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阿朱:帮助过我的那些书和人
2011-12-29 15:44 Scott Guthrie Liu 阅读(341)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他渐渐合上流露挂念的双眼时,
我意识到自己是一株檞寄生,
当他枯萎时,
猛然发觉,
我失去的,
不只是他给的养分…….
很多人问我,我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别人怎么成为我?
我突然想起了痞子蔡的一篇小说:《檞寄生》。里面有上面的一段诗句。
我回顾了一下我从大学到如今,哪些书影响了我,哪些人影响了我,哪些关键事件影响了我,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大家可能在阅读的时候突然有所通灵,你可能也看过同一本书,遇见有人跟你说过同样类似的话,可能遇到过同样类似的情景,但可能就是转眼的一瞬间,一瞬间……
虽然已逾十年,但大学期间最影响我的是以下这五本书:
1.严援朝的《CCDOS源代码剖析》
严援朝前辈的这本书,让我完整、系统地理解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不仅指出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各个模块结构,而且还详细描述了如何实现。在描述的过程中还指出了当时面临的硬件限制和DOS限制,更指出如何去巧妙地解决。从大学一开始,我学习的内容就比其他同学学得深入。同学们还在跟着老师学习课本,我就已经在阅读剖析真正的业界产品源代码了。
我受到两个启示:
A.想去深入了解一门技术,阅读源代码是最好最快的方法,虽然有些艰难,但不断阅读不断研究思考不断做笔记,突破后就能发生质变。如果你从入门到精通一步步走,这个时间将非常长,可能你在前进的过程中已经失去兴趣再也不想到达精通了。
B.想去深入理解什么产品,就去找制造这个产品的人写的书。这样的书没有歧义,能看出创造者的思路和创造的来龙去脉和他的眼光。不是亲自做的产品,不是亲自写的书。很多就有理解歧义,容易误导人,而且还不深刻,无法一步到位。
2.Marco Cantu的《Delphi高级开发指南》
这位老哥真是惊世。这本书在1998年就敢卖80块钱,而且是只印刷了一次,再未重印过,可见读者之少。虽然写的内容是以Delphi 3为蓝本,但该书的内容直到如今,大部分Delphi开发人员都无法阅读懂。老哥和Delphi开发组人员一起工作良久,书中对Delphi在 Windows编程、Windows线程与内存控制、RTTI元数据与反射、COM编程、控件编写、Delphi开发Internet功能都做了深入的描写。我真正第一步理解Windows编程,恰恰是通过这本书。虽然过去学习VC++,但一直浑浑噩噩,学了许多但没有一下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本书让我一下子把过去在VC++学习时代没有本质理解的Windows编程突然全联系在了一起,功力大增。而且,我在大学期间就不断编写代码,从函数编程到OO编程,在这里我遇到了面向组件编程,一下子就迷上了属性方法事件这种结构。我疯狂地学习COM组件和Delphi控件的编程。为了编写控件,又深入学习了 RTTI元数据与反射。现在我对SOA、Web Service、.NET、Java、组件、OO、函数、Windows的通贯理解,全得益于它。现在这些技术,我都能从Delphi控件和COM组件中延伸出来理解。虽然十年过去了,但技术的变化并不大。
李维先生有一本书,叫《Inside VCL:深入核心——VCL架构剖析》。和这位老哥的书的思路挺像。但李维先生的书是在2005年才出版,李维先生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写作风格还是非常值得大家一读。
就是这一本本很难的书,我一一攻克。回想大学时代,老是一天睡3~4个小时,不断编程打工看书,精神状态不好,有点痴呆状。我宿舍的兄弟怕我出事,老拉着我去和他一起挖蚯蚓钓鱼,说你一握到鱼竿你就什么都不会想了,你就会全神贯注在那根鱼线是否有颤动。就是这一次次的攻克,让我不断发生质变。我还没有毕业,就感觉省城这个池子太浅,萌生了要独自去北京闯荡的念头。
