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于银行股以前已经讨论过几次,但是鉴于不断有人在问,不妨这里统一回复一下。

首先我要说,银行未来的问题可能确有很多,但是我认为确实远没有到市场目前预期的那么悲观。

就个人判断,银行股在此估值水平上未来几个月乃至1年的获利可能性和幅度远远高于亏损的可能性和幅度,就中期投资而言很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我依然不会重仓买入任何银行股(但是我不介意以较小的仓位进行一些中期的套现性交易,这是2个问题)。矛盾吗?一点儿也不,原因如下:

第一,我不是一个版块轮动爱好者,任何几个月都会有某几个版块涨的很不错,但那与我无关。我的着眼点投资习惯不是“打零工(哪怕这个零工的单位利润很不错)”,而是立足在5年甚至更长时间上的长周期的通盘考量。所以我的每一笔买入都是基于这个周期内的理由(除了以对冲为目的的仓位,这个既可以留也可以作为后手)。

 

第二,在我下一个周期的长期投资目标上(不代表我永远的倾向,而是高度针对下一个周期的判断),必须符合“大行业,小公司,低边际成本,高利润,弱周期,强竞争优势”等高价值特征,而银行显然不符合这一特征。

 

第三,基于以上2点目标性的不同,又在执行上经过09年和10年的大力布局,目前我的仓位组合已经接近理想,我没有任何理由换出精挑细选的长期优质企业来换取区区的阶段性机会,而且我已经获得的利润基础完全使得我可以接受未来1年内相对平庸的投资回报而依然获得满意的3年复合收益率(2009,2010,2011)。

 

第四,即便作为对未来1年这一中期投资回报的某种对冲措施考虑,我也只会选取同样高度低估,但是基本面情况的不确定性要远远低于银行的目标。而这类目标目前在市场也并非绝无仅有。

 

第五,虽然银行股的中期投资前景比较乐观,但是对于其长期的投资前景我依然并不看好(请注意所谓的看好与不看好不代表不看好就不会涨,而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5年翻2倍的股票也是涨的,但是相对翻6倍的股票那么就属于“不看好”了)。如果我重仓进入银行股并且假设进行了一笔成功的中期投资,那么套现后的资金,届时我又该如何打理?我能确保那时寻找到更好的投资机会吗?如果对比并不确定,那么站在一个较长的投资周期内来看的话,到底是来回折腾的做中期套现对总体资金的收益率更有利还是始终持有自己最有信心的成长股组合更有利呢?

 

或者反过来说,即便银行股可能具备我看不懂的美好的未来,但是既然对于其的分析解读并非我的强项,那么即使这是盘好菜,也不是我的那盘,很公平。

 

所以,我想强调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是最重要的。市场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机会,我们根本没必要抓住“所有机会”,但是一定有必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机会来自哪里。另外,即便就当前的银行股本身而言,其实也无须太大惊小怪,不就是1年左右没怎么涨吗?价值型投资经常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就是也许确实非常低估,但是市场纠错的时间却可能大大超出一般人的忍耐力。去看看涅夫在很多成功的投资回报前动辄就是等待2-3年甚至更久,也就不难理解了(需要注意的是,涅夫的持仓艺术很高明,动态调整仓位的能力相当强悍。这确保了即便在很长时间的等待或者继续下跌中,他都有灵活的措施来持续摊平成本。而如果一般的散户只会大仓位被动守候,那么万一市场纠错的时间大大超出其预测,那么后续很好的股价修复也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大大降低总计的复合收益率)。

 

特别重要的一点,在于我们需要认识到任何投资方法都会有特定的风险和局限性。成长型投资和价值型投资各有各的美妙和危险(可参考《我为何更倾向成长型投资》系列中的分析),重要的不是只看到他们的美妙而忽略他们的风险,重要的是尽量客观的分析他们硬币的每一面,并且结合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最忌的就是左右摇摆,患得患失。

 

真正坚定的守候,其实来自于真正理智的放弃,如此简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