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面试题(上)

Vue面试题(上)

1. Vue的基本原理

当一个Vue实例创建时,Vue会遍历data中的属性,用Object.defineProperty(Vue3.0使用proxy)将他们转为getter/setter,并且在内部追踪相关依赖,在属性被访问和修改时通知变化。每个数组实例都有相应的watcher程序实例,它会在组件渲染的过程中把属性记录为依赖,之后当依赖项的setter被调用时,会通知watcher重新计算,从而致使它关联的组件得以更新

1656864429643

2. 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

Vue.js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 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需要observer的数据对象进行递归遍历,包括子属性对象的属性,都加上setter和getter这样的话,给这个对象的某个值赋值,就会触发setter,那么就能监听到了数据变化
  • compile 解析模板指令,将模板中的变量替换成数据,然后初始化渲染页面视图,并将每个指令对应的节点绑定更新函数,添加监听数据的订阅者,一旦数据有变动,收到通知,更新视图
  • Watcher订阅者是Observer和Compile之间通信的桥梁,主要做的事情是:
    • 在自身实例化时往属性订阅器(dep)里面添加自己
    • 自身必须有一个update()方法
    • 待属性变动dep.notice()通知时,能调用自身的update()方法,并触发Compile中绑定的回调,则功成身退
  • MVVM作为数据绑定的入口,整合CompileObserverWatcher三者,通过Observer来监听自己的model数据变化,通过Compile来解析编译模板指令,最终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间的通信桥梁,达到数据变化 -> 视图更新 ; 视图交互变化(input) --->数据model变更的双向绑定效果

1656865390924

3. 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来进行数据劫持有什么缺点?

在对一些属性进行操作时,使用这种方法无法拦截,比如通过下标方式修改数组数据或者给对象新增属性,这都不能触发组件的重新渲染,因为Object.defineProperty不能拦截到这些操作,更精确的来说,对于数组而言,大部分操作都是拦截不到的,只有Vue内部通过重写函数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Vue3.0中已经不使用这种方式了,而是通过使用Proxy对对象进行代理,从而实现数据劫持。使用Proxy的好处是它可以完美的监听到任何方式的数据改变,唯一的缺点是兼容性的问题,因为Proxy是ES6的语法

4. MVVM ,MVC的区别

MVC,MVVM是三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

  • MVC 通过分离Model,View和Controller的方式来组织代码结构。其中View负责页面的显示逻辑,Model负责存储页面的业务数据,以及对应数据操作。并且View和Model应用了观察者模式,当Model层发生改变的时候,它会通知View层更新页面。Controller层还是View和Model层的纽带,主要负责用户与应用的响应操作,当用户与页面产生交互的时候,Controller中的事件触发器就开始工作了,通过调用Model层来完成对Model的修改,然后Model层再去通知View层更新
  • MVVM

MVVM分为Model ,View,ViewModel

Model代表数据模式,数据和业务逻辑都在Model层中定义

View代表UI视图,负责数据的展示

ViewModel负责监听Model中数据的改变并且控制视图的更新,处理用户交互操作

Model和View并无直接关联,而是通过ViewModel来进行联系的,Model和ViewModel之间有着双向绑定的联系。因此当Model中数据改变时触发View层的刷新,View中由于数据交互操作而改变的数据也会在Model中同步。

这种模式实现了Model和View的数据自动同步,因此开发者只需要专注于数据的维护操作即可,而不需要自己操作DOM

5.Computed和Watch的区别

对于Computed:

  • 它支持缓存,只有依赖的数据发生了变化,才会重新计算
  • 不支持异步,当Computed中有异步操作时,无法监听数据的变化
  • computed的值会默认走缓存,计算属性是基于它们的响应式依赖进行缓存的,也就是基于data声明过,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s中的数据进行计算的
  • 如果一个属性是由其他属性计算而来的,这个属性依赖其他的属性,一般会使用computed
  • 如果computed属性的属性值是函数,那么默认使用get方法,函数的返回值就是属性的属性值;在computed中,属性有一个get方法和set方法,当数据发生变化时,会调用set方法

对于Watch:

  • 它不支持缓存,数据变化时,它就会触发相应的操作

  • 支持异步监听

  • 监听的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最新的值,第二个参数是变化之前的值

  • 当一个顺序性发生变化时,就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

  • 监听数组必须是data中声明的或者父组件传递过来的props中的数据,当发生变化时,会发出其他操作,函数有两个参数:

    • immediate: 组件加载立即触发回调函数
    • deep: 深度监听,发现数组内部的变化,在复杂数据类型中使用,例如数组中对象发生变化,需要注意的是,deep无法监听到数组和对象内部的变化

    当想要执行异步或者昂贵的操作以响应不断的变化时,就需要使用watch

总结:

  • computed计算属性:依赖其他属性值,并且computed的值由缓存,只有它依赖的属性值发生改变,下一次获取computed的值才会重新计算computed的值
  • watch侦听器:更多的是观察的作用,无缓存性,类似于某些数据的监听回调,每当监听的数据变化时都会执行回调进行后续操作

运用场景:

  • 当需要进行数值计算,并且依赖于其他数据时,应该使用computed,因为可以利用computed的缓存特性,避免每次获取值时都要重新计算。
  • 当需要在数据变化时执行异步或者开销较大的操作时,应该使用watch,使用watch选项允许执行异步操作(访问一个API),限制执行该操作的频率,并在得到最终结果前,设置中间状态。这些都是计算属性无法做到的

6. slot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原理是什么?

slot又名插槽,是Vue的内容分发机制,组件内部的模板引擎使用slot元素作为承载分发内容的出口。插槽slot是子组件的一个模板标签元素,而这一个标签元素是否显示,以及怎么显示是由父组件决定的,slot又分为三类,默认插槽,具名插槽和作用域插槽

  • 默认插槽:又名匿名插槽,当slot没有指定name属性的时候,一个默认显示插槽,一个组件内只有一个匿名插槽
  • 具名插槽: 带有具体名字的插槽,也就是带有name属性的slot,一个组件可以出现多个具名插槽。
  • 作用域插槽: 默认插槽,具名插槽的一个变体,可以是匿名插槽,也可以是具名插槽,该插槽的不同点是在子组件渲染作用域插槽时,可以将子组件内部的数据传递给父组件,让父组件根据子组件的传递过来的数据决定如何渲染该插槽