3.Charles Petzold《Windows程序设计》
这又是一位神人。如果开发基于Windows的软件而没有阅读过这位神人的书,真可谓可惜,而且会感觉你入门不正。这位神人不知道是否出身微软,我也没有百度过。我记起一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关于这位神人的。说的是此爷曾经写过一本《Windows未公开API》还是什么书,惹的微软要告他泄露微软的技术秘密。但该爷并没有阅读过Windows的源代码。现在,微软开发操作系统,都要请这位爷做顾问。我过去看《Delphi高级开发指南》理解Windows,只能算是旁门左道。而这本书才是学习Windows开发的正宗之道。该书对内存、线程、文件、窗口、消息、GDI、SOCKET都有非常深入的描写。当初打单身的时候每次阅读都要在星期六和星期日只泡方便面不出被窝一气呵成从头读完。即使阅读多遍,每次阅读都还读得酣畅淋漓;每次阅读,都能对Windows开发有深一层的提高。
当时还遇到一本好书《TCP/IP网络原理与技术》。让我对网络编程、网络通信有了很透彻的理解。可惜自己一直从事企业管理软件开发,所以搁浅网络研究。如果有谁从事网络开发,此书必读。
4.《微软的秘密》
这是一本我在 1997年买的书。这11年来,我还一直读它。这是一本跟了我最久的书。有关微软的书多不胜举,但能本质地看微软,看一个软件研发帝国如何研发产品当上软件霸主,成为业界事实标准,唯有这本书。这本书从微软灵活的组织结构,专业的专家小组,既懂开发又懂商业的人才,项目管理开发测试三套马车,里程碑的开发阶段,不断推出改进树立标准,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学习改进,讲的真是有结构有条理。我的许多开发管理思路都由此得到启发和借鉴。我的开发管理体系模型就是从这里一步步从点到线到面到层地不断完善起来的。而且,我现在的咨询思想、流程梳理思想、需求调研思想,皆出于此。它是我迈进开发管理领域的导师。
5.迈克·波特《竞争战略》
上学的时候,我不仅仅痴迷计算机,对公司管理也非常感兴趣。所以自修学习财务管理的学位。这本《竞争战略》是一本MBA课程。当时此书给我真是打开了另一片世界:原来企业还可以这样做。企业要思考客户,思考竞争对手,思考在产业链上的竞争位置,思考产品差异化。这些思想,都对我以后的产品研发和产品运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6.《计算机世界》
这不是一本书,是报纸。我在大学校园,一个北方省城,一个普通的大学,而不是在北京,更不是在北大清华。它让我能够了解业界,了解最新的技术,了解世界的各大公司动态,从他们的动态总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想构建怎样的产品战略,想如何和竞争对手竞争,我每个星期盼着报纸的到来,每次阅读都做了大量的笔记和分析。这样,在大学里,我的心中就不仅仅有程序,还有业界竞争和对未来趋势的思考。
在校园阶段,给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两个老师,一个是我的Pascal老师,一个是我的操作系统老师。
我如今都深深记着我的Pascal老师对我的发火(他其实一直很看好我,因此爱之深恨之切):“你不要老提钱、钱”。他嫌我太商业化,而污染了深入研究技术的心灵。
他这句话我现在仍然记得,并且在我商业运营产品和公司的过程中不断想起,不断反思,让我在商业和人道之间做着调整和平衡。这句话,让我对老师一直心存崇敬。
我的操作系统老师,是他把我引入了一个正式的操作系统的世界。给全体同学讲完课之余,他还给我讲UNIX操作系统,从结构到源代码到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到未来操作系统的演变,让我对操作系统从技术到架构到操作系统的本质意义都有了很宽的视野。我们俩经常在一起交流操作系统、编译器、开发语言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
我出道了,来到了北京。由于我对COM三层架构的深刻理解和拥有的实际开发经验,还有Delphi的深厚编程功力,我很顺利就找到了一家公司,担任了高级开发人员。在北京,更大的世界展露在我的面前。我在海淀图书城战栗着感叹世界之大技术之广阔,于是一个猛子就扎了进去。一本本好书,让我如坐火箭,一年之中就成为公司最顶尖的技术人员。
