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绵阳参加一个高级研修班,这是学习笔记:
开班典礼上,西南科技大学的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学校成立时间虽短,但办学理念颇具特色,务实。
第一天上午课程是“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控制”项目验收报告。
认识灾害规律,判识潜在风险,发展减灾技术,提出对策建议。
崩塌滑坡分布主要受断层控制、受河流水系和地形地貌的控制、受岩体和坡体结构的控制。
降雨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在25度到35度之间的坡,地震滑坡多发生在坡度在20度到50度之间的坡。如果坡度再大的话,那就是发生崩塌多一些了。
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重灾区产生的松散固体物源估算出大概为57.7亿吨(二十多亿方),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
震后泥石流比较活跃,比震前活跃,很多非泥石流沟在震后变成了泥石流沟。小流域震后5年内为极度活跃期,大流域震后5年内活动在支沟,震后5-10年主沟极度活跃。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主要是考虑松散堆积物的量和分布的密集程度。
泥石流起动过程中细颗粒迁移与汇聚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泥石流防治时机是:极重灾区在震后短期不宜实施,应在震后3-5年后再考虑,重灾区和一般灾区在震后可实施。防治标准: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设防标准应适当提高,极重灾区除提高设防标准外,计算峰值流量时堵塞系数应增大50-100%。
地震波有高程放大效应。斜坡高程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放大系数为1-3倍。
第二天上午的课程是“地震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受损及其防治与修复对策”。
我国大陆有约100万处地质灾害点,每年由于地质灾害死亡约1000人。
中国工程地质环境的主要特征:四高(高陡地形、高地震烈度、高寒高海拔、高地应力)和三不利(不利的构造背景、不利的岩土条件、不利的气候特征)。
汶川地震遇难和失踪总人数中,近1/3的遇难和失踪人数与地质灾害有关。
地震地质灾害控制因素:断层控制、地形地貌影响、岩性影响。
强震触发的大型滑坡大多发生在断层的上盘。
滑坡的距离效应:75%的大型滑坡分布于距断层0-5km的范围;95%在10km范围内。
87%的滑坡分布在20-50度的坡度范围。
地震崩塌失稳主要发生在地面横坡40°以上的区域,失稳区主要在变坡点附近。
震后泥石流是地震灾区危害最大、治理任务最为艰巨的地质灾害。
第二天下午的课程是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现象。里面提到了我国严重的两大生态环境问题:南石北沙。
第三天上午的课程是“地球大龟裂——地球演化动力学新思考”。这个演讲虽然跟课程本身联系不是很紧密,但却是大家最感兴趣而且也是最震撼的,能听到此演讲让人感觉不虚此行。
这是真正关于大科学的研究,演讲基本颠覆了现有的板块构造理念,颠覆了我之前关于大陆漂移的知识体系。用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来统一地解释地球演化过程主要的地质事实或事件,且不管此研究引起的争议,仅凭其挑战传统观念的勇气和学术精神就很值得敬佩。我觉得这一研究将来一定会引起科学界和社会上的极大关注。下面介绍这个演讲的一些内容:
在对地幔对流、海底扩张和俯冲的新机制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锅盖理论”。地球演化的历史是一部地球热能在冷-热周期不断转换中渐进衰变的历史。地壳与地幔物质在热平衡条件下的不断相互转化,诱发了一系列以升温与冷却、膨胀与收缩、熔融与凝固为特征的地表变迁史。
宇宙的寒冷注定了活力四射的地球将最终趋向衰亡,但地球内部以放射性衰变产热、相变热等为主的自身产热,却是维系地球生命周期脉搏的原始驱动力,推动着地球从诞生开始就无休止地不断演化,包括超大陆形成、裂解,大陆漂移、碰撞,火山喷发,岩熔溢流,冰河生长和消融等一系列彼此相关的重大地质事件。
地球变暖、变冷是地球演化周期的必然。
地球演化进入高温周期,地壳表面出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的软流体,是大陆漂移存在的必要条件。
板块边界实际上是地球大龟裂的结果。
大裂谷的充填物并非来自熔岩,而是来自两边的垮落和沉积。
构造应力随地球演化过程的温度周期而变化。壳幔边界的温度上升在地壳中产生膨胀力,形成以水平压应力为主的构造应力。地球内部温度上升造成构造应力增加,是地震的主要力源。
火山灰进入平流层阻挡太阳入射不是诱发冰河期的原因。
冰盖底融与冰川流动是地球内部变暖的结果。冰河期结束和全球变暖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排放造成大气变暖,而是因为地球内部的热量增加,使地球进入回暖期,是地球热周期的必然结果。
温度与二氧化碳关系的一致性并不能说明目前的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所致。
化石能源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水电资源难以替代化石能源的空缺,核能并非一种十分理想的安全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为人类提供的能源可能是极其有限的。地热才是人类未来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安全和环保能源。人类刚刚开始轻叩地热能源的大门。终究有一天,可以安全的利用地球上这些无穷的热源,为人类造福。
地球演化的驱动力:地热(放射性衰变热、相变热等)。
第三天下午的课程是“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与预测预报”。
里面提到,崩塌滑坡灾害中,有30%是原有隐患点发生的地质灾害,70%是新发生的。而泥石流情况不同,泥石流主要是在原有沟谷发生的。这一数据也是我近期比较关注的内容。
欧洲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做的好,建筑都分布在安全区。世界范围内,地灾监测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是我国香港。
近年来,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报与管理研究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在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在对地质灾害及其变化过程的监测技术和方法方面仍需加强研究,迫切需要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的研究,以提升我国科研整体水平,缩短国际差距。
滑坡监测预警:滑坡变形监测(地表和内部)、地下水动态监测、滑坡推力实测、降水监测。
泥石流监测预警:降水监测、土壤含水量监测、土壤空隙水压力监测、泥位监测、声发射监测。
泥石流预报的难点是提前6小时的预报。
泥石流三层预报体系: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的大区域预报(12-72小时)、以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为基础的中小区域预报(1-3小时)、以遥测雨量为基础的沟谷预报(30分钟-1小时)。
泥石流预报方法:基于泥石流形成机理的——机理预报、基于灾害事件临界降水量统计的——统计预报、介于机理预报和统计预报之间的——成因预报。
大区域泥石流预报需要前期降水量观测和精细化的数值天气预报的支持。
中小区域泥石流预报需要前期降水量观测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支持。
第四天下午的课程是“微地震监测”。
矿山安全不光是技术安全,国外比较重视的是社会安全。
微地震是里氏2级以下的地震。
微地震在矿山安全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