实现原理:当子组件vm实例化时,获取到该父组件传入的slot标签的内容,存放在vm.$slot中,默认插槽为vm.$slot.default,具名插槽为vm.$slot.xxx,xxx为插槽名,当组件执行渲染函数时候,遇到slot标签,使用$slot标签中的内容进行替换,此时可以为插槽传递数据,若存在数据,则可称该插槽为作用域插槽

插槽的例子

父组件

<template>
   <div class="father">
       <h3>这里是父组件</h3>
       <child>
           <div class="temp1">
               <span>菜单1</span> 
               <span>菜单2</span> 
               <span>菜单3</span> 
               <span>菜单4</span> 
               <span>菜单5</span> 
               <span>菜单6</span> 
           </div>
       </child>
    </div>
</template>

子组件

<template>
    <div class="child">
        <h3>这里是子组件</h3>
        <slot></slot>
    </div>
</template>

在这个例子里,因为父组件在里面写了html模板,那么子组件的匿名插槽这块模块就是下面。也就是说,子组件的匿名插槽被使用了,是被下面这块模板使用了

<div class="tmpl">
  <span>菜单1</span>
  <span>菜单2</span>
  <span>菜单3</span>
  <span>菜单4</span>
  <span>菜单5</span>
  <span>菜单6</span>
</div>

最终的渲染结果如图所示

1656911021975

7. 过滤器的作用,如何实现一个过滤器

根据过滤器的名称,过滤器是用来过滤数据的,在Vue中使用filters来过滤数据,filters不会修改数据,而是过滤数据,改变用户看到的输出(计算属性computed, 方法methods都是通过修改数据来处理数据格式的输出显示)

使用场景:

  • 需要格式化数据的情况,比如需要处理时间,价格等数据格式的输出/显示
  • 比如后端返回个年月日的日期字符串,前端需要展示有多个天前的数据格式,此时就可以用filters过滤器来处理数据

过滤器是一个函数,它会把表达式中的值始终当做一个参数。过滤器用在插值表达式{{}}V-bind表达式中,然后放在操作符“|”后面进行指示

例如:在显示金额,给商品价格添加单位

<li>商品价格: {{item.price | filterPrice}}</li>
filters:{
   filterPrice(price){
     return price ? ('¥'+ price):'--'
  }
}

8. 如何保存页面的当前状态

既然是保持页面的状态(其实也就是组件的状态),那么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 前组件会被卸载
  • 前组件不会被卸载

那么可以按照这两种情况分别得到以下方法:

组件会被卸载

(1) 将状态存储在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

只需要在组件即将被销毁的生命周期beforeDestory中在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中把当前组件的state通过JSON.stringify()存储下来就可以了。在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组件更新状态的时机

比如从B组件跳转到A组件的时候,A组件需要更新自身的状态。但是如果从别的组件跳转到B组件的时候,实际上是希望B组件重新渲染的,也就是不要在Storage中读取信息。所以需要在Storage中的状态加入一个flag属性,用来控制A组件是否读取Storage中的状态

优点:

  • 兼容性好,不需要额外库或工具
  • 简单快捷,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

缺点:

  • 状态通过JSON方法储存(相当于深拷贝),如果状态中有特殊情况(比如Date对象,Regexp对象等)的时候会得到字符串而不是原来的值。
  • 如果B组件后退或者下一页跳转并不是前组件,那么flag判断会失效,导致从其他页面进入A组件页面时A组件会重新读取Storage会造成很奇怪的现象

组件不会被卸载

(1) 单页面渲染

要切换的组件作为子组件全屏渲染,父组件中正常存储页面状态

优点

  • 代码量少
  • 不需要考虑状态传递中的错误

缺点:

  • 增加A组件维护成本
  • 需要传入额外的prop到B组件
  • 无法利用路由定位页面

除此之外,在Vue开可以是用keep-alive来缓存页面,当组件在keep-alive内被切换时组件的activateddeactivated这两个生命周期钩子函数被执行,被包裹在keep-alive中的组件的状态将会被保留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keep-alive>

router.js

{
    path:'/',
    name: 'xxx',
    compoent:()=>import('../src/views/xxx.vue'),
    meta:{
      keepAlive: true //需要被缓存  
    }    
}

10. 常见的事件修饰符及其作用

  • .stop: 等同JavaScript中的event.stopPropagation(),防止事件冒泡
  • .prevent:等同JavaScript中的event.preventDefault(),防止执行预设的行为
  • .capture:与事件冒泡的方向相反,事件捕获由外到内
  • .self: 只会触发自己范围内的事件,不包含子元素
  • .once: 只会触发一次

11. v-if 和v-show的区别

  • 手段: v-if 是动态的向DOM树内添加或者删除DOM元素;v-show是通过设置DOM的display样式控制显隐
  • 编译过程: v-if 切换有一个局部编译/卸载的过程,切换过程中合适地销毁和重建内部的事件监听和子组件v-show只是简单的基于css切换
  • 编译条件: v-if是惰性的,如果初始化条件为假,则什么也不做,只有在条件第一次变为真时,才开始局部编译;v-show是在任何条件下,无论首次条件是否为真,都被编译,然后被缓存,热切DOM元素保留
  • 性能消耗:v-if 有更高的切换消耗, v-show有更高的初始化渲染消耗
  • 使用场景:v-if 适合运营条件不太可能改变;v-show适合频繁切换

14. v-model 是如何实现的,语法糖实际是什么?

