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线投资中,“买入持有”已经成为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很显然,作为完整的投资行为是不能缺乏卖出动作的。一般而言,卖出将出现在三种典型的情况:
1,市场全面泡沫化,呈现极度疯狂的状况
2,企业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发现对于企业的某项重要预判失误
3,发现了一个整体上更具有吸引力的新目标
对于上述三个原则很好理解谈的人也很多了,因此不需要再赘述。这里重点谈谈另一种情况,就是3个选项都没有发生,却依然可能要考虑卖出的情况。我称之为“市场定价与预期剩余收益率的吸引力评估”。下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对这种情况处理的一些思路。
【第一步:预期收益评估】
首先要对持有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有一个【量级】层次的评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估是无法精确化的,但却是必须要提炼出量级概念的。所谓的【量级】概念以前谈过多次,简单的说就是对这个企业“在中性的市场背景及企业发展背景下,其内在价值较充分的释放后可能达到的市值规模”做一个估计,与当前的规模相比,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几个层次:
1,3倍以上,这里假设企业名称为A,当前市值为200亿
2,5倍以上,企业B,当前市值为100亿
3,10倍以上,企业C,当前市值为20亿
这里的推算可以不精确,也是无法精确的,但是一定需要一个大致的量级范围。这个推算与我们对企业成长空间、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度,以及竞争优势维持的久度等要素的理解紧密相关。
【第二步:达到预期的时间评估】
对于达到上述期望收益的时间范围做一个中性的估计。估计涉及的主要因素是业绩+估值,最简单的以估值水平不变业绩较为稳定的增长,假设达到上述3倍、5倍、10倍收益的时间分别为5年、7年、10年。这样,预期收益率与预期收获时间的对应,可以算出A,B,C三个企业的预期年复合收益率为:
A:24.5%
B:25.8%
C:25.8%
上述的假设中,无论是对于企业业绩增长的估计,还是预期达到收益的时间估计,都不讲求精确,也要排除过于乐观或者悲观情景的假设。或者也可以借用项目管理中常用的:(2悲观情景+6正常情景+2乐观情景)/6的换算方式来进行估算。
【第三步:卖出吸引力评估】
好了,现在假设从我们买入这个企业过去已经4年了,上述3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一如预期,没有比想象的更好或者更差多少,基本上延续着之前对于“预期收益”的评估。但这个时候市场给予3者的定价差异已经开始出现,假设市场已经从你买入后给予了3个企业下述的成长空间:
1,A企业达到450亿市值
2,B企业达到400亿市值
3,C企业达到80亿市值
从上述情况来看,A,B,C在4年内已经分别涨了2.25倍,4倍,4倍。而他们距离各自之前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时间分别还差:
A:1.33倍,1年,约等于复合收益率33%
B:1.25倍,3年,约等于复合收益率7.7%
C:2.5倍,6年,约等于复合收益率16.4%
从这个结果来看,上述的三个企业在“现在”可以考虑卖出了吗?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请注意,再次强调这里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企业基本面以未来预期没有出现重大变故”的背景下,只是单纯从市场定价角度考虑的卖出交易的吸引力评估。
【最终决策评估】
- A企业,如果继续按中性情景考虑在未来1年内达到预期收益的话,其收益率高达33%。而基本面情况在未来1年变化的可能性非常小,过去4年的走势也没有出现高估过于乐观的情况,所以A企业不应考虑卖出而应当坚定持有。
- B企业,即使一切按照预期,其未来3年的复合收益率仅仅才7.7%。要大幅超越这个收益率需要企业基本面出现意料之外的明显乐观因素,而过去的4年来看这种因素没有出现的迹象(因此很可能市场有些盲目乐观情绪出现在了定价中)。撤出这部分资金后寻找另一个3年复合收益率高于7.7%的投资机会并不困难,因此B企业应该坚定卖出。
- C企业,首先未来16.4%的投资收益率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不是1,2年的区间而是长达6年的回报率。虽然投资时间还比较长,因此不确定性也比前面2个更高,但是既然过去4年的经营中没有发现重大的企业判断失误,那么其延续中性评估的发展趋势将依然是高概率的。此外,一般像这种竞争优势久期很长的企业(预判达到10年),是随着时间而越来越强大的,其最终无意外到达10年的投资目标后一般会给投资者更大的惊喜在后面---因为他比10年前还强大。而卖出后再寻找一个6年复合收益率高达16.4%的企业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此C企业应该继续持有。
所以,第四策略的要点,是对于市场定价与预期剩余收益率的吸引力评估。这其中的几个关键性判断要素是:
- 预期收益与实现久期的评估
- 剩余收益率与新投资机会之间的评估
- 剩余收益率与剩余投资久期内承担的风险的评估
当然,有人可能会问:要是4年过去了还没涨怎么评估呢?很简单,巴菲特不是说了吗,3个字: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