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曹政

说明:曹政,公众号“caoz 的梦呓”博主,本文摘于其知识星球付费课程“底层逻辑”,分两节。

底层逻辑(1)

大家好,我是曹政,欢迎来到新一年的福利课,这次我们的内容主题是底层逻辑。分为两节课,今天是第一课,讲一些基本定义和概念认知。下周第二课,会针对常见场景做一些使用底层逻辑进行判断的说明。

1. 为什么我们需要学底层逻辑?

1.1 更好的认知事物因果

学习底层逻辑,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事情发生的因果关系。并能够对这个世界建立更系统的认知能力。

大多数人是通过直觉来感受世界,而直觉往往会将我们的思维引入歧途。

1.2 更好的做出判断和预测

基于正在发生的现实,和已经展现出来的资源,能力。通过底层逻辑,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判断未来,去判断市场的发展方向,判断行业以及政策走势,判断可能的市场机会和风险。

这里面,机会和风险的判断,是每个人成长所需要面对的重要判断。

坦白说,我自己在这方面也并不完美,甚至有很多判断失误的表现。但通过观察,我发现以俞军老师,张小龙等知名产品大师为代表,以巴菲特,段永平等知名投资人为代表,他们做出机会和风险判断的能力,是非常杰出的,而这些判断,也恰恰是基于他们的底层逻辑。

这里要强调一下,底层逻辑并不会让你成为 100% 的判断大师,并不会让你把握每次机会,规避每次风险,黑天鹅永远都存在。但是底层逻辑,可以让你在面对风险时,有更多的抵御能力;让你在面对机会时,有更高的成功把握概率。

事实上,一个成功者的底层逻辑中,时时都应该有对黑天鹅的足够警觉。

1.3 更好的做出关键决策

把握因果,准确判断,其目标自然是影响关键决策。

老读者应该记得关键决策的福利课程。

什么是关键决策?

考大学的选择,找工作的选择,结婚对象的选择,重大的投资选择,对一份工作是否继续的判断等等。

关键决策对人生走向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而很多关键决策的形成却是非常草率甚至是荒谬的。很多人恰恰因为某些草率,荒谬的关键决策,让自己陷入了非常困顿,甚至绝望的境地。

底层逻辑的训练,其实也是提升关键决策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把握关键的人生节点。

2. 厘清关键定义

在阐述底层逻辑之前,我们先厘清一下关键词,关键信息的精确定义。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无法确认某些关键的正确含义,那么谈论逻辑就是很扯淡的事情。但在中文互联网上,这种扯淡的事情就很常见。

就好比,你在谈事实,对方谈立场。你去谈立场,对方谈法律,你去谈法律,对方谈道德,这种情况下,讨论的意义等于 0。

2.1 事实

事实是指已经确认发生的事情,这里所谓的事情,也包括已经确认的态度和立场。

我举个例子说。

比如说,我不喜欢某国,这是我的立场。
但我明确表达后,那么我不喜欢某国的立场,在别人转述的表达中,这也是一种事实。
如果有第三方统计数据证明,中国人有 60% 的人不喜欢某国,那么这个统计结果,也是一种事实。

那么在表达中,我说我非常不喜欢某国,这是我的立场。你对外说,曹老师讲了,他非常不喜欢某国,这是在陈述事实。我又说,基于第三方统计,中国人有 60% 不喜欢某国,这个,也是陈述事实。

尊重事实,是一切判断,逻辑的前提。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

事实往往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人们往往无法看到事实的全部,无法掌握事实的完整性。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必须承认,事实的任何一面,都是事实,不能用事实的一面去否认事实的另一面。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事实的每一面,并小心的拼接,从而尽可能的基于更完整的事实进行判断和分析。

很多人会认为说,如果你拿出来的不是完整的事实,就是故意的歪曲,是别有用心的误导。确实,展示符合自己观点的事实碎片来误导,是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即便如此,不要否认事实本身,任何一面都应该尊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争取了解事实的更多面。

但是,不要求全责备,也许我们永远无法获得完整的事实,在很多场景下,这是很常见的问题。这时候,不要苛求每个人都能展现全部事实,仍然需要尊重基于部分事实所做出的解读。

我在写作的时候,遇到一种非常烦人的场景,就是每次都会有人跑来留言说,那什么什么你怎么不说,那什么什么你怎么不说,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我每次试图写一点点分享,就要先列出一本某领域的全百科词典,事无巨细的把所有不同层面都展示出来,才能证明我的分享的可信性和完整性?这他妈的现实么。

事实也具有时效性,对事实时效的标定也是对事实尊重的一部分,比如说,有人来问,新加坡房价如何,那么我说,我买的房子是多少钱买的,位置在哪里,面积多大,景色如何,小区配套如何。别人一听,哇,真的不贵啊。我说的是事实么,当然是事实,但这里其实是有个重要的时效性因素,我买的时间啊对不对,现在你用这个价钱买的到么,买不到了对不对,行情价有变化么,变化不小对不对。

2.2 猜测

合理猜测是补全事实的重要途径,我们了解到很多事实碎片之后,需要补全事实全貌,很多时候,就需要猜测。

但猜测是有条件的。
第一,猜测是对事实的补全,而不是再造事实。很多人觉得事实不符合他的立场,就靠猜测去再造事实,这就很扯淡。
第二,猜测是基于正确的世界观,以及合理的因果逻辑,而不是基于立场和价值观。

为什么说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因为世界具有多样性,我们很多时候,因为对世界多样性的不了解,那么去猜测别人的行为,就会出现非常离谱的现象。

我们举个例子,类似修复中世纪世界名画,你想修复这个名画,那些磨损,不清楚的地方,你可以参考当时的其他画作,当时的风土人情,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补全。那些未磨损的是事实,磨损补全的靠猜测,而猜测要基于对当时社会的理解。如果你猜测基于现有的世界观,你给当年的模特补全了腕表,你给当年的街景补全了路灯,这不就是离谱了么。

这个例子就是说明,只有理解事实所处的世界观,你的猜测才能是相对有意义的。

我们很多爱国大号,用大量的猜测来补全事实,甚至更过分,去再造事实。而这里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往往用自己的世界观去糅合一切,所以对于稍微有一些世界常识的人而言,其荒谬性是不言而喻的,随便说说,卢克文,占豪都是这类,把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拟化成为小丑,并不能改变任何事实。

再说一下合理的因果逻辑,比如刑事侦破中,当出现一些没有头绪的案件时,需要捋清最大的受益方是谁,或者与受害人最大的恩怨对头都有谁,为什么要这样去思考,这是所谓合理的因果逻辑。当然使用合理的因果逻辑推断不代表 100% 准确,但合理的因果逻辑在大部分场景下,可能会有助于补全我们所缺失的事实。

那么合理逻辑我解读一个案例,比如新加坡参与美国的某个军事合作,合理逻辑是,为了自身安全,抵御周边穆斯林国家威胁。而不合理逻辑就是对抗中国,遏制中国发展,为什么说是不合理逻辑,参见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规模,新加坡连续多年是中国最大的外资引入国(事实),而且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淡马锡背景,事实),还基本都是投资长线实业(产业园,大量商业设施长租,事实),那么如果你认清这里的事实,基于合理因果逻辑,你就知道,遏制中国不可能是新加坡的政府目标。

猜测还有一个重要原则,不要加戏。
我发现很多人为了彰显所谓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特别喜欢戏精附身,特别喜欢在事实补全中加戏,当然,从好的方面说,比如马伯庸亲王,很多历史小说都是靠加戏,但我们知道这是什么,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存在大量的加戏,只要观众喜欢,也没什么不好,我相信大家也不会把那些文学作品当作正史对不对。

但如果在对事实进行解读的时候,喜欢加戏,简单问题复杂化,就很扯淡了。
很多事实并不复杂,甚至会有点偶然,幸运。但旁观者往往喜欢用更疯狂的猜测,让事实变得复杂,变得符合他们的立场和好恶。

2.3 立场

你的价值观,你的倾向性,你所坚持的原则,你所秉持的信念,都是你立场的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立场。

坚持立场是一种品德,但立场不能干扰事实,逻辑,和判断,这一点非常的难。

我自己也很难做到位。

我们很难避免基于立场去选择事实,但我们仍然要坚持一点,基于立场选择的事实,也是一种尊重事实。但基于立场去篡改事实,去颠倒是非,就是无法容忍的。

2.4 解读

我说过一句话,事实不重要,谁掌握了解读权,谁就掌握了事实。
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提到,立场会影响对事实的解读,从而带来截然不同的观点和判断。

举个例子。
外资大举进入中国市场,这是事实。

解读1:在外资的帮助下,中国某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解读2:外资利用信息差和资源差,压制中国民族资本,在某行业疯狂攫取商业利润。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破解解读中的谬误呢?

一个很显见的思考方式,我们用对比方式,没有外资,和有外资,相关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行业福利,市场竞争力,是如何对比的,这是不是一种比较容易分辨的思考方式呢?

然而并不是。

解读1:明显可以看到外资提升了某行业从业者的薪酬待遇和市场竞争力,并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税收。
解读2:有没有外资,中国某行业都会顺势而为,青云直上,没有外资和资本家的剥削,甚至可以发展的更好。

你发现没,解决不了这个疑惑。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深入,做更深层的对比,用更多数据和事实来引证,但对不起,仍然会出现截然不同的解读,甚至可以无穷演进。。。

我举个例子,地心说并不是突然被日心说取代的,实际上面对诸多星体轨道异常,地心说有很多假设进行解读,坚持日心说的人认为,日心说可以用更少假设来解读星体轨道的问题,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地心说掌握着解读权,并且能相对自圆其说的解释诸多矛盾点。

解读的谬误会带来判断的错误,而判断的错误则会带来决策的错误。所以很可能,在短期内,错误的解读不会显露出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事实就会暴露出问题。

但这是否代表,错误的解读可以被纠正?不,用另一个错误的解读来遮盖,就可以轻松化解尴尬。比如典型的,没有敌人,我们就制造一个敌人。没有困难,我们就创造一个困难,这时候,事实中无法达成预期的问题,就有了完美的解释。

为什么一些显见的事实,却很难被接受,因为太多人容易被错误的解读所左右,并信以为真。
而错误的解读往往来自于解读者的立场,比如对宗教的信奉,比如,算了不说了。所以所谓立场坚定,从逻辑上而言,反而是面对事实最常见的干扰因素。

那么,几个稍微有用的方法。
第一,多听听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怎么说,而不是谁嗓门大听谁的。那么这里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不只是国内的,还有全球的。如果专业人士意见也不一致,可以看看全球范围,谁的专业度更可信任一些。
第二,事实不需要太多假设,而荒谬的解读往往需要带入越来越多的假设。

第三,如果越来越多专业领域的人士被屏蔽了发言,主动或被动的默不作声,那么我们更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所看到的宣传,真的正确么。

2.5 判断

猜测和判断的区别在于,猜测是补全事实中缺失的部分,而判断是预判事实后续可能的发展。

判断是基于事实,猜测,逻辑和世界观。扭曲的世界观不可能产生正确的判断。

比如,俄乌战争是一种事实,但双方公布的战报可能存在一定的事实隐瞒,那么基于更多的第三方信息的杂糅,基于完整世界观的认知(两国历史恩怨情仇,周边国家的历史情结和民众意识等),以及一些合理的因果逻辑(战线的变化,谈判的进展等),我们可以猜测,真实的战场损耗和胜负关系,大概是怎样的。然后,可以去基于合理逻辑做出判断,大概的战争走向会怎样。

当然,我不是说我在这个领域很专业,其实我现在根本判断不了走势。

但我说的是一个正常的逻辑,当拥有大量情报,包括已经确认为事实的,和暂时无法确认的,那么基于如上,通过合理猜测补全事实,通过判断去预测事实。

但最常见的误区就是,基于立场去猜测,补全事实。基于立场去判断,预测事实。
中文媒体 90% 以上的讨论,大体如此。
你说为啥我不提西方媒体,不好意思,我确实看的少,无法形成有效结论。

而在我的文章评论里,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分不清判断和立场。

很多判断不代表立场,甚至我已经表明立场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将我的判断当作立场来反驳。甚至认为立场可以改变事实的走向,这就让人十分无语。

比如说,鸿蒙为什么无法帮助华为度过难关,我都很明确的表达了我对华为的支持立场,但从我所掌握的事实,(知识产权的很多相关案例,海外生活对谷歌市场的高度依赖),基于合理的逻辑(海外跳不过知识产权的壁垒,也无法彻底复制谷歌市场),做出判断,华为手机将失去海外市场。最后这个判断很不幸被证实了。