(1)作用在表单元素上, 动态绑定了input的value指向了message变量,并且在触发input事件的时候去动态把message设置为目标值

<input v-model="sth" />

<input v-bind: value="message"
       v-on:input="message=$event,target.value">
//$event 指代当前触发的事件对象
//$event.target 指代当前触发的事件对象的DOM
// 在@input方法中,value => sth;
// 在 :value 中,sth => value

(2) 作用在组件上,在自定义组件中,v-model默认会利用名为value的prop和名为input的事件

本质是一个父子组件通信的语法糖,通过props$.emit实现。因为父组件v-model语法糖本质上可以修改为

<child :value="message" @input="function(e){message = e}"> </child>

在组件的实现中,通过v-model属性来配置子组件接收的prop名称,以及派发的事件名称。例子:

//父组件
<aa-input v-model="aa"></aa-input>
//等价于
<aa-input v-bind:value="aa" v-on:input="aa=$event.target.value"></aa-input>

//子组件:
<input v-bind:value="aa" v-on:input="onmessage"></input>

props:{value: aa}
methods:{
   onmessage(e){
     $emit('input',e.targe.value)
   }
}

默认情况下,一个组件上的v-model 会把 value 用作 prop且把 input 用作 event。但是一些输入类型比如单选框和复选框按钮可能想使用 value prop 来达到不同的目的。使用 model 选项可以回避这些情况产生的冲突。js 监听input 输入框输入数据改变,用oninput,数据改变以后就会立刻出发这个事件。通过input事件把数据$emit 出去,在父组件接受。父组件设置v-model的值为input $emit过来的值。

15. v-model 可以被用在自定义组件上吗?如果可以,如何使用?

可以。v-model 实际上是一个语法糖,如:

<input  v-model="searchText">

实际上相当于

<input v-bind:value="searchText"
       v-on:input="searchText=4event.target.value"
       >

用在自定义组件上也是同理

<custom-input v-model="searchText"></custom>

相当于

<custom-input
  v-bind:value="searchText"
  v-on:input="searchText=$event">

</custom-input>

显然,custom-input与父组件的交互如下

  1. 父组件searchtext变量传入custom-input 组件,使用的prop名为value
  2. custom-input 组件向父组件传出名为input的事件,父组件接收到值赋值给searchText;

所以,custom-input组件的实现应类似于这样:

Vue.component('custom-input',{
    prorp:['value'],
    template:`<input
    v-bind:value="value"
    v-on:input="$emit('input',$event.target.value)"
>`
})

16. data为什么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对象

javascript中的对象是引用类型的数据,当多个实例引用同一个对象时,只要一个实例对这个对象进行操作,其他实例中的数据也会发生变化

而在Vue中,更多的想要复用组件,那就需要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数据,这样组件之间才不会相互干扰

所以组件的数据不能写成对象的形式,而是要写成函数的形式。数据以函数返回值的形式定义,这样当每次复用组件的时候,就会返回一个新的data,也就是说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私有数据空间,他们各自维护自己的数据,不会干扰其他组件的正常运行。

17. 对Keep-alive的理解,它是如何实现的,具体缓存的是什么?

如果需要在组件切换的时候,保存一些组件的状态防止多次渲染,就可以使用keep-alive组件包裹需要保护的组件。

(1) keep-alive

keep-alive 有三个属性

  • include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只有名称匹配的组件会被匹配
  • exclude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任何名称匹配的组件都不会被缓存
  • max数字,最多可以缓存多少组件实例

注意:keep-alive 包裹动态组件时,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

主要流程

  1. 判断组件name,不在include或者在exclude中,直接返回vnode,说明该组件不被缓存

  2. 获取组件实例key,如果有获取实例的key,否则重新生成

  3. key生成规则,cid +"∶∶"+ tag ,仅靠cid是不够的,因为相同的构造函数可以注册为不同的本地组件。

  4. 如果缓存对象内存在,则直接从缓存对象中获取组件实例给 vnode ,不存在则添加到缓存对象中。 5.最大缓存数量,当缓存组件数量超过 max 值时,清除 keys 数组内第一个组件。

18. $nextTick原理及作用

Vue的nextTick本质上是对JavaScript执行原理EventLoop的一种应用

nextTick 的核心是利用了如 Promise 、MutationObserver、setImmediate、setTimeout的原生 JavaScript 方法来模拟对应的微/宏任务的实现,本质是为了利用 JavaScript 的这些异步回调任务队列来实现 Vue 框架中自己的异步回调队列。

nextTick 不仅是 Vue 内部的异步队列的调用方法,同时也允许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使用这个方法来满足实际应用中对 DOM 更新数据时机的后续逻辑处理

nextTick 是典型的将底层 JavaScript 执行原理应用到具体案例中的示例,引入异步更新队列机制的原因∶

  • 如果是同步更新,则多次对一个或多个属性赋值,会频繁触发 UI/DOM 的渲染,可以减少一些无用渲染
  • 同时由于 VirtualDOM 的引入,每一次状态发生变化后,状态变化的信号会发送给组件,组件内部使用 VirtualDOM 进行计算得出需要更新的具体的 DOM 节点,然后对 DOM 进行更新操作,每次更新状态后的渲染过程需要更多的计算,而这种无用功也将浪费更多的性能,所以异步渲染变得更加至关重要

Vue采用了数据视图的思想,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仍然需要操作DOM。有时候,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DOM1的数据发生了变化,而DOM2需要从DOM1中采用数据,那这时就会发现DOM2的视图并没有更新,这时就需要用到了nextTick

由于Vue的DOM操作是异步的,所以,在上面情况中,就要将DOM2获取数据的操作写在$nextTick

this.$nextTick(()=>{ //获取数据的操作... })

所以,在以下情况下,会用到nextTick:

  • 在数据变化后执行的某个操作,而这个操作需要使用随数据变化而变化的DOM结构的时候,这个操作就需要方法在nextTick()的回调函数中
  • 在Vue生命周期中,如果在created()钩子进行DOM操作,也一定要放在nextTick()的回调函数中

因为在created()构造函数中,页面的DOM还未渲染,这时候也没有办法操作DOM,所以,此时如果想要操作DOM,必须将操作代码放在nextTick()的回调函数

19. Vue中给data中的对象属性添加一个新的属性时会发生什么?如何解决?

<template> 
   <div>
      <ul>
         <li v-for="value in obj" :key="value"> {{value}} </li> 
      </ul> 
      <button @click="addObjB">添加 obj.b</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obj: { 
                  a: 'obj.a' 
              } 
          } 
       },
       methods: { 
          addObjB () { 
              this.obj.b = 'obj.b' 
              console.log(this.obj) 
          } 
      }
   }
</script>

