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传习录学习

目的

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苦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竞末能窥其藩篱。

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馨欬,或先怀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

如之何其可得也?

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

 

精一

精一之功,为精纯的功夫的意思。

尚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知止而后有定

爱问:知之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 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至善只求诸心

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又不能尽?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礼记 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身之主宰便是心

心之所发便是意

意之本体便是知

意之所在便是物

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惟精,维一

道心,指合乎天理的心。

人心,指私欲之心。

爱问: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

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

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觉懒看书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静亦定,动亦定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曰: 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应变不穷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执中无权犹执一

意为坚持中庸虽然正确,但如果不知因时制宜,加以权变,那就是偏执。

 

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格物磨镜使之明,能照物清

曰仁云: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

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人之所见有精粗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私欲日生,如地上尘

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

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有一层。

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

问: 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克己功夫?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

如人走路一般,走的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

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哉。

 

posted @ 2021-01-09 10:03  卢布  阅读(4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