一个给定的模板和一个给定的上下文字典,并返回一个渲染后的 HttpResponse 对象。

参数:

  • request: 用于生成响应的请求对象。
  • template_name:要使用的模板的完整名称,可选的参数
  • context:添加到模板上下文的一个字典。默认是一个空字典。如果字典中的某个值是可调用的,视图将在渲染模板之前调用它。
  • content_type:生成的文档要使用的MIME类型。默认为 DEFAULT_CONTENT_TYPE 设置的值。默认为'text/html'
  • status:响应的状态码。默认为200。
  • useing: 用于加载模板的模板引擎的名称。

一个简单的例子: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def my_view(request):
    # 视图的代码写在这里
    return render(request, 'myapp/index.html', {'foo': 'bar'})

上面的代码等于:

复制代码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template import loader

def my_view(request):
    # 视图代码写在这里
    t = loader.get_template('myapp/index.html')
    c = {'foo': 'bar'}
    return HttpResponse(t.render(c, request))
复制代码

redirect()

参数可以是:

  • 一个模型:将调用模型的get_absolute_url() 函数
  • 一个视图,可以带有参数:将使用urlresolvers.reverse 来反向解析名称
  • 一个绝对的或相对的URL,将原封不动的作为重定向的位置。

默认返回一个临时的重定向;传递permanent=True 可以返回一个永久的重定向。

示例:

你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redirect() 函数。

传递一个具体的ORM对象(了解即可)

将调用具体ORM对象的get_absolute_url() 方法来获取重定向的URL:

复制代码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direct
 
def my_view(request):
    ...
    object = MyModel.objects.get(...)
    return redirect(object)
复制代码

传递一个视图的名称

def my_view(request):
    ...
    return redirect('some-view-name', foo='bar')

传递要重定向到的一个具体的网址

def my_view(request):
    ...
    return redirect('/some/url/')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网址

def my_view(request):
    ...
    return redirect('http://example.com/')

默认情况下,redirect() 返回一个临时重定向。以上所有的形式都接收一个permanent 参数;如果设置为True,将返回一个永久的重定向:

def my_view(request):
    ...
    object = MyModel.objects.get(...)
    return redirect(object, permanent=True)  

扩展阅读: 

临时重定向(响应状态码:302)和永久重定向(响应状态码:301)对普通用户来说是没什么区别的,它主要面向的是搜索引擎的机器人。

A页面临时重定向到B页面,那搜索引擎收录的就是A页面。

A页面永久重定向到B页面,那搜索引擎收录的就是B页面。

 

posted @ 2019-06-20 15:11  马昌伟  阅读(3918)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博主链接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changwe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