点击button会发现,obj.b已经成功添加,但是视图并未刷新。这是因为在Vue实例创建时,obj.b并未声明,因此就没有被Vue转换为响应式的属性,自然就不会触发视图的更新,这时就需要使用Vue的全局 api$set

addObjB(){
    this.$set(this.obj,'b','obj.b')
    console.log(this.obj)
}

$set()方法相当于手动的把去掉obj.b处理成一个响应式的属性,此时视图也会跟着改变了

20. Vue中封装的数组方法有哪些,其如何实现页面更新

在Vue中,对响应式处理利用的是Object.defineProperty对数据进行拦截,而这个方法并不能监听到数组内部变化,数组长度变化,数组的截取变化等,所以需要对这些操作进行hack,让Vue能监听到其中的变化

Vue将被侦听的数组的变更方法进行了包裹,所以他们也将触发视图更新,这些被包裹的方法包括:

  • push()
  • pop()
  • shift()
  • unshift()
  • splice()
  • sort()
  • reverse()

21. Vue单页应用和多页应用的区别

概念:

  • SPA 单页面应用,指只有一个主页面的应用,一开始只需要加载一次js,css等相关资源。所以内容都包含在主页面,对每一个功能模块组件化。单页应用跳转,就是切换相关组件,仅仅刷新局部资源
  • MPA多页面应用,指有多个独立页面的应用,每个页面必须重复加载js,css等相关资源。多页应用跳转,需要整页资源刷新

1656924731067

22. 描述一下Vue自定义指令

在Vue2.0 中,代码复用和抽象的主要形式是组件。然而,有的情况下,你仍然需要对普通DOM元素进行底层操作,这时候就会用到自定义指令。一般需要对DOm元素进行底层操作时使用,尽量只用来操作DOM展示,不修改内部的值。当使用自定义指令修改value值时绑定v-model的值也不会同步更新;如必须修改可以在自定义指令中使用keydown事件,在vue组件中使用change事件,回调中修改vue数据

(1)自定义指令基本内容

  • 全局定义: Vue.directive("focus",{})

  • 局部定义:directive:{focus: {}}

  • 钩子函数: 指令定义对象提供钩子函数

    o 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第一次绑定到元素时调用。在这里可以进行一次性的初始化设置。

    o inSerted:被绑定元素插入父节点时调用(仅保证父节点存在,但不一定已被插入文档中)。

    o update:所在组件的VNode更新时调用,但是可能发生在其子VNode更新之前调用。指令的值可能发生了改变,也可能没有。但是可以通过比较更新前后的值来忽略不必要的模板更新。

    o ComponentUpdate:指令所在组件的 VNode及其子VNode全部更新后调用。

    o unbind:只调用一次,指令与元素解绑时调用。

    钩子函数参数 o el:绑定元素

    o bing: 指令核心对象,描述指令全部信息属性

    o name

    o value

    o oldValue

    o expression

    o arg

    o modifers

    o vnode 虚拟节点

    o oldVnode:上一个虚拟节点(更新钩子函数中才有用)

    (2)使用场景

    • 普通DOM元素进行底层操作的时候,可以使用自定义指令
    • 自定义指令是用来操作DOM的。尽管Vue推崇数据驱动视图的理念,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数据驱动。自定义指令就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扩展,不仅可用于定义任何的DOM操作,并且是可复用的。

    (3)使用案例

    初级应用:

    • 鼠标聚焦
    • 下拉菜单
    • 相对时间转换
    • 滚动动画

    高级应用:

    • 自定义指令实现图片懒加载
    • 自定义指令集成第三方插件

23. 子组件可以直接改变父组件的数据吗?

子组件不可以直接改变父组件的数据。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维护父子组件的单向数据流。每次父级组件发生更新时,子组件中所有的prop都将刷新为最新的值。如果这样做了。Vue会在浏览器的控制台中发出警告。

Vue提倡单向数据流,即父级props的更新会流向子组件,但是反过来则不行,这是为了防止意外的改变父组件状态,使得应用数据流变得难以理解,导致数据流混乱。如果破坏了单向数据流,当应用复杂时,debug的成本会非常高。

只通过$emit派发一个自定义事件,父组件接收到后,由父组件修改。

24. Vue是如何收集依赖的?

在初始化Vue的每个组件时,会对组件的data进行初始化,就会将由普通对象变成响应式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便会进行依赖收集的相关逻辑,如下所示

function defineReactive(obj,key,val){
    const dep = new Dep()
    Object.defineProperty(obj,key,{
        ...
        get: function  reactiveGetter(){
            if(Dep.target){
                dep.depend()
                ...
            }
            return val
        }
         ...  
    })
}

以上只保留了关键代码,主要就是const dep = new Dep()实例化一个Dep的实例,然后在get函数中通的dep.depend()进行依赖收集 (1) Dep Dep是整个依赖收集的核心,其关键代码如下:

class Dep {
  static target;
  subs;

  constructor () {
    ...
    this.subs = [];
  }
  addSub (sub) {
    this.subs.push(sub)
  }
  removeSub (sub) {
    remove(this.sub, sub)
  }
  depend () {
    if(Dep.target){
      Dep.target.addDep(this)
    }
  }
  notify () {
    const subs = this.subds.slice();
    for(let i = 0;i < subs.length; i++){
      subs[i].update()
    }
  }
}


Dep 是一个 class ,其中有一个关 键的静态属性 static,它指向了一个全局唯一 Watcher,保证了同一时间全局只有一个 watcher 被计算,另一个属性 subs 则是一个 Watcher 的数组,所以 Dep 实际上就是对 Watcher 的管理,再看看 Watcher 的相关代码∶

(2)Watcher

class Watcher {
  getter;
  ...
  constructor (vm, expression){
    ...
    this.getter = expression;
    this.get();
  }
  get () {
    pushTarget(this);
    value = this.getter.call(vm, vm)
    ...
    return value
  }
  addDep (dep){
        ...
    dep.addSub(this)
  }
  ...
}
function pushTarget (_target) {
  Dep.target = _target
}

