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奇怪帧率的来源
电视起源于美国,刚开始只有直播电视,录播电视是后来慢慢兴起的。人们需要想办法让片场的电视摄像机和家中的电视机同步起来。当时唯一能达成这个目标的技术就是和电力干线同步,而美国的电力干线频率是60 HZ,所以最初的电视帧率就被设定为30 HZ或30 fps。
彩色电视问世时,为了传递彩色信号,人们做了一点小改动,把(美国)彩色电视的帧率改为了29.97 fps。正因如此,现在NTSC仍然在用29.97 fps的帧率,而30 fps不复存在。就算是HD格式,1080i60的帧率也是29.97 fps。
与此同时,在PAL制国家中,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电力干线频率是50 HZ,所以电视一开始的帧率是25 fps,于是PAL制国家就这么沿用了下来。(T)
NTSC制下交流电频率信号是60Hz,而如果采用间隔扫描下,其实每秒是30张图片,就是30fps,为了把信号和载波区分开,频率降低千分之一,变成了29.97fps。而电影胶片是24帧的,为了让电影内容可以方便的在在电视上播放,于是需要先将24帧的内容转为23.976,再经过2:3pulldown转为29.97fps。23.976*5/4=29.97。主要是一个4帧内容变5帧的算法
关于为什么帧率和交流电频率一致, 是因为早期人们的电视用的阴极射线管来显示,视频是一行一行扫描下来的, 当时人们发现帧率和交流电频率不一致的话,会在屏幕上产生一些涟漪信号, 很影响观感,
但是如果交流电频率和视频帧率一样的话,则不会有涟漪现象, 这样观感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