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方面的书大家往往都不愿去看,因为时效性太差,书还没出版,内容就已经过时了,特别是讲发展趋势方面的内容。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讲互联网发展回顾以及各种商业模式梳理的书,还是值得看的,最近就看了两本这样的书——《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和《互联网创富之道》。其中,极力推荐《互联网之达芬奇密码》这本书,在我目前看过的所有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的书里面,这一本在理论上是最扎实的,在内容梳理上逻辑最清晰的,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是纯粹的抱有对互联网信仰的信念来做思考的,而不单纯是把互联网当成赚钱工具,没有单纯陷在所谓的商业模式中,这一点非常可贵。

 
看书的同时,我也不断比照和反思自己在互联网行业所做的相关工作的得失,颇有感触。与大多数人的互联网经历截然相反,大多数人都是沿着互联网的发展轨迹不断深入,而我最开始接触互联网竟然先是关于移动互联网,然后是web2.0,最后到了垂直网站,完全相反的轨迹,有点逆向工程的味道。最开始是大四的时候实习,也就是6年前,在一家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当时想在手机平台上做本地搜索,直接嵌入到LBS的框架中,当时我只是负责最基本的数据内容,这个项目最终失败了,当时我并不明白失败的原因,但现在看来,除了团队的执行力的问题外,在当时的互联网环境下,在PC端的本地搜索都还没有成熟,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努力有点超越需求了,在当时也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互联网的发展最开始是技术驱动的,后来是技术和用户需求双驱动的,然后会完全是用户需求推动的。因为当时的情况是,需求没有达到足够的高度和深度,我们的工作有点超前了,不仅技术门槛高,而且市场拓展极其困难。这样的案例其实很多,国内最开始做搜索的不是百度,貌似周鸿祎更早就做过搜索,但没有成果。最开始做电子商务的也不是当当、阿里巴巴等,而是叫8848的网站,但国内的需求以及物流体系等限制,根本做不起来,而后来的当当、淘宝等却能成功。由此可见,互联网的成功除了精英们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互联网大势和宏观环境的支持,英雄与时势同等重要。
 
从那之后,在读研期间,我对互联网的关注就转移到web2.0领域,当时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到底web2.0网站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其实直到几年之后,我突然很同意红亮给我讲过的一句话,即现在的互联网,其实没有所谓成熟的商业模式,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在后来的运营和发展中逐渐摸索和形成的,不存在真正意思上一开始就设计好商业模式来执行的。在后来我看完了这本书之后,觉得确实如此,别说小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互联网的几大巨头,其公司成立之初,所谓的商业模式都没有支撑多久,所有现在成熟的模式都是在摸索中建立的。典型的腾讯,当年拥有大量用户却赚不到钱,在想要卖掉的时候,却没有人愿意买。直到后来移动梦网的发展拯救了包括腾讯在内的众多互联网大佬之后,慢慢缓过气来的大佬们才开始有了各种商业模式的形成。所有这些,在最开始都是不可能被设计好的。另外,在读研期间,在实验室,我曾从事了一些B/S框架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受限于专业背景,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让所有人都能用到GIS工具,我后来所做的一切工作也都是把GIS应用到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这虽然与互联网关联不大,但为我日后再进一步从GIS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的交叉走向了GIS、互联网、区域经济的三者交叉,我们后来提出的产业地图平台和经济地理国情监测等框架都是基于这样的思路。
 
因此在工作之后,特别是成立富国之后,我们开始了这样的尝试。开始做垂直门户,开始做“推广通”。其实我们这样一批人从事的互联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是在自身的领域基础上,想借助互联网工具,进一步的传播和整合相关资源,也就是平台化的想法,而核心价值和竞争力不在于互联网,而在于背后的或者说线下的咨询和应用能力。所以注定我们在一开始就不是互联网的设计思路。需要检讨的是,包括我在进行网站改版之时,我们也没法做到完全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因为我们的用户,还不是纯粹意义上互联网用户,这种需求的本身也是需要摸索的。在推广通上就更是如此,似乎互联网从业人员的特点是,往往把自己圈子里面的人当成是典型用户,就是所谓的思维范式的问题,换言之,我们并不真正懂得“他们的互联网”。所以产品本身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要么曲高和寡,要么晦涩难懂。我们就是这样的,我们把客户想的过于高端了,另外我需要检讨的就是,我自己好像太沉迷于专业本身了,我的理想是打通地理信息、区域经济、地方招商、电子商务、垂直搜索等多个领域的需求,形成统一的平台,但是结果往往却无所适从。还有就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悖论,往往面向高端用户的产品,客户都不愿意付费,而面向低端用户的产品,大家付费的积极性反而很高。也许这个跟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年龄阶段有关系吧。经过以上种种,我们最终还是没有成功,我们可以归罪于不成熟,也可以归罪于对互联网的外行,可以归罪于这方面的用户需求还不成熟, 当然,也可以批评我们:如果不能简单说清楚,就说明还没有完全明白。 但从骨子里,即使我们失败了,我们依然用一种“这个时代不配拥有我们”的愤青感慨聊以慰藉,因为我始终觉得,总有一天,我们在在网上特别是互联网地图上去匹配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招商投融资需求,在网上去在线的分析地区的产业格局与现状从而为产业投资和产业政策提供支持,在网上对中国的各个产业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进行管理和整合分析,在网上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在网上监测企业、产业、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再往更远的地方想,我甚至希望如果有一天,各个地方和部委的业务系统统一汇总,经过顶层设计的框架统一到中央,将各种层面的政策需要提炼和整合,从而能够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测,让所有资源都能进行最优的配置和组合,那将是怎样的一个“智慧中国”。
 
以上这些都是我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的一些得失,说的有点远了,回过头来再想想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这本书对中国互联网发展脉络的梳理非常细致,从2000年前的初现端倪、过热以及泡沫破灭,2000—2005年的复兴和深化,迎来第一个高潮,到2006-2010年的产业格局成熟和大佬确立,再到2010年之后的新趋势,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一览无余。 从这本书中所想到了很多,比如互联网的免费“原罪”论,虽然也许对于某个阶段的互联网企业发展不利,但是从长远看,对中国广大网民以及互联网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再比如长尾理论,这给很多做很细的行业和领域的人,提供了最好的市场支撑,我们所做的垂直门户,其核心理念也是“一寸宽,一公里深”,即把一个很细致的领域做到最深。这种细分是用户需求的细分所导致的。书中也提到,互联网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存在,将日渐不重要,它会渗透到每一个行业中去。这一观点跟我在思考GIS行业发展时所想到的完全一致。 另外,书中所提到的互联网的典型创业精英的案例、关于“微创新”、QQ的遗产之辩,都非常的引人入胜。作者的确是“最好的互联网使用者”和“最好的互联网从业者”,书中的一切主题都围绕着用户需求,互联网行业的所有从业者都明白用户需求的重要,但真正做到确实不容易。我忽然想起之前在办城市营销论坛时,大师科特勒先生说过,他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胳膊掐三下,然后说三声:用户、用户、用户。
 
 互联网永远是一个不断更替的行业,里面的种种永远也无法说清楚,其实互联网对我们的改变,绝不仅仅是生活层面和商业层面的,站在更厚重的视角看,互联网的发展给了中国与世界同步以及超越发展的后发优势的机会,给了沉默的大多数从此影响话语权的机会,给了民众监督集体意识觉醒的机会,而这几种机会,将随着未来几代人的成长和成为社会中坚从而最终改变一切。
 

 

posted on 2012-08-24 15:29  张进洁  阅读(3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