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听到兄弟们讲的最多的两个字抄底,确实今年好多品种都在成本线附近徘徊,甚至于一些品种成本相对固定,都完全破了成本价,基于此情况下市场很多人都信奉轻仓然后分仓买入,说实话这种操作听起来非常有感觉像是万无一失,但是实际操作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第一什么样的价格可以作为轻仓买入的条件呢?上个纯碱视频我讲过就成本来说都分为好多种,到底哪个成本再试最低的,还是按照历史统计法去定义历史最低点为低点?这些都是模糊的,何况除了农产品外工业品的成本会随时变化,因为原料价格会变化,有些是海外定价,除非了整个产业链全部亏损,那么这个成本我认为是有效的,当然这个成本只限用于工业品,因为工业品可以随时控制开工率,比如像季产年销的农产品,打破成本之后一跌可能就是一年,来年种植面积才会改变,所以成本支撑的定义品种也要划分。此外宏观大年下的品种,要格外注意全球的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流动性危机会虽然使得现货下跌空间有限,但是盘面或许跌成狗。基于单一纯粹的价格去买入,这两种交易陷阱我们都需要看清楚。

第二什么样的仓位买入叫轻仓?轻仓定义有很多种,就账户定义划分的话有的朋友把保证定义为仓位其实也没有错,但实际上每个欧品种保证金比例不一样,其实交易中最致命的是损失,所以我认为损失能够在一定预期范围内的都叫轻仓。

但我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轻仓是用来扛单的,如果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灾难大概率会降临,因为人性是不可窥测的。轻仓赚钱了也会懊悔买少了,轻仓买入之后你发现价格又便宜了,心想反正轻仓,肯定也会控制不止自己去补仓,补仓之后随着价格趋势继续对自己不利,账户可用就会继续加速变少,轻仓就会变成重仓。这里就更不用谈轻仓分品种买入了,这样不用补仓游戏账号很快就结束了。有的兄弟们即便有技术层面的止损习惯,但也难度抵人性的贪婪,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交易方式的错误。

第三假设若真有人能够满足就一个品种且轻仓持有,是可以规避大部分系统性风险的,但是市场底也无法通过价格去测算,应该按照既定的条件去博弈,即便按照既定的条件做到了市场最低点,但是你会发现终究抵不住时间,因为这个合约结束了之后还得移仓,在每一次的移仓过程中消耗的是移仓损失,若有幸等待反转那一天,你会发现还不如等反转那一天去买划算,因为移仓损失和时间这两样珍贵的东西都流逝了。

所以轻仓买入是碗毒药,加上不正确的成本估值理解,内心的潜意识会告诉自己反正都成本位置买了,仓位轻后面再补,随着对于品种成本错误的理解和轻仓交易的肆无忌惮,这碗毒药就变得无色无味却剧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