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书摘

如何学习
本尼迪克特·凯里
208个笔记

◆ 推荐序 成为人人羡慕的第三类学生

刻苦已经过时了,今后是科学学习方法的天下。

作为数学老师,我也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认识学生,那就是分类。

图0—1 学生可以分四类

第一类:学习时间较长,数学能力较弱,通常表现在考试成绩和作业的正确率上。
第二类:学习时间较长,数学能力非常强。这类学生学习成绩优异、遥遥领先。
第三类:学习时间较短,数学能力较强。这类学生通常全面发展,多门科目的成绩都遥遥领先。
第四类:学习时间较短,数学能力较弱。这类学生通常多门课程都较弱。

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学校教孩子这种学习方法,也很少有老师会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那些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学生使用的是基于理解力的记忆力,这是一套关联延续、有网状结构支撑的记忆系统,能让人学习时间减少,却能取得显著成效。

而父母在家中往往能够推动孩子的转变,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中文版序 理想的学习

你正在解答一道难题,可思路却被卡住了,这时换换脑筋,放下难题去做点别的,比如刷刷Facebook或者看一段你喜欢的电视节目等,这恰是最有可能助你解开难题的好办法。换句话说,在该分心的时候分分心,这是好事而非坏事。当然,前提是你还会回来解答难题,而不是陷在Facebook里出不来了。

你想种一棵树,先将种子播下去。种子的力,不可限量。别忘了浇水、施肥就行...

要立即着手这项任务,哪怕只做15分钟,然后再放到一边去。既然你已经开了个头,大脑便会就此运作起来,既在显意识中,也在潜意识中,开始主动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不但从外部世界收集,比如最新的研究报告,甚至是无意间听到的什么,也从内部世界收集,一旦大脑开始运作,你就会在心里就这项任务自己跟自己探讨。

要立即着手这项任务,哪怕只做15分钟,然后再放到一边去。既然你已经开了个头,大脑便会就此运作起来,既在显意识中,也在潜意识中,开始主动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不但从外部世界收集,比如最新的研究报告,甚至是无意间听到的什么,也从内部世界收集,一旦大脑开始运作,你就会在心里就这项任务自己跟自己探讨。

不论你正在学的是一首曲子、一个公式,还是一个篮球动作。从根本上来说,睡眠就是一种学习方式:它能巩固你正在练习的动作,能把麦子与谷壳分开来,能从噪音中提取出信号。睡眠中的不同阶段能巩固不同的学习内容,这又是一个可以量体裁衣的例子,你可以根据自己最为迫切的需要,有意识地调整睡眠时间。

如果真的存在最理想的学习者,那他一定不是照着传统的忠告去学习,相反,他应该很懂得放松,很善于不拘一格地学习。

◆ 引言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用功”这个词,在过去常用来形容这样的孩子: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好多学习卡片;他顽强拼搏,看重成绩……那孩子,实实在在是一只工蜂。在一盏普普通通的小台灯下,他拿着课本,眯缝着眼睛……哪怕已经过去了40年,这一切仿佛还历历在目。

那种当你迷了路、好不容易才回到营地,却看见那些特有本事的同学早就毫不费力地回来时,你心里的那种疑惑,挥之不去

在夜间,当我们睡觉时,大脑还会勤奋工作,寻找在白天的生活琐事中隐藏着的联结和更深层的寓意。它更看重有一定意义的事情,讨厌无趣的东西。

如果大脑就是一部学习机器,那它一定是一部古怪的机器,而且,它的怪异越是能得以开发利用,其工作效率也就越高。

如果你想要熟练掌握某项技能,比如多位数除法,或是速爬音阶,那么,你要花整块整块的时间,就同一内容或动作反复练习才好,对吧?那你又错了。科学家们的新发现是,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的东西让它去消化吸收,不如给它一大盘各式各样互相关联的“杂碎”,反而更容易高效地吸收。无论学生年龄大小,也无论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意大利短语也好,化学键也好,结果都是这样。

我并不是要告诉你,这样散漫无序的校园生活会给你带来好成绩,而只是想借此说明,把学习化整为零、随机穿插到日常生活中去,很多时候反而能提升大脑的记忆效率。那样做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分散了注意力,可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

简而言之,学习的方法并没有好坏之说,只是不同的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信息的获取而已。一个聪明的猎人当然会因猎物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陷阱。

这本书由四大部分组成,其构思相当于让你沿着树的主干从下往上爬。

最后,在第四部分,我们将共同探索两种利用潜意识的方法,以进一步提升前面章节中讲述的各种技巧的功效。我把这一部分内容看作是对“不用动脑就能学会”的讲解,而且会让你对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更放心,乃至更放心地推荐给别人。

这本书要瞄准的应该是一个比这更渺小却又更宏大的目标:如何把这些新观念、新做法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它们能从我们的肌体里自动地渗透出来;如何能借助这些新观念、新做法,让学习变成生活中自然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项累人的劳作。

有一些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

◆ 01 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的机制

学习科学,从本质上来说研究的是“意念肌肉”如何工作,即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图1—1中显示的几块区域是人们用以学习的核心部位:内嗅皮层,它类似于某种过滤器,专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是构筑新记忆的地方;还有新皮层,某种信息一旦被打上“储存”的标记,就会被存放到这里,这是储存我们显意识记忆的地方。

在我们开始涉足“脑生物学”之前,我想先针对“比喻”讲几句。比喻,从其定义来说,就不可能是准确的。比喻所表达的意思既明明白白又含含糊糊,而且往往带有“自私自利”的意味,以突出比喻者最主要的意图。

