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建老师的《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领域最经典的教材之一,上学的时候上这门课的时候就学过这本书,但当时没怎么用心看,现在时隔几年,再翻一遍这本书,虽然是10年前的书了,但看完之后仍然很有收获,感觉以后应该时不时的把我们行业相关的教材拿出来看,虽然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对现在的工作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但每次看都会把这些年来的工作学习知识等组织梳理一遍,对工作还是大有裨益。看的时候,记录了一些笔记,主要是书里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比较基本: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研究三个阶段。
新近出现的跨国公司研究、经济活动全球化研究以及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反映了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指出,经济学长期忽视区位研究①,然而,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市场地域大小与商品的市场价格、地域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有关。人口密集和收入水平高的地域是区位选择的最佳侯选地,特别是现代区位选择主要表现为接近消费地。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子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子也在起作用。在这些因子作用下进行的区位选择一般追求的不是成本最低,也不是利润最大,而是某种程度上的满足。
劳动、自然和资本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在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
由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圈层分化较显著
土地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所决定。
地理惯性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
经济活动的核心生产要素开始从资本、有形资产、一般劳动力转为知识、科技劳动力、风险资金、无形资产以及优美环境。
市场规模也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在起作用。规模经济一般分为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社会学和管理学在对信息流通渠道的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对决策起重大作用的关键信息来自于偶然
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影响经济区位活动的包括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能源、资本、劳动力)、市场(市场规模、市场战略、市场特性、其它市场条件)、区域环境(产业环境、政策环境、环境因素、可进入性)、交通。
自给性农业经营的存在是导致杜能模式与现实农业空间分布状况产生偏离的最大原因之一。
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
相互依存区位论主要是研究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状态的形成过程。探讨在直线市场条件下,存在两个竞争企业时,区位与市场地域的关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霍特林模式。
按照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的区位变化
高级中心地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布局行政原则作用较大,低级中心地的布局用市场原则解释较合理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包括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合并和合资等)。
市场进入、市场拓展和生产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基本策略。
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区域总部位于少数主要都市。被称为“全球性城市”或“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的地理控制点。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支柱产业不等同于主导产业,因为,支柱产业虽然在本区域的经济总量扩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全国的同类产业中所占比重却较小,或者与其它区域的同类产业相比并不具备发展的优势,产品输出率低,因而它不能发挥区际分工的作用,也就不具有主导产业应有的功能。
如果一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那么它就是主导产业的最佳选择
所谓创新是指对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发出新的原材料,引入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出新的市场等等。
只有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高比较优势系数(区位熵)、高产业关联度、高需求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
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由城镇所组成的线是区域空间结构中一种综合性的重要的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因而往往被称之为轴线。
区域空间结构有以下几种较典型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
依托网络空间结构,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社会联系就能够把区域内分散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及地区组织成为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分工合作的区域经济系统。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机制:区位指向、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经济影响的空间近邻效应。
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首先,集聚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其次,集聚将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第三,集聚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第四,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
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避免集聚不经济。第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第三,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第四,政府的政策作用。
扩散机制有就近扩散、跳跃式扩散、等级扩散和随机扩散四种表现形式。
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惯性,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
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是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服务与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
城市体系就是一定区域内的一组相互依存、彼此间有较稳定的分工和联系、分布有序的城市群。
每个城市都与周围地区构成大小不等的地域单元。这些地域单元依据其中心城市在城市体系中的空间关系进行组合,并与各种网络结合在一起,就把区域连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市体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区域的空间框架。
城市化是根源于城市发展而兴起的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以城市为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表现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和城市地域不断扩大。
由于在现实中城市用地往往因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等而存在较大的差异,可比性有限,所以,一般都采用人口指标来对城市化进行测度。