Watcher 是一个 class,它定义了一些方法,其中和依赖收集相关的主要有 get、addDep 等。
(3)过程
在实例化 Vue 时,依赖收集的相关过程如下∶
初 始 化 状 态 initState , 这 中 间 便 会 通 过 defineReactive 将数据变成响应式对象,其中的 getter 部分便是用来依赖收集的。
初始化最终会走 mount 过程,其中会实例化 Watcher ,进入 Watcher 中,便会执行 this.get() 方法,

updateComponent = () => {
  vm._update(vm._render())
}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get 方法中的 pushTarget 实际上就是把 Dep.target 赋值为当前的 watcher。
this.getter.call(vm,vm),这里的 getter 会执行 vm._render() 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便会触发数据对象的 getter。那么每个对象值的 getter 都持有一个 dep,在触发 getter 的时候会调用 dep.depend() 方法,也就会执行 Dep.target.addDep(this)。刚才 Dep.target 已经被赋值为 watcher,于是便会执行 addDep 方法,然后走到 dep.addSub() 方法,便将当前的 watcher 订阅到这个数据持有的 dep 的 subs 中,这个目的是为后续数据变化时候能通知到哪些 subs 做准备。所以在 vm._render() 过程中,会触发所有数据的 getter,这样便已经完成了一个依赖收集的过程。

25. Vue的优点

  • 轻量级框架:只关注视图层,是一个构建数据的视图集合,大小只有几十 kb
  • 简单易学:国人开发,中文文档,不存在语言障碍 ,易于理解和学习;
  • 双向数据绑定:保留了 angular 的特点,在数据操作方面更为简单;组件化:
  • 保留了 react 的优点,实现了 html 的封装和重用,在构建单页面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组件化:保留了 react 的优点,实现了 html 的封装和重用,在构建单页面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视图,数据,结构分离:使数据的更改更为简单,不需要进行逻辑代码的修改,只需要操作数据就能完成相关操作;
  • 虚拟DOM:dom 操作是非常耗费性能的,不再使用原生的 dom 操作节点,极大解放 dom 操作,但具体操作的还是 dom 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式;
  • 运行速度更快:相比较于 react 而言,同样是操作虚拟 dom,就性能而言, vue 存在很大的优势。

26. assets 和static的区别

相同点: assetsstatic两个都是存放静态资源文件。项目中所需要的资源文件图片,字体,鼠标,样式文件等都可以放在这两个文件下,这是相同点

不同点:assets 中存放的静态资源文件在项目打包时,也就是运行 npm run build 时会将 assets 中放置的静态资源文件进行打包上传,所谓打包简单点可以理解为压缩体积,代码格式化。而压缩后的静态资源文件最终也都会放置在 static 文件中跟着 index.html 一同上传至服务器。static 中放置的静态资源文件就不会要走打包压缩格式化等流程,而是直接进入打包好的目录,直接上传至服务器。因为避免了压缩直接进行上传,在打包时会提高一定的效率,但是 static 中的资源文件由于没有进行压缩等操作,所以文件的体积也就相对于 assets 中打包后的文件提交较大点。在服务器中就会占据更大的空间。

建议: 将项目中 template需要的样式文件js文件等都可以放置在 assets 中,走打包这一流程。减少体积。而项目中引入的第三方的资源文件如iconfoont.css 等文件可以放置在 static 中,因为这些引入的第三方文件已经经过处理,不再需要处理,直接上传。

33. 什么是 mixin ?

  • Mixin 使我们能够为 Vue 组件编写可插拔和可重用的功能。
  • 如果希望在多个组件之间重用一组组件选项,例如生命周期 hook、 方法等,则可以将其编写为 mixin,并在组件中简单的引用它。
  • 然后将 mixin 的内容合并到组件中。如果你要在 mixin 中定义生命周期 hook,那么它在执行时将优化于组件自已的 hook。

34. Vue模版编译原理

vue中的模板template无法被浏览器解析并渲染,因为这不属于浏览器的标准,不是正确的HTML语法,所有需要将template转化成一个JavaScript函数,这样浏览器就可以执行这一个函数并渲染出对应的HTML元素,就可以让视图跑起来了,这一个转化的过程,就成为模板编译。模板编译又分三个阶段,解析parse,优化optimize,生成generate,最终生成可执行函数render。

  • 解析阶段:使用大量的正则表达式对template字符串进行解析,将标签、指令、属性等转化为抽象语法树AST。
  • 优化阶段:遍历AST,找到其中的一些静态节点并进行标记,方便在页面重渲染的时候进行diff比较时,直接跳过这一些静态节点,优化runtime的性能。
  • 生成阶段:将最终的AST转化为render函数字符串。

35. 对SSR的理解

SSR也就是服务端渲染,也就是将Vue在客户端把标签渲染成HTML的工作放在服务端完成,然后再把html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SSR的优势:

  • 更好的SEO
  • 首屏加载速度更快

SSR的缺点:

  • 开发条件会受到限制,服务器端渲染只支持beforeCreate和created两个钩子;
  • 当需要一些外部扩展库时需要特殊处理,服务端渲染应用程序也需要处于Node.js的运行环境;
  • 更多的服务端负载。

36. Vue的性能优化有哪些

(1)编码阶段

  • 尽量减少data中的数据,data中的数据都会增加getter和setter,会收集对应的watcher
  • v-if和v-for不能连用
  • 如果需要使用v-for给每项元素绑定事件时使用事件代理
  • SPA 页面采用keep-alive缓存组件
  • 在更多的情况下,使用v-if替代v-show
  • key保证唯一
  • 使用路由懒加载、异步组件
  • 防抖、节流
  • 第三方模块按需导入
  • 长列表滚动到可视区域动态加载
  • 图片懒加载

(2)SEO优化

  • 预渲染
  • 服务端渲染SSR

(3)打包优化

  • 压缩代码
  • Tree Shaking/Scope Hoisting
  • 使用cdn加载第三方模块
  • 多线程打包happypack
  • splitChunks抽离公共文件
  • sourceMap优化

(4)用户体验

  • 骨架屏
  • PWA
  • 还可以使用缓存(客户端缓存、服务端缓存)优化、服务端开启gzip压缩等。

37. 对 SPA 单页面的理解,它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SPA( single-page application )仅在 Web 页面初始化时加载相应的 HTML、JavaScript 和 CSS。一旦页面加载完成,SPA 不会因为用户的操作而进行页面的重新加载或跳转;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路由机制实现 HTML 内容的变换,UI 与用户的交互,避免页面的重新加载。

优点:

  • 用户体验好、快,内容的改变不需要重新加载整个页面,避免了不必要的跳转和重复渲染;
  • 基于上面一点,SPA 相对对服务器压力小;
  • 前后端职责分离,架构清晰,前端进行交互逻辑,后端负责数据处理;

缺点:

  • 初次加载耗时多:为实现单页 Web 应用功能及显示效果,需要在加载页面的时候将 JavaScript、CSS 统一加载,部分页面按需加载;
  • 前进后退路由管理:由于单页应用在一个页面中显示所有的内容,所以不能使用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所有的页面切换需要自己建立堆栈管理;
  • SEO 难度较大:由于所有的内容都在一个页面中动态替换显示,所以在 SEO 上其有着天然的弱势。

38. template和jsx的有什么分别?