学家们针对记忆的大脑机理,即脑生物学的研究,不客气地说,也同样算不上准确。我们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程度,就是用戏剧化的比喻来讲解我们是怎样学得新东西的。这个“电影摄制组”的讲法,其实还是挺合适的。

而这同一串细胞组,也就变成了这一特别记忆的集体见证人。把这一串细胞串联起来的,叫作神经元突触,每当记忆被提取一次,这些突触就被加厚一次,该信号的传递速度也就变得更快一点。如图1—2所示。

放映不同的录像,脑部亮点所构成的图案也不一样:有些脑神经元会格外亮,有些则没什么反应。当观看者稍后回忆所看录像时,比如在讲霍默·辛普森时,脑部亮点所构成的图案则跟他刚才观看相同片段时的大脑图案完全相同,就好像在重播一样。

这种“时光隧道旅行”,科学家们称之为“往事片段”,也叫“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在这类回忆中,往往有一些与当初的体验相同的细微感受,以及相同的叙事脉络结构。

在充满奥妙的宇宙世界里,这一定算得上最为奇妙的事情之一:某种分子式的“书签”被“夹”在了神经网络中,方便我们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翻”回去“查阅”,让我们得以看到自己曾经的历史,以及曾经的认知。

不过,他却仍然能够构建新的身体技能记忆,比如对着镜子画五角星,他在上了年纪之后,还学会了借助步行器走路。这种学习,叫动作技能学习,并不依赖于海马进行记忆。

米尔纳的报告表明,人的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系统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我们可以复习、写下今天在历史课或几何课上学到的东西,可是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复习足球场上、体操房里的训练,或是其他任何类似的动作学习。

没有了能正常运作的海马,人就没有办法构筑新的、有意识的记忆。他们在手术之前已经记得的名字、面容、数据、体验,术后几乎仍然全部记得。那些记忆一旦形成,就一定是被放在了什么别的地方,而不可能是在海马里。

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唯一可能存放这些记忆的地方,应该是大脑最外面那层薄薄的外皮层,也叫“新皮层

记忆并不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

记忆就好像是已经“存档”的一个个视屏,脑神经一个点击,就能启动播放,再一个点击,则又放回去了。

对大脑的近距离特写让我们大致了解了脑细胞是怎么构建出一个新记忆的:首先,当我们体验到一些事物的时候,脑细胞们就“唰”地亮了起来;然后,它们通过海马将亮起来的神经元连接成网络;再之后,还要沿着大脑新皮层中不同功能的不同据点,以一定的排列组合把这一记忆网络固定下来。

不得不说,我们的脑科学家们欠这些癫痫患者的债,可真是怎么也还不清了。

这一发现的意义显然很明了:左脑是智者,是语言专家,与右脑割裂开来后,人的智商完全不受影响;右脑是艺术大师,是处理空间与视觉的行家。左右脑必须密切合作,恰如正副两名飞行员。

左脑根据它能够看到的铁锹,抛出了它能够给出的解释。“这种做法,正是我们胡说八道的老套数。”加扎尼加博士对我说。回想起实验中的这段往事,他忍不住哈哈大笑:“编出一个故事来。”

加扎尼加博士把我们左脑的这一叙事系统模块命名为“解释器”。

这可不仅是一台解释器,更是一位编故事的专家。

它需要向内搜寻感官上以及数据资料上的提示,而不是向外部搜寻。这就叫“思考”。

换句话说,大脑并不会像电脑那样,把数据、想法、体验等先储存起来,等我们点击文件名时,每次都显示出完全一样的画面来。大脑的做法固然是把它的感知、想法、得到的资讯等都放进记忆网中,可是,每当这些记忆往外冒时,“泡泡”的组合总会略有不同。还有,这段刚刚被提取出来的记忆并不会从此替代掉上一次的存储内容,而是与之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重叠在一起。

没有任何细节会彻底丢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远如此。用科学家的话来说,这是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我们的记忆。

◆ 02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02?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记忆比赛中,人往往容易出错,尤其是到了比赛的最后一轮。
这时,台上仅剩不多的几个人,人人都端着一张紧张、专注又精疲力尽的脸。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走到这一步,接下来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前功尽弃。有一部关于“全美拼字比赛”(Scripps National Spelling Bee)的纪录片,叫作《拼字比赛》(Spellbound),其中有这样格外紧张的一幕:一名12岁的参赛者正跟“opsimath”这个词奋战,他看起来好像认识这个词,一番冥思苦想,眼看就能顺利拿下,结果功亏一篑,把字母“o”拼错了地方。
“当!”
铃声响起,意思是“拼错了!”,那孩子眼睛猛地睁大,满脸的难以置信。一声叹惋席卷观众,随即大家给出一阵掌声,以资鼓励,而那孩子却神情木然地溜下台去。
这部纪录片不断重复着类似镜头,一个又一个原本准备充分的孩子因一个词出错而败下阵来。他们对着话筒声音陡然低落,失神的眼睛茫然眨动,随后传来观众席上那并不热烈的掌声。而那些在本轮胜出顺利走向下一轮的孩子,个个看上去都满怀信心、胜券在握。最终胜出的那个女孩一听到最后一个词就咧嘴笑了:她拿下了这场比赛。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可是,大脑就是大脑,所有健全大脑的运作模式都一模一样,只要投入足够多的准备和心血,谁都能显示出这种强悍而神奇的记忆力。至于所谓的“过目不忘”,根据迄今为止科学家们的研究,并不存在,至少不是以你我所想象的那种方式存在。

遗忘的正面作用之一,就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这一功能使得人的大脑能够专注于某一件事,只让该出现的信息出现于脑海。

正如19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观察到的那样:“假如我们把一切都记在心里,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差劲得像是什么都没记住一样。”

