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 22
ARP协议:
- ARP协议的作用
核心功能:将网络层的 IP地址 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 MAC地址,实现同一局域网内设备的通信。
应用场景:设备在发送数据前,若不知道目标IP对应的MAC地址,需通过ARP协议获取。
- ARP工作原理
广播请求:源主机发送 ARP请求报文(广播形式),询问“谁有目标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
单播响应: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单播回复 ARP响应报文,告知自己的MAC地址。
缓存机制:设备将IP-MAC映射存储在 ARP缓存表 中,减少重复查询(缓存有效期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
- ARP报文格式
报文类型:请求报文(Opcode=1)和响应报文(Opcode=2)。
关键字段:
硬件类型(如以太网为1)
协议类型(如IPv4为0x0800)
硬件地址长度(MAC地址长度,6字节)
协议地址长度(IP地址长度,4字节)
发送端MAC/IP、目标端MAC/IP(请求报文中目标MAC为全0)
- ARP缓存表
动态条目:通过ARP协议自动学习,超时后删除。
静态条目:手动配置,永久有效(用于防止ARP欺骗)。
- ARP类型
普通ARP:常规的IP到MAC解析。
免费ARP(Gratuitous ARP):
主动广播自己的IP-MAC映射,用于:
检测IP地址冲突。
更新其他设备的ARP缓存(如更换网卡后)。
逆向ARP(RARP):根据MAC地址查询IP(已被DHCP取代)。
代理ARP(Proxy ARP):路由器代替目标主机响应ARP请求(用于跨网段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