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笔记

我看了J.P.Elliot1958年关于SU(3)解释壳模型计算中转动谱的一篇著名文章,我想搞明白SU(3)以及相应的群表示指标,所以在看Greiner的《量子力学:对称性》中《SU(3)群》这一章。看了一部分以后觉得有些地方很迷惑,就翻别的书,找了A.Zee的《Group theory in a nutshell for physicists》,看了1.3节《Rotations and the Notation of Lie Algebras》,立即明白了几个疑点,记录如下。

Lie的观察:转动可以由一系列完全相同的无穷小转动构成。

这个性质与群元的指数形式\(U(a) = e^{-i \sum_\mu a_\mu L_\mu}\)是直接相关的。
因为有了上面Lie的观察,才能从单位元的邻域内,推导出指数形式。
看Greiner的书,会觉得他假定了所有李群都可以用这种指数形式表达。但是Zee提醒了,并不是这样,Cartan给出了反例:SL(2,R)——把生成元\(L_\mu\)放进指数,并不能得到所有群元。

李代数、生成元、Casmir算符

取无穷小转动\(R=I+A\)\(R'=I+B\)\(R,R'\)是否对易,决定了\(RR'R^{-1}\)是否等于\(R'\)
\(R\)的逆元是\(R^{-1} = I-A\)(因为\(A\)是无穷小算符)。
\(RR'R^{-1} \approx I + B + AB - BA = R' + [A,B]\)
可以定义一个线性无关的无穷小算符集合,即生成元。搞清楚生成元之间的对易关系,就搞清楚了这个李群的“乘法结构”。生成元之间的对易关系就是李代数。换言之,对于李群,我们只研究单位元附近的群元,也就是研究李代数,就可以了解这个李群。
分析可以得到\([L_i, L_j] = iC_{ijk}L_k\)\(C_{ijk} = - C_{jik}\)
例如,通过对SO(4)李代数的讨论,A.Zee展示了,在单位元附近,SO(4)同构于SO(2)\(\otimes\)SO(2),这叫做局域同构。他说后面会解释,SO(4)不是完全同构于SO(2)\(\otimes\)SO(2)。

Casmir算符:与所有生成元对易的算符

相互对易的生成元的最大个数是Casmir算符的个数。

指数形式

因为Lie的观察,\(N\)趋于无穷时,李群群元\(e^{\sum_\mu i a_\mu L_\mu / N}\)自乘\(N\)次,会得到
\((e^{\sum_\mu i a_\mu L_\mu / N})^N = ( 1+ \sum_\mu i a_\mu L_\mu / N )^N = e^{\sum_\mu i a_\mu L_\mu}\)
似乎SO(3), SU(3) 等等很多物理常用的群都可以写成这个指数形式。

\(U(n)\)

若把群元写成\(U = e^{iH}\),则\(U\)幺正\(\Leftrightarrow H\)厄米。厄米的矩阵一共有\(n^2\)个自由度,所以\(U(n)\)群一共有\(n^2\)个自有参数,相应地有\(n^2\)个生成元。

\(SU(n)\)

若限定\(detU = 1\),则得到SU(n)群。\(U(n)\)群元相当于\(e^{i\alpha/n}E\)乘上一个\(SU(n)\)群的群元,\(e^{i\alpha} = Tr(U)\),所以我猜\(U(n) = U(1)\otimes SU(n)\)
\(SU(2)\)的生成元是泡利算符。

\(SU(3)\)生成元

\(\lambda_1 = \begin{bmatrix} 0 & 1 & 0 \\ 1 & 0 & 0 \\ 0 & 0 & 0 \end{bmatrix}\)\(\lambda_2 = \begin{bmatrix} 0 & -i & 0 \\ i & 0 & 0 \\ 0 & 0 & 0 \end{bmatrix}\)\(\lambda_3 = \begin{bmatrix}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end{bmatrix}\)\(\lambda_4 = \begin{bmatrix} 0 & 0 & 1 \\ 0 & 0 & 0 \\ 1 & 0 & 0 \end{bmatrix}\)
\(\lambda_5 = \begin{bmatrix} 0 & 0 & -i \\ 0 & 0 & 0 \\ i & 0 & 0 \end{bmatrix}\)\(\lambda_6 = \begin{bmatrix} 0 & 0 & 0 \\ 0 & 0 & 1 \\ 0 & 1 & 0 \end{bmatrix}\)\(\lambda_7 = \begin{bmatrix} 0 & 0 & 0 \\ 0 & 0 & -i \\ 0 & i & 0 \end{bmatrix}\)\(\lambda_8 = \frac{1}{\sqrt{3}} \begin{bmatrix} 1 & 0 & 0 \\ 0 & 1 & 0 \\ 0 & 0 & -2 \end{bmatrix}\)
这些生成元的对易关系为\([\lambda_i, \lambda_j]=2if_{ijk}\lambda_k\)\(f_{ijk}\)是完全反对称的,它的值为:
\(f_{123} = 1, f_{147} = f_{516} = f_{246} = f_{257} = f_{345} = f_{637} = \frac{1}{2}, f_{458} = f_{678} = \sqrt{3}/2\),其他未列出的都是0.
反对易关系为\(\{ \lambda_i, \lambda_j \} = \frac{4}{3} \delta_{ij}E + 2d_{ijk} \lambda_k\), \(d_{ijk}\)是完全对称的。
\(f_{ijk}, d_{ijk}\)还有些很对称的等式,在Greiner的书上。我证了一遍,懒得抄在这里了。
若定义\(F_i = \frac{1}{2}\lambda_i\),则有\([F_i, F_j]=if_{ijk}\lambda_k\)
Casmir算符:\(C_1 = \sum_i F^2_i, C_2 = \sum_{ijn}d_{ijn} F_i F_j F_n\)