这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的话。他告诉我:“我们以为遗忘是件很糟糕的事,是大脑系统的败笔,但实际上,遗忘往往是学习的良师益友。”

遗忘的这一特性很像我们的肌肉锻炼:当我们提取储存的信息时,为了能强化“习得”,一定程度的“损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一星半点的“遗忘”,对长远的学习就没有任何好处。这就跟锻炼之后的肌肉一样,先损耗,后增长。

我们提取任意一条记忆时,总会同时修改其“可提取系数”,乃至常常修改其内容本身。

所谓“失用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渐渐在脑间蒸发,消失殆尽。而如今这套新理论,并不是对传统理论的补充或更新,而是彻底的破旧立新:“遗忘”在这里被塑造成了“学习”的好朋友,而不再是敌人。

遗忘曲线就是一个展示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弭的曲线图。更准确地说,它标示的是新学到的东西将以什么样的速率被遗忘。那实际上就是一个被颠倒过来的学习曲线图,如图2—1所示。

费希纳是一位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对唯心主义有些研究的科学家,他认为,人的内在心理世界跟外在自然世界之间有一个完整的数学连接。他声称,每一种人类体验,包括转瞬即逝的记忆在内,都应该可以被化解为一个可套入某种公式中的、可度量的单位数值。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命名为一条“学习定律”,也就是“失用定律”。他坚持认为,如果已经学到的东西没有机会得到不断的运用,那么必将从记忆中渐渐消退乃至彻底消失,也就是说,用进废退。

这条法则的确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它和我们生活中的体验似乎十分吻合,以至于如今大多数人都相信学习就是“用进废退”。但是,这四个字所掩盖掉的东西,远比它揭示出来的要多得多。

记忆在最初的几天里会增加,哪怕没有做过任何复习;而记忆的逐渐消弭,平均是从第四天之后才会开始。

巴拉德自己知道他得到的是什么。“我们不仅会忘记曾经一度记得的东西,”他写道,“我们也同样会记起曾经一度被遗忘的东西。”

那条“遗忘曲线”实在是误人不浅,至少也是不完善的东西,应该被彻底替换掉才好。

弗洛伊德所谈论的记忆是被压抑的情感创伤。他声称,挖掘出这些记忆并“重新体验”一次,便能够释放长久压抑的痛苦,从而放下心中的焦虑,给人以新生。

这么学就对了
如果学习材料是那些没有意义的音节,或者大多数情况下是那些随机选择而没什么关联的单词、短句,那么你的回想能力会低得几乎为零,在一两天之后的考试检验时,的确不会出现“自动提升”的情形。可是反过来,如果学习材料是图片、照片、白描绘画、彩色图画乃至诗歌,也就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你的回想能力就会强悍很多,而且这一能力还需要过一小段时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正如埃尔代伊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所写的那样:“记忆是一个复杂的混合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同时朝着增加以及衰减的不同方向发展。”

记忆失用理论的第一条法则便是:任何记忆都具备两种能力,即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

其实,99%以上的体验都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我们的大脑只会保留那些有意义、有作用或者是有趣的东西,也可能是将来会变得有用、有趣的东西。这也就意味着每一样我们刻意交代给记忆的东西都会被储存起来,而且是永久储存,比如九九乘法表、儿时朋友的电话、第一把储物锁的密码等。

记忆是不会“丢失”的,不会像我们以为的那样越变越淡,直至踪迹全无。准确地说,“丢失”了的其实只是我们一时无法提取出来的记忆而已,它的提取能力在当下很低,低到几乎为零。

与“嘎嘎”声相关的联想还有千千万万,尽管它们也是从前因某种意义而储存起来的,可此时却都逃过了雷达的扫描。

相比于储存能力,提取能力往往很靠不住,既能瞬间形成,也能瞬间消减。

提取能力指的是你能想起其中某个人名字的速度有多快;而储存能力指的则是你与某个人之间的熟悉程度有多深。

我们不妨借用前面的比喻,用肌肉锻炼来描述“遗忘式学习”的这一特性:做引体向上,首先会导致你的肌肉细胞受损,可是,等休息一天后再度做这个动作时,肌肉却已经因昨天的受损而变得更加强壮了。

我们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在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

这种转瞬即逝的提取能力与稳固不变的储存能力的组合,即兔子与乌龟的组合在现代生活中同样至关重要。

若要从一种文化中走出来进入另一种文化,你一定要屏蔽掉,或者说遗忘掉你原来的习惯,并且要迅速吸收并遵守新的规则。你从小养成的习惯固然很难忘却,储存能力自是持高不下,但是,刻意屏蔽旧习惯以便自己能顺应新的文化,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其提取能力。

大脑让记忆变成一时提取不出来、但仍然保持在那里的这种体制显然大有优势。由于那些记忆眼下提取不出来,所以自然不会跳出来打扰现有的信息、现行的程序。但是,正因为它们仍然储存在那里,所以它们自然可以,至少能在一定的条件下被重新学习。”

用记忆来改变记忆,而且是越改越好。遗忘,不但能过滤掉干扰你的信息,还会激活并加深你已经学得的部分,根据先损耗后增长的法则,在你提取记忆内容时再次激发出更高的提取能力和储存能力。这便是由大脑生物学以及认知科学所得出的最基本原理。

◆ 第二部分 增强记忆 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第二部分?增强记忆?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小测试
3.以下哪些学习方式不太有效?(多选)

◆ 03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要有固定的习惯、固定的日程、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专心学习,别的什么都不要管。在家里或者图书馆里找个安静的角落,大清早也好,深夜里也罢,每天都要在那里坐上相当长一段时