为什么我特别敬佩俞军老师,因为俞军老师基于底层逻辑做出的行业关键判断,从 20 多年前,到最近一两年,一直体现出超高的准确率。当然,我所说的超高准确率,不是神棍那种精准预判某某企业的具体动作,而是预判到某某企业或行业领袖将会遇到怎样的麻烦和困扰,可能会采取怎样的策略,而最后事实的发展,那些行业领袖做出的关键选择,恰恰符合之前的这些预判,虽然并不一定是非常具体的指向。

2.6 世界观

所谓世界观,是指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

而前面也提到,我们在对事实进行猜测补全,去预判事实的时候,拥有更完整的世界观是很重要的。

我举个例子,看到某自媒体说,穆斯林世界团结起来如何如何对抗西方,我就忍不住要笑,穆斯林世界能团结?开什么国际玩笑。这种世界观做出的判断和预测,显然就只能是一团泡污。

关于世界观,我想说三点
第一,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复杂性。
第二,认识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诉求,目标。
第三,认识这世界存在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

世界不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而是有很多颜色。
世界不同地区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追求。

比如,人们并不都是为了钱去工作。
比如,人们并不都会向权贵俯身低头。
比如,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老百姓都追求大一统的强盛政权。
比如,中餐其实在海外并没有境内宣传中的那么受欢迎。

举个例子:

以前有个南美球员,被中国广东的一只俱乐部高薪邀请,来中国后,俱乐部的管理人员就非常热情,带对方去品尝当地特色,什么特色呢,蛇肉,老鼠肉,广东有些地区的特色美食。后来因某些纠纷,这个球员离开中国,回到本土,对媒体控诉受到中国虐待,只能吃蛇肉和老鼠肉,当地舆论一片哗然。

2.7 知识

这个概念很宽泛,通常是指对某些主题、领域确信的认识。

知识往往来自于人类在长期以来科学和实践中的共识,比如物理学,数学,化学,以及文学作品,都可以认为是人类的共识信息。你在中国学物理和在美国学物理,虽然教课老师不一样,学习的语言不一样,教授的方法不一样,但你学到的知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不同人理解力不同,掌握程度不同,但知识本身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环境下,其含义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当我们拥有足够的知识,就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交流和实践。

但目前“知识付费”中的知识,通常并不是知识。
而知识的学习本身也并不昂贵,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免费或者极低价格获取的。

2.8 情报

所谓情报,往往是特定时间,特定社会场景下,一些尚未被广泛认识到的信息。

比如说,某某产品的厂家出货价是 x 元,而且质量稳定,供货能力很强。而在某个地区,这个产品的市场价是 y 元,需求强烈,供应无法满足需求。那么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商业情报。掌握这样的情报,就可以从中渔利,获得不菲的收益。情报可能具有时效性和竞争性。当多人掌握同样的情报,那么供应过剩,价格下跌,市场获利空间急剧萎缩。

但现实中,我们往往难以获取完整的情报,而且情报的真实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核对。

同样这个案例,比如说,我们获得的情报,没有包括突如其来的物流费用上升,可能真正操盘的时候,反而产生了亏空。或者说,这个情报里,质量稳定只是一面之词,并不准确,那么在后续的商业活动中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情报的完整性,情报的真实性,是需要情报接收者不断去探知,不断去校对的。

人们往往容易被一些情报碎片所迷惑,比如说,某人的自媒体最近收入很好,广告费很高,这是一则情报碎片,很多人就认为,自媒体可能仍然是很有机会的创业方向。但这背后可能有很多不同的其他因素,是这条情报未能涵盖的。

当然,人们也会简单的拒绝不符合本能认知的情报。有时候,这让人避免了损失,但也有时,这会让人错失良机,核对情报、验证情报其实是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

情报可以认为是事实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是指具有时效性的,未被公众广泛获悉和认识的事实。前面提到,我们做出判断是基于事实,那么其实也可以说是基于情报,情报越丰富,越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判断。

情报的获取,包括公开的搜索和新闻事件,但这里需要注意甄别,大量的碎片信息,以及各种真伪的判断。那么社群,私域好友圈,也是重要的情报来源,此外,善于观察和沟通,也可以获得非常多有价值的情报。最后,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其实之前提过,公司的数据资源是宝藏,也可以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情报来源。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创业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真的是对各种琐碎的情报信息非常敏锐。电影社交网络里,那个一ye情约炮的投资人,会慧眼发现 facebook ,这种场景其实并不罕见,很多创业者在洗脚城捏脚的时候,也会问问捏脚小妹最近用什么 app,以及让他们分享心得。

情报的价值,人们往往会高估某些信息的价值,而低估另外一些。比如说,人们热衷于传递八卦,人际关系的绯闻等信息,并以此当作是自己在行业内消息灵通的表现,却无视于一些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变化和某些重要产品细节的调整。前者其实仅仅只是社交谈资,而后者往往代表非常多的商业想象空间。

2.9 认知

认知是你世界观、价值观、立场、思维方式、底层逻辑的综合体现。
认知也包括了人的格局,视野和目标感。

认知决定了你如何利用知识,情报。

之前我讲过一句话,信息不对称是个伪命题,其实是认知不对称。

你提供同样的情报信息,同样的知识,在不同认知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和决策。认知跟不上,所谓信息优势就是个笑话。

我举个例子,在 pc 互联网时代,百度曾经拥有中国互联网最全面的数据,可以说,信息优势无以伦比,但百度投资部门的决策,说起来都是笑话,这是什么问题?大老板的认知问题。

我们经常说的提升认知,怎么提升认知。

第一,知识基础要有,比如你基础科学的好一点,别轻易被伪科学忽悠了,至少水变油什么的能过滤掉。
第二,能区分事实,猜测,立场之间的关系,能用理性来思考,进行判断的时候能够排除立场的干扰。

第三,懂得因果逻辑,懂得什么是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所谓的与,或,非都是什么,能建立正确的因果认知。
第四,格局高一些,视野宽一些,才能看到更多的关联因素,更多的因果关系,更多的可能性和信息之间的彼此关系。

这就好比下围棋,局部的得失,和全局的价值,并不都是对等的。厉害的棋手懂得什么时候放弃眼前的小利争取大局的主动。那么在职场,在商务合作,在创业的过程中,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都是有意义的。

我见过有超级优秀的草根创业者,原本有机会成长为顶级行业大佬,但失之于格局和视野的限制,发展规模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甚至会因为贪图小利让自己陷入灾难境地。

网上很多营销专家,其实最擅长的就是用认知做筛子,筛出最蠢最贪的那些人进行收割。但这种人是唤不醒的,至少我没这个本事。

2.10 逻辑

逻辑究竟是什么,我说一下我的理解,是对信息进行脉络的梳理,整理出信息之间彼此的关系,最重要的,谁是因,谁是果。

作为因,是充分因,还是必要因,还是既充分又必要,还是既不充分又非必要。

作为果,是否和因存在必然性,如果不存在必然性,那么是否存在缺失的因无法精确的定位。

那么多重因之间,是与的关系,还是或的关系。
是否存在互斥的非因。比如存在因 A,则必然无法得到果 B。

这些都是逻辑的基础因素,而一些狡辩也就由此而生。

比如我说学习努力一定会取得好成绩么? 这可能是必要因,但并不充分。学习努力而成绩不好的人,也会有的,也许是学习方法不对,也许是某些领域天赋上存在障碍。

如果是必要因,那么学习不努力就一定成绩不好,这是必要因的合理推论。

那吃头孢后喝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脏问题,这个因果是被证明的,但是并不是充分因,当然也不是必要因,所以,某人说,我吃头孢喝酒都没事,别听医生瞎说,你就应该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某个人没事,不代表你没事。

3. 清晰表达和明确定义

什么是清晰表达?

服务器负载很高,这是一个模糊表达。
服务器负载,up 值是多少,i/o 资源占用多少,内存占用多少,**连接数是多少。这是一个相对清晰的表达。

这辆车很酷,这是一个模糊表达。

这辆车长 4.75 米,金黄色车漆,车高 1.75 米,车宽 1.81 米,轴距......,这是一个相对清晰的表达,当然如果配图可能更清晰。

我对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这是一个模糊表达。
我期望工资是 1 万,这份工作只能提供 8000,我希望一周工作五天,这份工作有大下周,而且没有加班费。这是一个清晰表达。

加少许盐,少许料酒,抓一把葱花,倒入后翻到金黄色。这是一个模糊表达。
加 5 克盐,20ml 料酒,抓 2 克葱花,保持中火倒入后翻炒 2 分 30 秒。这是一个清晰表达。

数字化,量化,在表达和接收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信息丢失,尽量不要让对方去脑补细节,就是所谓清晰表达。

什么是明确定义?

比如,我们谈爱国主义,会有很多鸡同鸭讲,为什么,爱国主义,首先这个国指的是什么,是这片土地,是这里的人民,是这里的文化习俗,还是这里的政府和统治。

比如,我之前提过,维权稍微不注意,就会被诱导成为敲诈勒索。合理维权和敲诈勒索的边界在哪里,过度维权为什么会成为敲诈勒索?这就需要对行为边界做出明确定义。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也是,为什么昆山龙哥案之前会有一定的争议,很多所谓对错的边界,如果缺乏明确定义,就会非常容易被混淆。

网上经常会有一些无谓的争吵,双方争论的焦点根本就没有明确定义,这种争吵就是非常扯淡的。

在职场,在工作中,或者在创业中,目标是什么,任务是什么,需要明确的定义,如果没有明确的定义,很可能就会出现,你以为你做的很好,但在客户、领导、合作方眼里,你根本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

传递信息尽量清晰表达,确定目标尽量明确定义。探讨问题,寻求方案的时候,如果遇到不清晰,不明确的,要坚决指出来。

那么一个很关键的点,我们常说共识很重要,共识很值钱,但是如果是基于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目标达成的共识,基于一个没有清晰表达的描述达成的共识,很大的概率是伪共识,人们只是在某一时刻,自以为和对方达成了共识,但在深入合作,或者项目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分歧严重,共识撕裂。

无论是创业历程,职场的任务分派和实现过程,还是商务合作,夫妻关系等,都大量存在这样的场景。

其实我写文章的时候,我也会很担心,自己的表达不清晰,自己的定义不明确,但坦白说,做到百分百的清晰和明确,其实我自己也是做不到的,我能说的就是,随时要审视自己,审视所接纳的信息,审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不断的向前优化。

4. 如何追溯底层逻辑

4.1 一切皆有因果

对所有的因,试图去预判结果。
比如我们做了一项产品改进,我们试图预判一下,这项改进会带来怎样的数据变化和提升。这是需要训练的。
比如我写一篇文章,主题和标题制定后,我就会预判,大概访问量,传播量会怎样,有时候,我会比较准确的判断出来,有些时候,我会判断错误。

判断错误,我就会反思,为什么访问量这么少,或者不可思议的高,那么用户为什么传播,或者为什么不传播,这种反思,就可以让自己提升认知,从而提升后续的预判能力。

对所有的果,试图去追溯起因。
看到一个热销商品,试图追溯,这个商品之所以热销,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看到一个爆款文章,试图追溯,文章的传播是因何而起
当然,我们会说,马后炮太多,其实很多都是胡扯,但追溯之后,回到前面,我们是否可以把认知用于预判,或者做出某种尝试,试图重现因果。如果仅仅满足于追溯的结果,可能确实只是一厢情愿。

那么从技术从业者角度,当代码出现诡异 bug 的时候,如何重现 bug,在重现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归因,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很多时候,我们说程序员写代码,写算法的水平,可能看上去相差不大,但面对线上环境的疑难杂症,谁能快速归因,排除问题,谁就真的体现出了高手的水准,而有的人写代码能力还不错,但遇到问题就抓瞎,不知道从何下手,这种能力又能高到哪里去。

技术问题如何归因,首先是拆解归因,比如负载问题,我们以前的做法也是,在代码中增加断点,输出当前执行时间开销,那么类似于折半查找,找到负载的瓶颈点,这种方法也让我们的技术认知得到了显著提升。还有,类似于 mysql 的 set profiling=1 操作,把 SQL 语句执行开销继续拆解到每个过程,然后寻求开销过大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拆解归因,其次是排除法归因,比如所谓双盲实验,发明一种新药为什么不直接用于治疗,为什么要做双盲实验,那么那些服用安慰剂的患者可能会死亡,这不是对人命的漠视么,但这就是科学逻辑的严谨所在。如何证明药的作用是可靠的,有效的,这个过程必须使用对照组才能体现出来,必要的牺牲往往是科学进步的一部分。

