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91623

 

作者:李凯凯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91623/answer/141298595

1. 我就先来解释一下,自我、超我、本我的含义(人格的结构)
2. 关于防御机制
3. 其他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有不同意见

1. 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分别理解他们?

不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还是超我、自我、本我,本质都是对人格(personality)的结构化、功能化的描述。简单地说,超我、自我和本我是构成人格的成分。“人格”是一个麻烦的概念,不同的学派对人格有不同的理解,但现在心理学人格的看法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可以粗浅地理解为个体与自己与外界打交道的一套系统。

我们常常会听到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概念,它们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经典精神分析中的名词;我们也常会听到伊底自我超我的概念。没错,它们也属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这些概念其实都是用来描述人格的,弗洛伊德早期采用第一组概念来划分人格结构,称为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后来弗洛伊德发现了人格两部结构模型的局限性,他认为人格模型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解剖性”的,因此他提出将人格分为伊底、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部结构模型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两部人格理论中,人格包含前意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系统。意识(conscious)是包含正意识到的那部分人格,前意识(preconscious)包含容易进入意识到的人格部分,而潜意识(unconscious)是无法进入意识的那部分人格。通常情况下潜意识无法进入意识中,然可以通过“梦”等以掩饰的形式进入意识。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比喻(我总觉得这个比喻怪怪的)来直观地理解人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弗洛伊德做了一个比喻,将前意识和潜意识两大系统比作两个房间。潜意识系统就像一个大的前厅,而前意识系统就像接着前厅的一个小房间,意识也居住于这一房间内。在意识居住的小房间与潜意识居住的前厅之间的门槛上站着一个稽察官。未经他的许可,是不能进入会客室的。其中,潜意识其稽查作用。

下面是著名的“心理冰山”示意图,冰山里的名词是各部分人格结构包含的内容,这幅图能够帮助较好理解人格两部结构模型

开头已经提到过,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两部结构模型存在缺陷,针对缺陷,后期他又提出了人格的三部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他将动机理论、认知理论和社会心理理论综合。伊底及其性本能和攻击本能可以看成一个动力系统,自我则代表人心中的理智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个认知系统,而超我是内化了的儿童的价值观念。

 

本我(id),又叫伊底,即“伊于胡底”,出自《诗经·小雅·小旻》,是高觉敷先生的翻译(因为我经常会搞混本我和自我,所以我习惯用“伊底”这个翻译)。伊底是与直接需要的满足有关的人格部分,主要由潜意识的性本能(即力比多libido)和攻击本能组成(在这里补充一下,弗洛伊德第一个将物理学的动力理论引入心理学,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理能的作用。)伊底按照快乐原则行事,其核心就是满足个人当前的欲望。值得注意的是本我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从中可以分化出自我和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代表社会价值的人格部分,合并了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准则。社会价值观和价值准则是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儿童5岁时超我就发展起来了,儿童的超我包括“良心”和“理想自我”两个部分。“良心”通过惩罚,可以让儿童做了坏事后有犯罪感;“理想自我”通过奖励,可以让儿童做了好时候有自豪感。超我的职能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的活动。

自我(ego)是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同时又考虑外部现实的人格部分。随着儿童的逐渐长大,儿童学会如何与周围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相互作用,他们在生命的头两年逐渐从本我中分离出来,自我努力,满足本我的需要。

人格的三部分:伊底、自我和超我不是鼓励的,存在相互作用的,构成一个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往往是冲突的,这种冲突会产生焦虑,个体会产生一套机制来防御焦虑,也就是题主的第2个问题。

以上则是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的简述,这两种模型并非独立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和伊底、自我、本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 据说这是人类行为和自卫机制的原因,这是什么意思?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模型本质上是冲突模型。自我要侍候三个苛刻的主人(外在世界、超我和伊底),尽力调和这三个主人的要求和主张。伊底的欲望无穷无尽,如性欲、饮食的欲望等等,自我需要限制为社会价值规范和超我所不允许的欲望,如阻止人强奸;同时自我又满足一部分为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要求,如饥饿时想要吃东西。超我和伊底的要求总是有分歧的,少部分是可以轻松解决的,但大部分往往是难以调和的,自我处在三面包围中,这种保卫就是冲突,而冲突过于剧烈,就会发展出焦虑来对待(比如说性欲,强奸肯定是不被允许的,那么就自慰喽,自慰总行了吧,如果还不行,那就麻烦了)。

产生的焦虑也很有讲究,焦虑是是对不可发泄的性冲动的有害反应应,它分为道德焦虑、现实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常见恐惧症等。弗洛伊德认为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不安全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的基础。 一种比较著名而又典型的焦虑就是“去势情节”(对可能失去生殖器的焦虑)。

如果焦虑一直存在,而个体又在精神上主观上夸大负面情绪,很可能导致行为过度反应,最后会产生神经症。所以为了有效地应对焦虑,防止其产生神经症,人类就发展出了一套防御机制来应对焦虑。典型的防御机制包括压抑反向置换固着退化投射或者升华等。我来举两个例子吧,一个单身狗无处发泄性欲,有觉得打飞机有罪恶感会危害身体健康(误),于是说服自己打飞机有益身体、放松身心、舒活筋骨,于是他愉快地打起了飞机,这就是反向;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弗洛伊德说的,他说达芬奇有恋母情节,他通过《蒙娜丽莎》中的“圣母”来升华自己的恋母情节。

这就是防御机制(开车~)

3. 又有其他心理学派与弗洛伊德有不同意见?请问怎么理解这些问题?

这个问题太大了,心理学流派有好多,并未精神分析内部也有发展。所以我就只上一张图精神分析发展的图啦

另外还多人可能只知道弗洛伊德的自我、超我、本我,所以放一张图,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全貌~

Reference
叶奕乾 《现代人格心理学》 第二版 上海教育出版社
郭本禹 《西方心理学史》 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End

 

posted @ 2019-09-23 16:10  lsgxeva  阅读(97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