但是总的来说,如果考试时我们的心神状态能跟复习时一样,那么的确容易获得更好的成绩——没错,这里所讲的心神状态包括喝了含有酒精或者大麻类饮料之后的微醺,以及服用了兴奋剂之后的神清气爽。

如果能还原到最初学习时的场景中,记忆效果的确会更好。”

学习时周围若能有点什么,比如响着音乐,要比什么都没有更好,因而,对安静学习场所的推崇便到此为止了。

科学告诉我们,学习时,潜意识也有一定的价值,至少对于新吸纳的记忆会颇有帮助

只要是为了学习,我们当然要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优势了。

“在这样错乱的精神状态中,人常常会进入一种特殊的或痛苦,或欣喜,或孤独,或恐惧的情绪波动中。”凯·雷德菲尔德·杰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 )?写道。她不但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本身也是一名躁郁症患者。“当你处于兴奋状态时,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思绪和感触有如流星一般,频频飞速划过脑际,你不由得跟着这些思绪和感触飞奔,直到你遇见更美丽、更明亮的流星……但是,不知从何时何处开始,一切就都变了。飞奔的思绪飞得太快,而且太多,神思的明澈没有了,你整个人都被埋在了困惑之中,记忆也跑掉了。”

致幻剂据说可以“扩展智力”,也就是能让人拓展出对这个世界思考的新视角。大麻据说可以让大脑看到意想不到的联想,但结果往往联想得太多,以至在深夜复习时塞了满脑子的无用垃圾。转换心境状态的确会强化人的体验感受,不过,这是否也能强化记忆呢?

这一发现说明,大脑处于适度亢奋状态也好,非亢奋状态也罢,其储存进去的单词数量是大致相同的:总之都装进去了。但是,在后来提取记忆信息的时候,大脑一定以不同的方式重组了这些信息。那把大脑里面的“提取钥匙”需在大脑处于与之前的状态相同时才会显得最清晰,无论是嗑了药还是清醒着。不过,一旦考卷上直接标出了“类别”提示,那把钥匙就显得多余了,因为已经有一把“外来钥匙”放在了眼前。

内在提示和外在提示的确可以是相当有用的记忆提示,但在真正强有力的提醒面前,就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我们可以很容易做到成倍地增加与记忆内容相关联的感知提示数量,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使我们的学习场所加倍——多换几个地方。

考试成绩的差距让人意外至极。之前在同一间屋子学习的小组,平均能记起那40个单词中的16个。在两间不同屋子学习的小组,平均能记起24个。就这么变换了一下学习场所,竟能使记忆的提取能力提高40%。借用实验报告主笔者的话来说,这次实验显示出“环境背景的变换大大提高了记忆力”。

学习时,站着学不同于坐着学,更不同于在跑步机上边跑边学

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他对我说:“我告诉他们把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都过一遍,而且是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

◆ 04 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04?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在记忆科学的研究中,有一个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技巧,可信、可靠且简单易行。心理学家对这一方法的了解已过百年,早已验证其针对需要记诵的学科或技能,如外语词汇、科学术语及概念、各种公式以及音乐中不同调性的音阶组合等,都有加深记忆的功效。可是,教育界主流几乎一直对这一方法全面漠视,很少有学校把它列为常规教学内容,更是很少有学生听说过这种学习技巧,除了从老妈式的唠叨里刮过一耳朵之外。可是,老妈的唠叨谁要听啊?
“宝贝儿,你为什么非要一次把所有东西都学完啊?今天晚上学一点,明天再学一点,不是更好吗?”

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在记忆科学的研究中,有一个最古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技巧,可信、可靠且简单易行。

老妈唠叨得对,与其一口气全都学完,还不如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效果反而更好。不是好一点点,而是好很多。在某些情况下,分散式学习能让我们的记忆事半功倍。

并不是说“临时抱佛脚”完全没用。挑灯夜战这一招早已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向保持着良好的业绩纪录——第二天准能提高考试成绩。

研究学习科学的学者们指出,习惯于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学习成绩从这学期到下学期的变化往往很戏剧化:“下学期才刚一开学,上学期学过的东西就已经全都不记得了。”

“间隔效应”特别适用于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

分散式学习”也是这么一回事,你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也不需要更刻苦地学习,而你记住的东西不但会更多,而且还能更长久。

。科学研究,讲究的是一切须建立在实验和证据的基础上:验证、再现,可能的话再进一步扩展。这一传统的确无比珍贵,因为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共用语言、一套公用工具。

艾宾浩斯写道:“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由此,他开创了一条历史先河,成为第一个发现“间隔效应”威力的人。

刚刚学过一个新概念之后,你不必立即复习,因为这么做并不会加深多少记忆,甚至完全没有意义;相反,如果一个小时之后或者一天之后再复习,那才会有效果。

举例来说,假如有人对你一口气连说三遍“詹姆斯·门罗是美国第5任总统”,你能记住一小会儿;假如那人每隔10分钟对你说一遍,也说三遍,你就能记住很长一段时间了。

那种富裕而有文化的家长都会认同的典范:在你的整个童年时期,带你到处旅游,游遍欧洲、美洲,并且一路上都有人教你学外语。

如果让孩子完全生活在一种语言环境中,让他不得不去说、不得不去理解这种不同的语言,他便能很快吸收这种语言。

“间隔应该尽可能长,以维持最低限度的重复频率,同时最大程度地体现所谓‘间隔效应’的作用;间隔也必须足够短,以确保知识还仍然能记得住。”

到了1987年,他终于把这套体系汇编成了一套完整的电脑软件,叫作SuperMemo。

这么学就对了
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他发现的最佳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间隔可拉得更长。