我们以前做技术升级的时候,我讲过这个案例,多个优化策略同时上线,线上效果非常好,但我不认为是个好策略,为什么,无法明确归因每个策略的实际效果,我宁可逐一上线,逐一观察数据反馈,从而实现对优化策略的真正效果评估。

4.2 相关不等于因果

很多数据和事件相关,不一定代表这些数据和事件之间存在因果。有些人们则会搞错因果。

我讲过的典型例子,炒房团和房价上涨,那么普通人会认为炒房团导致房价上涨,但我告诉你,真实的因果是,房价上涨导致炒房团,你能理解这个逻辑么。

A 和 B 相关,很有可能双方均无因果,而是 C 为因,C 导致了 A 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 B 的变化,但人们看不到 C,就会归咎于 A和 B 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归因。

比如我们举个极端案例,发现人们穿着的多少和冰淇淋的销量相关,人们穿着越清凉,冰淇淋销量越高,那么是不是我们会认为,增加对一些清凉服装的促销和推广,就可以增加冰淇淋的销量?当然不是,因为这二者其实都是受天气影响,天气导致了人们穿着的变化,天气也导致了冰淇淋的销量。

现实中也有很多看不见的手操纵因果,但人们往往无视真正的主因,在很多不相关的事情上较劲,试图改变结果,其实就很徒劳。找到真正的因,才能知道如何改变结果。

我多说一点,星球里那个家训和子女成才的关系,就是相关不等于因果,存在隐藏因。

4.3 理解概率问题

很多事情,并不是必然发生,或者必然不发生,而是存在一定的概率。

我们讲,某个地区不安全,不要半夜出门,有人说,你造谣,我半夜出门一点事没有。这个不安全,指的是什么,是存在比其他区域高很多的概率遭遇犯罪事件,比如我们所说安全地区,你晚上出门遭遇安全风险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而这个区域可能是千分之一。那么这个区域可能就被认为非常不安全,但你说,我怎么没遇到,因为你落在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里,但必要的安全认知,依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然后,理解概率存在一定的叠加性,当然不是纯粹的数值相加,比如回到上面那个题目,你说,这个地方没什么不安全的,只有千分之一的概率遭遇犯罪风险,那么如果你每天晚上都出去溜达,请问,连续 1000 天(不到三年)晚上溜达,你期间遭遇犯罪风险的概率是多少,这个其实是很简单的概率题,1-0.999 的 1000 次方,我特意算了一下,差不多是 63% 的概率。也就是说,你看上千分之一概率的小概率事件,如果重复 1000 次,就有超过 60% 的概率会发生。

这也是所谓防疫政策所面临的挑战,我之前说过,如果你只看某个机场,某个海关,某个关键节点,也许出现疏漏的风险只是小概率事件,但请问中国有多少这样的节点?那么我们再算算,其中存在疏漏节点的概率,还是小概率么?所以,无论如何追究某某节点负责人的问题,最终概率会告诉你,你总是面临大概率疏漏的挑战。

我们做运维的时候,无论单机的性能和质量多么可靠,在系统层面必须做容错,防范单点隐患,其实核心思想也是同样,服务器越多,业务线越多,响应频率越高,就越要理解容错的诉求。

而很多傻逼的思维里,他们只看到了单点的小概率,然后觉得所有问题都是小概率事件,出现小概率事件就各种愤愤,却无法理解整体的大概率隐患。

还有,就是理解概率分布的必然性。新加坡是被认为治安水平非常卓越的城市,但其实也经常会出现恶性案件的报道,如果你做一个十年来新加坡恶性案件的全集,一股脑发给一个对新加坡不了解的人,对方会怎么看,我靠,这个国家太危险了,变态和杀手太多了。

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新闻热点事件,往往属于小概率事件,因为只有小概率才是新闻,所谓人咬狗才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如果新闻热点具有倾向性,人们就会形成一种认知错觉,误以为小概率事件是大概率事件。误以为小概率事件代表了某个区域,某个国家,组织,机构的常态。

无论是东方对西方的报道,还是西方对东方的报道,往往会把人们带入这样的错觉之中。

这就好比很多人会以为新加坡人人自危,犯点小错就打鞭子;美国到处都是枪击案,去哪里都很危险;欧洲国家社会乱成一团,天天老百姓游行闹事。
理解概率,也能理解彩票,理解赌场,理解很多割韭菜的把戏。

实际上,我身边认识的不少德扑爱好者,具有非常强大的概率计算能力,能够快速判断出潜在胜率,并结合筹码深度和底池规模做出规划。一个不懂得如何计算概率的玩家,在这样的对手眼里,也许一时可以凭运气赚到一些钱,但只要持续对垒,一定会成为概率高手收割的对象。

(其实也没那么绝对,如果计算能力跟不上,可以试试拼演技)

还有,理解概率的独立性。

你掷色子 10 次,前 9 次都是小,请问第十次大小的概率是多少?如果色子是完全正常的,那么这个概率就是 50%。和前 9 次没有任何关系。但也有一种可能,也许色子本身重量搭配不合理,或者形状规则性有问题,前9次都是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么如果有这样的因素,第 10 次大概率是小。

典型的那个网上问题,三选一,有一个有大奖的格子,你先选一个,主持人排除掉一个,现在问你要不要换,当然要换,这个问题说很多名校学生答不对,胡扯,能进名校且学过概率的应该绝大部分都能做对。

因为第一次选对的概率是 1/3,而主持人排除后,改变选对的概率就是 2/3,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概率。

在职场和投资中做出选择的时候,概率因素也是要充分去思考的。要懂得概率期望值的概念。

投资人会选择一些看上去不靠谱的项目,背后的潜台词是概率期望值=超高回报率*较低概率的计算,因为投资人做的是多选题,他们投入了多个类似的项目后,如果概率计算正确,那么总会有几个项目带给他们足够覆盖所有投资的回报,从而实现整体的收益增值。

但投资人也会放弃一些他们认为超低概率,看不到高回报的项目,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被证明他们看走了眼,但这并不一定代表他们的概率模型是错误的。就好比德扑,转牌对方加码后,你认为这把牌该果断放弃,但河牌发出来了对你最有利的牌,对职业牌手来说,放弃依然是正确的选择。

职场,我们经常面对两难选择,一个成熟大厂,一个创业新秀,那么,你需要自己计算一下,投身创业新秀的成本(收益损失),和远期成功套现的概率,是否值得一搏。

此外,还有在本公司等升职和跳槽去另一个公司加薪,那么这时候,你可以算算,本公司升职的概率是多少,然后计算一下自己的得失机会。

现实场景的概率也许没那么好算,甚至无法回溯,毕竟结果可能只有0和1,但我们仍然可以不断强化自己这方面的判断力,用概率理解投资,理解关键选择的得失,理解成本与回报。至少我们可以理解,赌场和彩票是没有概率正期望值的对吧。

基于概率的防御思维。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资产安全,现金流安全,小概率事件可能也是致命的,我们做投资也好,做关键的人生选择也好,不能说做到万无一失,但是面对一些小概率事件,也不能不做一些防御。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反对极致杠杆,哪怕很多极致杠杆的赚钱的真实案例不断刺激。为什么我一直强调现金流健康,哪怕现金贬值的确是最大的损耗。

人生很漫长,在漫长的人生中,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机率并不小,我们会遇到 n 次熔断,会遇到金融危机,会遇到股价腰斩,会遇到币价暴跌,我们所做的就是,遭遇小概率事件的时候,不会因为自己的盲目自信和激进的策略而失去一切。

昨天,TK 教主发了一篇文章,非常有意思,本来备课内容没有,临时增补进来,
即便起点完全一样,最终也还是非常不同。
非常有意思,用代码模拟了一下,就算完全一样的起点,完全一样的随机概率,乘以时间,都可能是造就出非常大的财富差异。所以有时候也不得不说,天意如此。

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自己和其他人相比,稍微多一点点概率优势,乘以足够长的时间,其效果也会是非常惊人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编程试试。 所以为什么要提高认知,要建立底层逻辑,虽然这不能让你立竿见影的获得非常高的收益,但可以让你在长期的职场或创业途中,稍微多一点点概率优势,这一点点概率优势,乘以时间,很可能会有惊喜回报。

4.4 归谬,佯谬问题

归谬法是常见的一种逻辑推理方式,一个错误的理论,可以推导出荒谬的结论。

比如曾经苏联的李森科主义,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物种可以通过人工干预实现获得性遗传,那么就有人在会议中用归谬法提问,如果坚持切割公牛和母牛的耳朵,是否可以获得没有耳朵的小牛,那么李森科说是的。于是这个人得到一个归谬法结论,那为什么新生女孩还是处女。当然,这个也许是个段子,所谓的苏联冷笑话,但这个逻辑是典型的归谬法逻辑。

但一些科学家在使用归谬法思考的时候,产生了所谓佯谬现象,也就是看上去推导出了荒谬的结论,但最后被证明,其实并不荒谬。

比如爱因斯坦说上帝不会掷色子,薛定谔讲不知死活的猫,超越光速的量子纠缠现象,都曾经是归谬的案例来看待,但最后却纷纷被证实。

但在网上,最常见的其实还不是这两种,而是滥用归谬逻辑,进行无限延申,各种上纲上线。

比如,如果你说要适当允许一些尺度大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他们就会认为你是鼓励情色暴力,并坚定的认为你这样就会把未成年人带入深渊。

比如,如果你说过度防疫会损害经济,得不偿失,他们就会认为你是草菅人命,谋财害命。

看上去,似乎也是一种归谬逻辑,但问题在哪里?

如果菜刀可以被用于暴力,我们是否应该禁止菜刀?
如果机动车造就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伤亡,我们是否应该禁止机动车?

正确的归谬逻辑,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比如你认为某个定理应该成立,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这个定理。比如你认为某个物理公式是理解世界的必然,那么如果这个公式在特定场景下推导出完全不符合世界真相的结果,就是一种归谬。

但现实中,回到前面提到的,大多数场景下,我们面对的是概率问题,交通事故是个概率问题,大尺度文学作品和犯罪活动存在一定相关度,但也是个概率问题。在概率问题的场景下,我们综合评估多个层面的得失,做出兼顾平衡的判断,去尽可能减少多方面的负面影响概率,这是科学的态度,而将特定层面的概率问题无限放大,忽略所有其他层面的问题,然后上纲上线,这是不科学的,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荒谬。

在我们的近代史,这样的荒谬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很多上纲上线,乱扣帽子的行为,都是自以为使用的归谬逻辑,其实根本是无知的表现。

4.5 连锁反应

也可以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可以称为蝴蝶效应。

当一件事情发生,或者一个决策落下的时候,很多人只看到了直观的后果,但如果看的更长远,你才会看到后续还会接连引发怎样的结果,有时候,短期看上去优秀的策略,长期会是灾难,有时候,短期痛苦的策略,会带来长期的价值和收益。有时候,我们的一个决策,会导致很多想不到的领域出现重大的想不到的后果。

从技术研发而言,如果你接触过复杂的线上环境,并从事过相关的运维和故障排查,一定很容易理解,连锁反应是怎么发生的,以及是怎样逐级带来可怕影响的,比如架构师大会上经常听到的名词,雪崩效应,一个单点故障的小隐患,其导致的连锁反应会击溃整个系统的诸多层面。

在政治,经济决策,在我们成长的关键决策中,也会存在很多这样的连锁反应,有些持续的时间甚至会跨越很多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古人说这句话,其实很大程度,也是这种所谓的小恶,小善,也许会有极为深远的连锁反应。

用更多的谎言去遮盖谎言,用更多的恶行去掩饰恶行,最初一个细小的恶行,甚至是恶作剧,都可能不断把人带入深渊。

而一点点的善缘,也许在某一天,得到别人的善意回报,信任和支持,连锁反应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回馈。我以前讲种善因,结善果,总被当作是讲鸡汤,其实这些年很多收益机会,很多实在的回报,都是来自于早期很小的一次善因。

