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熟悉政策和业务,看文件汇编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地质灾害防治这一年2011》和《2011年度地质环境管理文件汇编》是最近看完的两本文件汇编。看完之后,对整体的政策导向和范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几年是地灾防治工作政策文件最密集的阶段,国家对地灾防治的重视不断增强,随着各种规范和标准的不断出台,地灾防治的各项工作将不断走向完善。目前对我们来说,新的工作还很多,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另外看了看《地质环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进展与成效》这本书,有各个省的相关工作介绍,有助于了解全国各地在这个领域的进展,这本书非常不错。地质环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更加紧密,服务更加积极主动这一要求的提出,标志了地质环境工作已经走向更高更广的阶段,大大提升了地质环境工作的前景。对不管是地质、地理这样的学科本身还是GIS这样的技术,最终的落脚点一定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这才是技术和理论发展的最终目的。更高的价值在于,地质环境工作要跳出单纯依靠地质领域思维范式的局面,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考量范畴,这会大大提升地质环境工作的服务效益。部领导曾经深刻的提到这个问题,说“我们做出的工作安排,更多的体现了地质规律,却较少体现了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我之前几年的工作,很大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停地思考如何把GIS领域应用到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和互联网,如何进行成果转化。如今从事地质环境相关工作,也将借鉴这一思路。地质环境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对地质环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这方面的成果非常的多样化,各个地方在这方面都有相应的亮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天津的地热资源和浅层地温能的利用,内蒙古的地下水资源勘查与找水,辽宁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以及由此产生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吉林的矿泉水资源开发,黑龙江和河南的地质遗迹保护及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上海的轨道交通地面沉降监测预警,浙江的矿山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开发(金钉子),江西的农业地质调查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生态硒谷),湖北武汉的地面塌陷灾害调查和监测预警,广西和云南的应急抗旱找水打井,海南岛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农产品开发,陕西的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和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等等等等。 各地在地质环境工作上都取得了大量的成绩,另外还有信息化建设的成就等等。
总的来说,地质环境工作覆盖面很广,地灾防治、地下水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热、矿泉水等等方面,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有大量的领域可以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成果可以出。另外还有岩溶碳汇等比较宏观的前沿的议题。我个人觉得,地质环境工作,说到重要性仍然还是地质灾害防治,这主要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要说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那城市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方面都大有可为,如果要说到从长远的宏观的角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应用前景,那应该是地热资源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应用。其实, 浅层地温能资源还远远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土部最近的一个新闻报道说中国的浅层地温能供使用26万年,而这还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如果考虑到“地球内部从未停止过燃烧”这一前提,浅层地温能资源是用之不竭的,其应用潜力甚至远远超过核能和太阳能。从更宏大的视角想象, 浅层地温能资源将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