对于 runtime 来说,只需要保证组件存在 render 函数即可,而有了预编译之后,只需要保证构建过程中生成 render 函数就可以。在 webpack 中,使用vue-loader编译.vue文件,内部依赖的vue-template-compiler模块,在 webpack 构建过程中,将template预编译成 render 函数。与 react 类似,在添加了jsx的语法糖解析器babel-plugin-transform-vue-jsx之后,就可以直接手写render函数。

所以,template和jsx的都是render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是:JSX相对于template而言,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在复杂的组件中,更具有优势,而 template 虽然显得有些呆滞。但是 template 在代码结构上更符合视图与逻辑分离的习惯,更简单、更直观、更好维护。

39. vue初始化页面闪动问题

使用vue开发时,在vue初始化之前,由于div是不归vue管的,所以我们写的代码在还没有解析的情况下会容易出现花屏现象,看到类似于{{message}}的字样,虽然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很短暂,但是还是有必要让解决这个问题的。

首先:在css里加上以下代码:

[v-cloak] {    display: none;}

如果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则在根元素加上style="display: none;" :style="{display: 'block'}"

40. extend 有什么作用

这个 API 很少用到,作用是扩展组件生成一个构造器,通常会与 $mount 一起使用。

// 创建组件构造器let Component = Vue.extend({  template: '<div>test</div>'})// 挂载到 #app 上new Component().$mount('#app')// 除了上面的方式,还可以用来扩展已有的组件let SuperComponent = Vue.extend(Component)new SuperComponent({    created() {        console.log(1)    }})new SuperComponent().$mount('#app')

41. mixin 和 mixins 区别

mixin 用于全局混入,会影响到每个组件实例,通常插件都是这样做初始化的。

Vue.mixin({    beforeCreate() {        // ...逻辑        // 这种方式会影响到每个组件的 beforeCreate 钩子函数    }})

虽然文档不建议在应用中直接使用 mixin,但是如果不滥用的话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可以全局混入封装好的 ajax 或者一些工具函数等等。

mixins 应该是最常使用的扩展组件的方式了。如果多个组件中有相同的业务逻辑,就可以将这些逻辑剥离出来,通过 mixins 混入代码,比如上拉下拉加载数据这种逻辑等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mixins 混入的钩子函数会先于组件内的钩子函数执行,并且在遇到同名选项的时候也会有选择性的进行合并。

42. MVVM的优缺点?

优点:

  • 分离视图(View)和模型(Model),降低代码耦合,提⾼视图或者逻辑的重⽤性: ⽐如视图(View)可以独⽴于Model变化和修改,⼀个ViewModel可以绑定不同的"View"上,当View变化的时候Model不可以不变,当Model变化的时候View也可以不变。你可以把⼀些视图逻辑放在⼀个ViewModel⾥⾯,让很多view重⽤这段视图逻辑
  • 提⾼可测试性: ViewModel的存在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编写测试代码
  • ⾃动更新dom: 利⽤双向绑定,数据更新后视图⾃动更新,让开发者从繁琐的⼿动dom中解放

缺点:

  • Bug很难被调试: 因为使⽤双向绑定的模式,当你看到界⾯异常了,有可能是你View的代码有Bug,也可能是Model的代码有问题。数据绑定使得⼀个位置的Bug被快速传递到别的位置,要定位原始出问题的地⽅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另外,数据绑定的声明是指令式地写在View的模版当中的,这些内容是没办法去打断点debug的
  • ⼀个⼤的模块中model也会很⼤,虽然使⽤⽅便了也很容易保证了数据的⼀致性,当时⻓期持有,不释放内存就造成了花费更多的内存
  • 对于⼤型的图形应⽤程序,视图状态较多,ViewModel的构建和维护的成本都会⽐较⾼。

二、生命周期

1. 说一下Vue的生命周期

Vue 实例有⼀个完整的⽣命周期,也就是从开始创建、初始化数据、编译模版、挂载Dom -> 渲染、更新 -> 渲染、卸载 等⼀系列过程,称这是Vue的⽣命周期。

  1. beforeCreate(创建前):数据观测和初始化事件还未开始,此时 data 的响应式追踪、event/watcher 都还没有被设置,也就是说不能访问到data、computed、watch、methods上的方法和数据。
  2. created(创建后) :实例创建完成,实例上配置的 options 包括 data、computed、watch、methods 等都配置完成,但是此时渲染得节点还未挂载到 DOM,所以不能访问到 $el 属性。
  3. beforeMount(挂载前):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相关的render函数首次被调用。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编译模板,把data里面的数据和模板生成html。此时还没有挂载html到页面上。
  4. mounted(挂载后):在el被新创建的 vm.$el 替换,并挂载到实例上去之后调用。实例已完成以下的配置:用上面编译好的html内容替换el属性指向的DOM对象。完成模板中的html渲染到html 页面中。此过程中进行ajax交互。
  5. beforeUpdate(更新前):响应式数据更新时调用,此时虽然响应式数据更新了,但是对应的真实 DOM 还没有被渲染。
  6. updated(更新后) :在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DOM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后调用。此时 DOM 已经根据响应式数据的变化更新了。调用时,组件 DOM已经更新,所以可以执行依赖于DOM的操作。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避免在此期间更改状态,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更新无限循环。该钩子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7. beforeDestroy(销毁前):实例销毁之前调用。这一步,实例仍然完全可用,this 仍能获取到实例。
  8. destroyed(销毁后):实例销毁后调用,调用后,Vue 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该钩子在服务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

