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HashMap线性不安全(二)——链表成环的详细过程
内容
网上很多资料都详细地讲解了HashMap底层的实现,但是讲到HashMap的并发操作不是线性安全时,往往一笔带过:在多个线程并发扩容时,会在执行transfer()方法转移键值对时,造成链表成环,导致程序在执行get操作时形成死循环。
对于没有研究过该过程的童鞋,很难费解这句话的含义。下面笔者分四个小节带着大家共同研究一下JDK1.7和JDK1.8版本下HashMap的线性不安全是怎么造成的,详细探究链表成环的形成过程。如果对于HashMap底层的put、get操作不清楚,建议先学习参考1中的内容。
适合人群
Java进阶
说明
转载请说明出处:探究HashMap线性不安全(二)——链表成环的详细过程
参考
1、https://www.toutiao.com/i6544826418210013700/ HashMap底层数据结构原理
2、https://www.toutiao.com/i6545790064104833539/ 为什么HashMap非线程安全
3、https://blog.csdn.net/qq_32182461/article/details/81152025 hashmap并发情况下的成环原因(笔者认为该文是一种误解)
正文
本节将详细探究HashMap扩容的键值对迁移过程,多线程并发执行transfer()方法是如何产生环形链表的。transfer()方法的代码为:
1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boolean rehash) {
2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3 //遍历table数组中键值对链
4 for (Entry<K,V> e : table) {
5 //遍历键值对e链上的所有键值对,当e指向null时结束
6 while(null != e) {
7 Entry<K,V> next = e.next;//断点一
8 //通常rehash为false,不会重新计算键值对key的hash值
9 if (rehash) {
10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11 }
12 //根据扩容后的table数组长度计算键值对的index
13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14 //头插法,将后遍历的键值对存到链条的头部
15 e.next = newTable[i];
16 newTable[i] = e;
17 //链条中的下一个键值对继续执行while循环。
18 e = next;
19 }
20 }
21 }
情景:
两个线程A、B同时向HashMap中写入键值对,某个时刻HashMap已经到了Resize的临界点。由于多线程的执行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存在线程A未完成扩容,而线程B又进行扩容的情况,即两个线程都可能会执行扩容方法transfer()。此时两个线程都会遍历table数组中的键值对链,对于每个链执行while循环,迁移所有键值对。
假定HashMap中table数组的初始长度为4
假如线程A和线程B都遍历到index为2的键值链(即Entry3->Entry2->null这条链)。由于CPU时间片分配的不确定性,线程B执行到代码中断点一的位置后暂停,此时线程B中的e指向Entry3,e.next指向Entry2。而线程A继续执行,完成了扩容操作。HashMap的数据结构为下图所示。
重点!!:e和e.next为线程B中的引用变量,分别指向hashMap中的Entry3和Entry2。由于Entry3和Entry2是线程共享的,因此受线程A执行的影响,Entry3将指向null,Entry2指向Entry3。
此时线程B中局部变量newTable的结构:
执行第一次循环:e为Entry3,e.next为Entry2(线程B暂停前e和e.next引用变量的指向)
1 //遍历e所在链上的所有键值对
2 while(null != e) {
3 //断点1,此时线程B中的e为Entry3,e.next为Entry2
4 Entry<K,V> next = e.next;
5 //通常rehash为false,不会重新计算键值对key的hash值
6 if (rehash) {
7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8 }
9 //根据扩容后的table数组长度计算键值对的index
10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11 //头插法
12 e.next = newTable[i];//将Entry3的next设置为null
13 newTable[i] = e;//将Entry3放置到线程B newTable下标为3的位置
14 //继续处理Entry2
15 e = next;
16 }
执行完第一次循环后线程B中局部变量newTable的结构:
执行完第一次循环后hashMap对象的结构:
执行第二次循环:e为Entry2,e.next为Entry3(受线程A影响,e和e.next引用变量的指向发生改变)
1 //遍历键值对e链上的所有键值对
2 while(null != e) {
3 //断点1,e为Entry2,e.next为Entry3
4 Entry<K,V> next = e.next;
5 //通常rehash为false,不会重新计算键值对key的hash值
6 if (rehash) {
7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8 }
9 //由线程A的执行结果可知,Entry2的index也为3
10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11 //头插法,
12 e.next = newTable[i];//将Entry2的next设置为Entry3
13 newTable[i] = e; //newTable[3]设置为Entry2
14 //另e等于Entry3,继续执行while循环。
15 e = next;
16 }
执行完第二次循环后线程B中局部变量newTable的结构:
执行完第二次循环后hashMap对象的结构:
执行第三次循环:e变为Entry3,e.next为null
1 //遍历键值对e链上的所有键值对
2 while(null != e) {
3 //断点1,此时线程B中的e变为Entry3,e.next为null
4 Entry<K,V> next = e.next;
5 //通常rehash为false,不会重新计算键值对key的hash值
6 if (rehash) {
7 e.hash = null == e.key ? 0 : hash(e.key);
8 }
9 //由线程A的执行结果可知,Entry3的index为3
10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11 //头插法
12 e.next = newTable[i];//将Entry3的next设置为当前链条的首个键值对Entry2
13 newTable[i] = e;//newTable[3]设置为Entry3
14 //另e=next=null,结束while循环。
15 e = next;
16 }
执行完第三次循环后线程B中局部变量newTable的结构:
执行完第三次循环后hashMap对象的结构:
至此,线程B因为改变了Entry3的next属性,在hashMap对象中产生了环形链表。下一节,将探究环形链表是如何在hashMap查询时产生死循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