连锁反应还包括我们对宏观政策,经济趋势的分析。

比如说,前几年香港的事态,对大陆的房产政策有深远的影响,很多人当时不理解这一点,确实,当时从短期看深圳似乎还在扶摇直上,但很快诸如欧神等房产大 V 全线被封杀,为什么。如果你今天学会底层逻辑,我希望你知道,这里的逻辑是什么,执政安全大于一切。

比如说,蚂蚁金服出事后,腾讯,拼多多,字节,美团等诸多互联网巨头都会陷入一定程度的低迷,当时我劝退了一些新加坡这边准备抄底的人,事实证明是救了这些人。

那这个底层逻辑也是跟俞军老师学习的。这些都是有关联的,但很多人当时都以为是孤立事件。
我们看到的很多以为孤立的事件,以为孤立的政策,其实是同一个基础框架下的连锁反应,如果能找到这个框架,认清这个连锁反应,就能做出正确的预判,避免踩坑,以及把握住合适的机会。

我们经常会说,美国升息,缩表,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而中国释放货币流动性,又会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坦白说,并不是那么容易评估。

以前也见过那个经典的金融案例,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包括美联储高官在内,一堆金融领域最牛逼的大佬搞的基金,用他们的金融公式算出来万无一失的投资策略,为什么会陷入崩盘,因为他们把每个区域的货币崩溃,当作孤立事件,但现实,很抱歉,是连锁反应。

4.6 从众效应

也可以认为是羊群效应。
为什么买房会有托去排队,连买奶茶都会有托?
为什么做电商要刷单,刷单了才能出单?人们购物为什么喜欢用销量排序?
为什么玩家找游戏喜欢通过榜单?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非常多,从众效应是非常典型的一种现象,特别是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的人,更需要一个集体来给自己找到所谓的安全依靠。

所以为什么会有很多职场 pua 得逞,有很多恶臭的企业文化可以延续,因为人们担心自己被孤立,担心失去安全感。

绝大部分人没有勇气,没有斗志,他们只会追随,在缺乏信念的情况下,他们只会追随信徒最多的那个。

如果你认为某个导师是个骗子,但你身边所有人都在给你洗脑,告诉你,这个导师多么厉害,你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最后陷入羊群效应。为什么骗子群里各种托,就是要制造这样的氛围,从而实现定点收割。

在某个历史节点,我们回看,会觉得为什么在特定的时间范围里,人们会陷入群体癫狂,会群体失去理智和基本的价值观,但我们真的自己可以幸免么?我推荐过那部电影《恶魔教室》,有人以为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其实是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

5. 什么是框架思维 ?

有几篇旧文值得分享给大家

【旧文重贴】谈谈商业分析的思维养成

如何提升会员收入?从这道面试题谈谈框架思维。

从广告系统设计谈起

出了bug怎么办

5.1 建立整体认知,拥有宏观视野

比如面对领导分配给你的任务,你首先要明确,目标,你的角色,你所拥有的资源和限制,这是整体认知。此外,了解更上层的目标,了解在整体目标中,你的价值所在。整体认知有助于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从而更好的理解你所从事的工作。

创业也是,你设计商业模式的时候,也要有清晰的目标,资源的规划,以及对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不同角色的界定,这些都很重要,而且要让不同角色都能和你保持相对一致的目标认定。

永远不要认为,我只是个小兵,我不需要这个。如果你这么认为,你可能一辈子都只是个小兵。

5.2 对流程进行拆解

商业分析思维里提到了,搜索引擎变现的途径是什么,电子商务购物变现的途径是什么,每一个关键数据背后的支撑是什么。逐级分解后,你就很清楚,具体到每个环节,应该如何去做,如何优化,如何提升。

技术分析也是同理,代码的执行流程,数据的传递流程,一步步拆解出来,并分析其资源开销,依赖关系,是进行系统优化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

拆解也是分层进行的,先从粗粒度进行,然后逐层拆解成为细微粒度,所以高手去优化系统,去分析问题,会从宏观的认知开始入手,一步步定位到最微观的细节层面进行调优,而这一切的归因逻辑都是非常清晰的。

5.3 善于利用排除法,抓大放小,把握关键

当我们拆解诸如商业流程,代码流程,业务流程,就需要对每个步骤的数据表现,实际业务表现做评估,可能流程的很多节点都有优化和提高的空间,但我们可以评估其影响的大小,以及和一些同类业务,技术产品优劣的对比,找到最大的问题点,排除其他无影响和影响较小的步骤,才有助于我们不断细化问题,不断精准的定位问题,不断寻求关键突破点。

实际上,如果缺乏有效的框架思维,仅仅是关注细节,可能会陷入大量低效的工作中,确实做了很多事情,说起来也确实对业务有一些帮助,但因为视野和格局的局限,忽略了关键因素,看不到重点所在,最后根本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比如一个业务转化流程,可以分解为10个步骤,那么如果你利用框架思维去分析,先把这些步骤的开销,以及和同行优秀标准的对比一起比较,你可能会发现某个步骤你的数据转化效果比同行差很多,或者系统开销比同行大很多,而对整体的效果也是影响最大的,至于其他的步骤,也许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但对整体效果的影响却较小,这时候,你就知道要继续深挖拆解这个关键出问题的步骤,寻求优化的突破点,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无关紧要的问题上。

其实前面提到的几篇文章,都可以认为是框架思维的典型范例,有兴趣的建议回顾一下。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课,我们案例说话,讲解常见场景中,是如何利用底层逻辑思考的。

底层逻辑(2)

底层逻辑的案例集

https://www.dianbo.org/9238/9238/index.htm 俞军老师20年前的一些论断,包括对微软搜索的判断,对雅虎搜索的判断,舌战群儒,事实证明,俞军老师对搜索引擎的底层认知,是他成就事业的基石。

很多人误以为俞军老师已经过气了,毕竟很久没有公开发出任何声音,只有很少人才知道,俞军老师对中国互联网最近几年重大变革的预判,依然精准。如果你们知道最近几年我在某个不存在平台做出的一些分享和判断有相当高的比例被验证,我坦白告诉你,其实这里有大部分都是用自己的表达,传递俞军老师的判断。

img

张小龙超经典的判断,不仅仅是判断经典,而且确实也成功的将二维码生态打通,实践了自己的预判,并正在引领世界的变化。

实际上,二维码虽然发起于日本,但是在中国实现了产业化,而随着全球疫情跟踪监控的诉求,二维码的应用也在世界范围逐渐普及。

在 2020 年新加坡疫情紧张的那一年,新加坡本地下载榜单前几名几乎全是第三方的二维码扫码工具,因为政府推出了基于二维码的疫情跟踪系统,类似于中国的场所码。

whatsapp 和电报也开始支持二维码的分享和添加功能,一些主流相机应用也增加了扫码支撑能力。

这个底层逻辑是什么呢,有些人不服气,你凭什么说二维码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我偏说应用市场才是,这就属于真的抬杠了,因为现在线下场所铺天盖地的二维码,和移动互联网的打通已经是非常非常自然的事情了。而这里的核心逻辑是什么,通过二维码,极大降低了各领域面向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触达成本。人们不需要记忆名称,不需要搜索,不需要输入,简简单单扫一下,即可直接触达目标,非常天才的设想。

1. 关于产品创新

俞军老师的经典公式,

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

非常简单明了,当然,这里有很多认识误区,比如,很多创业者会高估新体验的价值,会错判什么是旧体验,以及会严重低估切换成本。

举个例子,有人会说,我做一个某某领域特有的沟通工具好不好,那么他的出发点是,某某领域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有很多特定领域标准化的内容 ,用其他工具传输很麻烦,而且不容易进行汇总统计和后续的持续追踪,所以基于这个领域的特有痛点,做一个新的沟通工具,然后方便大家日后的沟通交流,行不行?

这里的新体验,是新工具的使用效果。

那么旧体验是什么,他会说,这个领域沟通工具没有,所以没有旧体验,错!大错特错!旧体验是微信,是通用的沟通工具,这个领域没有这个产品,但是人们也会用其他通用产品满足类似的诉求,这种通用产品的诉求满足,就是旧体验。

很多创业者会说,我所做的东西是没有人做的,是缺失的,所以误以为没有旧体验,他们没有意识到,那些事情一直发生的场所,一直存在的场景,就是旧体验。你要对比的可能是微信+各种小程序,或者微信 + excel 表格等等。

那么切换成本,你说用户只需要装一个很小的 app 就行了。
大错特错,这里的切换成本极高。

为什么阿里旺旺对微信都没有形成任何冲击,为什么阿里的社交梦破灭。用户的社交关系,用户的日常沟通的依赖度,很难被取代。你如果针对具体业务做一个沟通工具,那么用户要为某个具体业务下载一个 app,开通账户,并且实时在线,这个基本上不可能,特别是沟通的不同方都需要在线,这个工具才是成立的,如果只是单方在线,更加没有意义。

那么这种诉求,其实适合用小程序来实现,为什么呢?因为切换成本足够低,你依然是在微信上,只是增加了一个小程序的传递,最大的切换障碍不存在了,用户更容易接受和使用。

那么现在复盘一下,当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崛起的时候,微信是怎么赢的。

可以看到当时比较典型的竞争对手,一个是米聊,占据先机,一个是移动 QQ,腾讯的嫡系产品升级,当然还有其他产品,但这两个最为典型,也最有竞争力。

米聊的先发优势还是不错的,种子用户规模也可以,产品体验也是合格的,必须承认,米聊真的有相当的机会,但问题在哪里呢,米聊毕竟是个全新产品,社交关系链的引入无法做到足够快速有效。而腾讯系 QQ 积淀下来的关系链,仍然构成了用户最大的迁移成本。

那话说回来了,为什么移动 QQ 不行呢,这里有两点,第一是移动 QQ 团队的胆子不够大,背的历史包袱太大,有些事情不敢做,比如挑战语音通话,而张小龙不忌讳,敢动移动的奶酪,这样就有了独特的体验优势;第二是 QQ 本身太多用户习惯和产品能力是偏向低龄用户和娱乐用户,对一些商务人士来说,一直都摆脱不了低端的印象,微信没有历史包袱,可以大胆的摈弃那些东西,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做减法对特定人群也是一种产品体验的提升。

基于以上两点,微信的新体验明显优于移动 QQ,虽然移动 QQ 的迁移成本低于微信,但这个差距无法抵消微信的体验优势。

当然,这是马后炮的思考方式,但我觉得用来理解用户体验和迁移成本,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那以前我也讲过一个判断逻辑,一个产品创新的价值,如何去判定,你看它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是否产生了改变,产生了怎样的改变,这个改变是否是正向的,是不可逆的,如果你发现这是一个不可逆的生活改变,那么它的价值自然就是无比巨大。

那么搜索引擎,就是对人类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改变,这是俞军老师教导的。
即时通讯,对人类的社交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电子商务,对人类的购物行为产生了巨大的改变。
此外电子支付,外卖送餐,网约车也都是这类改变。

而以上这些,都是不可逆的,所谓不可逆就是,用户一旦习惯,就很难回到过去。当然如果你抬杠说,类似上海疫情封控这样的,强行回到过去,也不是不可能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移动增值服务是所有互联网公司收入的支撑,但如果我们基于这样的逻辑,移动增值业务其实更多是利用一些运营商漏洞薅钱,其实根本无法满足用户订阅服务的预期,可持续性是基于流氓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产品创新判断还有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是前瞻性必须能理解所谓孤岛效应。

什么是所谓孤岛效应,比如从互联网刚崛起的时候,很多人不认为互联网是生活的必须,手机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也不认为手机是生活的必须,那么智能手机刚起步的时候,人们依然认为,廉价的功能机足够满足需求,智能手机仅仅适合商务人士。

为什么人们看不到未来,因为他们没有预判到,当这种新产品,新业态覆盖率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会把所有人裹挟进来,凡是没有被裹挟进来的,就成为汪洋大海里的孤岛,孤立无援。但很多人,在覆盖率很低的时候,根本预判不到这种趋势。

包括电动车也是,当充电桩铺天盖地的时候,加油站势必缩减,电动车的优势和汽油车的劣势会随之不断放大,这时候,还坚持汽油车就会成为一种孤岛,越来越难以为继。

所以你看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逻辑,老爷子还是你老爷子。

2. 产品创新的方向

2.1 效率提升

比如,搜索引擎,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提升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比如电子商务,提升了购物选择和比较的效率。比如即时通讯,极大的提升了沟通效率。

提升用户处理信息的效率,提升用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或者仅仅是解决影响用户处理效率的难题,都是有价值的。