另外还有 keep-alive 独有的生命周期,分别为 activateddeactivated 。用 keep-alive 包裹的组件在切换时不会进行销毁,而是缓存到内存中并执行 deactivated 钩子函数,命中缓存渲染后会执行 activated 钩子函数。

2 . Vue子组件和父组件执行顺序

加载渲染过程:

  1. 父组件 beforeCreate
  2. 父组件 created
  3. 父组件 beforeMount
  4. 子组件 beforeCreate
  5. 子组件 created
  6. 子组件 beforeMount
  7. 子组件 mounted
  8. 父组件 mounted

更新过程:

  1. 父组件: beforeUpdate
  2. 子组件: beforeUpdate
  3. 子组件: updated
  4. 父组件: updated

销毁过程

  1. 父组件:beforeDestory
  2. 子组件: beforDestroy
  3. 子组件: destoryed
  4. 父组件:destoryed

3. created 和mounted的区别

  • created: 在模板渲染成html前调用,即通常初始化某些属性值,然后再渲染成视图
  • mounted: 在模板渲染成html后调用,通常是初始化页面完成后,再对html的dom节点进行一些需要的操作

4. 一般在哪个生命周期请求异步数据

我们可以在钩子函数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中进行调用,因为在这三个钩子函数中,data已经创建,可以将服务端返回的数据进行赋值

推荐是在created 构造函数中调用异步请求,因为在created钩子函数中调用异步请求有以下优点

  • 能更快获取到服务端数据,减少页面加载时间,用户体验更好
  • SSR不支持beforeMountmounted钩子函数,放在created中有助于一致性

5. keep -alive 中的声明周期有哪些

Keep-alive是Vue提供的一个内置组件,用来对组件进行缓存 ---- 在组件切换过程中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

如果为一个组件包裹了Keep-alive,那么它会多出两个生命周期: deactivatedactivated。同时beforeDestorydestoryed就不会再被触发了,因为组件不会被真正销毁。

当组件被换掉时,会被缓存到内存中,触发deactivated生命周期: 当组件被切回来时,再去缓存里找这个组件,触发actitvated钩子函数

三,组件通信

组件通信

组件通信的方式如下

(1) props/ $emit

父组件通过props向子组件传递数据,子组件通过$emit和父组件通信

  1. 父组件向子组件传值
  • props 只能是父组件向子组件进行传值,props使得父子组件之间形成了一个单向下行绑定。子组件的数据会随着父组件不断更新
  • props可以显示定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数据,对于接收的数据,可以是各种数据类型,同样的也可以传递一个函数
  • props属性名规则:若在props中使用驼峰形式,模板中需要使用短横线的形式
//父组件
<template>
   <div id="father">
       <son :msg="msgData" fn="myFunction"></s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son from './son.vue'
  export default{
      name:father,
      data(){
          msgData:"父组件数据"
      },
      methods:{
          myFunction(){
              console.log("vue")
          }
      },
      components:{
          son
      }
  } 
</script>

//子组件
<template>
   <div id="son">
       <p>
         {{msg}}    
       </p>
       <button @click="fn">
            按钮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name:"son",
       props: ["msg","fn"]
   }
</script>

  1. 子组件向父组件传值
  • $emit绑定一个自定义事件,当这个事件被执行时就会将参数传递给父组件,而父组件通过v-on监听并接收参数
//父组件
<template>
   <div class="section">
       <com-article :articles="articleList" @onEmitIndex="onEmitIndex"></com-article>
       <p>
       {{currentIndex}}    
       </p>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omArticle from './test/article.vue'
    export default{
        name:'comArticle',
        components: {comArticle},
        data(){
            return {
                currentIndex: -1,
                articleList: ['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
            }
        },
        methods:{
          onEmitIndex(idx){
              this.currentIndex= idx
          }
      }
    }
</script>

//子组件
<template>
   <div>
      <div v-for="(item,index) in articles" :key="index" @click="emitIndex(index)">
          
      </div>    
   </div>
</template>
<script>
  props:["articles"],
  methods:{
      emitIndex(index){
          this.$emit('onEmitIndex',index) //触发父组件的方法,并传递参数index
      }
  }    
</script>

(2) eventBus事件总线($emit/$on)

eventBus事件总线适用于父子组件,非父子组件等之间通信,使用步骤如下:(1)创建事件中心管理组件之间的通信

//event-bus.js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const  EventBus = new Vue()

发送事件假设有两个兄弟组件firstComsecondCom

<tempalte>
   <div>
      <first-com></first-com>
      <second-com></second-com> 
   </div>
</tempalte>
<script>
   import firstCom from './firstCom.vue'
   import secondCom from './secondCom.vue'
   export default{
       components:{firstCom,secondCom}
   }
</script>

firstCom组件中发送事件:

<tempalte>
   <div>
      <button @click="add">
          加法
       </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EventBus} from './event-bus.js'
export default{
    data(){
        return{
            num:0
        }
    },
    methods:{
        add(){
            EventBus:$emit('addition',{
                num: this.num++
            })
        }
    }
}
</script>

(3)接收事件,在secondCom组件中发送事件

<template>
   <div>
      求和:{{count}}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EventBus} from './event-bus.js'
  export default{
      data(){
          return{
              count: 0
          }
      },
      mounted(){
          Event.on('addition',param=>{
              this.count =this.count +param.num
          })
      }
  }
</script>

在上述代码中,这就相当于将num值存储在了事件总线中,在其他组件中可以直接访问。事件总线相当于一个桥梁,不用组件通过它的通信。

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不变之处,如果项目过大,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通信,后期维护起来会很困难

(3) 依赖注入(provide/inject)

这种方式就是Vue中的依赖注入,该方法用于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当然这里所说的父子不一定是真正的父子,也可以是祖孙组件,在层数很深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传值。就不用一层一层的传递了。

provide / inject是Vue提供的两个钩子,和datamethods是同级的。并且provide的书写形式和data一样。

  • provide 钩子用来发送数据或方法
  • inject钩子用来接收数据或方法

在父组件中:

provide() { 
    return {     
        num: this.num  
    };
}

在子组件中:

inject: ['num']

还可以这样写,这样写就可以访问父组件中的所有属性:

provide() {
 return {
    app: this
  };
}
data() {
 return {
    num: 1
  };
}

inject: ['app']
console.log(this.app.num)

