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元模式
享元模式
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对象的复用。它通过共享已经存在的对象来大幅度减少需要创建的对象数量、避免大量相似对象的开销,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例如Integer中拿-128~127的实例对象
通常提供一个接口或抽象类作为抽象享元角色,然后让具体享元角色实现它,具体享元角色内部提供一个空间存储内部状态,不能被共享的子类(外部状态)作为非享元角色,需要时可以直接通过实例化创建;最后提供一个享元工厂负责创建和管理享元角色,请求对象时如果有则提供给客户,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有道词典:Flyweight pattern
享元模式:减少内存使用量,相似物件分享资讯,共享部分状态,放在外部资料结构,需要时传递给享元;
享元模式中存在以下两种状态:
- 内部状态,即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可共享部分。
- 外部状态,指随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不可以共享的部分。
享元模式的实现要领就是区分应用中的这两种状态,并将外部状态外部化。
享元模式主要有以下角色:
- 抽象享元角色
Flyweight
:通常是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在抽象享元类中声明了具体享元类公共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向外界提供享元对象的内部数据(内部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设置外部数据(外部状态)。 - 具体享元角色
Concrete Flyweight
:它实现了抽象享元类,称为享元对象;在具体享元类中为内部状态提供了存储空间。通常我们可以结合单例模式来设计具体享元类,为每一个具体享元类提供唯一的享元对象。 - 非享元角色
Unsharable Flyweight
:并不是所有的抽象享元类的子类都需要被共享,不能被共享的子类(可以理解为外部状态)可设计为非共享具体享元类;当需要一个非共享具体享元类的对象时可以直接通过实例化创建。 - 享元工厂角色
Flyweight Factory
:负责创建和管理享元角色。当客户对象请求一个享元对象时,享元工厂检査系统中是否存在符合要求的享元对象,如果存在则提供给客户;如果不存在的话,则创建一个新的享元对象。
案例:俄罗斯方块
下图是俄罗斯方块中的一个个方块,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不同的方块都是一个实例对象,这些对象就是要占用很多内存,使用享元模式可以进行优化;
类图:
工厂只有一个,所以设计成单例的,工厂的成员是一个hashmap类型的变量,用来存储这些图形的名称和图形对象;
有了这个hashmap后,需要获取具体的图形的话,就不需要new了,直接通过工厂获取就可以;
- 单例:私有化构造方法
getInstance()
:获取工厂类对象getBox()
:根据名称获取图形对象
代码:俄罗斯方块享元模式代码
构造出工厂的时候,HashMap中已经有了具体的图形对象,此时通过工厂获取图形时,只用从中间拿出来就行,拿同一个对象拿的是同一个地址的,然后此时可以分别对拿出来的对象赋予外部状态,案例中形状是内部状图,颜色是外部状态
从main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颜色的两个“I”图形为同一个对象,说明享元模式对图形对象进行了共享操作
享元模式的优点:
- 减少内存中相似或相同对象的数量,节约资源提高性能
- 外部状态相对独立且不影响内部状态
享元模式的缺点:
-
为了使对象可以共享,需要将享元对象的部分状态外部化(颜色),分离内部状态和外部状态,使程序逻辑复杂
但是如果不区分的话,对于“I”图形的不同颜色需要有两个对象,这样会导致在内存中占用过多的内存资源
使用场景:
- 一个系统有大量相同或者相似的对象,造成内存的大量耗费。
- 对象的大部分状态都可以外部化,可以将这些外部状态传入对象中。
- 在使用享元模式时需要维护一个存储享元对象的享元池,而这需要耗费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应当在需要多次重复使用享元对象时才值得使用享元模式。
代码区
俄罗斯方块享元模式代码
抽象享元角色
对俄罗斯方块不同的形状向上抽取出AbstractBox,定义公共属性和行为
package com.lmcode.FlywrightPattern.tetris;
// 抽象享元角色
// 对俄罗斯方块不同的形状向上抽取出AbstractBox,定义公共属性和行为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Box {
// 获取图形的方法
public abstract String getShape();
// 显示图形及颜色
public void display(String color) {
System.out.println("方块形状:" + this.getShape() + " 颜色:" + color);
}
}
不同的形状
package com.lmcode.FlywrightPattern.tetris;
// 不同的形状
public class IBox extends AbstractBox{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Shape() {
return "I";
}
}
package com.lmcode.FlywrightPattern.tetris;
public class LBox extends AbstractBox{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Shape() {
return "L";
}
}
package com.lmcode.FlywrightPattern.tetris;
public class OBox extends AbstractBox{
@Override
public String getShape() {
return "O";
}
}
提供了一个工厂类(BoxFactory),用来管理享元对象(也就是AbstractBox子类对象),
该工厂类对象只需要一个,所以可以使用单例模式。并给工厂类提供一个获取形状的方法。
package com.lmcode.FlywrightPattern.tetris;
import java.util.HashMap;
