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俺有本要奏

       注:关于“工业互联网”建设请参见:《信息物理系统白皮书(2017)》、《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白皮书》和《中国工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白皮书》。

       自软件博览会后,国家副总理马凯和工信部的几位主要领导相继来我司考察。公司领导也非常重视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发展,以及准备投入人力、财力大干一场。作为工业人的其中一员,我表示大力支持,以及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公司工业版块方面来讲,在某些领域和技术方面确实有较强优势。参加过几次内部的交流会,对于做这件事又感觉有些忧心忡忡。大家谈到工业淘宝、金融等,我不否定做这些方面。但是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切入点,我持否定态度。以此形象面向世人,如果我是一名最终用户,那么我会想:阿里巴巴的淘宝或天猫要是成立一个工业版块,拿什么与其竞争?尽管有自己核心的内容,未免拉低了自己的身段。
       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我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与周围人交流,未全盘而述,可能其他人也未能充分理解。下面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面向人群
       最终用户肯定是工业生产企业,如果面向工业生产企业, 一般属性自己公司的项目。但是有更多中、小、微公司为工业生产企业服务,他们更迫切需要从底层传感器到云平台体系化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种公司中有做设备的、传感器的、工业软件的、ERP等软件商转型的......,对于他们来讲没有实力做体系化建设,去年参加上海工业展览会能切身感受到。最近也在我的群做了一次投票调查,结果(未结束)如下:
       二、平台定位
       大体分为三种模式:1.像阿里云,用户可以购买所使用的资源。2.像OneNET,提供设备及数据的接入。3.前两者的集合平台。从我个人来讲,我更倾向第2种的模式,而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OneNET又显得远远不够。他们看重的是结果,10万点数据的接入、存储、展示等性能有问题吗?可以自定义业务吗?对于过程使用关系数据、实时库、Hadoop......等技术以及使用的资源他们并不关心。当然涉及到收费模式的问题,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不在此讨论。
      三.发展计划
      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历史的时间窗口给予人们的机遇、机会是均等的,每个人掌握的要素和资源不同,所以造成了差异性的结果。GE、Siemens 、ABB等工业平台强势推出,现在还没有在中国全面推广,所有留给国人的时间不会太多。传统工业企业在向互联网方面发展,互联网或软件公司在向工业方向发展,这也是国家提出“两化融合”的要义,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就看谁结合的更好,极左极右势的发展注定要失败。发展计划包括发展方向和时间节点。
      四.开放程度
      行业群体对方向的认知与共识决定了有多少企业上云平台,以及市场规模。另外,既然上工业云平台了,信息共识的粒度和利用大数据可提取服务决定了云平台的价值。我们在做行业云平台的时候,我比较担心用户是否愿意开发他们的数据信息,在不断与用户接触的过程中,尽管他们对数据表示担心,但是也认为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新鲜事物的发展总会有接受的过程,好比下位机向上位机连接发展、终端软件向云平台连接发展。
      五.团体组成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落到人的头上。互联网技术的人和工业技术的人互相看不上、写模型算法的人和写软件的人互相看不上、领导与员工互相看不上,网上传说有鄙视链嘛,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我认为团队的领导比较重要,他将带领我们走向何方呢,一步错、步步错,历史的机遇与这代人也就是失之交臂,张朝阳与搜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句题外话,自己无法成为带头人的情况下,跟对一个领导很重要。
      六.盈利模式
      暂时保密吧,如果能找到我,那么在细聊吧。
      我是一个特别看重方向感的人,对于方方面面要基本的思考清楚,形成闭环链路。但是,时间有限,又不可能考虑面面俱到,也只能在做的过程不断修正。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是一盘大棋,需要勇敢、智慧之人引领未来。最近出差忙于项目,写到于此,以供大家讨论吧!!!

 物联网&集成技术(.NET) QQ群:54256083 
招聘:C/S和B/S开发,有.net core开发经验者优先。联系QQ:504547114
posted @ 2017-08-03 22:26  iNeuOS工业互联网系统  阅读(2100)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