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hashMap在实现的时候,为了寻找在数组上的位置,主要做了两件事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key, table.length);

这个时候得到i才是数组上的位置。

 

这两个方法详解如下

JDK8对扰动函数的修改,只进行了一次移位(又移16bit),再和key.hashCode()做异或,如图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这个散列值是不能直接拿来用的。用之前还要先做对数组的长度取模运算,得到的余数才能用来访问数组下标。源码中模运算是在这个indexFor( )函数里完成的。

bucketIndex = indexFor(int h, table.length);

其中IndexFor代码

1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2     return h & (length - 1);
3 }

indexFor代码,正好解释了为什么HashMap的数组长度要取2的整次幂。因为这样(数组长度-1)正好相当于一个“低位掩码”。“与”操作的结果就是散列值的高位全部归零,只保留低位值,用来做数组下标访问。以初始长度16为例,16-1=15。2进制表示是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和某散列值做“与”操作如下,结果就是截取了最低的四位值。

但这时候问题就来了,这样就算我的散列值分布再松散,要是只取最后几位的话,碰撞也会很严重。更要命的是如果散列本身做得不好,分布上成等差数列的漏洞,恰好使最后几个低位呈现规律性重复,就无比蛋疼。

这时候“扰动函数”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猜出来了。看下面这个图,

右位移16位,正好是32bit的一半,自己的高半区和低半区做异或,就是为了混合原始哈希码的高位和低位,以此来加大低位的随机性。而且混合后的低位掺杂了高位的部分特征,这样高位的信息也被变相保留下来。

JDK 7做了4次右移,估计是边际效应的原因,JDK8就只做了一次右移。

另外 JDK8在链表长度超过8的时候,就使用红黑树做存储。这一改变大大优化了很多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