以下是我刚出道时最能影响我的火箭之书:
1.RonSoukup的《Microsoft SQL Server 7.0技术内幕》
假如没有这本书,我的技术世界就会缺一半。可见这本书给我的影响之大。我一直从事企业管理软件信息化开发。企业管理软件的开发,一直以来就有两项很重要的技术,一个是数据库,一个是组件技术。我过去用DLL,然后用COM,接着用EJB,然后用Web Service,直到如今的SOA,都是组件技术的发展。而数据库,我却一直固守在SQL Server的天下。很多人学习SQL Server,其实是在学习T-SQL,知道很多SQL Server的SQL函数而已,会写复杂的取数SQL和SP而已。而我一开始进入的数据库世界就是数据库查询引擎、数据库存储引擎、数据库的数据内部存储格式、数据库事务、数据库日志、数据库锁。这本书是从原理和实现的角度上来讲的。其实这本书是以SQL Server为蓝本,真正讲的是一个商业数据库产品的架构和实现。如果你阅读完此书,然后阅读SQLITE源代码,再阅读MySQL的源代码,相信你也能创造一个数据库产品。
本书作者是SQL Server的开发组组长。相当于SQL Server之父,一直把SQL Server从无到有到跻身世界三大商业数据库之列(Oracle、DB2、SQL Server。过去辉煌的Infomix、Sybase如今已经风采不在)。本书的序也是神人级别——Jim Gray。吉姆·格雷,但愿我没有拼错他的名字。此爷为计算机界最高科学奖项“图灵奖”的获得者。因为此爷提出了一个概念:数据库事务。
2.Don Box《COM本质论》
我的技术世界的另一半。我是幸运的,我居然能遇到我技术世界的两个支柱中最重要的两本书。此爷大家估计都知道,此爷对COM的理解,比微软自己还深刻。此爷还制定了 SOAP,是Web Service的通信基础。没有此书,我仍然停留在COM编程应用的层次。有了此书,我的组件技术世界才算有了组件体系。我才彻底理解了面向对象、组件,以及如今的Web Service、SOA、WCF、SCA、SDO。即使以后出了比SOA和Web Service更新的技术,我都能很快理解它的规范和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设计模式》我也买了一本,我也做架构,但它对于我的架构影响并不大。可能我是个伪架构师,只为了解决企业软件具体问题,而非搭建一个钢筋水泥的框架。所以此书我和《基业常青》放在一起,有时候拿出来看看,把他们看作前进的目标。但现在的路,还无法到达,我还需要继续走。
3.李维《Delphi高级开发》[台湾版]
名字我忘了,实在抱歉,网上也找不到。当年我们为了用Delphi开发COM+(当年Delphi 5开发COM+有内存泄露和线程并发问题,我们甚至联系了Delphi开发组),但是业界却没有这方面深度的书。我们最后到台湾把李维先生的书买回大陆。此书对Delphi开发COM和性能调整做了深度的描写。估计大部分Delphi开发者都没有阅读过本书。本书也没有在大陆销售过,我们看的也是繁体文字,没有这本书,我们就会割裂。一边在深入研究Delphi,一边在深入研究微软COM技术,但两者的结合就是有问题。李维先生给我们做了完美的结合,给我们一代产品的研发带来了扎实的技术指导。
4.王玉荣《流程管理》
在公司工作的时候,我已经很快成为最顶尖的开发人员。我能解决大家遇到的各种性能问题、内存问题、线程问题、接口变动抽象问题、数据库设计问题等。但是,一个产品如何畅销,如何更能正规化,如何更能提升产品价格和形象,如何让产品更能帮助客户加强业务竞争力,我当时在苦苦思索解决方案。王玉荣女士的《流程管理》来到了我的眼前。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咨询之路。原来软件实施还能这样做。
我们过去开发软件,都是开发完去实施做数据准备,做培训,做推动上线,做服务技术支持,但从未有正规的方法体系,也未有咨询师的实施方法,所以实施显得很土,产品形象提不起来。
5.《谁动了我的奶酪》
当年我还是个快乐的程序员,不断思考着解决着产品开发实施服务全过程的各种问题。从高级开发到实施经理到开发经理做了个遍。直到遇到了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惊觉,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我以后要如何发展?
