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IT小小鸟》

   从小到大,有意义的课外书还真的从来没有完完整整的读完一本!而在前几天这个尴尬的记录总算被打破了。

  从现在或者说从上个学期开始,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读书,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课外书,像《编程珠玑》《C++编程思想卷一&卷二》《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C陷阱与缺陷》......【尽管我并没有看很多,只看了《编程珠玑》和《C陷阱与缺陷》,但这些经典著作,我一定会细心仔细的看完!】这些非常经典的书,似乎在JLU永远不会成为教科书!所以这些书只能称为是课外书,经典的课外书。

  今天我想就《我是一只IT小小鸟》,写一下自己的感触。

  当我坐上回家的火车,翻了几页后,感觉此书写得平淡无奇,只感觉是一篇篇个人传记的集成本,也就将其束之高阁了。寒假无聊的时候,还真是读了十几页,感受也不是很深刻!转眼间伴随着春节气息的渐渐淡去,浮躁的心也平静了下来,我开始慢慢品味这本书,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

  “算法 数据结构 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一个开发工具,一个系统平台,一种编程思想” 

  “Java是如何实现constJavaconstC++中的一样吗?怎么实现的?” 

  “有没有想过网游中的升级算法是怎么设计的?【暴雪中的魔兽的算法】”

  “如何保证种族的平衡性?”  ... ... 

  在家总是虚度时光,萎靡颓废,所以我提前半个月坐上了回长春的火车... ...

  回到学校后,整理休息了两天,首先做的当然是把刚刚读上瘾的《我是一只IT小小鸟》再看看【我真的没想到自己最后能够看完】,没想到,这一次真的一气呵成,把这本书读完了,越发感觉到这本书的迷人之处,每一位作者的切身经历犹如电影般放映在我的脑海中,让我随之感慨,随之沮丧,而又随之振奋!读书笔记也由一句句,变成了一段段:

  “深度!!!!!!”

  “平时没有怎么去想,脑子之前没怎么转过,现场去转总会犯傻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NB的公司总会问到我们的软肋!好的外企或好的技术公司希望招聘到的学生是做事超级投入,特别乐意思考,充满活力,并且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的,因此,在面试准备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应聘的公司,多思考,多关注架构等背后的东西,才能应付比较深层次的技术面试。另外,谦虚、和善、愿意向别人学习、擅长理性思维,是技术类工作面试中的加分项。”

  “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精彩的,没有必要厚此薄彼,也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的打击。”

  “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辜负上帝给我们的聪慧的大脑,用它来独立的想问题,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用自己的金口来提问。不要害怕,不要退缩。

  加强实践与执行力。不要欠生活,不要欠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你不会的知识,你懒于想通的东西,总是会在一个必要的时候提醒你、惩罚你。将没有搞懂的,希望做到的东西,写在纸上、贴在面前,认真实践,当你做到的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自信,你的层次会提高的,相信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原因在于自我控制力有差距。”

  “软件技术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实践先行”,然后在实战之后,再开始补上“理论”这一基础。”

  “我之所以坚持写博客,一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留待今后回忆,二则是把它当做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朋友们可以通过它来了解我,我也能够因此而结识更多志同道和的朋友。”

  “6月份在应付期末考试的间隙,我把谭老那本《C语言程序设计》找出来翻了一遍。暑假两个月除了回家一周,其余时间主要都待在图书馆了。每天早上七点多去图书馆排队,与一群考研的学弟学妹们挤在那几间阅览室里。那阵子一下买了好几百块钱的书《C++ Primer》、《Thinking in C++Volume 1》,加上严蔚敏的《数据结构》、陈惠南的《算法设计与分析》、博文视点出的《编程之美——微软面试心得》、林锐博士的《高质量程序设计指南:C++/C语言》,两个月来大体上把这几本书扫荡了一遍,当然其中有些地方还不是太懂,书上的习题就没有时间做了,但《编程之美》因为讲的比较有趣,我就把后面的习题都粗略研究了一遍,其中关于数学和数字的习题都做了(没办法数学专业出身,看到那些问题就有点手痒)。幸好自己之前在编程语言和算法方面还有点基础,看起来倒也不太费劲,白天在图书馆看书,晚上九点钟回来敲代码。慢慢开始进入状态,9月份又看了一些书,K&R的《C程序设计语言》、weiss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还有《程序员面试宝典》(这本书上有些错误)、《算法引论》,另外还有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没看完。

  为了保证在下半年找到一个工作,以我当时的能力,就不得不在暑假下点苦功。于是我指定了一个计划,把时间分成几个阶段,其中每天又分成早中晚三段,每个阶段看哪几本书、那几本书需要在那段日期看完,都被我列入了这个计划,写在了小本子上。我还担心这个计划不能被严格执行,在计划表中把时间期限都缩短了一点,比如本来准备12天看完的某本书会被写成10天,在执行是即使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偷懒等而延迟一点,但总会保证在12天际实际规定时间内完成。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除开吃饭、午睡外大概还有10小时,但期间我看那些书和编码的时间也只有5-8小时,看累了我就跑去翻阅杂志或听评书了。这段时间,我把它称为“临时抱佛脚,苦练小宇宙”。”

  “我谨记着当时一位老师的教诲:‘有些事情是该做的,有些事情是不该做的,有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越少,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多大!’”

  “输出是测试输入有效与否的最佳手段,把自己学习和理解到的事物变成文字展示于人,不但可以检查自己是否已经形成深刻的见解,而且对他人也具有指导和交流意义!”

  “我是一个乐于动笔的人,喜欢把积累的知识和新的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并整理成文,我一直认为:看过了,听懂了,并不意味这真正的理解,只有亲身实践过,能将知识积累消化后分享给他人,才会让学到的东西真正了然于胸,随时拿起来都可以运用自如。”

  “因此数年来我一直坚持耕耘自己的技术博客,将学习积累的知识点滴变为文字,同时在空余时间里为杂志撰稿并参与技术书籍写作。在持续的技术写作中,积累和收获带给我的喜悦远大于写作中的辛勤付出。” 

  ... .... 

  不知不觉我的这篇文章写得有点儿长了,确实大部分是我摘自书中的原句和原段,因为我深知我的文字实在是没有什么吸引力,书中原话,比我在这儿的长篇大论要有趣和深刻的多。

  每当读到兴奋的时候总是想把书上自己喜欢的文字全部敲入电脑,但自己喜欢的部分太多,所以读完了师哥借给我的这本书后,我坚决的在网上买了一本,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会经常回头翻一翻这本书!

  BTW,“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很大,原因在于自我控制力有差距。”这句在空间里早就看过的话没想到我竟然能够找到它的源头出处。 

  如果你也是一名IT爱好者,请你在自己闲暇的时候也看看这本书,网上的资源很多,如果你嫌贵的话下载一本电子版的看一看吧,我相信当你读到让你产生共鸣的地方的时候,你会和我有一样的“冲动”的!

                                                     2012.3.8

                                                    -- By Liu Xiaowei

posted @ 2012-03-08 20:10  XiaoweiLiu  阅读(530)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