经过了5年的历程,巴利克一家把最高得分给了以最大间隔来学习、总持续时间也最长的那一份词汇表:每两个月一次、总共26次。那份词汇表的最后考核得分是76;与之相比,每两个星期一次、总共也是学习26次的那份词汇表的最后考核得分是56。

对于极其短暂的时间间隔,就是早期研究中所使用的几秒钟或者几分钟,也许会使大脑对快速重复的信息变得越来越不感兴趣。它刚刚听见了、也储存了那个数据,“詹姆斯·门罗是美国第5任总统”,而如果相同的内容重复第二次、第三次,大脑对其的关注就会次第减弱。

遗忘以两种方式来帮助习得:主动的功用,指的是屏蔽掉相冲突的资讯;被动的功用,指的是部分的遗忘能使得随后的学习效果被加强,正如肌肉练习也是先消耗后增长一样。

“时间跨度越大,你忘掉的词也就越多,但是你也能因此发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从而加以纠正,”巴利克说,“你会发现那些媒介,也就是你学习时用的提示、联想、线索等,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如果是没什么效果的东西,你自然会找出新的来取代。”

如果以考试的时间为基准,什么样的复习间隔是最佳安排?时间计算公式是什么?有没有这样一个公式?

“简单地说,如果你想要知道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最佳,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你希望那份记忆能维持多久。”怀斯哈特和帕什勒的科研小组写道。最佳复习间隔的大致时间范围如表4—1所示。

再说一遍,“临时抱佛脚”在紧急关头的确很有用,但问题是,所得记忆不会持久。而分散式学习却能让你记得长久得多。

假如同样的内容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反复读、反复背诵、反复提及、反复练习,与其他联想挂上钩,那才能真正使其保留在大脑的记忆之中。”

◆ 05 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05?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在人生中的某时某处,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那种“不用功就能考高分”的学生。“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手里拿着得了99分的卷子说道,“我都没怎么学习。”这样的事你躲都躲不开,哪怕你早已成年,孩子都已经上了学,你还是随时都能撞上。“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可是在这样的标准考试中,丹尼尔的成绩总会比别人高一大截,”妈妈到学校接孩子,儿子的成绩让她傻眼了,“但那肯定不是遗传了我的基因。”无论我们花多少力气,无论我们多早爬起来,总有比我们懒惰的人反而比我们考得更好,一进考场就能神奇地笔下生花。

我不曾见过任何一项研究能证明考试靠的是独立、出色的个人能力,不曾见过任何证据能表明善于考试跟绝对音高辨识能力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这正如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心理学家纳特·科内尔(Nate Kornell)对我说的那样:“我们都知道,如果某样功课你前后隔开来学习两次,那么第二次学的时候往往不太可能再去动脑筋思索,因此不少人以为那么做只是得不偿失。可事实恰恰相反,尽管你觉得再难以学到什么了,可实际上你却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熟练度’会糊弄你的判断。”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比约克夫妇的“必要难度”原则:你的大脑越是费尽力气地挖出某项记忆,你对其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深,因为提取能力与储存能力都被增强了。而“熟练度”却恰好是这一原则的反作用:越容易唤出的资讯记忆,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浅。也就是说,立即复习你刚刚学过的东西对你没有任何意义,那并不会增加任何记忆强度。

假如你想把一段课文背诵下来,与反复阅读20遍相比,更容易记住的做法是只读10遍,而且边读边尽力背一些出来,记不清的时候才翻开课本来看看。”

我们多次提及的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谈及这一概念时写得相当细致:“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也就是说,以背诵为例,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再看书要更好。如果我们‘用心回想’出了一部分词句,那几乎可以肯定下次还能再想出来;而如果我们‘直接再看书’,那么下一次很可能还是离不开书。”

这里所说的学习技巧就是考试本身。没错,我知道这里的逻辑很像是在兜圈子:通过考试来提高考试成绩。不过,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自我测试的意义比你想象得要更为深远。考试不仅是一个测试工具,它还能调整我们已经记住的内容,令大脑以不同的方式将其重新组织一遍,而这一番调整的结果就是大大提高我们下一次考试的成绩。

“总的来说,”他总结道,“这次实验的最佳结果属于先花了40%的时间来阅读和学习,然后开始凭记忆尽量背诵的那一组。无论是更早开始背诵还是更晚开始背诵,效果都比这要差一些。”而高年级学生的结果,百分比还要更低,接近于1/3。他写道:“要获得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搭配效果,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

盖茨让人们看到,自测对正式考试时的良好发挥有着非凡的意义。
学习的科学
考试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不同常规却很有功效的学习方式。

考试的功效从来就有目共睹,始终是一个强有力的、驱除不去的“污染源”,拖延着“遗忘”的脚步。

俯卧撑比赛本身就能使参赛者的肌肉变得更强壮,正如考试也能使记忆变得更牢固一样,只是你看不到罢了。

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课文、名称、公式、技能等任何东西,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或者重学一遍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则加强了这些记忆的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这样做之所以能对数据信息或者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正是因为我们并非简单地重温了一遍,而是自己把它们从脑海中“提取”了出来。

他认为,一旦我们成功“提取”出了某信息,便同时以不同于上次的储存路径将其重新存储了一遍。这不但使得该信息的储存层次得到了提高,更使得它有了不同于上次的相关联结:它和这次同时提取出来的其他相关信息建立了联结。

借用这一领域的术语来说,你“失败的提取尝试强化了学习效果,增加了后续考试时再次尝试提取的成功率”。

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要求去运作,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了脑中。更直白地说,跟直接学习相比,预考更容易把知识“赶进”脑子里去。

