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终于把郝寿义、安虎森的《区域经济学》看完了。一直想重温一下区域经济学的经典读本,本来想看那套经典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不过过于庞大的内容让人望而却步,最后选择看郝老师出的书。之前总有一种印象,国内的区域经济学界,很多都是经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出身的,真正纯经济学出身的是少数。之前看的一些区域经济的书,其主导思想和逻辑范式也都是经济地理的框架。而这个学科最需要的是纯经济学背景出身的专家和相应的教材,而郝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的内容逻辑非常清晰,体系完整,看完之后受益匪浅,其中对城市经济、城乡边缘区经济、乡村经济的章节非常有必要。另外,安虎森老师出的一本《新区域经济学》,也非常不错。

 

虽然我的知识结构完全偏向地理学,但我更希望能有更多的纯经济学背景的区域经济教材的出现。其实这不但是教材本身的现象,涉及到学科领域也是如此。区域经济界长期得不到主流经济学界的认可,虽然多年前在国际上随着克鲁格曼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在国内,区域经济学界的这一现象仍然明显,既不受主流经济学的重视,也不受经济地理学界的待见,处境有些模糊。我记得之前旁听过一次高级别的经济地理学的学术讨论会,这种现象就十分明显。不过近年来,这一情况已有所改观,这得力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以及得力于国家发改委地区司主导的多项区域规划的影响,从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都对区域经济界提供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扯得远了,最后还是回到这本书,附上书中摘录的一些读书笔记: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故任何经济活动的进入和推出,对区域的影响,都将遵循乘数定律。

强调区域空间的三元分法,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分法基础上,增加了城乡边缘区,也即城乡结合部。

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商品和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差距而不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

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新技术浪潮、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区域一体化。

信息技术革命使空间的可达性发生变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借助新增长新贸易理论,运用在区域经济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代表作是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藤田的《空间聚集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品方法》。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中央向地方和企业放权让利为主线,遵循着重新构造经济主体和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展开的。

中国区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剧;区际分工弱化、区域结构趋同严重;区域间摩擦加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行为失控。

胡佛认为,传统的地理学家因缺乏从人类行为和体制方面对“原因何在”的问题作出解释的能力,只能描绘和绘制地图。

地理学本质上是“事后”的解释,而不是“事前”的预测,而经济学往往是经济活动的超前预测,因而具有指导意义。这反映了目前区域经济或经济地理研究所面临的与实际的经济活动总有一段“距离”的问题。所以往往有“对策”之功效,但没有“指导”的力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路径问题。

区域经济的主要研究内容:区域结构、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区域空间的地域(区域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元、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政策一般有两个基本目标: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

经济区位更多的强调由地理坐标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根据胡佛的总结,一个区位的相对优劣,主要取决于四类区位因素:地区性投入、地区性需求、输入的投入、外部需求。

公共设施区位选择模型主要是由费用最小化模型和福利最大化模型。

分工与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研究的主线。

分工与专业化和生产率之间有一种定理的关系,也就是常说的“斯密定理”。

可以把分工与专业化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性以及其它方面的作用概括为两个方面: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企业组织的变化过程——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

柔性专业化与信息高速公路节点处的聚集趋势。这种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各种高新技术产业区。柔性生产方式强调的是专业化分工和企业的动态集成。

在城市空间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取决于该企业的联系成本,并非取决于经济性与否。

由外向型工业集中而成的城市普遍具有“飞地”性特征。欠发达国家大城市之外的工业从事外向型生产的可能性比较大。内向型工业则普遍集中在大城市。

比较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产业结构变动是资本寻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造成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产业间投入产出的效益差别很大。

重工业优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消费来实现的。

区域产业结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区域产业结构必须既是资源导向的,又是市场导向的。

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来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

增长极或核心区的极化与扩散,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增长,是一定时期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

随着工业生产方式从福特主义的大生产体系进入后福特主义的柔性生产体系时代,成本降低的重要性已退居次席,信息接近性成为更为关键的因素。

工业区域空间结构的组合演化有五个阶段:初始时期的空间分散阶段、大规模生产方式初期的高度集中阶段、核心—边缘式分散阶段、网络化分散阶段、柔性生产的网络化聚集阶段。

制造业就业人口具有一个从核心区选址转变为到城市边缘地区和城市以外郊区的不可逆转的过程。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发展援助、区域均衡发展、区域优先发展。

日本的多次国土综合规划的目标:建设“分散化的国土”。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地方尺度上的延伸。

凡是以区域均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总是不如以区域发展援助和区域优先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有效。

posted on 2012-07-20 10:37  张进洁  阅读(58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