\(SU(3)\)的子代数

所有生成元线性组合构成的线性空间中,如果存在一个子空间,子空间内的元素之间对易关系闭合,则称作是子代数。

三个\(SU(2)\)子代数

显然,\(\lambda_1, \lambda_2, \lambda_3\)的关系就和三个Pauli矩阵一样,所以有\(SU(2)\)子代数。
类似地,\(\lambda_4, \lambda_5, \frac{1}{2}(\lambda_3 + \sqrt{3}\lambda_8)\)也构成行列指标(1,3)上的三个Pauli矩阵,所以也有\(SU(2)\)子代数。
\(\lambda_6, \lambda_7, \frac{1}{2}( -\lambda_3 + \sqrt{3}\lambda_8)\)也构成\(SU(2)\)子代数。

方便标记的量子数

定义\(T_\pm = F_1 \pm iF_2, V_\pm = F_4 \pm iF_5, U_\pm = F_6 \pm i F_7\),即上面3个子代数的阶梯算符。可以证明,\([T_3, T_\pm] = \pm T_\pm, [ T_3, V_\pm ] = \pm \frac{1}{2} V_\pm, [ T_3, U_\pm ] = \mp \frac{1}{2} U_\pm\)
这说明,这些阶梯算符都是\(T_3\)的l阶梯算符,将\(T_3\)的量子数升降\(\pm \frac{1}{2}, \pm 1\)
\(T_3\)只设计生成元矩阵对角元的一种情况,在迹0的约束下,还可以找一个算符\(Y = \frac{1}{\sqrt{3}} \lambda_8\)
可以证明,\([Y, T_\pm] = 0, [ Y, U_\pm ] = \pm U_\pm, [Y, V_\pm] = \pm V_\pm\).
所以,这些阶梯算符也都是\(Y\)的阶梯算符。\(T_3\)的相关\(SU(2)\)代数与\(Y\)完全无关。
\(T_3, Y\)这两个量子数,在\((T_3,Y)\)二维平面上画出格点,每个点代表一个\((T_3, Y)\)值。
为了比例好看点,我们将\(Y\)轴乘了一个因子\(scaling = \sqrt{3}/2\)
image
这六个阶梯算符有以下性质:

  1. 上图中相邻的(夹角为60度)的阶梯算符的对易子都是0.
  2. 上图中夹角为120度的阶梯算符的对易子都正比于它们之间的阶梯算符。
    \([T_+, U_+] = V_+\),
    \([V_+, T_-] = - U_+\),
    \([U_+, V_-] = T_-\),
    \([T_-, U_-] = -V_-\),
    \([V_-, T_+] = U_-\),
    \([U_-, V_+] = -T_-\),很对称很漂亮,连负号都是隔一个出现一次。
寻找多重态
  1. 从上面的子代数可以看出来,原则上,两个量子数也可以不选\((T_3, Y)\),可以用\(U_3, V_3\)中的一个,然后另外构造一个类似\(Y\)的量子数。所以多重态的图形应该是旋转120度不变的。
  2. 应该是关于\(T_3, U_3, V_3\)轴对称的。
    所以多重态的图是一个六边形,三条边一样长(\(p+1\)个点),另外三条边一样长(\(q+1\)个点),分别相间。
  3. 选一个\(T_3\)最大的点,确定最外层各边边长以后,可以证明,最外壳上每个点只对应1个量子态,即不可能用这些阶梯算符构造出另一个\((T_3,Y)\)的不同的态。
  4. 根据Greiner的书,越往内层,内层壳上的点的重数越大,直到遇到三角形,点的重数就不再增加。
  5. 根据这套逻辑,\(p-q = 3k+1\)时,可以推出\(D(p,q)\)的维数是\(d = \frac{1}{2}(p+1)(q+1)(p+q+2)\)

posted on 2021-03-25 14:58  luyi07  阅读(64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