/*提供了一个工厂类(BoxFactory),用来管理享元对象(也就是AbstractBox子类对象),
该工厂类对象只需要一个,所以可以使用单例模式。并给工厂类提供一个获取形状的方法。*/
public class BoxFactory {
// 图形的名称,具体的图形对象
private HashMap<String,AbstractBox> graph_map;
// 私有化构造方法
private BoxFactory(){
graph_map = new HashMap<String,AbstractBox>();
graph_map.put("I",new IBox());
graph_map.put("L",new LBox());
graph_map.put("O",new OBox());
}
/*饿汉式单例模式*/
// 提供一个方法获取该工厂类对象
public static BoxFactory getInstance(){
return factory;
}
private static BoxFactory factory = new BoxFactory();
// 根据名称获取图形对象
public AbstractBox getGraph(String name){
return graph_map.get(name);
}
}
main
package com.lmcode.FlywrightPattern.tetris;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Box i = BoxFactory.getInstance().getGraph("I");
i.display("白色"); //方块形状:I 颜色:白色
String shape = i.getShape();
System.out.println("shape:"+shape); //shape:I
AbstractBox i2 = BoxFactory.getInstance().getGraph("I");
i2.display("绿色"); //方块形状:I 颜色:绿色
System.out.println("shape:" + i2.getShape()); //shape:I
System.out.println("两个是否为同一个对象:" + (i==i2)); //true
}
}
JDK源码解析
Integer类使用了享元模式。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127;
Integer i2 = 127;
System.out.println("i1和i2对象是否是同一个对象?" + (i1 == i2));//true
Integer i3 = 128;
Integer i4 = 128;
System.out.println("i3和i4对象是否是同一个对象?" + (i3 == i4));//false
}
}
为什么第一个输出语句输出的是true,第二个输出语句输出的是false?通过反编译软件进行反编译,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eger i1 = Integer.valueOf((int)127);
Integer i2 Integer.valueOf((int)127);
System.out.println((String)new StringBuilder().append((String)"i1\u548ci2\u5bf9\u8c61\u662f\u5426\u662f\u540c\u4e00\u4e2a\u5bf9\u8c61\uff1f").append((boolean)(i1 == i2)).toString());
Integer i3 = Integer.valueOf((int)128);
Integer i4 = Integer.valueOf((int)128);
System.out.println((String)new StringBuilder().append((String)"i3\u548ci4\u5bf9\u8c61\u662f\u5426\u662f\u540c\u4e00\u4e2a\u5bf9\u8c61\uff1f").append((boolean)(i3 == i4)).toString());
}
}
上面代码可以看到,直接给Integer类型的变量赋值基本数据类型数据的操作底层使用的是 valueOf()
,所以只需要看该方法即可
public final class Integer extends Number implements Comparable<Integer> {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return new Integer(i);
}
private static class IntegerCache {
static final int low = -128;
static final int high;
static final Integer cache[];
static {
int h = 127;
String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sun.misc.VM.getSavedProperty("java.lang.Integer.IntegerCache.high");
if (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 null) {
try {
int i = parseInt(integerCacheHighPropValue);
i = Math.max(i, 127);
// Maximum array size is Integer.MAX_VALUE
h = Math.min(i, Integer.MAX_VALUE - (-low) -1);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nfe) {
}
}
high = h;
cache = new Integer[(high - low) + 1];
int j = low;
for(int k = 0; k < cache.length; k++)
cache[k] = new Integer(j++);
// range [-128, 127] must be interned (JLS7 5.1.7)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
private IntegerCache() {}
}
}
可以看到 Integer
默认先创建并缓存 -128 ~ 127
之间数的 Integer
对象,当调用 valueOf
时如果参数在 -128 ~ 127
之间则计算下标并从缓存中返回,否则创建一个新的 Integer
对象。