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数据结构-二叉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八:(中序后序)求二叉树的深度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已知一颗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求二叉树的深度。 Input 输入数据有多组,输入T,代表有T组数据。每组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5 11:22 洛沐辰 阅读(53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七:叶子问题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已知一个按先序输入的字符序列,如abd,,eg,,,cf,,,(其中,表示空结点)。请建立该二叉树并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输出该二叉树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5 11:04 洛沐辰 阅读(25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六:哈夫曼编码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字符的编码方式有多种,除了大家熟悉的ASCII编码,哈夫曼编码(Huffman Coding)也是一种编码方式,它是可变字长编码。该方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5 10:29 洛沐辰 阅读(1506) 评论(1) 推荐(2)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五:层序遍历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已知一个按先序输入的字符序列,如abd,,eg,,,cf,,,(其中,表示空结点)。请建立二叉树并求二叉树的层次遍历序列。 Input 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5 10:15 洛沐辰 阅读(571) 评论(0) 推荐(2)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四:(先序中序)还原二叉树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给定一棵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要求计算该二叉树的高度。 Input 输入数据有多组,每组数据第一行输入1个正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5 07:42 洛沐辰 阅读(1135) 评论(0) 推荐(3) 编辑
摘要:遍历方式的转至 "二叉树的四种遍历方式"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种遍历方式的规律: 先序遍历:跟在前,子树的根在后,左子树比右子树考前,且第一个就是根节点。 中序遍历:左子树在根左边,右子树在根右边,左边的部分是根节点的左子树的中序遍 历序列,右边部分是根节点右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 后序遍历:根在后,子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5 07:25 洛沐辰 阅读(264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三:统计叶子数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已知二叉树的一个按先序遍历输入的字符序列,如abc,,de,g,,f,,, (其中,表示空结点)。请建立二叉树并求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个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4 16:44 洛沐辰 阅读(28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二:遍历二叉树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已知二叉树的一个按先序遍历输入的字符序列,如abc,,de,g,,f,,, (其中,表示空结点)。请建立二叉树并按中序和后序的方式遍历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4 12:03 洛沐辰 阅读(11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二叉树的遍历(traversing binary tree)是指从根结点出发,按照某种次序依次访问二叉树中所有的结点,使得每个结点被访问依次且仅被访问一次。 四种遍历方式分别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层序遍历。 PS:由于在二叉树这一个分类中都能找到对应的代码,所以详细代码就不在这里贴了 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4 11:18 洛沐辰 阅读(2470) 评论(3) 推荐(0) 编辑
摘要:数据结构实验之二叉树一:树的同构 Time Limit: 1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iB Problem Description 给定两棵树T1和T2。如果T1可以通过若干次左右孩子互换就变成T2,则我们称两棵树是“同构”的。例如图1给出的两棵树就是同构的,因为我们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10-24 10:11 洛沐辰 阅读(397) 评论(0) 推荐(1)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