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近域推进,另一个是广域推进。
农村工业化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界限开始趋于淡化,农村从自身这边努力主动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使城乡之间在发展上关联互动。
技术创新的结果主要有,发现新的原材料或新的原材料供给来源,生产出全新概念的产品或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新品质,开发出新的消费市场,引入新的经营管理方法,产生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
制度是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益被接受,即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实体性生产要素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利用率。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增强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我们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现代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
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实质上是其它相关因素产生影响的综合反映,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的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佩鲁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加速原理说明了经济增长中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量的变动,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部门经济区的边界划分主要考虑某个行业或几个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同时,还要根据该行业在资源利用、生产或经营活动所涉及的主要空间范围,共同确定边界所在。
就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国民经济的发展分解在空间上主要就是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
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梯度推移学说、中心-外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
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干扰机会。
区域分工理论:成本学说、要素禀赋学说。
区域合作包括了区域之间的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市场、建立经济联合组织、协调资源开发、合理保护环境、协调经济发展政策、共同维护经济秩序、保持经济的稳定性、对外采取一致的经济政策和行动以增强竞争力等等。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警戒线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三篇 经济活动全球化
一般说来,一体化是指事物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各个分散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现象。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体化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向金融国际化发展,进而向生产一体化推进。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包括科学技术、跨国公司、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等方面。
信息产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势头最迅猛的新产业,它的高速发展对国际分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一大批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工业本身国际化分工加深;其次,由于信息产业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使各国在信息产品上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该领域能表现出充分的产业内部分工,从而推动了同一水平国际分工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将导致企业中层管理的萎缩,降低管理成本,克服企业所属工厂之间的距离障碍,推动生产的全球化管理,促进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成长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产品出口、设立海外分销机构、建立海外装配生产企业、建立海外完整生产设施和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在海外设置研究与开发机构、把海外子公司纳入总公司全球经营网络等几个阶段。
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第一,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第三,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第四,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第五,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当代国际分工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跨国公司内部分工的外在表现。
阿·托夫勒在其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当第三次浪潮汹涌澎湃地横扫全球的时候,民族国家,这个第二次浪潮时代关键的政治单位,正受到像钳子一样上下压力的夹攻。在当今世界上,既存在着一股试图把政治权力从民族国家向下转移到国内区域和集团中的力量,同时还存在着另一股试图把权力从国家向上转移到跨国性的机构和组织中的力量。这两股力量正促使技术高度发展的国家崩溃,变为较小也较少权威的单位。
经济全球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
未来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具有如下几个趋势: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世界经济将进入“大发展、大开放、大调整、大竞争、大融合、大协调”的新时期。
汽车工业主要具有如下四个特征:第一,汽车工业前向关联效益大。第二,汽车工业的发展必将带动公路、城建等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第三,汽车工业的就业容量也十分庞大。第四,汽车工业的负面外部性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之一。
外部性(externalities)是指经济活动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存在差距时所产生的现象,当一方的生产或消费活动作为变量直接进入另一方的生产或效用函数时,外在性就出现了。
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首先,服务业能够吸收大量投资和就业,即使在衰退时期也可以维持一定的需求水平;其次,服务业提供的多为无形劳务商品,资本的过度扩张只会导致潜在生产能力的闲置,不会产生物质产品生产的积压现象,市场的压力相对较轻;再次,服务业中生产服务业和计算机等高技术手段的应用,协助生产部门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增加市场的透明度,部分防范经济危机或降低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当然,服务业特别是金融资本流动的失控也会造成大范围地区经济的动荡。
新的国际分工体制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活动代替旧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商品贸易体制为标志的。
“思维全球化、行动地方化”,根据区域需要对现代技术进行地方化改造是跨国公司成功的秘诀。
本土化的东西进行全球化的关键在于商业包装和因地制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工业发展报告1996》认为:全球化进程不是个零和对策。