过去,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成为中国一流的开发人员,但是我曾经接近这个目标的时候,遇到了此书。此书给我狠狠敲了一记。
我的奶酪是什么?我的奶酪什么时候会变质?我的下一块奶酪如何得到?我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奶酪?
于是,我开始思索职业规划,我的职业发展开始走上了轨道,而不是随老板随公司逐流。
6.《CORBA企业解决方案》
没有这本书,我的开发我的产品可能还叫“一群程序员写出来的软件”。我们虽然号称做着企业级的软件,也在实践着企业级的解决方案,与EMC、IBM、HP、飞利浦、微软成为合作伙伴一同工作,但我们的软件仍然还像是程序员的软件。
没有这本书,我不会对COM,对EJB,对中间件,对ESB,对SOAP、对如今的.NET战略有如此透彻及长远的思考。此书对对象注册、定位、消息、事务、安全、容器、异构、持久化、池化、用户会话、可伸缩性、负载平衡、容错都有深刻而体系性的描写。此书,从气质到内容,无一不透出企业级解决方案的大气与广度。
你做的是企业级应用吗?看看这本书。
7.陈宏刚、林斌、凌小宁、张益肇、熊明华、张亚勤合著的《软件开发的科学与艺术》
《微软的秘密》是站在产业的角度上看微软,而且主要看微软这个商业公司如何运作。而这本书更深入地描述了微软的软件开发是如何做的。张亚勤提纲挈领,指出.NET战略,服务化、全球化、互联网化。张益肇的软件生命周期、凌小宁的软件设计场景、熊明华的软件项目开发管理都是我多次汲取养分的章节。其中很多做法都被我引入我自己的日常软件设计开发管理当中,很有实用性。
在我出道和升级的过程中,我仍然要感谢两个人,他们深刻地影响了我的职业发展:
1.我的师傅。我服务的第一家公司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或企业制度,就是每个人都需要指定一个师傅。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他。他也会监督你的工作,带领你快速融入团队融入公司融入当前任务。他不仅教会了我在公司如何工作如何生存,还教了我很多看人看事的道理。
我当年也禁不住互联网泡沫的诱惑,看人家263住在嘉里中心,而且工资给的巨高,我想跳槽。于是请教我的师傅。
他给我的答案是:如果你想挣钱,那么你就去吧。如果你想发展,那么你就留下来。
于是,我想了想,就留了下来。2001年,国内互联网泡沫破裂。N多互联网公司搬出嘉里中心。
还有一个小例子,我现在居然也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和师傅闲聊起买车,我说我想买个黑颜色车。他问我为什么?我说黑颜色大气,很有企业感。我问他你想买什么颜色的车?他说:红颜色。因为红颜色在黑夜安全,别人都能很容易看见。
对,这就是我师傅。可见他的性格与情操。
2.李维先生。李维最影响我的不是他写的繁体书,而是两件事情。
第一件,李维先生在2002年,在CSDN的撮合下,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来大陆进行了一次演讲。他不仅讲到了技术的演变,业界的竞争背景,还讲到了未来的技术发展,程序员的职业规划。短短一个下午,当时北京沙尘暴,但当时的场面比沙尘暴更热烈。李维先生的这次演讲让我更深刻体会了业界的发展与软件人的发展。我的一个多年好友评价我说:你就是从那一年一下变了。变得成熟了,有广度有深度有眼光有战略了,再也不是过去那个莽撞的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第二件,李维先生推荐我去Borland中国公司。尽管我婉言谢绝了李维先生的好意,我在此仍然要好好谢谢他。我感觉我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实战,都是来源于我时时刻刻接触的企业和客户,他们是我所有灵感的源泉。没有他们的问题,我的技术可能没有用武之地,我不会知道一项技术的客户价值到底有多大,我也不会知道这项技术的缺陷和应用点。我一旦脱离这个环境,让我去介绍纯技术的产品,可能我很快就会被架空,变成一个职业的产品经理,以产品讲产品了。很多外企的产品经理都有这个问题。
再次我还要感谢5个网站,在上面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吸收了很多养分。
