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实现价值驱动的敏捷和精益开发》读后感3

3.1 形似神不似的Scrum实施

 

搞清楚你的问题,搞清楚你需要什么后,也就是痛点,才能有效引导一个新流程框架的落地

>>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知道为什么引入敏捷,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好的开始。

 

>>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知道为什么引入敏捷,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好的开始。

 

 

3.2 使用Scrum的艺术

 

>> 软件开发团队的跨职能小组之间不应该是PK的关系,应该是荣辱与共、同在一条船上的关系:产品缺陷给使用的用户带来了不便是整个团队的耻辱,发布前发现的每一个缺陷都是值得整个团队庆祝的事。

 

>> 团队从被动到主动,不可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给团队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放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出了问题不要责难,而是要鼓励。中国的Scrum过程经理在这方面面临的挑战更大,他需要指导团队逐步学会使用自己的权力,去担当,去学习,逐步形成一个真正的团队。

 

>> 考虑两个今天需要做的决策选择:是用简单的方法实现功能、需要的话明天再修改,还是用复杂的、超前的方法来实现同样的功能,因为明天可能需要?敏捷的选择永远是前者,因为今天实现的额外复杂功能以后可能永远不会被使用。

不久前我为一家电信应

 

>> 敏捷实施中所需要的勇气,在这里我讲的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在面对问题时应有的勇气。

 

不只是软件工程师,任何一个人员,都需要有说真话的勇气。

>> 在这里我讲的是一个软件工程师在面对问题时应有的勇气。

 

>> 敏捷中我们再加4个字——“错了再改”。Scrum中的频繁反馈会让你很快就有纠错的机会。

 

这个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看看书上如何解析?

>> 在国内我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敏捷是好,但我们开发人员能力不足,所以我们无法敏捷

 

>> 在国内我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敏捷是好,但我们开发人员能力不足,所以我们无法敏捷

 

>> 因为敏捷并不是为技术精英设计的,如果你的团队在传统模式下能够开发出软件,那么他们就有能力敏捷。但我同意这样一种观点:没有自律,没有把团队能力提升作为敏捷迭代一个目标,我们无法打造一个高效敏捷团队,这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基础。

 

>> 只有你的团队真正开始实施Scrum后,你才能逐步真正理解它以及它的价值,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是掌握Scrum的唯一方法

 

>> 一起攻克一个复杂问题,高效协作,学习调整时,你会慢慢体会到Scrum的妙处

 

>> 自律就是接受责任有担当,就是接受并遵循确定的开发架构,就是遵循团队定义的设计原则,就是遵循团队定义的编码规范,就是写出简洁的代码,就是不把质量作为一个牺牲品,就是遵循团队的行为规范,就是乐于让同伴检查自己的工作。这些不仅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且是团队的日常实践。

 

>> 自律也是让开发过程完全透明,每天都使自己的工作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同步

 

>> 的

 

所有的流程设计均需考虑将各条规则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但是灵活的流程必须满足一点,比如考核流程,需给执行流程的人员留有空间,上升的空间,而不是将人堵死,就像一个山谷,必须留有出口,这样大家才有努力的空间。

>> 敏捷(Scrum)实践有极好的互补性,每一条都有自己的缺陷,敏捷的妙处是这些缺陷会被其他实践所弥补。正是这些相辅相成的实践,让我们能够实现敏捷带来的价值。

 

>> 敏捷(Scrum)实践有极好的互补性,每一条都有自己的缺陷,敏捷的妙处是这些缺陷会被其他实践所弥补。正是这些相辅相成的实践,让我们能够实现敏捷带来的价值。

 

>> 很难在一个短的周期(1~4周)开发出对客户有价值、可发布(满足质量要求)的软件。

 

>> 跨职能团队

 

>> 能够在一周内完成。

 

>> 很难有一个真正做到自我管理的团队。

 

>> 很难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透明。

 

>> 很难获取产品的反馈并做及时、合理的调整。

 

>> 很难获取对所用敏捷过程的反馈并做出及时调整。

 

>> 的回顾会是获取反馈的好时机,对问题错误做根

 

>> 敏捷和CMMI结合的探索也许可以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之匙。

 

>> 让产品经理知道开发团队的能力——每次迭代能实现多少功能,这是让版本计划变

 

>> 敏捷对卓越技术的追求及明确的“完成”标准是控制带病迭代的关键。

 

—任何一个体系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结构是整体架构,环环相扣,如果在某一环节缺失,必然会导致无法行成闭环,僵化-固化-优化是必不可少的。

>> 尽可能完整地引入Scrum是让其价值最大化的保证,令人遗憾的是敏捷实践者往往忽略这一点。

 

>> 尽可能完整地引入Scrum是让其价值最大化的保证,令人遗憾的是敏捷实践者往往忽略这一点。



posted @ 2021-11-13 20:21  小萌新一枚lll  阅读(14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