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改变世界

《圆觉经讲义》节选

2011-10-28 13:52  LvSir  阅读(36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圆觉经讲义》节选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法身佛,化身佛,报身佛的话,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错误。

证法身讲一切皆弃,全部都不要,最后有个东西扔不掉,那就是佛的园觉心。但是如果你是学的是净土宗,念阿弥陀佛的,那属于报化身的净土,如果你不执着相的话,那么你就往生不了这个世界。

如果你对法报化三身分不清的话,你就会感觉到经与经之间有矛盾。同样,对《圆觉经》这点也很重要。这是求圆觉,不是用来作世间法的。如果是用来指导自己做事情,做事业的话,那么是缘起法重要,应按照缘起来做事,把自己看成是应化身。因为这部经圆觉经不是拿来修世间法的。所以一定要清楚他是用来修法身的。以后你们学习也是这样,要会分析学到的方法是用来修法身的,修报身的,还是修净土的,一定要把这个范围划分清楚。

 

这部经是讲法身,就是讲一切如幻。为什么说经中没有讲缘起啊?因为缘起是相对的,是诸多条件和合而成的。如果觉性还需要其他的条件来合成的话,就不叫圆满的觉性了。所以说在这个圆觉中,其所证者是“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是“无作无止无任无灭”的。这是讲定义,但我们生活不是定义。我们生活是按缘起来生活的,所以法身,报身,化身它们的方法是不能够错乱的,否则就会造成该修行的时候没有修行,生活的时候也不能好好生活。

醋溜白菜(30902521)  下午 12:46:24
实际上,我们做事是化身的行为,要运用缘起来做事的。那么讲这个报身呢,就是一切唯心造,我们种种的观想,种种福德的积累。所以报身以观想为基础,化身以缘起为基础,法身以离妄为原则方法。如果你把这个错乱了就不行。比如说去吃饭,你说一切都妄,饭也妄,吃不吃都行吗?不行吧。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说法身没错,但如果你过多的宣扬法身,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会走向虚无,一切都是没用的。如果你报化没起作用,你性命都没有了,你拿什么来证法身?所以说不能偏执。如果你太注重报身,就是太观想这些,不按缘起办事,也不行。你光坐在那里想“原子弹,原子弹”,理论上还是会出来原子弹,但那要很长时间,还是得按缘起办事情。

所以这法报化,如果没有处理好,学佛容易学成错漏。 你以为你是按佛法来生活,实际上是错上加错。很多人学佛,越学智慧越差,事业也不好,实际上是并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用法身的方法来修报身,或用化身的方法修法身,这都是错误的原因。所以我们讲《圆觉经》一定要知道,这是讲第一义谛的,不是用来指导生活,靠它来吃饭的。只有等我们真正证悟到这个阶段,它才能起用。

醋溜白菜(30902521)  下午 12:51:24
很多人以为自己是在用佛法来生活,其实你是错用了佛法。好多人学佛学不明白,越学自己智慧越差,事业也做不成。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佛法:用报身的方法修法身,用法身的方法修报身,一定会产生错误。

所以我们讲《圆觉经》,一定要知道我们用《圆觉经》是要证第一义谛的,不是用它来生活的。只有我们一旦证悟到那个觉性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在我们生活中起作用。在这之前,我们始终是在观望的,哪怕你证到很高的境界,也还是虚妄的,不能起用。所以佛在后面也讲到一个止观禅的方法。用观的方法就是在你没证到觉性,也可以变换世间。每部经都有重点,这部经的重点放在禅上,放在意念上,止和观讲的不是很多。因此我们对这一部经的重点一定要认识好。我最怕我们学什么就执着什么,使这个生活发生错乱那就不好了。所以学佛法一定要分得很清楚,它讲的法到底是针对哪方面的。这点很重要。

那么在佛教历史上也有这方面的错误。 自达摩来了之后,梁武帝问达摩,我修塔有没有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武帝所做的功德是在报身上的功德,但是禅宗初祖达摩是从法身的角度来讲的,从法身上讲就什么都没有对不对?说的都对!其实他俩是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讲的,我们现在来看谁说的都对。但有可能在当时人们太注重报身的修持了,所以达摩通过禅宗来纠偏,让大家把原先的放放,将注意力往法身上使。但结果后来矫枉过正了,大家到最后看到禅宗几乎都不修福报,变成口头禅了。到了明清的佛教,基本上都说自己开悟了,结果佛教变得成什么样,不得而知。
醋溜白菜(30902521)  下午 12:54:36
所以我们学经也好,修行也好,都要抱有中道的思想。比如说,从第一义谛的角度讲无分别智在法性上很重要,但是有分别的这种智慧也很重要。如果没有思维的思想,你们现在根本就听不了《圆觉经》。所以,它俩(无分别与有分别)也不可以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大陆的禅还是偏于以无分别为主。其实你不能说无分别是好,就说有分别是错了。不过是立足点不一样。认为学佛不用动脑子思考,这是极错误的观点。

学佛一定要有觉知,你连觉知都没有,怎么学啊!所以学佛还是要思考。从报身的角度来看,报身是种观想。什么叫观想?就是推测。比如说,我现在就去坐公共汽车去;我用报身的修法就是去观想我怎么去到车站,外面有两条路,我可能走哪条,过马路会怎样,上了车我得先拿钱,零钱要准备好……对不对?这实际上就是报身的修法。观想嘛,就是要有计划,这就是你报身的应用。这就是有分别无分别,你看你是从那方面出发。如果一个人完全达到那种觉性状态,如果车都是你的,你的心念都可以控制别人的车子了,那当然不用这样。但如果你要行事的话,那还是以报化为主,只不过你不要去执着它。你不要说,我观想好了从这走,结果有车挡着你你还从这走,这不就是执着了吗!我们还必须按缘起。一件事得按缘起,有各种因缘条件才有可能成功。
醋溜白菜(30902521)  下午 01:04:12
所以学人比较愿意用“推演”这个概念,推理演算的意思。自己要愿意去推演;既然一切都是缘起的,那好,我一切都愿意去推演。学佛的人无论在做什么事以前,按道理说都应该推演推演。你不用推演就是不重视智慧,对不对?你应该推演,去想是什么前因后果的。如果你不愿意推演,那你就不理解缘起性空。你要是认为事物是缘起的,你就应该进行推演。你看一件事要成功需要哪些条件,然后你把这些条件具备了,这事就能办成。这才是按照佛教的道理来做事。

如果你认为,念个咒就可以等着天上掉馅饼,那就是不善于运用缘起。所以这报身的境界,是通过观想回向来修;对于化身的境界,则是通过运用缘起性空的中庸之道来对待它。

因此学习此经,我们要去体会佛的境界。要真正达到佛的圆觉境界,我们也可以,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到时佛还会再给我们讲《圆觉经》。当然,最笨的方法也有,如果你闭不了一百多天关,那你可以不用闭关,当下去修:这些佛都讲了,确实也可以去应用。但是你不能整个生活之中都用这个法身的见解。这不是我们这种根性的人能做到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分清法报化的关系,第一义谛和报身,第一义谛和化身的关系,第一义谛跟缘起性空的关系。这些关系理顺了之后,你学佛、学经和生活之间才能圆融无碍;不然,你会遇到种种的矛盾。比如,《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我们念阿弥陀佛,还有做观想,从《金刚经》看来,是不是都行邪道了呢?这就看出矛盾了。现在我们从“三身修法”这个角度讲,还矛不矛盾?那就不矛盾了。

法身到极乐世界去修,现在的修行重点放在报、化上,这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多数众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