注意: 依赖注入所提供的属性是非响应式的。

(3)ref / $refs

这种方式也是实现父子组件之间的通信。

ref: 这个属性用在子组件上,它的引用就指向了子组件的实例。可以通过实例来访问组件的数据和方法。

在子组件中:

export default {
  data () {
    return {
      name: 'JavaScript'
    }
  },
  methods: {
    sayHello () {
      console.log('hello')
    }
  }
}

在父组件中:

<template>
  <child ref="child"></component-a>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hild },
    mounted () {
      console.log(this.$refs.child.name);  // JavaScript
      this.$refs.child.sayHello();  // hello
    }
  }
</script>

(4)$parent / $children

  • 使用$parent可以让组件访问父组件的实例(访问的是上一级父组件的属性和方法)
  • 使用$children可以让组件访问子组件的实例,但是,$children并不能保证顺序,并且访问的数据也不是响应式的。

在子组件中:

<template>
  <div>
    <span>{{message}}</span>
    <p>获取父组件的值为:  {{parentVal}}</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message: 'Vue'
    }
  },
  computed:{
    parentVal(){
      return this.$parent.msg;
    }
  }
}
</script>

在父组件中:

// 父组件中
<template>
  <div class="hello_world">
    <div>{{msg}}</div>
    <child></child>
    <button @click="change">点击改变子组件值</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 from './child.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hild },
  data() {
    return {
      msg: 'Welcome'
    }
  },
  methods: {
    change() {
      // 获取到子组件
      this.$children[0].message = 'JavaScript'
    }
  }
}
</script>

在上面的代码中,子组件获取到了父组件的parentVal值,父组件改变了子组件中message的值。 需要注意:

  • 通过$parent访问到的是上一级父组件的实例,可以使用$root来访问根组件的实例
  • 在组件中使用$children拿到的是所有的子组件的实例,它是一个数组,并且是无序的
  • 在根组件#app上拿$parent得到的是new Vue()的实例,在这实例上再拿$parent得到的是undefined,而在最底层的子组件拿$children是个空数组
  • $children 的值是数组,而$parent是个对象

(5)$attrs / $listeners

考虑一种场景,如果A是B组件的父组件,B是C组件的父组件。如果想要组件A给组件C传递数据,这种隔代的数据,该使用哪种方式呢?

如果是用props/$emit来一级一级的传递,确实可以完成,但是比较复杂;如果使用事件总线,在多人开发或者项目较大的时候,维护起来很麻烦;如果使用Vuex,的确也可以,但是如果仅仅是传递数据,那可能就有点浪费了。

针对上述情况,Vue引入了$attrs / $listeners,实现组件之间的跨代通信。

先来看一下inheritAttrs,它的默认值true,继承所有的父组件属性除props之外的所有属性;inheritAttrs:false 只继承class属性 。

  • $attrs:继承所有的父组件属性(除了prop传递的属性、class 和 style ),一般用在子组件的子元素上
  • $listeners:该属性是一个对象,里面包含了作用在这个组件上的所有监听器,可以配合 v-on="$listeners" 将所有的事件监听器指向这个组件的某个特定的子元素。(相当于子组件继承父组件的事件)

A组件(APP.vue):

<template>
    <div id="app">
        //此处监听了两个事件,可以在B组件或者C组件中直接触发 
        <child1 :p-child1="child1" :p-child2="child2" @test1="onTest1" @test2="onTest2"></child1>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1 from './Child1.vue';
export default {
    components: { Child1 },
    methods: {
        onTest1() {
            console.log('test1 running');
        },
        onTest2() {
            console.log('test2 running');
        }
    }
};
</script>

B组件(Child1.vue):

<template>
    <div class="child-1">
        <p>props: {{pChild1}}</p>
        <p>$attrs: {{$attrs}}</p>
        <child2 v-bind="$attrs" v-on="$listeners"></child2>
    </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Child2 from './Child2.vue';
export default {
    props: ['pChild1'],
    components: { Child2 },
    inheritAttrs: false,
    mounted() {
        this.$emit('test1'); // 触发APP.vue中的test1方法
    }
};
</script>

C 组件 (Child2.vue):

<template>
    <div class="child-2">
        <p>props: {{pChild2}}</p>
        <p>$attrs: {{$attrs}}</p>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ps: ['pChild2'],
    inheritAttrs: false,
    mounted() {
        this.$emit('test2');// 触发APP.vue中的test2方法
    }
};
</script>

在上述代码中:

  • C组件中能直接触发test的原因在于 B组件调用C组件时 使用 v-on 绑定了$listeners 属性
  • 在B组件中通过v-bind 绑定$attrs属性,C组件可以直接获取到A组件中传递下来的props(除了B组件中props声明的)

(6)总结

(1)父子组件间通信

  • 子组件通过 props 属性来接受父组件的数据,然后父组件在子组件上注册监听事件,子组件通过 emit 触发事件来向父组件发送数据。
  • 通过 ref 属性给子组件设置一个名字。父组件通过 $refs 组件名来获得子组件,子组件通过 $parent 获得父组件,这样也可以实现通信。
  • 使用 provide/inject,在父组件中通过 provide提供变量,在子组件中通过 inject 来将变量注入到组件中。不论子组件有多深,只要调用了 inject 那么就可以注入 provide中的数据。

(2)兄弟组件间通信

  • 使用 eventBus 的方法,它的本质是通过创建一个空的 Vue 实例来作为消息传递的对象,通信的组件引入这个实例,通信的组件通过在这个实例上监听和触发事件,来实现消息的传递。
  • 通过 $parent/$refs 来获取到兄弟组件,也可以进行通信。

(3)任意组件之间

  • 使用 eventBus ,其实就是创建一个事件中心,相当于中转站,可以用它来传递事件和接收事件。

如果业务逻辑复杂,很多组件之间需要同时处理一些公共的数据,这个时候采用上面这一些方法可能不利于项目的维护。这个时候可以使用 vuex ,vuex 的思想就是将这一些公共的数据抽离出来,将它作为一个全局的变量来管理,然后其他组件就可以对这个公共数据进行读写操作,这样达到了解耦的目的。

posted @ 2022-07-08 21:31  无聊才读书  阅读(3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