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之《梦断代码》二

      终日与比特为伍的环境要求程序员们有一颗自闭症患者般的内心。交流很重要,但是软件不是在博客和聊天软件中交流出来的,而是一些人一行行写出来的。 这个过程需要集中注意力,避免打扰。在一个 “集市” 风格, “共享” 的开发氛围中,如何能保证关起门来开发呢?

      chandler团队决定预计9月份发布chandler0.2版,遵循时钟驱动制度。事实证明最后的0.2版是一个很烂的版本,但是chandler团队还是发布了,因为承诺的发布时间到了。了解到了后果,团队吸取了教训不再以这种约束条件发布。但这种方式其实有好有坏,好处在于有一个约束的条件,团队自然也就有了目标和效率。而坏处自然就是如果到了预期时间还是没有做出东西,发布的东西自然也就质量不高。

      后来,团队开始使用“白板上的即时贴”,这也是王老师教我们使用过的东西,在白板上分区,列出一些正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项目的发展,当然,不是像chandler团队这种半个小时内问题贴就直逼一百张的那种。萨奇的灵机一动,为团队带来了一角希望,相册blog被面世了,而其中的东西使用了chandler的框架,只使用了大概两个小时的时间。作为一个程序员是需要这种灵机一动的,但灵感的来源一定不是单纯的灵光一线,它一定是因为早已拥有不少的积累,比如调用chandler早已存在的框架。

      公开宣告后两年,OSAF在外界看来一直做得不如预期的好,0.4版发布后的下载量就是最好的证明。但OSAF有了工作流程,还有一套可能让他朝目标行进的可行的方法论。卡普尔从一开始就要有计划和进度安排,但进度却总是不能够按预期的进行。这些我也曾在王老师的课上听过,软件实际的时间一定与估计的不同,怎样估计的更加准确就是一个问题了。

posted on 2015-06-20 22:45  fafalu  阅读(10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