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16 档案

摘要:1.轻型高性能通信框架,适用于多种应用场,轮询模式、自控模式、并发模式和单例模式。 2.不光是通讯框架,是设备驱动、IO通道、控制模式场景的协调机制。 3.支持协议驱动器,可以按规范写标准协议和自定义协议。 4.支持发送数据缓存器,支持命令缓存重发和按优先级别发送。 5.支持协议过滤器,按规则筛选数据,并且可以承继接口,自定义过滤方式。 6.支持接收数据缓存器,可以缓存不符合过滤器的数据,和下次接收数据进行拼接。 7.支持按设备命令优先级别进行调度设备,保证有高级别命令的驱动及时发送。 8.支持一个设备驱动,同时支持串口和网络两种通讯方式,可以监视IO通道数据。 9.支持一个设备驱动,在网络通讯时可以支持TCP Server和TCP Client两种工作模式。 10.支持多设备共享同一IO通道进行通讯。 11.支持定时清理超时的网络IO通道。 12.支持显示视图接口,满足不同显示需求。 13.支持服务组件接口,可以自定义完成OPC服务、4-20mA输出、LED大屏显示、短信服务、以及多功能网关服务。 14.支持创建多服务实例,完成不同业务的拆分。 15.支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30 21:25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2284) 评论(7) 推荐(15) 编辑
摘要:设备驱动、视图驱动和服务实例的开发都已经介绍完,这些都以组件的方式进行开发,接下来涉及到我们怎么去应用,有两种方式:1.基于ServerSuperIO开发自己的宿主程序,加载设备驱动、视图和服务实例。2.基于二次开发套件,使用配置工具进行组件插件化的挂载应用。下面就介绍一下配置工具的使用,如下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9 21:25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559)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如果ServerSuperIO部署在服务端,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在SSIO视图接口上进行视图显示开发,可以用WEB端来做。如果ServerSuperIO部署在PC机端或者嵌入式主机,并且带现场显示屏幕,那么就需要有实时显示的界面,以及满足现场用户的不同需求。针对这种情况,ServerSuperIO内部提供了视图显示接口,设备驱动提取完成数据后,可以把数据实时传输给视图接口,可以立即显示,也可以先缓存数据,定时进行显示; 可以几个设备驱动的数据显示在一个视图,也可以全部设备驱动的数据显示在一个视图。示意如下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7 19:55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512)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数据的转发和控制服务,其他的服务开发与此类似。如果基于ServerSuperIO服务接口的开发具备数据转发和控制能力,那么在物联网建设中将具备数据的无限级联传递与控制能力,使用一套框架形成一套解决方案。示意图如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5 21:48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986)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一、Hadoop环境配置概述 三台虚拟机,操作系统为:Ubuntu 16.04。 Hadoop版本:2.7.2 NameNode:192.168.72.132 DataNode:192.168.72.135,192.168.72.136 注:具配置过程,不具备介绍了,网上很多。 二、eclips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5 12:29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3706)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那么不仅要对某个设备进行联动控制,还要对控制的结果进行反馈给出现异常的设备。形成异常、联动、控制、反馈的闭环,以达到监测与控制共同作用的目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2 22:01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46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以现在物联网的现状或是对物联网的认知,特别是工业物联网,必须具备集成多种数据源的能力。数据源大体分两类:硬件产生和软件产生。 基于现实情况,作为物联网框架必须具备各类数据的集成能力,以及各种应用场景。以数据大小为例,小到一次接收缓存承载能力范围内的数据,大到超出一次接收缓存承载能力范围的数据,只要网络允许,都有可能。以前的连载文章都是以小的数据包为基础介绍的,这篇文章介绍大块数据流的传输方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1 23:39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822) 评论(2) 推荐(2) 编辑
摘要:在工业领域也有极端的情况出现,早些年做通讯的时候,数据包头、包尾、数据长度、数据校验位都对,但是就是解析出来的数据不正确,这种情况不会经常出现,但是在某种特殊应用环境可能会频繁出现,后来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可能是由于地质电磁干扰引起的。但是也有技术上的设计缺陷,例如:数据校验位是累加和,改成CRC是不是就不会出来这个问题了;另外对于增量数据,应该有补发机制等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20 21:43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2446)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在本机跑过10000万个并发连接,用的jmeter,jmeter占用了1.4G左右的内存、90%多的CPU,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耗资源,笔记本勉强还能工作。 现在模拟的是15个客户端,100毫秒发送一次数据,效果如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18 21:53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822) 评论(2) 推荐(0) 编辑
摘要:1.C#跨平台物联网通讯框架ServerSuperIO(SSIO)介绍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1.4种通讯模式机制。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2.服务实例的配置参数说明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 3.设备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13 22:38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639)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并发通讯模式只能用于网络通讯设备,主要是加强通讯的并发能力,集中发送请求数据,异步接收返回数据。集中发送请求数据的间隔时间可以设置;异步接收返回数据涉及到如何分配数据到相应的设备驱动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IP地址的方式和设备Code的方式,前者适用于设备终端是固定IP地址的情况,后者适用于设备终端是动态IP的情况,例如:DTU、GPRS、3G/4G等无线通讯方式。 并发通讯模式本质上还是呼叫应答的通讯方式,与轮询通讯模式类似,但是比轮询通讯模式的采集数据更高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09 22:56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1802) 评论(0) 推荐(3) 编辑
摘要:1.C#跨平台物联网通讯框架ServerSuperIO(SSIO)介绍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1.4种通讯模式机制。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2.服务实例的配置参数说明 《连载 | 物联网框架ServerSuperIO教程》- 3.设备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11-06 20:36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2262) 评论(1) 推荐(4)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