发展中国家纳入全球化始终伴有文化渗透、价值变迁、制度移植等因素的影响,并以市场转轨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表现为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巨大政治、经济、社会震荡,制度的原生性与移植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全球化同时需要更加有力和精明的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市场体系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如描述方法、地理比较法、系统分析法、要素分析法、数学模拟法、技术经济论证法、综合集成法等等。
相关并不一定展示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两组毫不相关的数据,可能出现统计的相关性。
关注随着数量革命而渐渐沉没的归纳推理传统。尤其是在经济和社会发生较大变化时期,定量分析方法的分析范畴和理论原则均受到挑战,而定性和归纳方法的价值便显得更高。
评价经济地理区域的发展因素和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地理特征、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趋势,预测区域和部门经济要素的增长,对区域或部门开发治理方案进行评价,是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的主要方法。
影响城镇发展的条件与潜力的因素:创新因素;集聚因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与城市经济发展潜力;信息化水平与城市发展潜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城市发展潜力。
人力资本积累了教育过程全部投资和劳动者自身的智慧,而且具有投资边际效益递增的特征,与其它生产要素的边际投资效益递减形成鲜明的对比。
城市发展单一条件或潜力的定量分析方法:离差分析法、极差标准化方法、理想值分析法、等级序列分析法(包括层次分析法)。
城市发展条件与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方法:加权综合指数法、理想值加权分级法。
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单一经济要素的预测(回归)、两个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预测(二元回归)、多个因素影响下的分析与预测(多元回归)、区域经济活动分析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回归估计、基本经济模型即乘数效应模型、投入-产出模型)。
预测和分析区域或城市的经济总量(产出)时,常采用美国经济学家P.H.道格拉斯和C.W.柯布提出的生产函数模型。这一方法在区域与城市经济预测和分析中应用十分普遍。
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在许多国家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正在开展此项研究,它有利于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利用。
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项目评估的内容与过程(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社会评价)、区域或城市开发方案的决策分析(决策分析的步骤、风险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分析、确定型决策即可使用线性规划)。
可行性研究阶段着重分析:①项目背景和历史。②项目的市场和项目生产能力。③项目的资源投入。④项目具体布局地点的选择。⑤项目的初步设计。⑥项目组织机构及管理费用。⑦拟订建设进度表、投资进度表。⑧财务评价。⑨国民经济评价。
在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项目进行社会评价。包括:①对社会经济的贡献。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③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④社会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后,需对项目进行后评价。项目后评价指对项目运营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作出判断,以提出肯定项目运作或调整经营方向的建议。
经济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决策系统。
城市信息系统的子系统一般包括: 城市自然条件下自然资源子系统;城市环境与生态子系统;城镇体系与城镇间经济社会联系子系统;城市产业部门与部门间关系子系统;城市交通运输子系统;城市人口预测子系统;城市基础设施子系统;城市文物保护、绿化与旅游设施子系统;城市居住状况子系统;城市用地子系统;城市建设投资、城市建设造价、估算与经济评价子系统;城市郊区农业子系统。
基于对企业内部信息的了解和对这些地方性企业家的信任,当地金融机构可提供所谓的“坚韧资本”,即承担长期风险的资本。
根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结构的影响。
有的学者提出“光滑”的生产空间概念。意指资本和工厂的移动变得更加容易。这样,在“滑溜溜”的生产空间中,发现具有一定“粘结”性的区位,便成为经济地理学家研究的一种思路。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Maxist Geography)又被称为激进地理学(Radical Geography)或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地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观点,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角度来考察经济活动区位决策和空间组织问题。
区域的政治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而人(公司)的空间行为和区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空间结构,是由其特定的生产方式、权力结构、劳资关系、生产关系以及资源与财富的分配方式来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影响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
利润率的上升受制于生产循环中用于投资的资本来源和消费循环中对市场的竞争。
经济地理学应该研究空间化的社会关系,研究劳动地域分工所引起的社会组织的空间形式,研究它们之间的控制与依赖关系。
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结构分析方法(区位决策研究、生产周期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外部性即经济活动产生的而价格机制并不包含的利润和成本,也被称做外部效应和邻舍效应。
从社会福利观点,地理学家就要关注可产生巨大外部性的工业区位所引起的冲突问题。
克鲁格曼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在以上理论前提下,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区位,在较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和历史依赖的。一旦区域专业化格局形成以后,这种格局将通过贸易不断积累发展下去。推延至国家之间,也就是说,国家之间的专业化和贸易格局,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
新贸易理论认为,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
鲁格曼有这样一个重要观点,为了理解贸易,必须理解国家之内的区域发展过程。他的新贸易理论力图在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之间建立关联。他在对比了两种理论的假设之后,将新贸易理论中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与区位理论对运输成本的强调相结合,从而把外部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作为解释区域工业集中和区域中心和外围格局的关键。
基于对工业区位的研究,克氏认为大尺度的产业集聚区比国家更为重要。他指出,夜间的世界卫星影像显示出的是经济集聚区域,而不是国家。
在工业集中区的形成上,克氏不同意古典或新古典工业区位论中的经济竞争均衡模型。认为经济格局的形成中,偶然性、路径依赖、历史和特殊事件起决定作用。一旦早期的区位优势形成以后,通过前向和后向关联,可产生积累效应。这种非理性的经济分布在规模收益递增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锁定”效应。因此,在现实世界中,自动向最优空间格局发展的趋势并不存在。
对劳动力移动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发展的历史水平和期望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区域之间发展格局现状改变速度甚慢。
低运输成本,高制造业比例和明显的企业规模经济,利于区域集聚形成。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新产业区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福利地理学)、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新贸易理论、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