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软件工程实践总结&个人技术博客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2020春|S班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软件工程实践总结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完成软工实践总结 |
作业正文 | 在这里 |
其他参考文献 | 软工实践寒假作业(1/2) |
回望
对比目标和期待
当下完成的目标有
- SQL
- 脚本语言(中途变更为js)
- 安全框架shiro
- 服务器 nginx
- springboot熟练应用
- ORM框架mybatis
- NoSQL mongoDB
有待加强的有
- 对java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 junit单元测试不够熟练
总的来说,这次的软工实践,巩固了我原来会的技能(javaweb开发,springboot的基本使用,mybatis的整合,docker的容器部署),同时也让我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如shiro的鉴权、无状态令牌jwt、适合快速开发的mongoDB、编写js脚本语言,用来批量处理mongodb文档数据等。也有不足的地方,一些我不是很熟练的技术我仍然不清楚,比如前端的各类框架等。
印象最深刻的作业
印象最深的肯定是疫情统计可视化的原型设计。
使用的工具在当时对我来说一窍不通,同时组队的队友也对此道一点也不清楚(Azure)。因此在任务完成上十分被动。
时间统计
记录 | 时间 |
---|---|
一共完成了多少代码 | 3000-5000行 |
各次作业都花了多少时间 | 列表见下方 |
累计在软工实践多少时间/平均每周时长 | 50小时/3小时左右 |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 mongodb |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 nginx的ssl模块 |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 js |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 无 |
工程能力的提升 | 基本等同于之前 |
团队合作上的提升 | 能够依据个人能力合理地将任务分配给其他人 |
其他方面的提升 | 忍受能力提升了 |
各次作业耗时表
作业 | 时间 |
---|---|
个人第一次作业 | 1小时 |
个人第二次作业 | 5小时 |
结对第一次作业 | 6小时 |
团队第一次次作业 | 2小时 |
结对第二次作业 | 8小时 |
团队第二次作业 | 2小时 |
团队第三次作业 | 1小时(开会) |
团队第四次作业 | 5小时(设计数据库) |
个人第三次作业 | 3小时 |
团队第五次作业 | 10小时 |
团队第六次作业 | 15小时以上 |
个人最后一次作业 | 1小时 |
团队总结
- 作为团队中的组员,我主要负责统筹后端项目的搭建,依照个人能力分配工作,同时负责整合他们的项目,遇到冲突负责手动合并。我觉得我的任务布置能力还有待改进,因为我收到的pr是每个成员各自创建了一个新的文件夹而不是在我原有的项目上创建分支并修改。如果我当时有好好提示的话,后期就不用我手动合并了。
- 我觉得我们组的组长,能够积极的提出项目存在的问题,并且适时地给出原型和需求分析书,极大程度降低了我们开发时当无头苍蝇到一股脑儿瞎写的可能。
- 我在团队担任后端负责人。我觉得我很好的完成了这个角色的任务。我觉得我还挺适合这个角色的。
人月神话
如何证明学会了软件工程
在学习《软件工程》一书之外,积极阅读了《人月神话》,《代码简洁之道》等书籍。在了解了传统的软件开发流程之外,对于开发的各个步骤之中的细节,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团队成果
- 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宅单词)
详细的信息移步至这里-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有需求收集,需求分析,功能比较,原型设计,原型审核,数据库设计,功能设计,前后端分离及对接等过程。在项目早期,就对整个项目的流程有一个大体的设计。- 并且通过数据展现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
后端服务设计坚持了六大开发原则,基本上满足了开闭原则。其中后端接口文档使用了swagger框架自动生成,对于每个对前端开放的接口,都经过了单元测试,连接无误后才开放。
自己的人月神话
对于结对作业的分析:
解决问题的最快的办法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当两个后端结对,要完成一个web应用时,前端页面展示应该谁来做呢?当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就是: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在经过长达20分钟的py沟通后,我和老张达成了一致的协议:我不去解决他,同时他在开学后请我吃一顿饭作为报答。于是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变成了让其中一个人去学习基本的前端框架和知识(也就是我)。在快速的浏览后,终于在ddl前3天完成了前端页面的搭建,同时成功与后端进行通信。这或许是我学的最快的一件事吧。
建议
- 1. 对于下一届同学,或者大一的同学,你想说:
- 自觉和方向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尽早确定一个未来的方向,提前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可以赢在起跑线上。
- 2. 对于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 头悬梁锥刺股
- 3. 对于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议?
- 首先先表示一下对助教同学的感谢,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给助教带来的许多麻烦,他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帮助,给予了我们很多建议。
- 我希望助教能多于我们交流一下工作或者升学上的经验
- 4. 对于软工实践课程,你有哪些建议?
- 希望能有更好的组队机制,要不然8个pm凑在一起,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