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的博客

Lasso回归算法: 坐标轴下降法与最小角回归法小结

 

http://www.cnblogs.com/pinard/p/6018889.html

   本文将用一个例子来讲述怎么用scikit-learn和pandas来学习Ridge回归。

1. Ridge回归的损失函数

    在我的另外一遍讲线性回归的文章中,对Ridge回归做了一些介绍,以及什么时候适合用 Ridge回归。如果对什么是Ridge回归还完全不清楚的建议阅读我这篇文章。

    线性回归原理小结

    Ridge回归的损失函数表达形式是:    

    J(θ)=12(Xθ−Y)T(Xθ−Y)+12α||θ||22J(θ)=12(Xθ−Y)T(Xθ−Y)+12α||θ||22

    其中αα为常数系数,需要进行调优。||θ||2||θ||2为L2范数。

    算法需要解决的就是在找到一个合适的超参数αα情况下,求出使J(θ)J(θ)最小的θθ。一般可以用梯度下降法和最小二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scikit-learn用的是最小二乘法。

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这里我们仍然用UCI大学公开的机器学习数据来跑Ridge回归。

    数据的介绍在这: http://archive.ics.uci.edu/ml/datasets/Combined+Cycle+Power+Plant

    数据的下载地址在这: http://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00294/

    里面是一个循环发电场的数据,共有9568个样本数据,每个数据有5列,分别是:AT(温度), V(压力), AP(湿度), RH(压强), PE(输出电力)。我们不用纠结于每项具体的意思。

    我们的问题是得到一个线性的关系,对应PE是样本输出,而AT/V/AP/RH这4个是样本特征, 机器学习的目的就是通过调节超参数αα得到一个线性回归模型,即:

    PE=θ0+θ1∗AT+θ2∗V+θ3∗AP+θ4∗RHPE=θ0+θ1∗AT+θ2∗V+θ3∗AP+θ4∗RH

    使损失函数J(θ)J(θ)最小。而需要学习的,就是θ0,θ1,θ2,θ3,θ4θ0,θ1,θ2,θ3,θ4这5个参数。

    下载后的数据可以发现是一个压缩文件,解压后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xlsx文件,我们先用excel把它打开,接着“另存为“”csv格式,保存下来,后面我们就用这个csv来运行Ridge回归。

     这组数据并不一定适合用Ridge回归模型,实际上这组数据是高度线性的,使用正则化的Ridge回归仅仅只是为了讲解方便。

3. 数据读取与训练集测试集划分

    我们先打开ipython notebook,新建一个notebook。当然也可以直接在python的交互式命令行里面输入,不过还是推荐用notebook。下面的例子和输出我都是在notebook里面跑的。

    先把要导入的库声明了: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linear_model

    接着用pandas读取数据:

# read_csv里面的参数是csv在你电脑上的路径,此处csv文件放在notebook运行目录下面的CCPP目录里
data = pd.read_csv('.\CCPP\ccpp.csv')

    我们用AT, V,AP和RH这4个列作为样本特征。用PE作为样本输出:

X = data[['AT', 'V', 'AP', 'RH']]
y = data[['PE']]

    接着把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from sklearn.cross_valida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random_state=1)

    

4. 用scikit-learn运行Ridge回归

    要运行Ridge回归,我们必须要指定超参数αα。你也许会问:“我也不知道超参数是多少啊?” 我也不知道,那么我们随机指定一个(比如1),后面我们会讲到用交叉验证从多个输入超参数αα中快速选择最优超参数的办法。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Ridge
ridge = Ridge(alpha=1)
ridge.fit(X_train, y_train)

    训练完了,可以看看模型参数是多少:

print ridge.coef_
print ridge.intercept_

    输出结果如下:

[[-1.97373209 -0.2323016   0.06935852 -0.15806479]]
[ 447.05552892]

    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模型是:

PE=447.05552892−1.97373209∗AT−0.2323016∗V+0.06935852∗AP−0.15806479∗RHPE=447.05552892−1.97373209∗AT−0.2323016∗V+0.06935852∗AP−0.15806479∗RH

    但是这样还没有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假设了超参数αα为1, 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超参数αα取多少最好,实际研究是需要在多组自选的αα中选择一个最优的。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上面这段程序在N种αα的值情况下,跑N遍,然后再比较结果的优劣程度呢? 可以这么做,但是scikit-learn提供了另外一个交叉验证选择最优αα的API,下面我们就用这个API来选择αα。

5. 用scikit-learn选择Ridge回归超参数αα

    这里我们假设我们想在这10个αα值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值。代码如下: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RidgeCV
ridgecv = RidgeCV(alphas=[0.01, 0.1, 0.5, 1, 3, 5, 7, 10, 20, 100])
ridgecv.fit(X_train, y_train)
ridgecv.alpha_  

    输出结果为:7.0,说明在我们给定的这组超参数中, 7是最优的αα值。

6. 用scikit-learn研究超参数αα和回归系数θθ的关系

    通过Ridge回归的损失函数表达式可以看到,αα越大,那么正则项惩罚的就越厉害,得到回归系数θθ就越小,最终趋近与0。而如果αα越小,即正则化项越小,那么回归系数θθ就越来越接近于普通的线性回归系数。

    这里我们用scikit-learn来研究这种Ridge回归的变化,例子参考了scikit-learn的官网例子。我们单独启动一个notebook或者python shell来运行这个例子。

    首先还是加载类库: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 import linear_model
%matplotlib inline

    接着我们自己生成一个10x10的矩阵X,表示一组有1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10个特征的数据。生成一个10x1的向量y代表样本输出。

# X is a 10x10 matrix
X = 1. / (np.arange(1, 11) + np.arange(0, 10)[:, np.newaxis])
# y is a 10 x 1 vector
y = np.ones(10)

    这样我们的数据有了,接着就是准备超参数αα了。我们准备了200个超参数,来分别跑 Ridge回归。准备这么多的目的是为了后面画图看αα和θθ的关系

n_alphas = 200
# alphas count is 200, 都在10的-10次方和10的-2次方之间
alphas = np.logspace(-10, -2, n_alphas)

    有了这200个超参数αα,我们做200次循环,分别求出各个超参数对应的θθ(10个维度),存起来后面画图用。

复制代码

clf = linear_model.Ridge(fit_intercept=False)
coefs = []
# 循环200次
for a in alphas:
    #设置本次循环的超参数
    clf.set_params(alpha=a)
    #针对每个alpha做ridge回归
    clf.fit(X, y)
    # 把每一个超参数alpha对应的theta存下来
    coefs.append(clf.coef_)

复制代码

    好了,有了200个超参数αα,以及对应的θθ,我们可以画图了。我们的图是以αα为x轴,θθ的10个维度为y轴画的。代码如下:

复制代码

ax = plt.gca()

ax.plot(alphas, coefs)
#将alpha的值取对数便于画图
ax.set_xscale('log')
#翻转x轴的大小方向,让alpha从大到小显示
ax.set_xlim(ax.get_xlim()[::-1]) 
plt.xlabel('alpha')
plt.ylabel('weights')
plt.title('Ridge coefficients as a function of the regularization')
plt.axis('tight')
plt.show()

复制代码

    最后得到的图如下:

  

   从图上也可以看出,当αα比较大,接近于10−210−2的时候,θθ的10个维度都趋于0。而当αα比较小,接近于10−1010−10的时候,θθ的10个维度都趋于线性回归的回归系数。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沟通交流: liujianping-ok@163.com) 

posted @ 2019-08-07 11:20  Avatarx  阅读(66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