其实技术创新里,效率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目标。特别是面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处理,无论是即时的快速响应,还是超大数据的报表生成,效率提升都是永恒的主题。

2.2 成本下降

降低用户操作实现的成本。

这里包括金钱费用的成本,沟通成本,学习和理解成本,也包括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时间成本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有个段子,诺基亚高管看到自己未成年的孩子正在熟练的玩 iphone,就知道诺基亚完了。一个五六岁的小孩,不需要复杂学习,不需要大量训练,可以快速掌握 iphone,ipad 的使用,这个优势就变得无以伦比。

很多人会低估学习成本,特别是一些学历高,知识背景高,或者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对用户的理解成本,学习成本完全无感。

4399 能够脱颖而出,长盛不衰,包括更早的 hao123,李兴平对如何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理解成本这一块的把握,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人。

为什么搜索框只有一个框,如果是一些固执的程序员设计的,也许有大量的选择框,下拉框和各种复杂的语法定义,才能实现搜索。

为什么扫一扫可以通万物,学会扫一扫,处处可通达,让所有的业务通路,都从最简单的操作开始,这也是一种用户学习成本,理解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的方式。

再说时间成本,快递,外卖服务就很典型,大家越来越懒,或者越来越忙,让其他人的工作来替代自己的时间。而这里特别要强调,不同阶层的时间成本相差巨大。所以如果想要真正体现出时间成本的巨大价值,记住把握高价值人群的诉求,可以有巨大的人力时间成本差,比如为什么我会看到日式高端搬家服务的诉求(包括全部打包和解包服务,业主可完全委托),对于高价值人群来说,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时间成本价值变现的商业路径。

沟通成本也很重要,非标准化的沟通往往需要很多反复明确的过程,所以专业化的业务诉求,需要精细化的沟通场景,所以容易使用的表单服务,快速又清晰的自助服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客服及专业服务的在线业务创新方向。

还有就是节省运营者,商家的人力成本,比如智能回复机器人,比如快递订单批量打印,比如电子发票自助处理,比如扫码点单节省服务员工作,比如酒店的自动服务送货机器人等等。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节省人力成本的创新产品,会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2.3 实现更多

帮助用户触达从未触达的领域,帮助用户解锁从未想象的服务,帮助用户结识线下社交难以遇到的伙伴甚至伴侣,帮助用户攻克曾经无法克服的障碍。

触达从未触达的领域,比如谷歌街景,你虽然没有办法周游世界,但可以随着谷歌街景去观看世界各处的胜地美景。比如 VR 应用,虽然你可能无法去一些知名潜水点深潜,但是也许 VR 可以带你感受那些潜点深潜所看到的景致。

解锁从未想象的服务,比如可以身在偏远乡村,却能通过网络跟随世界上知名学府顶级教授的课程。

结识难以遇到的伙伴甚至伴侣,各种社交平台,各种交友社区,已经有大量这样的案例。

帮助用户攻克曾经无法克服的障碍,比如说针对盲人的语音交互和智能提示服务,比如针对行动不便年长人士的智能看护服务,等等。

苹果就曾让手机实现了人们曾经想象不到的服务。
张小龙通过二维码让移动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触达率超出了当时最乐观的想象。

总结一下,关于产品创新,能够正确理解新体验的优势,并正确评估旧体验的优势,以及对切换成本有清晰的认识,才能理解产品创新的价值。而从具体方向来说,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和实现更多,是三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其实,关于成本的话题,是个非常大的话题,那么旧文也有提及,其实成本是有非常多的维度的,比如账期也是成本,比如资金周转效率也是一种成本,比如合规风险控制也是一种成本。无法正确评估成本问题,是很多产品创新无法真正落地的原因。比如很多创业者根本不知道他们所面对的合规成本,这种情况下稍微具有一点规模就是死路一条。

3. 所谓用户诉求

理解人的诉求,是建立同理心,理解用户行为动机的前提,我这里会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理解所谓用户诉求;第二部分是如何有效拆解行为动机。

3.1 达成性诉求

用户期望实现怎样的能力。用户期望的操作目标。

我以前举过这样的例子,用户要去机场,现在有很多选择,A,超跑,非常酷,但是不去机场。B,商务车,非常舒适,但是机场快速大堵车,难以按时到达机场。C,地铁,虽然人很多,拥挤,也不舒适,但是可以保障到达时间。请问用户会选择哪个,显然是 C。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做产品设计的时候,或者试图满足用户的时候,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用户明明去机场,你给他提供超跑服务,却只能停在机场外 5 公里。最后 5 公里用户只能拉着拉杆箱自己进去;你给他提供了商务车,却完全被堵在路上,最后延误了用户的时间。听上去好像都是很滑稽和愚蠢的选择,但是我们日常在产品设计,商务合作,甚至在一些商业接待中,都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问题,说是提升体验,却偏离了真正的诉求。

无法有效达成用户诉求,体验就是0分,其他的东西,所谓超酷也好,所谓舒适也好,没有意义。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用户真正的达成性诉求是什么,这个是一切优化工作的前提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所有其他的毫无意义。

你希望设计一个用户喜欢的产品,你去谈商务合作,你希望和某些关键人物达成共识,你都需要先了解对方的一些达成性诉求,对方要完成怎样的操作,要实现怎样的目标,要获得怎样的成果。

比如,用户要购买机票,你应该先给他提供必要的,基本的机票的比价和购买,那么也许你有更好的建议,有更多的其他选择,但是你首先尊重用户的选择对不对,有些商旅平台动不动就把用户绕到其他地方去了,本来搜索机票,突然一个莫名其妙的按钮或者链接占据了主要位置,用户以为是下一步的操作,结果是一堆其他有的没的促销。我都遇到过无数次,这种自以为聪明的产品设计,就非常让人无语。

最可怕的是,你订一个东西,然后选着选着下完单发现,你购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真正要买的不在订单里。

用户的基本诉求优先,这是第一原则。
第二原则就是,尊重不同用户的不同选择,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目标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旅游,去某个知名景点旅游,可能有人就会觉得,我时间有限,解锁打开人生成就,抓紧时间多解锁一些。有的人就会觉得,想要更好的理解风土人情,过程和路途都是风景,那么二者选择就会有非常大的差异,前者最好是一路车接车送,目标地十分明确,争分夺秒。后者则更愿意使用多样化的交通方式,所有过程都是目标,更愿意花时间放在旅途之中。

同样是旅游,有人觉得自己就是中国胃,受不得海外生冷或其他奇怪食物,沿途都在寻找中餐厅或使用自带的食物,有的人就会希望更多的尝试不同的选择,体验不同的口味,哪怕不是自己喜欢的,也想增加一些体验。

以上,你说我非要强调对错么,真的没必要。但如果你觉得你喜欢的,就是别人喜欢的,然后你强加你喜欢的给别人,就很不对了。

同样的行为,不同人的诉求是不同的,理解和尊重这一点,有助于更好的提供产品和服务,也有助于更好的建立更有意义的社交关系。

3.2 物质满足诉求

img

我知道马斯洛五层模型,当然这个模型很经典,但我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会略有不同,所以我会按照我的偏好进行用户诉求的分类,不过后续大体还是会覆盖这个模型中的内容。

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基本的生活和生产工具,这些都是物质满足需求。

人们需要的生活,工作,学习的资源和工具等等。

但我们知道,物质满足不只是简单满足基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诉求,实际上,人们往往会在不同阶段,提出更多的物质诉求。

所以这里必须要说明一个常见的认知误区,所谓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就可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这个理论从骨子里都是错的。

当你拥有了基本的满足,你就会向往更高层的满足。

当你不再受温饱问题的困扰,你自然希望享受更好的美食,而只要需求不断向上,稀缺就永远存在。

试图用极大丰富的生产能力,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我认为,从逻辑来说,只是一种妄想。

连我自己都不能免俗,有了足够一家人活动的住宅,却希望有更好的配套,更好的风景,更好的学区。那么之后又希望有更大的房子,满足了之后,就是憧憬有属于自己的庭院,如果有朝一日又能满足,大概就是希望房产更具有稀缺性的历史文化标签。追求稀缺性怎么可能有尽头呢。

满足需求是无止境的,但降低欲望就可以极大降低满足需求的门槛。从某种意义来说,日本真正实现了共同富裕,因为大家欲望都降低了,就很容易满足了。

欲壑难填,只要不遏制欲望,再强大的生产能力和物质丰富度,永远避免不了稀缺性的问题,永远存在无法满足的缺口。

3.3 心理诉求

心理诉求很多时候体现在物质诉求上,但也不完全体现在物质诉求上。

比如,名贵的商品,往往是心理诉求的体现。但另一方面,一些温暖的语言,宽慰的举动,其实也是心理诉求的体现。

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诉求?
1、得到安全感。
2、得到认可和尊重。
3、得到谅解和宽恕。
4、感受友好和亲密。
5、满足幻想和期待。

第一,安全感

安全感是最核心的心理诉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心理诉求。

从夫妻关系来说,很多婚姻破裂的直接原因,都是一方安全感的丧失。
在职场,安全感也是很多从业者最大的困扰,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选择国企,公务员的原因。

安全感的背景来自于各种焦虑,对收入持续性的焦虑,对伴侣忠诚度的焦虑,对子女发展的焦虑,对维持生计的焦虑,对社交关系的焦虑。

所以其实我们看到很多所谓贩卖焦虑,其实也是在出售所谓安全感给用户,但有些时候,这种安全感也是虚幻的。

有些人天生胆大,在任何危机时刻都能淡定自若,这种人可能是天生的领袖,但也可能是危险的罪犯。

有些人则相反,过于胆怯,容易在现实挫折前逃避,希望缩回到自以为安全的角落。其实如果不够勇敢,又哪里有所谓安全的角落。

安全感往往也具有两面性,很多企业为了促进员工的进步,也会刻意制造不安全感,典型的比如末位淘汰,就是刻意通过制造安全感的压力促进员工的前进。

所以,我们常见的企业行为是这样的,在吸引人才的时候,是充分创造所谓安全氛围,公司实力强大,资金雄厚,市场竞争力强,岗位发展机会好,未来发展空间大,这是什么,这是让人才感受到安全和发展。然后,等人才入职,被绑定在特定岗位上,末位淘汰,绩效考核,内部竞争搞起来,通过不安全性的氛围刺激员工前进。

我并不是说支持和鼓励这样的行为,我只是介绍这样的行为背后的典型逻辑。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希望获得别人的信任,好感,以及发展进一步亲密关系,需要努力营造安全感的氛围;但另一方面,在很多场合下,我们为了挖掘对方的潜力,促进对方的前进,也会通过刻意降低安全感制造压力。然而,必须要说,对于受众,面对不安全的考验,很多人不会选择按照你的预期去前进,很多人会选择逃避,退缩,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女生喜欢通过所谓不安全感的塑造考验伴侣的忠诚度,刺激伴侣拿出更多的忠诚和热情来维系关系,但有不少这样的尝试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对方在不断的刺激折磨下选择了逃避。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不作不死”。年轻人维系感情不易,安全感需要持续的滋润和培养,而不是持续的敲打和考验,人性经不起反复考验。

第二,认可和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才能被赏识,自己的创造被肯定。
无一例外。

我说我好为人师,又那么喜欢分享,说白了,不也是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首先,认可和尊重是相互的,你希望对方认可和尊重你,那么你是否已经付出了对对方的认可和尊重。也许大家都想等着别人先表态,先拿出诚意,自己再反馈诚意,而这不经意间,很多合作共事机会,很多本来可以有很好发展空间的友谊就失去了。

为什么我强调,夸夸同事,不断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你先付出对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我不能说每一份付出都不会吃亏的,但从长期来看,你不可能吃亏的。

我们看很多网上骗局,很多面对中老年人的骗局,说实话,骗子最擅长的是什么,面对受害人,充分表达认可和尊重。我不是鼓励你去行骗,但如果你希望拯救你身边的人,你的亲人,你想想你为什么斗不过骗子?

在一些企业里,一些聪明的管理者,会通过各种口头公开的奖励,一些廉价奖品和头衔的授予,来换取员工的忠心,非常有意思,因为实际上这种方式的成本非常低。很多员工会觉得自己很喜欢这种氛围,因为自己受到了认可和尊重,哪怕其他公司给的 offer 更高,因为其他公司的领导传闻就很凶。你仔细想想这背后的逻辑。

如果你是管理者,你要学会,用这种方式,可以极大降低员工的成本,还能保持忠诚和斗志;但如果你是员工,你要明白,口惠而实不至,别傻傻的分不出好人,给你开大 offer 的才是好人,醒醒吧!

