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控技术
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类型
投射电容屏可分为自电容屏和互电容屏两种类型。
电容触控技术——自电容(self capacitance)
自电容:分别由X、Y扫描电极与地或人体构成自电容(人体接地)。一段接地,另一端接激励或采样电路;分别对M+N个电极进行扫描,检测自电容;自电容方式能准确报告单点触摸,多点触摸会出现“鬼影现象”,不能报告准确多点坐标,但是自电容方式由于扫描次数少,功耗较低。
电容触控技术——互电容(mutual capacitance)
互电容:分别由X、Y扫描电极相互重叠构成互电容。利用两个电极传输电荷,通常一端接激励,另一端接采样电路。分别对M*N个电极进行扫描,检测垂直相交的两个电极之间的互电容。互电容检测方式能准确报告真实多点,但是由于扫描次数多,功耗较高。
互电容VS自电容
互电容以帧为单位上报触摸屏的事件。即每次扫描,均立即上报该次扫描的结果,包括触摸点数,每点的坐标。
自电容仅能针对单点触摸上报真实坐标。对多点触摸的情况,使用十分复杂的虚拟算法计算坐标,效率低,容易出错。
自电容式(self capacitance)触摸屏的原理
自电容屏是在玻璃表面用ITO(一种透明的导电材料)制作成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这些横向和纵向的电极分别与地构成电容,这个电容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电容,也就是电极对地的电容。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手指的电容将会叠加到屏体电容上,使屏体电容量增加。
在触摸检测时,自电容屏依次分别检测横向与纵向电极阵列,根据触摸前后电容的变化,分别确定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然后组合成平面的触摸坐标。自电容的扫描方式,相当于把触摸屏上的触摸点分别投影到X轴和Y轴方向,然后分别在X轴和Y轴方向计算出坐标,最后组合成触摸点的坐标。
如果是单点触摸,则在X轴和Y轴方向的投影都是唯一的,组合出的坐标也是唯一的;如果在触摸屏上有两点触摸并且这两点不在同一X方向或者同一Y方向,则在X和Y方向分别有两个投影,则组合出4个坐标。显然,只有两个坐标是真实的,另外两个就是俗称的“鬼点”。因此,自电容屏无法实现真正的多点触摸。
互电容式(mutual capacitance)触摸屏的原理
互电容屏是在玻璃表面用ITO制作横向电极与纵向电极,它与自电容屏的区别在于,两组电极交叉的地方将会形成电容,也即这两组电极分别构成了电容的两极。当手指触摸到电容屏时,影响了触摸点附近两个电极之间的耦合,从而改变了这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容量。检测互电容大小时,横向的电极依次发出激励信号,纵向的所有电极同时接收信号,这样可以得到所有横向和纵向电极交汇点的电容值大小,即整个触摸屏的二维平面的电容大小。根据触摸屏二维电容变化量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触摸点的坐标。因此,屏上即使有多个触摸点,也能计算出每个触摸点的真实坐标。
自电容式-互电容式
互电容式 | 自电容式 | |
多点触控 | 真实多点 | 模拟2点,有“鬼点”现象 |
控制电路 | 相对复杂 | 相对简单 |
数据获取速度 | 并行处理,速度快 | 串行处理,速度慢 |
运算数据量 | 很大,M*N规模 | 较小,M+N规模 |
功耗 | 较高 | 较低 |
TP本身SNR | 高,电容变化率可达20% | 较低,电容变化率<5% |
抗环境影响 | 较高 | 一般,容易受GND变化的影响 |
方案灵活性 | 一般,TX和RX电路不能混淆 | 高,通道可以灵活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