老师固然可以把该教的所有东西全都教给学生,数据也好概念也罢,然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却是到最后如何让学生能活学活用:让他们以自己的头脑来重新组织、运用那些东西,做出何为重要、何为次要的判断来。

对于预考为什么会有助于随后的学习,最好的一种解释应该就是:它让学生们注意到了哪些是需要加以注意的重要概念。

考试,或者叫背诵、自测、预考,随你喜欢怎么叫,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技巧,其作用远不止于作为检测知识掌握水平的工具。考试能捣毁“熟练度”给人的假象,正是这东西使得我们以为自己已经会了,还以为我们是不擅长考试的笨蛋。考试能增加学习时间的价值,带给我们事半功倍的效果。预考还能预先让我们看到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思考接下来该怎么搞定这个课题。

这就是“自己考自己”的精髓所在:假装你就是个行家,然后看看你能做到些什么。这其中的收获比你上课前先浏览一下历史教科书后面的“章节概要”还要更胜一筹。

请记住:对着自己也好,对着他人也罢,把你学过的东西表述出来,这种简单的做法并非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种“自考”方式,它更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一种更高效的学习方式。这比你继续坐在那里盯着重点划线的效果肯定要更好,至少能高上20%~30%。更划算的是,这样的练习还能消除我们前面讲过的“熟练度错觉”,让你能真正看清哪些地方你还不知道,哪些地方你还有疑惑,哪些地方你已经忘记……立竿见影。

◆ 第三部分 解答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小测试
6.周末,你到小兰家找她打乒乓球,而小兰正在为一道乱序字谜苦恼,作为好朋友,你会给小兰提什么好建议呢?(多选)
?

◆ 06 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这个谜题,心理学家们叫它“顿悟题”,或者用大白话说叫“啊哈!”题。为什么呢?因为你解题时的第一个想法一般都解不开它,于是你会尝试几种思路,可还是解不开……你不由得对着天花板发呆,之后再用几种全新的方式做不同的尝试,可还是四处碰壁……再尝试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啊哈!”你找到办法了!

这就是以创造性思维来解答难题的一种尝试了。针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不恰好也是这样吗?不但本身已经超出了心理学界以实验室为中心的规范,而且研究所得出的结论看上去也很不符合常理,完全不同于我们从小被谆谆教导的传统观念,比如要专心、要避免打扰、要思考……可是,那些不合常理的东西却还真能行得通。

以柏拉图的话来说,思考就是观察与论证之间的动态互动,而思考所凝成的“形态”或是“观点”,与永无停息地变换着的所见、所闻、所感相比,往往更接近于现实真相。

那一类话题是深夜学生宿舍里的最好谈资,也是博士生之间比拼智慧的最佳选择。这是哲学问题,注重总的准则和逻辑规范,注重事物的“真相”及“本质”。可这些东西也可以说是毫无用处,既不能帮学生弄懂微积分,也不能帮工程师弄明白电脑软件。而这些微积分什么的才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更贴近现实的一道道难题。

对沃拉斯来说,这太不可容忍了,因此他决定自己推出一套这方面的通用语言。

他引用了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Henri Poincare)对自己的一段描述,很详尽地记载了他琢磨出富克斯函数的特性时的种种经历。“一个人若要钻研某个难题,第一次往往会一无所得,”庞加莱写下了他对自己的观察,“这人会或长或短地休息一下,再坐下来钻研那道难题。跟上次一样,半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毫无头绪,可是突然之间,一个成形的想法就蓦地出现在了脑海中。”

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每一次这样的顿悟体验都清晰地沿着一系列的内在历程一步步走到顶。沃拉斯把这一步步的内在历程称之为一个个“抓取步骤”。

换句话说,你不是止步不前,而是黔驴技穷了。于是,准备期到此结束。

沃拉斯只是个心理学家,不会什么读心术,但他还是大胆地做出了这样的猜测。“大脑里面肯定进行着某种运作,以把新的信息与旧的信息联结到一起,”他写道,“大脑里面的信息似乎被重新排列组合了一番,而这个人自己却对此毫无知觉。”

大脑在“离线状态”下还在围绕着那个课题继续工作,不时加上一两个老早就装在大脑里但一时没能想到可调用出来的想法。

孵化期里有这么几个要素:其一,那是潜意识里的事情,我们并不知道大脑里在做些什么;其二,问题的核心,比如前面我给那些中学生做的那道铅笔谜题,是已经被反复掰碎了又捏起来的、经过了再三琢磨的东西;其三,在某个时刻,“以前的信息”,比如已经知道了、但一时尚未想起来的三角形独有的特质,会在不知不觉中掺和进来。

先把难题放到一边的作用就是让你放下刚才自己已经想过的所有思路,让大脑里的意识不再指手画脚,从而给潜意识一个自己去琢磨的机会。

他没有料到他的贡献有多大。

大脑在意识的觉知之外扫视着周遭的一切,寻找着可能的提示。毫无疑问,正是迈尔在这次实验中给了学生一个提示,而且是一个巧妙的提示。

许多谜语的编制其实都利用了人的这种预期假设的误差。

"盒子"能做什么.(在有些场景中)比它本身是什么更重要.
why....what...how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某一事物}{如何做}也能达到这样得结果.

可是,把盒子腾空出来使得参与者的“脑中虚拟实体”发生了变化:盒子不再仅是装着东西的容器了,不再是对这道谜题没什么用处的陪衬了,它变成了一样可资利用的工具。用邓克尔的术语来说,当这些小盒子里装了东西时,盒子的“功用就被限制了”,就好像人们的眼里根本没这些盒子似的。

可是,把盒子腾空出来使得参与者的“脑中虚拟实体”发生了变化:盒子不再仅是装着东西的容器了,不再是对这道谜题没什么用处的陪衬了,它变成了一样可资利用的工具。用邓克尔的术语来说,当这些小盒子里装了东西时,盒子的“功用就被限制了”,就好像人们的眼里根本没这些盒子似的。

记得《代码大全》中表述过一个思想〃定义一个方法名得时候,不要想这个方法能去做什么,更多考虑得这个方法通用场景是什么〃...
和作者表述虽然看起来南辕北辙.但是都是要搞清楚2事情.
1.{某一事物}它是什么
2.{某一事物}它能做些什么...