那么我们常说的好面子,其实也是认可和尊重的一部分,为什么越是暴发户越好面子,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成就不自信,对自己的地位不自信,就更需要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来给自己提气。你会发现,如果是传统的富贵子弟,其实反而不是那么在意表面功夫。他们更希望别人看到他们自我优秀的一面,而不是只看到长辈传承的那一面。

过度追求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陋习之一,在很多地区造成了非常多莫名其妙的恶心事件。人们扭曲了认可和尊重的含义,扭曲了自我价值的含义,你不跟我喝倒下就是不给我面子;你不给我足够的彩礼就是不给我家族面子。

破局之路只有多读书,让自己更优秀,看到更上面的世界,才能从这种恶俗中挣脱出来。

普通人会从集体中寻找安全,寻找面子。

中国了不起,所以我了不起,中国很安全,所以我很安全,他们靠这个麻醉自己,虽然中国了不起并没有他们的贡献,虽然中国很安全也解决不了他们的家庭和职场的各种难题。但他们只能靠这个麻醉自己,维系可怜的尊严和安全感。

当个体足够优秀的时候,对集体这个标签就会淡然,当然,并不是说他不在意这个集体标签,而是不会将自己的尊严和安全感完全维系在集体这个标签上。所谓自信,应该是更具有自我的价值认知,更能理解自己的价值。当你理解自我价值的时候,你对外部的尊重,外部的认可,就没那么关切,没那么依赖。也就是,对各种吹捧,各种捧杀的免疫力增强。此外,对集体标签也不会过度看重,当然,你也会维系集体荣誉,但你知道你是集体强大真正的贡献者,你维系的是自己的成就,这种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谅解和宽恕

很多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后,害怕惩罚,害怕批评,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性心态,就是强词夺理,就是反咬一口,推卸责任而且自以为是受害者。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也是一种安全感缺失的心态。
从小孩子身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非常典型的症状,但实际上很多成年人也没有长大。

如何让小孩子从小开始养成敢于承认错误的习惯,养成主动担责的习惯。

首先要让他们知道,犯错误是可以被谅解的,可以被宽恕的,只要勇敢面对,并且勇于承担。

人们其实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害怕不被谅解,害怕不被宽恕,从而犯更多的错误,来试图掩盖最初的错误,有时候,原本很小的问题会衍生成为巨大的不可弥补的问题。

还是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我们要对小的过失,无意的过错,给与足够的谅解和宽恕,特别是小孩子,才能让他们养成敢于承担责任,不推卸,不逃避的品德。

另一方面,我们要求自己的时候,能不能做到,不那么依赖别人的谅解和宽恕,勇于认错,勇于担当,勇于承认自己的愚蠢和无知,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第四,感受友好与亲近

节日的礼物,私人聚会的邀请,关心的问候,都是友好与亲近的表达。

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们渴望友好,渴望被亲近。

但在这个过程中,依然有一种安全感的问题,我去表达友好和亲近,如果被对方冷漠回应怎么办?

这里有两点,第一点,友好与亲近的尺度是什么,如果你过度热情,试图过度拉近彼此关系,比如一上来送价值过高的礼物,或者比如试图通过身体接触来表达友好,那么很容易让对方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从而采取防御性的方式来拒绝你。所以建议一上来,要有一定的尺度,不要过于亲密,更不能开不合时宜的玩笑。第二,确实有些人不喜欢你,不愿意和你友好和亲近,试探过发现不行就放弃呗,只要不在乎,你就会发现其实也没多可怕对不对。

我们谈心理诉求,第一是看我们如何面对别人的诉求,第二是反思我们自己的心理诉求。

从面对别人而言,主动友好是很好的一种素质,西方路人会微笑的打招呼,我们去旅游的时候,我就喜欢这样的地方。那么要敢于主动付出友好,友好往往是相对的,你一直高冷,却埋怨别人不友好,也是不合适的。

从别人面对自己而言,我们有时候会对别人的友好采用防御策略,比如在商场,会怕促销,会担心友好背后的动机,会有非常高的警惕性。

我觉得,保持警惕是有必要的,特别是现在社会现状,确实有很多骗局,或者说很多商业套路都是从最基础的友好亲近开始的,但保持警惕的同时,也请保持礼貌。

如果对方给予你的是友好表达,拒绝是你的权力,礼貌拒绝是你的品德。

社会信任度低,其实和每个人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都有关。

小城市,小地方,很容易达成相互友好的氛围。但是大城市,为什么会觉得冷漠,因为大家都在防范别人,突如其来的友好被认为别有动机,每个人都谨小慎微,社会自然冷漠。

我们大概率做不到全社会的友好和亲近,这个要打破每个人的心防其实很难的,但至少,在我们的熟人圈子里,在工作场合,在熟人社交场合,在商务合作场合,尽量表达友好和亲近的态度,会让自己的成长更加顺利,也会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第五,幻想与期待

人们都是有幻想的,有期待的,而幻想被满足的那一刻,是非常惊喜的一种体验。

比如,西红市首富里,王力宏出场的时候,女主角满足了一个超级幻想,实现了一个超级期待。

获得明星的签名,拿到名校/名企的offer,入住一套心心念念的大房子,都是幻想和期待满足的时刻。

当然,这样的时刻可遇不可求,但我们在刺激自己成长,或者刺激自己孩子成长的时候,这种手段也是非常有效的,比如说,粥左罗举过的案例,如果完成怎样的成就,给自己怎样的奖励,这就是给自己一个期待,然后努力去达成,实现满足。通过不断的自我正反馈,刺激自己的不断前进;比如子女教育,孩子如果考出好成绩,带去迪士尼一次,这就是一种通过幻想和期待的满足,来刺激孩子的学习成长。

坦白说我一直不喜欢这种方式来培养孩子,我总觉得自我成长应该是自激励的,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但必须说,其实在孩子主观意识无法彻底形成的时候,这种方式还是会有一定效果的,我不太喜欢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也许我小时候家里太穷了,我一直对这个方式是免疫的,对学习成绩从来没有这种奖励期待。

利用幻想和期待,可以更好的刺激自己,以及身边的人一起前进,但强加的幻想和期待,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人。首先,你要知道人家的幻想和期待,是否和你想的是一致的,其次,你也要看看实现成本和所预期的效果,是否是相匹配的。第三,所谓欲求不满,容易达成的愿望都实现了,那么新的愿望就会非常难达成。就好比前面提到的,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这是第一重期待,终于有看海的房子了,第二重。终于有带有健身房游泳池,豪华会所,儿童设施,还可以看景色的房子了,第三重。终于有了带有大院子,可以绿植的房子了,第四重。哎,如果我的房子里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气息,有文化背景,有传奇名人的故事,该多好。欲求不满,永无止歇。

所以,古人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你知道欲求不满,那么幻想与期待,最终总是难以尽如人意的。

4. 关于行为动机

当我们做具体的产品设计,具体的商业模式设计,或者规划商业合作,乃至在职场中希望获得别人的支持和理解,我们都应该能认识到,每个人做决策都是有行为动机的,如果我们能迎合别人的行为动机,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比如,做出更具有转化率的销售页面,规划出双方都满意的合作方案,或者获得公司里领导,本部门或跨部门同事,以及下属的支持和协助。

在做优秀的营销活动,市场活动拆解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引入行为动机的概念,才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的活动策划和运营设计中的亮点。

4.1 有刚需

所谓刚需,简单说,就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比如刚需购房,刚需购车,很多人是因为家庭,通勤,真正的需要进行大笔的购置。
刚需的满足时看上去最简单的,你需要什么,我能不能满足,能满足就达成交易,不能就换换看。

但现实并不是那么简单,人们往往在刚需上加了太多其他的干扰判断的因素。

有时候我们需要甄别,什么是真刚需,什么是伪刚需,那么刚需之上,又有哪些因素在干扰和影响人们的判断。

比如,所谓刚需买房,是解决居住问题,那么刚需就是面积,工作和生活的通勤距离。但是购房者还会考虑什么,所谓增值空间,所谓小区氛围,所谓户型合理,甚至卖房者的态度和折扣力度。后面这些条件是刚需么。

刚需,如果目标有更多的选择,不代表你满足了刚需,别人就会选择你,刚需只是基本条件,或者说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4.2 图便宜

按说不该单独拎出来,但确实这个属于非常独立的一种行为动机。
占便宜心理体现在方方面面,很多商业策略都基于此创建。

而利用占便宜心理的玩法套路就层出不穷,比如永远不会过时的限时促销;比如针对性的价格歧视,举例来说,系统发现我是小米手机,就给出一个优惠文案,小米用户享受额外7折,这就是所谓价格歧视,但实际上,当一个华为用户看到的时候,文案就是,华为用户享受额外7折。

拼多多自然是把占便宜的心理用到了极致,占便宜可以,叫上你的朋友来砍一刀。

4.3 贪面子

比如买车,通勤诉求是刚需,那么可能当前价格优惠是图便宜,车的品牌和尺寸就是面子。
和欧洲日本相比,中国人普遍喜欢尺寸更大的车。

贪面子其实就是前面说到的寻求认可,寻求尊重的心理诉求,那么再深入说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感的一种映射。

坦白说,虽然你看我刨析的非常犀利,但是其实我自己也没有过这关。

比如我去某个地区旅游,要拜访一下当地的朋友,因为朋友们都很热情,会接送我,那么我就会订一个稍微高级一些的酒店,如果没有这种诉求,我就会订相对便宜一些的。其实也不能免俗。但我不会刻意为了面子去订顶级酒店,不会刻意为了面子买顶级豪车,只能说程度还是比较可控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众场合,需要照顾别人的面子,这是社交礼仪很重要的一点,比如不要开过分的玩笑,尽量不要在公众环境下批评和指责别人,比如有个同事做的事情不好,可以私下沟通,而不是当着很多人的面去讲,这样更容易被对方接纳,当着很多人的面,对方抵触情绪肯定会比较高。

在产品设计,很多时候,为了贪面子做一些额外设计,也是很常见的。
比如铺天盖地的各种 vip,贵宾卡。比如很多车型的加长款,比如某些特定标识只在特定昂贵的款式中出现。

劳力士和爱马仕的各种饥饿营销已经非常典型了。为什么绿水鬼的市场成交价是官方指导价的两倍,而所有官方直营店永远看不到货?我以前讲过这个案例。爱马仕的搭配营销玩的溜溜的,你进不了他们的 vip 客户群,那些特定款你就根本拿不到。

以前有个现象,很多普通人不理解,比如某款豪车新车型出来,很多人会加价去买;比如苹果手机新上市,有人会加价采购。其实稍微等一段时间,就可以用官方指导价买得到,为什么这些人都不肯等?因为最早开上新车,最早拿到新款手机,发个朋友圈拍照,在社交活动中展示,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这是一种典型的面子经济模式。

在商务活动中,照顾对方面子也是一种标准操作,比如为什么很多商务职场人士的头衔都高的惊人,其实都是虚高,照顾对方面子,到最后大家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

前文说了,过度追求面子是很多陈规陋习的原因,不再赘述,希望年轻人有自信,不要被面子束缚。

另外,心理诉求是行为动机的基础,可能这部分内容重复较多,但行为动机主要被用于对产品营销,市场行为的拆解。而心理诉求是更底层的理解,所以并不是完全一致。

4.4 为理想

这其实对应的是心理诉求里的幻想与期待。

很多广告都会抓所谓情怀,让受众陷入回忆杀,比如我们之前做海外广告推广的时候,发现去放一些经典街机游戏的视频,转化率就很高。国内很多游戏推广也是同理。

怀旧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理想追求,希望重温曾经的美好时光,希望重回年轻时的快乐。
那么还有就是,你年轻时无法满足的,非常遗憾的一些事情,是不是有机会去实现?这也是怀旧的一种吸引力。

除了怀旧,还有就是,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些梦想,去远方看看不同的世界。
比如有人说我没见过大海,有人说我想去看看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有人说我想去看看泰国的人妖,等等,旅游业其实也是经常贩卖这样的情绪,让你心动。

那当然还有一些人会说,我儿时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大马力跑车,我儿时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房子,这也是很多行为动机的起点。