Delphibbs让我认识了很多Delphi界的好友,也提升了我的Delphi技术功力。左轻侯、张晓龙、蒋涛、曹晓钢、千中元、cakk、温柔一刀、王寒松、周爱民、soul、宋兴烈等,在上面认识的好友太多了……
CSDN让我看到最新的软件业动态和最新的技术,上面也有N多牛人;
Donews让我看到了IT业界和互联网业界的发展趋势。林兴陆、谭智、刘韧、麦田、何田、老邢都是在那里认识的;
Topoint让我和业界第一线的企业管理软件实施人员近距离交流探讨,我和白鱼谭、白菜、王甲佳都是很好的朋友;
Amteam让我打开了咨询之门,一叶知秋和萧秋水是我很欣赏的两位朋友;
我的大学基础,我的出道成长,书和人不断影响着我,让我变得成熟和深厚,但是仍然有一些书让我变得更加张弛有度。没有这些书,我只能是个技术人员,或是个项目经理,我可能无法把控一艘企业大船的航向。学习这些书和这些人,让我有了出海远航的能力。
它们是:
1.二月河的《雍正皇帝》
企业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每个人或者每个利益团伙都有各自的目的和利益,而企业也有自己每年每月的盈利目标和任务。这是一条大船,在大海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每个人的位置,每个人的际遇也在不断变化。可能你会成为船长,也可能突然被大副扔下海。我常常感觉管理像是小时候玩的挑木棍的游戏。每个动作都必须轻,都必须把细节看仔细,不能动其他的任何一个小木棍,你要小心观察哪个小木棍可以挑起来。你要小心翼翼地挑起来。
雍正皇帝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所以我常常阅读这本书,常常思考企业现状,平衡每个人的关系,包括各个部门的经理,包括客户,包括老板,包括手下。
2.程*升的《华为真相》
《雍正皇帝》说的是皇帝的事情。皇帝有生杀大权,而且也有古代忠君思想,所以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而现代企业,老板不能决定员工的生死,而且员工也不必忠诚于老板。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华为真相》更有借鉴性。华为处于快速发展的通信产业,面对的是国际化的竞争,还面临国内政策的变化,华为的新人管理、员工管理、股权管理、接班人之争、领导人思想,每次我心浮气躁的时候,我都看一看,都能让我静下心,不喜功,不消沉。国内为企业立传的很多,包括《联想风云》、《蓝色海尔》、《蒙牛内幕》等等,很多,但这本在我看来是最客观的。
李维先生写的《Borland传奇》也非常好。过去风传Borland要卖给BEA、要卖给Oracle。没想到如今BEA也被Oracle收购了,Borland把 IDE独立成了CodeGear,最近又被一家不知名的公司收购。唉,有时候时也运也命也。花落谁家,人生就是这样不可测,你只有能掌握的时候尽量掌握,但命运来袭时也要保持好自己,如果真的失败,那也只能是命运的安排。一声叹息。
3.老外写的《**/*》
老外作者的名字我忘了。但**/*能从无到有建立新中国,其中面临多少斗争,多少沉浮,最终成为一代伟人。读古鉴今,思考共性和差异,更让我客观地理解如今的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在操盘企业和客户管理、销售突破上,有了很好的心态。
4.《程序员》杂志
每期《程序员》杂志都买,每年还要买合订本。这本杂志让我能不断跟踪业界最前沿的技术和发展动态,对我具体做产品规划发展起了很大的参考作用。
5.《财富》杂志
由于我处的公司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小型企业。整天处理部门间、部门内、客户的各种异常,日复一日,就感觉企业只能做这么大,再往大做就不知道怎么走了。所以,经常阅读《财富》杂志。上面的文章并不能解决我做大的问题,也不能给我做大的启发,因为上面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写跨国公司,很多都是成立上百年的顶级跨国公司的案例。之所以阅读,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胸怀与眼光放长远了,不要拘泥于现实,要往远看,不要在这个小盘子中争这点蝇头小利。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要感谢的人,目前只有一个,我的老板。