“蜡烛实验”的“有幕布与否”的对照实验,并且得出了他的结论:“在我们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关键材料一旦被刻意去掉其‘功用限制’,人们几乎只用一半时间就能把它找出来。”从一定层面上来说,这一结论也同样诠释了迈尔的“绳子钟摆实验”。没错,要想破解那道绳子难题,人们必须首先想到让绳子动起来,然后,他们还需动脑筋想出让绳子摆动得足够远的办法,就是把钳子拴上去。一把钳子无非就是一把钳子,用来拧东西的工具,但它也可以用做钟摆坠的重物,前提是你须得先去掉“钳子只能当钳子用”的思维限制。

“蜡烛实验”的“有幕布与否”的对照实验,并且得出了他的结论:“在我们设计的实验条件下,关键材料一旦被刻意去掉其‘功用限制’,人们几乎只用一半时间就能把它找出来。”从一定层面上来说,这一结论也同样诠释了迈尔的“绳子钟摆实验”。没错,要想破解那道绳子难题,人们必须首先想到让绳子动起来,然后,他们还需动脑筋想出让绳子摆动得足够远的办法,就是把钳子拴上去。一把钳子无非就是一把钳子,用来拧东西的工具,但它也可以用做钟摆坠的重物,前提是你须得先去掉“钳子只能当钳子用”的思维限制。

我觉得这个思想扩展下.
可以想象一下.以前一个常规解决方案.
在如今是否有更好得方法?
以前解决{问题A}都是用{方法A},
解决{问题B}都是用{方法B},
或许试试用{方法A}去解决{问题B}.
或者试试新得{方法C}去解决.
因为时代一直在发展...

从这些实验中,迈尔和邓克尔发现了两种有助于孵化的大脑活动:从周围环境中找出提示,以及打破限制思路的预设,无论是如何利用钳子,还是医生可能是什么性别。

从这些实验中,迈尔和邓克尔发现了两种有助于孵化的大脑活动:从周围环境中找出提示,以及打破限制思路的预设,无论是如何利用钳子,还是医生可能是什么性别。

据说,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一些最深层的感悟来自他蹲马桶的时候,而著作等身的法国评论家米歇尔·蒙田据说也是如此。那我们要不要也在需要孵化的时候去蹲一蹲马桶呢?

有一次实验表明,做几分钟的白日梦可能比上述两种办法都好,打打乒乓球也会有更好的效果。而最有效的休息可能是从这类谜题中跳出来,去解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谜题,比如传统谜语、象形字谜、空间谜题,等参与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后再换回原先的谜题。

这次研究报告的作者认为,他们看到的现象应归功于他们所说的“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forgetting)。一个限制思维的误导性词语的确会妨碍人的思路,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人的反复失败,这些妨碍人思路的屏障会逐渐消散”。

我们曾经讲到“遗忘”有助于“学习”,作用之一是“过滤器”,作用之二是“被动地强化再次学习时的记忆”。这里则是作用之三了:促进解决问题时的创造性思维。

他俩汇集了针对孵化效果的37项最严谨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孵化效果的确是存在的,但是,孵化却不见得在所有场合下都能起到相同效果。

他俩还着重强调,如果人并没有到真正黔驴技穷的地步就跑去休息,则不会得到任何好处。虽然他们对“黔驴技穷”的定义并不明确,但我们绝大多数人肯定都明白,你开车时是碰到了一道减速坎,还是碰到了一堵砖墙。关键之处在这里:早早收工跑去打游戏的话,你只会得不偿失。

研究“顿悟”的科学家告诉我们,不必为此感到羞愧,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休息一下,很多时候都能有助于我们最终解决问题。

◆ 07 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退

也许没有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会比已经完成的那些在大脑中驻留的时间更长。

最值得关注的也就是这一点:越是在关键时刻被“最糟糕”地打断,对那件事情的记忆越是能够长久。“每个人都知道,”蔡加尼克写道,“一封信快要写完的时候遭到打扰,远比刚开始没多久就遭到打扰更令人反感。”

人一旦被某件事吸引,便自然会生出一种动力来想要一口气做完那件事,而这种动力会随着事情临近尾声而变得越发强烈。“想要完成某件事情的欲望,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还算不上是欲望,”蔡加尼克总结道,“但是到了后来,当你投入到忘我境界之中时,‘要做完它’就变成了货真价实的渴望。”

蔡加尼克效应揭示出的是这么一个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出两种本能的预设,也叫做内在偏差。第一种预设是,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之后,你就在心理上给那项工作添加了一个“要完成它”的砝码,哪怕根本就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在蔡加尼克的实验中,她交代给人的任务甚至包括用一团橡皮泥捏出一条小狗来!第二种预设是,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项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先去完成”的首要位置上。

渗滤的第一要素,就是一直被我们当作学习敌人的东西:打断。

而让我们的科学家真正感兴趣的,却是学生们这时候写下来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昭示出一个很明显的不同:吃了比萨尔糖的那一组所记得的跟饮水有关的物品是对照组的两倍之多。他们都口渴了,而这竟影响到他们在那间屋子里会注意到什么、记住些什么,尽管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何会记住那些东西。

