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瘫痪的长颈鹿【网文摘抄】

罗振宇的时间跨年演讲刷屏了,很多朋友问我看了么,很不错,很有启发。

“我说还没有,要么你直接给我讲讲重点。”

“具体我也不记得了,总的说来挺好的。”

是不是听过之后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瞬间觉得自己洞悉了整个世界,仿佛一切的知识,一切的事物,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的快感。

不久你便忘记了,你依然继续一地鸡毛。

项目没有进展,生活没有起色。

你看起来很厉害,还是一事无成。 

 

知识瘫痪

 

这是一种上瘾机制——信息的获取让人获得“哇我懂了”的廉价快感,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见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却越无法深度思考。为了抵御这种焦虑,便只好继续打开更多窗口,见证更多顶峰,然后更多焦虑。

饮鸩止渴,一直到瘫痪。

        吸毒为什么会上瘾?因为你的大脑会上瘾。毒品能产生一种东西,是大脑不能产生的。当你习惯了这种外界持续的强刺激后,你就很难适应天然产生的兴奋感了。也可以说,你的敏感度已经降低了,应对兴奋的阈值升高了。

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以来,每天接受各种信息,听知识新闻,看36kr、虎嗅网,每天充斥着人工智能,战略,融资,线上线下,并购等等词条中,希望从里面发现规律。如此多的新知,你会感觉自己的眼界越来越大,格局越来越高,但似乎手脚却越来越迟钝,永远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行动带来感悟和体验的成就,彻底成了一个知识瘫痪的长颈鹿。

       「你只是看起来很厉害!你聪明地以为,你能通晓各大领域。实际上,你在每件事上都做了逃兵。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人因为学到一点东西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这种智力上升的厉害感,其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快感。有时候思想的冗余比思想的贫乏更加可怕。

         日后的社会,组织寿命变短,个体寿命越长。个体时代崛起,职业无边界的趋势越发明显,个人品牌、同行圈、朋友圈的作用大于组织,这个任何人都能成为自己的时代,比不可少的是要有自己的职业能力,一个人像一家公司去运作。成为超级个体,必不可少的三种能力:

 1、自我迭代能力

 2、掌握底层的元能力——生产、链接以及传播的能力

 3、自我复原能力——常作不死

当一个人学习新知的时候是很爽的,大脑瞬间就get到,然后觉得一切事情都能够了解:物理的、世界的、经济的、人生的,等等等等。但是,真正把这些想法落到实处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而且在这中间,你可能不是瞬间秒懂,而是需要慢慢爬坡的过程。当一个人忍受不了这漫长的爬坡,他就会特别喜欢下一次知识的快感快感再快感,疯狂的刷干货。时间一长,你会发现你的眼界格局越来越高,但手脚却越来越笨,最后彻底成为一个知识瘫痪的长颈鹿。

 

想象,使得大脑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学习新知识的瞬间或者短时记忆,可以让我们感觉突然知道了些什么,领悟了些什么,甚至让我们的大脑以为我们已经掌握了书中所写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如此,还会不自觉的幻想着利用这个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达到了怎样的人生巅峰,于是我们的大脑产生了短暂的愉悦,便自说自话的让我们觉得既然已经得到了,何必还要花费辛苦和努力呢?难怪古人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实际上,我们的能力却没有提升。1w小时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大概需要通过1w小时的刻意练习,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项专业的技能。而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并没有让身体去做刻意的练习,大脑甚至都没有对所学到的东西进行加工,只是简单地进行记忆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读了很多的书,但要复述一遍却非常的难,因为我们并未真正掌握书中的知识,更别说用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先贤一直告诫我们,要知行合一的道理。

 
        互联网带来的资讯爆炸,社会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唯恐被身边的小伙伴落下的心态逐渐占据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陷入深深地恐惧和焦虑。朋友圈悄然形成了某种鄙视链,不知何时订阅了专栏的人某种优越感:“我就是比你们这些不肯花钱(抠门)的loser知道的多,我就是比你们优越”。而害怕被人嘲笑“连这个都不知道”,于是我们不得不被迫去订阅那些本来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帮助的专栏。虽然可能没有实际的帮助,但不断地学习(或者只是订阅了付费栏目)成了我们缓解这种恐惧和焦虑的最简单的办法,让我们的大脑形成一种防御机制:至少我很努力
 
        注意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有限的注意力和时间如果都被学习新知识占用了,那么人就无法进行有效地练习来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和本领。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练习巩固,那么人们很快就会遗忘掉学习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因为看过的书在用的时候都忘记了。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知识体系,知识体系知识人脑加工知识的一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人脑会自然而然的将知识进行加工,时间长了就成了一套体系。而如今付费订阅栏目所谓的知识体系,也只是很多专业知识的杂糅,并用专栏作家自己的角度进行加工而成的所谓的体系。不要迷信什么知识体系,毕竟这个世界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知识体系,没有哪套知识体系不是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
        
        仿佛他只需要用一点点努力就可以达到常人无法达到的水平。他不仅看不起那些和他付出了同样努力却得不到相同效果的人,他更看不起那些努力是他几倍,但成果只比他优秀一点的人。

我突然想起了,我初中时的同桌女生,她总是每晚复习到深夜,但期末考却只比我高几十分。我得意洋洋的向周围人炫耀,要是我和她一样努力,早就清华北大了吧!

这份炫耀毫无意义,最终上清华的是她不是我,在努力这件事上,成果大于速度。或者说,这个世界不关心谁跑的有多快,它只看重谁先跑到终点。

考70分的人是永远没有考90分的人厉害的,无关谁付出了多大努力。

付出30%努力做到50%的人只能收获内心虚幻的成就感,那些付出了200%只收获了80%的人却能得到这个世界的奖励

        人的一生虽然有无数的分支,但却是有主线任务的。
 

“看起来很厉害”到“真正厉害”差着10086本书。

“真正很厉害”到“生活达人”差着十万八千次尝试。

 

焦虑症-松鼠症-懒癌,本世纪三大绝症,其实是个死循环。

 

常年刷碎片信息的大脑就会陷入这样的陷阱

极大的增收了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最重要的深度思考能力。

 

你的浅薄之路也从此开始。

专家都是专注于一个小领域,以疑问为关键词,搜索他们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然后通过新的知识结构表达出来。所谓个体经济的创富,没有什么随随便便就躺着赚钱的,浅显易懂的表达都是需要对这个领域纵深的领悟力,学得越深所形成的知识压强就更震撼人。

posted @ 2018-10-27 00:10  第一目标香港  阅读(23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