当然,还有高尚一些的,我想做一个几千万人使用的产品,我希望我的文字可以帮助几千万人,这也是一种理想。很多知名富豪在实现了财富自由后,也会开始逐渐转向理想,在新的领域试图寻求突破,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并不是每个理想都值得尊重,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猥琐的理想,一些个人不良癖好的追求,这也是很多不良行为的动机,就不阐述了。

但确实,对于财富相对自由,对于资产相对丰裕的人来说,为自己的理想,不论是良性的还是不良的,为理想买单,为理想去支付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

而不少骗局也是基于此展开的,比如,我们从历史书来看,很多封建帝王死于丹药,其实就是追长生么。实际上不止封建帝王,古时候很多地主富豪也会因此倾家荡产。

4.5 非理想

很多时候,我们做经济学假设,做行为假设,都是假设对方是理性人,能够做出最合乎理性和逻辑的决策,但很遗憾,现实中,非理性的决策是非常常见的。

这种通常可以称为感性冲动,比如逛街看到一条好看的裙子,穿上后别人赞美几句,就下单了。其实这也对应前面的心理诉求,尊重和认可的诉求。

比如街上和人争执,本来很小的事情结果动起手来,结果导致刑事拘留,这种其实也很常见,很多时候就是个一时意气,没有道理可讲。

还有就是破罐子破摔,报复性的决策是非常要命的,比如被公司开除后,删掉公司数据库,给自己的带来牢狱之灾。还有,高中生,本来成绩很好,但是和父母吵架,突然就不学习了,成绩一落千丈,用自己的前程报复父母。

还有,高考成绩差一点点没有进入理想的大学,然后就开始非常怨天尤人,胡乱填志愿,大学混日子,这也是很糟糕的。

实际上,可以认为几乎所有的自杀行为,自暴自弃的行为都是非理性的,但是这种行为确实也是非常常见,非常普遍的。

非理性行为动机很难预估,一般而言,非理性的行为往往来自于缺乏自信,缺乏情绪控制能力,以及长期以来缺乏自主思考的习惯。

在信息灌输的今天,如果年轻人习惯于跟随某些引导,而不是自主思考,自主判断,那么就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行为。

当然,非理性行为动机,绝大多数情况下,依然可以用对应的心理诉求来解释,比如缺乏安全感,缺乏被尊重和认可的感觉。

缺乏自信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很多场合下,我们可以看到,越对国家有信心,越是自我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这就是自我前途一片渺茫,却认定国家前途无限大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幻想自己可以被国家拯救。是的,人们有时候,需要靠幻想来维持生存与发展。

理想与幻想的最大区别,这里强调一下。

所谓理想,是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自己的进步来实现的目标。
所谓幻想,是你必须依靠第三方幸运女神的眷顾,才可以实现的目标。

其实话说回来,人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我也经常有非理性的行为诉求,非理性的决策,但这是有一定范围和边界的,比如说心情抑郁,烦躁的时候,休息两天不工作,闷头看片,玩游戏,这个肯定不是一个理性决策,但这个行为的边界是相对可控的,不要坠入无尽的深渊。

5. 关于商业机会

我常说的,一切皆交易,一切皆博弈。
这里要强调一些产生商业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存在某种不平衡,所以才会带来新型交易的空间。 一切都是平衡的,都是自给自足的,商业怎么可能存在。

5.1 信息差

谁有货源,谁有诉求,这就是信息差,能对接这个信息差,就构成了商业的基础条件。
理论上讲,所有的信息差都可以商业化,但现实中,信息的信用制约着商业的过程。

很多人出来说自己有资源,很多人出来说自己有渠道,甄别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人们实际上往往需要在一些可信的平台,或者通过可信的中间人进行交易。

所以我以前文章里说过,信息中介,其实很容易被淘汰,但信用中介长久以来都是有价值的。

人们常说,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差的问题,然而并没有,为什么呢,大量虚假的,无效的信息充斥互联网,此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是以碎片方式存在的,需要非常繁琐的甄别组装的过程。

所以超强的搜索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就变得非常有价值。

而在中文互联网,我们知道,即便是官方媒体,很多信息也需要你仔细的做甄别。

如何辨别信息真伪,有时候也需要你的认知水平,所以我说过,所谓信息不对称,其实是认知不对称。

5.2 成本差

同样的诉求,你的实现成本比别人便宜,就有优势。
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技术创新,带来制造成本下降,就是一种很重要的竞争优势。

但商业上的这个成本是综合成本,不一定是钱上的成本,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你的客户是一个超级富豪,他的时间成本极高,你能节省他的时间,哪怕你的报价比同行高很多,也是有价值的。

比如说我前段时间说的,日本精致搬家服务,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你说这个服务很贵啊,但对于特定客户群体来说,他们认为这个是节省成本的,这个成本不是价格。而是特定用户群的时间成本。

很多小公司在巨头竞争面前能活下来,比如之前常说的 4399,其实人力成本相对较低,那么很多体力活,比如去堆游戏攻略,就有一个实现成本差,巨头人力成本太高,就没法学,学起来很鸡肋,这就有了生存空间。

中国很多小企业就是靠人力成本差,赚一些辛苦钱,辛苦的生存着,这也是中国服务成本低的主要原因。

跨境电商也是一个成本差的典型范例,中国的低成本,让很多跨境生意变得可行。但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的高消费群体,海外代购又是另一种成本差的体现。当然,海外代购不仅仅是成本差,也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差。

5.3 体验差

滴滴能够崛起,或者说uber能够崛起,都是体验差的典型范例。

那么传统出租车,你无法预期,可能很快,也可能很久,无法预期是很难受的,而且车况和服务基本等于没有,有些司机抽烟,有些司机喋喋不休,有些司机拒载,有些司机一路开车骂骂咧咧。但是网约车把评价和信用做了进去,租车体验有了极大提升,首先,时间可以预期,虽然有时候不一定准确,其次,由于有评价体系,绝大部分司机都会保持在一定的服务水准之上,夏天会开空调,不会抽烟,不会口吐芬芳,不敢拒载,此外付费体验也变得更顺畅,不用费劲的掏钱找钱,所以这个体验进步是非常巨大的。

俞军老师的产品价值公式,产品价值=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这个公式还是非常简明扼要的。

所以生活中,任何一个槽点,任何一个糟糕的体验,都可以认为是某种商机,如果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来优化和改造,就存在商业化的空间。当然,这里必须强调,新体验-旧体验-切换成本=产品价值。如果成本过高,这个逻辑依然是走不通的。所以也不是说,我看到了一个糟糕的体验,就存在商业化机会的空间。

那么再度回到前面说的,高收入人群,高净值人群,往往乐于为体验差付出更高的成本。所以苹果手机一上来就是走的高端路线,商业就很现实,你只能卖给愿意为体验差付费的人群,不要试图满足所有消费者。

5.4 效率差

其实效率差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成本差,因为效率代表了时间成本,同时,效率也可以认为是体验里的一种,但我觉得这部分也很重要,值得单独说一说,所以拎了出来。

同样的信息,同样的资源,效率快的执行者更容易把握商业机会。
同样的商业行为,同样的资金规模,如果谁实现了快速的资金周转也能极大提升盈利效率,并且在同等资金规模的情况下,依赖快周转实现资金优势,碾压对手。

快速的项目执行,快速的资金周转,快速的信息反馈和优化调整,都是竞争环境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再说说消费者层面的认知。

中国的快递产业的崛起,是伴随着邮政业务的衰退一起发生的,为什么邮政包裹全线溃败,这就是效率差的典型体现。

高价的高铁为什么比普通的快速列车更受商旅人士欢迎,人们愿意为了更高的效率付出更多的金钱。哪怕快速列车有卧铺,理论上可以提供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6. 如何拆解成功案例

如果我们想做成一件具有商业价值的事情,比如开个网店,比如做个直播,比如制作短视频,比如写自媒体,等等,那么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准备工作,就是拆解这个领域成功的案例,并深度理解其之所以成功的逻辑。

但很多人会用简单直觉和标签化来定义别人的成功,他不过是做的早,他不过是运气好,他不过是有大 V 推,等等,用简单标签来定义别人的成功,是思维偷懒的典型特征。

只有真正努力拆解,才能学到别人的精髓,并用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

其实前面的内容多次提到拆解,那么这里系统整理一下,所谓成功案例拆解的正确逻辑。

6.1 路径拆解

比如对方有个非常不错的视频号,所谓路径拆解,是尽可能全面了解对方流量的来源,用户的来路,以及后续商业化的途径,试图完整复现对方的商业化路径。

我旧文谈及商业分析的文章提过。几乎所有商业模式都可以用一条路径来形容,比如游戏,从广告素材的播放选择,到点击率,到下载安装率,到账户注册率,到留存率,到付费率,到平均付费价格,到 LTV 测算,这一整条路径要算下来,然后中间路径每个节点,都有优化的空间,看看哪个数据相对同行较差,就是优化的重点。

那么回到刚才案例,比如有个不错的视频号,第一,这个视频号的用户是怎么来的,知乎?小红书?私域流量?早期的公众号读者?微信搜索榜单?等等。可能无法完全掌握,但是要有这个概念 ,先做出结构,然后酌情找机会填充。并且要尽可能搞明白,这不同渠道的用户大概占比是多少。第二,这个视频号的内容制作是怎么来的,是工作室原创,是搬运剪辑,是个人行为,是版权合作?第三,视频号的商业化目标是什么,这里可能又要进行路径细分,比如视频号是加微信,加微信后,朋友圈里有怎样的商业化路径,是不是还有微信群,微信群又是怎样的商业化路径,这后面可能还有,比如有免费课程,那么后面又是什么。

路径拆解,一个重要的思路是,对方的商业目标用户从哪里来,对方提供的商业内容或产品从哪里来,对方商业转化的目标是什么?这其中每一部分,可能还可以继续拆分。

然后再基于各种公开数据,寻求每个环节的转化率信息。
这也是对应第一节课提到的流程拆解话题。

6.2 元素拆解

关键路径节点上的内容,进行元素拆解。

比如,从电商而言,我们发现某个商品的转化率很高,那么如果我们能知道是广告的转化率高,就要对广告素材进行元素拆解;如果我们能知道是商品页的转化率高,就可以对商品页进行元素拆解。

一个成功的商品页,是如何吸引用户转化的,前面的封面是怎么设计的,产品的价格是怎么设计的,产品的描述区分了几部分,每部分都用了什么素材,使用了怎样的技巧,最后评论的回复是怎么做的,特别是差评回复是怎么做的。等等等等。

我以前讲过案例,比如一个销量很高的非知名品牌商品,其商品页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因为非知名品牌意味着你需要对客户认知做非常多的引导和教育,哪些是强调感官刺激,漂亮,大气的;哪些是做理性陈述,性价比,质量保证的;哪些是推动用户消费冲动的,哪些是用来做权威背书的,特别好玩,其实你仔细拆解,很多淘宝爆款的非大品牌商品页都是很好的教材。

那么一篇爆款文章也是,一则爆款视频也是,比如粥左罗的爆款视频,如何引发共情的,是非常值得深入进行元素拆解的。

元素拆解是一种思维习惯,到最后你在街上,看到每一个广告牌,每一个店铺设计,都会引入这样的思维,对方都用了哪些技巧来提升转化,引导消费,甚至到菜单设计,也有无数细节值得探寻。

当然,关于元素拆解,有时候我也会走火入魔,比如,我对粥左罗的视频号和直播的成功是非常钦佩的,所以每次到直播间,但凡看到一点点不同的改变,就本能思考,这是不是为了转化率的考虑。比如我们看到的白板,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适合直播的工具,那么眼镜算不算一个重要道具,我觉得应该也算,但后来,我就经常会直接问他,你最近直播间留胡子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能提升转化?你剪头发了,是不是为了提升转化?其实没那么夸张了。但我会情不自禁的把每一点改变都标记出来,然后去思考是不是和转化率有正相关。但有些其实仅仅是与直播无关的个人生活行为。

6.3 动机和诉求拆解

在做元素拆解的时候,一定会涉及到动机和诉求的思考。
商品描述区,这部分元素区块讲的是什么,那么针对消费者的动机和心理诉求是什么。这就是之前所说的用户诉求,行为动机,和我们做案例拆解,其实是可以对应的。

比如一个商品页,列出来欧盟的安全认证,目的是什么?用户需要安全感对不对,用户需要信任你对不对,那么用户如何信任你呢,所谓权威盲从,有权威替你背书对不对,一个欧盟安全认证,相当于权威背书。

比如很多商品页会做一个假的促销倒计时,用户贪便宜心理,而且会营造一种紧迫感,压缩用户思考和进行比对的时间,从而促进用户提升决策效率。

还有很多广告素材,是如何引发共情的,所谓怀旧心理,所谓反转逆袭心理,而用户在点击,转发和转化的时候,其心理诉求各是什么?