学习的科学
可见,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这便是渗滤的第二要素。

机会总是去找那些被感知力调动起来的头脑。

韦尔蒂回答道:“一旦你投入到一篇故事的创作中,便会觉得所见所闻的一切都可以写入笔下。

大脑里随时都有多得难以置信的喧嚣之声,争先恐后地想要冒出头来。这时,我们能“听”到什么,取决于此时的需求、焦虑,取决于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

渗滤的头两个要素一个是被打断,一个是被调动起来的、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而戴夫利要求学生做的学习笔记则构成了渗滤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有意识的反思。

学习的科学
所谓渗滤,其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我们无法预先知晓那些感知或反思可能会是什么,也没必要去知道。正如阿尔兹实验中口渴的那些学生最后写下的物品一样,该来的东西自然会涌入我们的视野和内心。
相对于感知而言,如果忽然有更加成形的观点出其不意地跳了出来,那便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在意识之外形成的想法终于进入了意识状态。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渗滤更主要的是意识中的过程还是潜意识中的过程,而且争论的结果给理论界带来了相当有意义的影响。只不过,那已经超出了本书的写作目的,我们就不去探讨了。

所谓渗滤,其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我们如果手上有一个相当庞大的项目,那就应该尽早开始,遇到思路不畅的时候不妨停一停,告诉自己这样的停顿不是逃避困难,而是主动进入渗滤过程。

“所谓的数学家,其实说的是这么一种人——他走到哪儿脑袋里都装着一个概念,直到有一天他坐下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对那个概念很熟悉了。”

◆ 08 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在一定的年龄段——9岁、10岁或是11岁,我们大多数人都曾做过一些跟自己死磕的事情:一心想要掌握某个特别的、冷门的、足以让自己鹤立鸡群的本领

有些心理学家以及作家甚至尝试过具体量化这所谓“足够多的时间”,他们认为,通往出类拔萃的捷径就是反复练习,准确地说,是花上一万个小时去反复练习。这样的标准,尽管数字听起来有些不足为信,但其核心精神却让人颇有些难以抗拒,因为我们看重的是它对重复练习的强调,对重复次数的强调。正如我们最常听到的训诫所说的那样:要练到你不再出错,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可是有一件事我却从来没做过:停下来想想看,我这种练法,到底对不对?

“长短距离交替练习可能有助于运动模式的初步形成,”克尔和布思写道,“交替训练强化了肌体对动作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不同动作的交替训练比单一动作的固定训练更为有效,因为它能迫使我们内化肌体动作的基本法则,从而使肌体经过调整,对任何距离的目标都更有准头。

运用穿插交替使训练成效倍增

莫莱森研究的重大意义之一是让人意识到大脑一定有至少两套不同的生理机制来处理记忆。一套是用来处理描述性记忆的,它的运作依赖于海马;另一套是用来处理运动记忆的,它依赖于大脑中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需要海马。

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

可是比赛中的情况千变万化,因此,随机训练模式反而达到了最佳训练效果

只要实验研究者以各种方式打乱训练动作的单一重复,受训者的成绩最终定会超越不受打扰的集中训练所能获得的效果。

在那种场合下,带球过人就不再是你在后院独自练习的一个简单技巧了,那已经变成了集千变万化于每一瞬的飞旋舞蹈。

要从脑海里转瞬间挖掘出言语记忆,需要智力上的灵敏度,这比体力上的要求更高,而这种灵敏度是不可能通过重复训练以人们希望的速度培养出来的。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越是能让训练方式变得更直接、更专精、更频繁或是更有效的改进,越能有助于人们尽快掌握,”施密特和比约克在报告中写道,“但是我们搜集到的这些证据说明,这种观念很值得商榷。”

问题是一再重复能形成很强的错觉,让你以为新学的本领正迅速提高并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而交替练习却给人一种进步缓慢的表象,跟单一重复的效果似乎没法比,可实际上随着时间的累加,交替练习所累积起来的进步要比单一重复多得多。从长远来看,单一技巧的重复训练反而会阻碍我们进步。

他们的联合课程原本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两大领域的不同,结果却转向了相反方向,让人们看到了这两大不同领域中最关键的共通之处。

一种很明显的、不难被那些肤浅的家伙一眼认出来的风格,往往被抨击为画匠的匠气;

交替学习不仅能用来复习各种题型、动作、概念,更能帮助你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大脑对发现不协调的地方天生敏感,”多伦多大学脑神经科学家迈克尔·因兹利希特(Michael Znzlicht)说道,“一旦看到什么东西超出了

◆ 09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这么学就对了运用知觉学习模块时节奏必须要快,要让视觉等知觉系统快速运行,让认知系统、思考系统同样都快速运作起来。交替学习与知觉学习两者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知觉学习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不但能自动进行,而且能自主修正:你都不用动脑筋就能学会啦!

◆ 10 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其一认为,睡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时间的管理与调节。

学习就是弄明白我们想做什么、善于做什么以及必要时我们能以什么为生。

,如果保持清醒所耗费的成本已经盖过了收益,那么继续筋疲力尽地熬着就没什么价值了。

最新研究表明,在失去意识的停机状态中,大脑实际上是在澄清记忆、深化技能——睡眠是完成这两项任务必不可少的步骤。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睡觉就是学习。

有些夜猫子也许会觉得早上爬起来学习效果极其糟糕,而有些喜欢早起的人到了晚上10点就迷迷糊糊人事不知。好在凭借“夜班理论”,我们至少可以拿自己来做实验,把睡眠调整得能对自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来。

◆ 尾声 终身学习用好大脑

是永远没有完结的风餐露宿。

posted @ 2020-12-22 22:11  zh89233  阅读(2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