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院电子病历:正步入高等级建设阶段

1、电子病历:步入高等级建设阶段

2018年8月以来,电子病历系统(EMR系统)进行评级分类,进入“以评促建”阶段;截止2022年,国内三级医院基本达到4级电子病历评级要求。2023年以来,公立医院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电子病历建设逐步向专科化、定制化发展,有望逐步启动高等级建设阶段,龙头厂商格局将持续优化。本文将对电子病历发展历程、市场空间及相关标的进行全面梳理,解读相关投资机会。

1.1、EMR系统历经廿载迭代,旨在高度共享、高效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廿载迭代,从综合应用向专科化、定制化发展。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作为医院管理系统的核心底座,是医院患者医疗记录的数字版本,其中包含其医疗历史、治疗计划、过敏史、药物以及其他相关健康信息,用以进行管理患者护理及共享。历经二十年发展,电子病历从综合应用逐步向专科化发展,衍生出为特定医学专业或亚专业设计的EMR,例如眼科病历支持与PACS结合紧密的相关功能;口腔科病历支持牙位标记等功能。

  • 第一阶段(2002年-2010年):国内启动试点探索。从2002年10月开始,国家卫生部开始推进电子病历医院试点相关工作。同年,国家卫生部发布了《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09年)》,要求三级医院创造条件,建设电子病历等信息化应用。2010年3月,国家卫生部发布了《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至少遴选50家试点医院和3个试点区域承担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

  • 第二阶段(2011年-2017年):EMR实现基本覆盖。201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首次要求县级医院建设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2014年6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规范了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并实现信息动态更新。

  • 第三阶段(2018年-2022年):EMR启动评级建设。2017年2月,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明确了电子病历系统和电子病历的概念和管理要求。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对电子病历建设水平进行评级划分,并要求到2020年,所有三级医院应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应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2021年10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提出到2022年,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分别应达到3级和4级。

  • 第四阶段(2023年-未来):EMR推进高等级建设。医院电子病历系统逐渐朝着专科化、定制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也指出数据的互联互通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通过数据的共享和交互,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子病历有望继续推进高等级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22.png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25.png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28.png

 

电子病历系统划分8级,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最终达成高度共享、持续监测。根据2018年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印发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电子病历系统被分为了8个等级,共确定了10个角色及39个评价项目,其中包括基本项和选择项。基本项具有一票否决权,必须满足目标等级的基本项要求,否则无法进行申报级别的评定;选择项允许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开展建设,只需要满足申报等级要求的部分项目即可。从5级开始,基本项目数的增加开始放缓,院端总集数据库基本建成,开始对医疗各业务条线数据共享、处理、管理能力要求明显提升,而对于最低总评分的要求开始上升。

以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为例,5级电子病历实现了医嘱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整合,医生可以直接在电子病历系统的医嘱界面上开具医嘱,根据患者年龄、系统病史、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个性化口腔专科诊疗医嘱模板;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还可方便查询到患者的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停用医嘱及停用时间、使用时间、执行情况。此外,电子病历系统还实现了与LIS系统、PACS系统的信息集成及数据共享,院感上报平台与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多系统互联互通,预防过度检查,增加诊断及检查、检验等报告的准确度。

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31.png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33.png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36.png

 

1.2、EMR系统启动高等级建设,龙头厂商格局有望优化

全球电子病历市场保持稳健增长,亚太地区持续较快增长。全球电子病历根据Vantage市场研究公司2022年发布的电子病历市场规模、份额及趋势分析报告,全球电子病历行业2021年产生的市场规模为287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到428亿美元,从2022年到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9%,且北美市场所占份额最大,亚太地区市场增长速度最快,海外市场头部企业主要来自美国。

海外电子病历迭代周期更短,已实现院内临床数据互通、持续管理。2009年,美国通过HITECH法案,要求医院开始使用电子病历,同时提出有效使用(MU)项目。在MU的3阶段实施目标下,美国于2011年完成第一阶段的数据捕获和共享目标,完成数据全面采集和共享;2014年完成第二阶段的提升临床过程,实现数据互通;2017年完成第三阶段的改善医疗结果目标,到达支持决策和患者自我管理的水平,提高医疗质量、效率和安全性。自2018年起,MU更名为“促进互操作性计划”(PI),在此前电子病历建设基础上,提供了更多实践灵活性,强调了与临床医生之间以及与其患者之间的患者数据交换,未来更加关注数据的双向互通和互操作性。

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38.png

 

电子病历参评数量和评级水平双双攀升,基本实现上一轮评级要求。根据CHIMA和医政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电子病历系统参评数量和评级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三级医院的平均分达到3.83级。2022年,参评医院数量和评级水平进一步增加,根据CHIMA抽样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电子病历整体参评率为96.14%,平均评级达到3.57级,其中三级医院的平均分提升至4.00级。从省份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新疆等省份的平均等级在4级以上;山西、山东、西藏等省份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等级整体提升较快。

 


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41.png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44.png

 

下一轮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空间测算:中性假设条件下,根据卫健委2022年7月公布数据,国内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分别为3275、10848家。假设三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不考虑衍生建设需求)从4级向5级建设单价为400万元/家,二级医院从3级向4级建设单价为200万元/家,则分别建设空间为131亿、217亿元;综上,则预计下一轮电子病历系统升级建设空间为348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412102647.png

 

posted on 2023-09-16 22:58  小码果  阅读(20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

Live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