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4版系列33_信息化发展
1. 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要点
1.1. 【高22下选12】
1.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1.3. 信息化与企业业务全过程的融合、渗透
1.4. 信息产业发展与企业信息化良性互动
1.5.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6.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1.7. 企业信息化改组改造和形成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
1.8. 因地制宜推动企业信息化
2. 信息
2.1. 物质、能量及其属性的标示的集合,是确定性的增加
2.2. 目的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因素”
2.3. 特征
2.3.1. 客观性、普遍性、无限性、动态性、相对性、依附性、变换性、传递性、层次性、系统性和转化性
2.4. 特性
2.4.1. 动态性:信息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2.4.2. 依附性:信息的依附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信息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任何信息必然由客观事物所产生,不存在无源的信息;另一方面,任何信息都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需要有物质的承担者,信息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
2.4.2.1. 【高22上选01】
2.4.3. 传递性: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就是存储,在空间上的传递就是转移或扩散
2.4.4. 及时性:指获得信息的时刻与事件发生时刻的间隔长短
3.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
3.1. 软件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3.2.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简化为: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
4. 信息化
4.1. 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4.2. 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宄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4.3. 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4.4. 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4.5. 信息化体系
4.5.1.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
5. 现代化基础设施
5.1.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1.1. 信息基础设施
5.1.1.1. 技术新
5.1.1.2. ①以 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5.1.1.3. ②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
5.1.1.4. ③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5.1.1.5. 【高23上选01】
5.1.2. 融合基础设施
5.1.2.1. 应用新
5.1.2.2.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5.1.3. 创新基础设施
5.1.3.1. 平台新
5.1.3.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6. 工业互联网
6.1. Industrial Internet
6.2. 平台体系
6.2.1. 网络是基础
6.2.1.1. 包括网络互联、数据互通和标识解析三部分
6.2.2. 平台是中枢
6.2.2.1. 边缘层、IaaS、PaaS和SaaS四个层级
6.2.2.2. 数据汇聚
6.2.2.3. 建模分析
6.2.2.4. 知识复用
6.2.2.5. 应用创新
6.2.3. 数据是要素
6.2.3.1. 重要性
6.2.3.2. 专业性
6.2.3.3. 复杂性
6.2.4. 安全是保障
6.2.4.1. 涉及范围广
6.2.4.2. 造成影响大
6.2.4.3. 企业防护基础弱
6.3. 融合应用
6.3.1. 平台化设计
6.3.2. 智能化制造
6.3.3. 网络化协同
6.3.4. 个性化定制
6.3.5. 服务化延伸
6.3.6. 数字化管理
7. 车联网
7.1.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 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7.2. 场景应用
7.2.1. 实用类场景应用
7.2.2. 便捷类场景应用
7.2.3. 效率类场景应用
8. 现代化创新发展
8.1. 农业农村现代化
8.1.1. 建设基础设施
8.1.2. 发展智慧农业
8.1.3. 建设数字乡村
8.2. 两化融合
8.2.1. 技术融合
8.2.2. 产品融合
8.2.3. 业务融合
8.2.4. 产业衍生
8.3. 智能制造
8.3.1.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M
8.3.2. GB/T 39116《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8.3.2.1. 一级(规划级)
8.3.2.2. 二级(规范级)
8.3.2.3. 三级(集成级)
8.3.2.4. 四级(优化级)
8.3.2.5. 五级(引领级)
8.4. 消费互联网
8.4.1. 基本属性
8.4.1.1. 媒体属性
8.4.1.2. 产业属性
9. 数字中国
9.1. 数字经济
9.1.1. 数字产业化
9.1.1.1. 云计算
9.1.1.2. 大数据
9.1.1.3. 物联网
9.1.1.4. 工业互联网
9.1.1.5. 区块链
9.1.1.6. 人工智能
9.1.1.7.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9.1.2. 产业数字化
9.1.2.1. 以数字科技变革生产工具
9.1.2.2. 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
9.1.2.3. 以数字内容重构产品结构
9.1.2.4. 以信息网络为市场配置纽带
9.1.2.5. 以服务平台为产业生态载体
9.1.2.6. 以数字善治为发展机制条件
9.1.3. 数字化治理
9.1.3.1. 对数据的治理
9.1.3.1.1. 数据治理
9.1.3.1.1.1. 理:梳理业务流程,规划数据资源
9.1.3.1.1.1.1. 【高21下选07】
9.1.3.1.1.2. 采:ETL 采集、去重、脱敏、转换、关联、去除异常值前后端将采集到的数据给到数据部门, 数据部门通过 ETL 工具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转换、加载至目的端的过程, 目的是将散落和零乱的数据集中存储起来
9.1.3.1.1.3. 存:大数据高性能存储及管理这么多的业务数据存在哪里?这需要有一高性能的大数据存储系统,在这套系统里面将数据进行分门别类放到其对应的库里面,为后续的管理及使用提供最大的便利。
9.1.3.1.1.4. 用:即时查询、报表监控、智能分析、模型预测数据的最终目的就是辅助业务进行决策,前面的几个流程都是为最终的查询、分析、监控做铺垫。
9.1.3.2. 运用数据进行治理
9.1.3.2.1. 数字赋能
9.1.3.3. 对数字融合空间进行治理
9.1.4. 数据价值化
9.1.4.1. 数据价值化是指以数据资源化为起点,经历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阶段,实现数据价值化的经济过程。上述三个要素构成数据价值化的“三化”框架,即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
9.1.4.1.1. 【高23上选02】
9.1.4.2. 数据资源化
9.1.4.3. 数据资产化
9.1.4.3.1. 数据资产
9.1.4.3.1.1. 【高22下选71】
9.1.4.3.1.2. 数据资产一般具备如下特点:虚拟性、共享性、时效性、安全性、交换性和规模性
9.1.4.3.1.2.1. 【高20下选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