我的老板,他在平衡利益、平衡团队、拿捏权力、客户突破、销售契机、战术迂回、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上都比我高很多。我从他那里学习了很多,虽然他也把我多次上上下下,有时核心有时踢出,有时捧起有时打压,有时多疑有时亲信。但这么多年来,是他对我的“揉练”让我沉稳成熟许多,把握这艘航船更加坚定更加胸有成竹处惊不乱。
这些书,这些人,在我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影响着我,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层次、管理层次、运营层次、眼光与胸怀。
很多人评论说:你的运气真好,总能遇到关键的人和关键的书,你一点弯路都没走啊。我怎么就找不到关键人和关键书呢,问我有什么方法没有。
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也许对大家有启发:
说的是两个朋友,一个是品赏蟋蟀的专家,可以凭声音就知道是什么蟋蟀,而且厉害不厉害。而另一个是个商人。某天,他们俩在田野里散步。蟋蟀专家掉了一个铜板,但是蟋蟀专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商人朋友为他捡了起来。蟋蟀专家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掉了铜板?他的商人朋友说:因为你喜欢蟋蟀,所以你老关注蟋蟀,所以你只能听见蟋蟀的声音。而我喜欢钱,我老关注钱,所以我只能听见钱的声音,而听不到蟋蟀的声音。
就是这个道理。你关注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想想你自己持续关注过一个*西或事物十年么?
还有些网友问我是怎么读书的,怎么读了这么多的书?这个问题我的朋友也问过,他很想学习我。他看一本书,往往3个月也看不完,看完也讲不清结构。而我和他一块去西单图书大厦,都是逛同样的时间,我总是能找到很好的书,也能很快找到书的重点,并且能给大家回来后复述并讲清自己的观点。
我的读书技巧
第一,我经常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技术的,管理的,业务的。不断梳理,所以心中的主线、重点、未来趋势、空白弱点,都一清二楚。所以我读书都是有针对性的,我从不走马观花。我知道自己的所需,我也知道自己的拥有。而且每看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就很容易和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对接在一起。
第二,我读书就和猕猴吃食一样,先看书的目录,然后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直接找自己关注的问题答案。如果发现这本书有不少自己想看的,就会买回去,细看,并且做笔记。先把自己想看的看完,做完笔记。然后再思考目录,看看自己遗漏什么没有。然后根据筛选再读一遍遗漏的地方。然后就把书从头到尾都看个遍。对于自己已经明白的就很快翻过去。
第三,从小到大,我都保持着读书的爱好,一本好书在手,经常饭不吃觉不睡。在大学如此,上班后单身如此,现在结了婚也是如此。所以家人也理解我这个爱好,给我提供了很多的条件,让我能安心读书。在大学的时候,每天睡3~4个小时,打工编程赚钱,有时编程太累就把键盘推到一边,头上盖件西服就趴那里睡着了,并且还把财务管理和计算机两个学位拿下来,还阅读深度技术书籍。即使工作后,也常常周六周日通宵达旦地看书。现在做了高层经理人,负责的事情多了许多,出差也多了不少。但每次都是上洗手间的时候拿本书,飞机上也带本书。每当《财富》和《程序员》来了的时候,晚上拿回家,吃完饭收拾完家把孩子打发睡觉后,自己起来偷偷阅读,直到全部读完才睡觉。这么多年,睡眠时间短都扛过来了,好像我一直是这样,也就习惯了。
原文:阿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