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三维参数测量系统的初步结果4

合肥光源储存环束流三维参数测量系统的初步结果3

初步结果3里面展示了裸接BPM电极信号进示波器在不加激励时能测工作点,但是这个只是这个3维参数测量系统的副产品,从示波器波形把逐束团的X、Y都算出来了,通过每组波形生成的单点X、Y值总是在10几um范围内变来变去,标准差大约几个um,而libera的SA数据标准差只有零点几个um,差了1个量级,结果总是不能让我满意。

这段时间尝试了各种方式提取幅度,想让逐束团的X、Y算的范围更小些,以使每组波形算的单点X、Y的STD能更小些,条带和纽扣,以及鼎阳和力科的示波器互相换来换去接,可是效果不大。


和雷雷讨论,提到这个问题,雷雷立马想到和Libera的处理器相比:

  Libera B+ 示波器
ADC的位数 16bit 12bit
采样率 100MHz多一点 10GHz

有时候说话说不清楚,贴个表格应该清楚些吧?示波器ADC在10G采样率下的有效位enob和Libera的比就更低了,先天就处于劣势,再加上更高采样率会带来更高带宽的噪声,所以比不上也正常。

还有就是每次是从500us的波形提取信息算出一个点,如果每500us出一个点的话,实际上是个2KHz的信号,而Libera的SA是10Hz的数据,速度差了200倍,应该是200个点平均一下和Libera的SA比才行。

这就给给结果吧:


上图里的黄雾是逐束团的X,Y画出的,共35(个束团)*2266(圈)个点形成的(45个束团,有10个空位不算),对应B&B(Bunch By Bunch);蓝团团是一圈的35个束团的X,Y平均出一个X、Y,共2266个逐圈X、Y的坐标点形成的,对应T&T(Turn By Turn);红点点看起来很小,实际上是22个点,把2266(2266=22*103)个逐圈X、Y,分成22个组,每组抽取的103个点的X、Y平均得到一个点,产出22个点,对应FA;FA的22个点再平均得到一个单点X、Y,综合效果就是35*2266个点平均得到一个X、Y,这个单点随时间累积在图上,组成绿色的团团,对应MA;MA在时间轴上最后的200个点的X、Y平均得到一个X、Y,累积在图上,形成白色的点。

各组等效的采样率以及通过点的分布算出的STD:


这样逐次抽取,发现效果很惊艳,从B&B的一大团雾,慢慢变成一个小点点,单组波形产生的T&T,FA和Libera的T&T,FA的分布标准差也都可以媲美了,特别是FA相当于44KHz的数据,其STD和SA的相当了。MA等效为2KHz的信号,间隔7秒取一个点,STD有点大也算正常,其200个滚动平均产生的SA可以和Libera的SA对比了。

最让我惊讶的是B&B到T&T的变化,T&T这么小的范围,得不到工作点的信息应该算正常的,B&B那么大团,不激励就能得到工作点的峰也是正常的吧。

后面4张图,前两张是鼎阳示波器接纽扣电极测的结果,后两张是力科示波器接条带电极的结果,下次反过来接再试试。

posted @ 2021-04-15 16:37  卡西莫多了  阅读(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