综上,看到一个成功案例,先通过流程拆解,然后对关键节点做元素拆解,并结合动机和诉求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别人的成功点,把握关键要点,从而学到精髓。

这里我多加一个案例,很经典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贱兮兮的广告,什么叫贱兮兮呢,就是图片很模糊,内容字体很小,标题却很有挑逗性,然后好奇心么,激发你好奇心么,你看不清图片是什么,看不清具体内容文字是什么,你就点击了,然后发现,我靠,是条广告。我不知道你们遇到没遇到过,我经常遇到,我对这种特别敏感,为了追求点击率,转化率,有些投放素材的设计真的够贱的。

6.4 数据观察和预判,校对

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学到了?我们拆解成功案例的时候,还有一个重要的窍门,就是数据观察,比如你看它当前的访问量/销量数据,过一两天你再看看是多少。

当你拆解到一定经验的时候,你大体就可以预判,它后续的增长会怎样,或者一个新的文章/商品出来,大概的访问量/销量会怎样,那么预判准不准呢,跟踪几天看看。

如果预判越来越准确,说明你掌握的认知非常符合现实了。如果预判非常离谱,说明什么,或者对方的数据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所谓爆款其实是刷出来的。或许你的认知不正确,高估或者低估了某些关键因素,但不管怎样,你都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审视案例的拆解。

所以拆解结束,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然后基于这个结果的认知,做出预判,并不断校对,才是更完整的认知提升进步过程。

此外,如果我拆解了别人的爆款文章秘诀,我能不能自己写出来一篇,写出来后能不能预判其访问量和转发率?这也是学以致用的正确姿势。

6.5 延展归纳

所谓举一反三,当你真的能熟练掌握在某个领域内拆解案例的能力,那么你就很容易联想到其他领域,类似的情况。你会突然联想到一些不同领域案例的成功经历,并结合自己的认知来比较,归纳。

将认知延展,将拆解能力延展,将一些用户行为动机和诉求的整理归纳延展,就能突然看到更多领域,更多案例的可能性,就如前面提到的,你走在街上,任何一个广告牌,任何一个商业设施的内外设计,都可能立即进入你的拆解思维,快速找到很多要点元素,很多心理诉求和行为动机的暗示和引导。

7. 沟通的本质

汤质本质的沟通本质课程有些烧脑,不过也可以认为是逻辑训练的一种。
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的成长,发展非常关键。
那么我们问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我以前福利课是不是说过,沟通的三个目标,由浅入深。
第一,让对方正确、清晰的了解我表达的意图。
第二,让对方相信我所说的事物以及观点,并对我产生足够的信任。
第三,让对方愿意按照我的建议,或者按照我的目标,进行相应的行动或配合。

第一,其实就是一个清晰表达和明确定义的话题,前面说过,如果表达不清晰,定义不明确,可能很多事情都是无用功,很多争吵都是鸡同鸭讲。

第二,是获取信任的能力,那么坦白说,我觉得我都难,有一说一,我之所以能获取信任,是基于长期的信用积累。对于完全陌生场景下的沟通,在获取信任的能力上我是非常拙劣的,因为我讲实话的时候,很多人会把我当骗子。

但很多骗子恰恰是擅于此道。获取信任的秘诀依然是共情力,你能知道对方愿意相信什么,然后基于此去引导对方进入你的语境,很抱歉,我不会试图去迎合别人的意愿。

但是幸好,建立信任也有其他途径,就是具有履约能力,所谓说到做到,并且通过不断履约证明自己值得信赖。另外,如果你有足够的正向影响力,有足够信用的人帮你背书,也是建立信任很好的基础。

第三,是在获取信任的基础上,深入一步,用更强的共情力,打造双赢的目标,对方为什么愿意按照我的建议,或者按照我的目标,进行相应的行动和配合,其实更重要的是,对方是为了自己的目标行动,必须找到双方目标的结合点,才能实现这样的推动作用,而且,高明的沟通者,会创造一种语境,让自己所期待的方案由对方提出来,让对方以为是他自己所追求的方案。

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沟通能力,我大概可以这么描述,但坦白说我自己也做不到。不过很重要的一点,我是能做到的,就是如果我期望别人帮我做什么事,我首先要跟对方表达,这件事对对方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而且对方的权益,我是要切实努力保障的。

那么沟通本质,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这三个境界,而核心一点是共情力,也就是同理心。

下面说点,稍微过分一些的哈。

8. 反直觉社会思考案例

过度保护女权,过度保护劳工权益,会让女性和底层劳工更难找到工作。因为这本身是一个博弈过程,法律当然可以规定女性的各种权益,规定劳工的各种权益,但当这些保护提升到一定层级时,资方就会用脚投票。中国企业家去美国投资建厂,也会强调,不要工会。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企业家不是慈善家,需要考虑企业的效率,成本。

博弈的过程需要理解双方的诉求,并寻求其中的平衡,而不是单方面的喊正确,很多时候,单方面的喊正确只会让弱势方的处境更加糟糕。

下面说一下经典的房产案例,为什么一直强调说,炒房团不是房价上涨的原因。

房产和其他所有商品其实一样,都摆脱不了供需的话题,那么供给和需求实现平衡,房价就会稳定。理论上,如果不考虑人性因素,按照某些社会主义经济学者的理解,中国其实更容易实现房价的平衡。因为中国政府可以完全掌控供给。那么你按照需求实现供给,房价不就稳定了么。

一个典型的参考案例就是新加坡,新加坡 hdb 就是这样的一个典范,你看,连模板都给你了不是么。

那反对者会说,中国的城市化需求旺盛,往往会超出政府的预期。但统计人口流入和实现对应的土地供给,政府拥有足够的数据资源对不对,人口流入和房产需求是有时间差的,怎么可能会无法预期。

问题在哪里,就是人性你是不能忽略的,土地收入是地方财政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土地又是政府垄断不存在市场竞争的,这是一切的核心的核心。没有自由交易的土地市场,没有市场化的房产土地供给,那么垄断者的诉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指向就很简单。

那你说炒房团不也加重了需求么?说的没错,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就是因为上涨的趋势,所以有炒房团,而炒房团又加重了上涨趋势。但是我以前举过例子,二十多年前,一辆奥迪转手就能赚 5-10 万,那是 20 多年前的 5-10 万,当时也有炒车的,所谓拼缝,现在为什么没有了?因为市场化的完善对不对。

香港为什么房产价格高,也是因为供给不足,为什么供给不足,是不是土地不够,根本不是,所谓环保么,大量土地不许开发么,权贵阶层还是把控了土地供给的政策对不对。

那同样作为对比,为什么新加坡车价,车牌价很贵,新加坡一个车牌的价格可以买一套一居室组屋,这不很典型么,控制供给,价格就会飙升。非常清晰的对比,对不对。

对比之后再做个假设,为什么小产权房就很便宜,为什么军产房就很便宜,如果小产权和大产权同权会怎样,如果宅基地可以交易会怎样,供给如果存在竞争,价格就不可能只升不降对不对。

经济学的典型思想里,是充分考虑了所谓理性决策,而理性决策的核心其实就是趋利避害,其实经济学里的人性绝对不讲大爱无疆,更贴近于精致利己。典型的如囚徒困境。

而一个优秀的经济学政策,就是利用精致利己的人性,去打造一个大爱无疆的社会氛围。希望读者能仔细体会这一点,很简单就是,应该奖励什么行为,应该惩罚什么行为,让精致利己的人们发现,彼此更好的合作和互助是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反过来说,基于大爱无疆制定的政策却通常是致命性的,这个案例我就不展开了。

再说一下环境污染行为的治理,那么几个药方摆出来,罚款,加税,碳排放交易。那么看上去,罚款是最符合所谓政治正确的选择,谁超标就罚谁,但最后经济学家给出的方案却是碳排放交易。为什么?

因为碳税也好,罚款也好,其实是一个政府指定价格,而碳交易则是会趋向于市场价格,那么市场价格,会导向最有效率的一个结果。

尊重人性,尊重市场,利用博弈原则来主导市场行为,强调市场效率,是我们思考的一个原则。

那么最后说一句,什么是资本家。其实信息时代你会发现,创建一个信息产品,并不需要大量的生产资料,昂贵的生产工具,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就足够了。为什么草根创业者曾经崛起,因为这个成本一度变得非常低。所以不存在说,你必须很有钱,很有资本,很有资源,才可以当老板,才可以创业。其实今天,这个成本也可以很低,因为你可以开直播,可以写自媒体文章,可以通过代码创建小工具,小游戏,然后再出售产品或广告位。如果你收入上升,你也可以雇佣别人帮你做事。

打工和创业本身只是一种状态的区别,如果你觉得资本家压榨你,你觉得不爽,好啊,换位思考,你为什么不当资本家,你也可以试试压榨别人,看看当老板是不是如你所想的那么爽。经历过一次,大概就能治好你的职场矫情症了。

今天创业成本开始变高,不是因为生产工具变贵了,生产资料变贵了,并没有,而且越来越便宜。而是准入门槛提高了,需要这个证那个证,所以草根创业者很多事情确实没法做了。不知道以后直播要不要证,搞知识付费要不要证。至少现在,还是有不要证的领域。

那么,简单总结一下,一切皆博弈,劳资本身也是博弈,碳排放本身也是博弈,用博弈的思想去思考,不要单方面的追求所谓正确,要寻求共赢之路。

直觉中的对与错,往往是预设立场,劳工阶层天然正确,资本阶层天然错误,这种我觉得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傻逼。

今天课程就到这里,自由交流提问时间

就是理清这些定义的具体效果在哪?

嗯,你说的对,后续并不是完全解释前面每个关键词的定义,我只是希望读者能对这些有正确的认识,思考的时候能够厘清,至少不要把观点当事实,不要基于立场做判断,能够做到真正的客观思考。那么第二课主要是希望更好的帮助大家在日常工作,创业过程中,用好逻辑和框架思维,进行提升。

文中讲 信息产品对于养蜜粉,除了直播每天收割蜂蜜的过程,还有宣传什么呢?如何和生态文明文化,靠近呢?

1、成功的同行是谁,他们的转化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拆解。逐层拆解。

2、用户诉求是什么,用户购买转化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有没有思考和研究过。比如说,多少人是自己喝,为什么?多少人是给孩子喝,为什么?多少人是送礼的,为什么?

3、影响决策的其他因素有哪些,在拆解别人案例的时候,是否分析并考虑过,比如说,信用是如何建立的,用了什么方式信用背书,其实直播收割蜂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用表达,证明自己采集的真实蜂蜜对不对。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因素别人做到了,或者值得去探索的。

如果是送礼诉求,那么包装应该怎么做?对方的面子诉求如何保障?如果是给孩子的,那么如何科学证明其对孩子智力和身体发育的效果,相关资料有哪些。

其实说白了,懂逻辑,还要通人性,二者相辅相成。

对于产品创新,产品体验--产品的味道不同,如何放大呢?比如蜂蜜采集不同花,颜色,味道,香气不同

给对方一个相对低成本体验的机会,比如卖组合装,五种味道的小瓶装组合,或对方买一个大瓶,送一个其他口味的小瓶,类似这样的,让对方用不高的成本获得直观体验。

毕竟味道和香气你没办法在直播和网络上传递给对方

一说到人性就想到了罗翔讲的那个强奸罪的判罚,为啥不是直接判死刑。如果法律是这么规定了那么大部分的强奸者一定会先奸后杀

是的,一切皆博弈

与公司里的法律合规、审计、纪检这些监管部门沟通的时候,遇到她们对同一事物的定义有分歧,如何清晰平衡地进行沟通工作呢?

第一步,退回基础共识,第二步,寻求信任基础,第三步,找共赢的点,总要试图找共赢点,如果存在基础共识和信任基础,至少这个事情可以有较好的沟通环境,否则可能都没法谈。

法务,风控当然希望少做少错,但真少做,不做,公司可能发展不下去,那法务不一样会失业,所以还是要回到基础共识,公司有发展,大家才都好。然后我们看看有没有其他方法用尽可能少的风险做好事情。

posted @ 2022-11-01 23:42  luis林  阅读(18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